如何面对孩子的思想怪圈

孩子最不爱听的100句话“考不好就别回家”

这是一个14岁少年写给父亲的遗书:“那天我看了一个节目,是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最后,这位14岁的少年得出结论: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于是,这位连续三年的校级三好学生、班长,饮毒自杀。很显然,这位少年是因深深地陷入了一个思想怪圈之后,自觉难以突破自己划定的结论而服毒自杀的。

这位少年在他的日记中表露了他心中的困惑:“我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我自己,因为我可以随时随地地和自己交流。今天,期中考试已经过了大半,感觉轻松了许多。可是想到三天后那连续几天的加课,心便凉了半截。又要公布成绩,召开家长会,心中更是不安。爸爸总威胁我‘考不好就别回家’!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如此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像没有硝烟的战斗,不讲任何情面。也许是因为这样,人类才能得以发展,唉!”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这位14岁的少年的死因主要是:(1)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心理承受力超限;(2)精神世界高度自我封闭,自恋心理严重;(3)虽然因自己的努力而成绩不错,但内心深处依然惧怕挫折,意志力薄弱;(4)社会上(包括父母)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使他对前途判断失误;(5)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清,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

家长应如何面对这种因思想陷入怪圈而心理崩溃、难以自拔的孩子?如果把老舍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子“章程”告诉大家,或许能使家长和孩子冲破这个怪圈。“章程”如下: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功课都考100分;不必非上大学不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要有健康的体魄,不必去争做那种“人上人”。孩子毕竟是孩子,老舍先生是深得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之法的,所以他注重的是孩子的自我发展,不求全责备,不定条条框框,特别是不让孩子奉行一个成才模式,更不硬逼着孩子按照这个“模式”去规范自己,结果却做出适得其反的事来。但愿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老舍先生的“章程”中悟出些珍贵的东西来,以突破这个禁锢孩子们思想的怪圈。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

3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跟妈妈说,他在幼儿园交上了个名叫“查理”的好朋友,还夸奖“查理”如何勇敢、如何聪明,对自己又是如何讲义气等等,简直把“查理”形容得活灵活现。然而待母亲去幼儿园开家长会时一问教师,方知幼儿园根本就没有叫“查理”的孩子——显然这个“查理”子虚乌有,完全是儿子杜撰的人物。

2岁多的小女孩珍尼把自己的一个布娃娃取名为“简”,并一口咬定“简”就是自己的妹妹。此后珍尼便在一个完全臆造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向往着姐妹俩一起上天入地,甚至想像着她们都嫁给了一个古代王子……更令母亲气恼的是,每当母亲为帮助女儿“恢复正常”而取走这个布娃娃时,珍尼便又哭又叫,仿佛被夺去了最爱——她已离不开这个幻想中的妹妹“简”了!

可能不少的爸爸妈妈都受到过自己年仅2-3岁的孩子讲述的“故事”或“有趣经历”的“欺骗”或“愚弄”。经历了多次“愚弄”,或面对多次无计可施的尴尬之后,很多爸爸妈妈颇觉忧心忡忡——要是孩子经常沉醉于幻想之中,那么他们今后的人格成长是否会受到致命的消极影响?

但美国教育界权威却认为,幻想,甚至带有荒唐色彩的幻想,一般集中发生在孩子的幼儿期,即2-4岁之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而且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在孩子长到四五岁之后,单纯幻想便很少光顾孩子的精神世界,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为理性的想像。所以家长不仅不应将孩子的幻想视作“洪水猛兽”大加讨伐,反而应该理智地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的翅膀。

美国的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幻想对幼儿的人格成长有如下好处:

帮助培养想像力。

幻想是想像的基础,善于幻想的幼儿长大后往往会拥有较丰富的想像力。而众所周知,想像力对培养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科学才能是至关重要的。

富情感体验。

在幻想世界中,孩子可通过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来体验喜怒哀乐以及遗憾、嫉妒、惊恐等种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情感。由此对人的情感世界便可能拥有更为真切、感性的认识。

增强交际能力。

幼儿在幻想世界里,可以有机会充当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可与形形色色的角色相遇、相处,由此孩子便可能在真实世界以外的另一虚拟世界学到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交际或交流的本领。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别以为幼儿的幻想世界荒诞不经,其实这是帮助孩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课堂。要知道,正因为孩子的幻想世界可能无所不包,他们才可能遇到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多彩的问题或难题,而通过对假设问题或难题的解决,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获得提高。

保持心理平衡。

2-4岁的幼儿,已开始了解世上有不少东西是自己永远无法拥有的,有不少事情也是自己无能为力去做的——面对这些无望、无助的消极感觉,幻想世界却是绝好的帮助他躲避的港湾和发泄情绪的出气口,由此心理便可获取新的平衡。

增添亲情和友情。

在幼儿幻想世界中“粉墨登场”的大多是双亲、爷爷奶奶和最要好的小伙伴,当然更少不了孩子自己。而正是在一幕接一幕的“激情演出”中,亲情和友情在下意识中获得了增添。

不过专家们又提醒说,父母仍须对孩子的幻想从内容到方式给予合理、科学的引导,其中包括:一旦发现孩子的幻想过于荒诞不经,可帮助分析其不合理性,从而诱导孩子步入一个更为健康的幻想世界;帮 孩子了解幻想世界毕竟与现实生活有着巨大区别;制止孩子借幻想而撒谎;教育孩子不能过度沉湎于幻想而难以自拔甚至想入非非等。

此外,父母还可为孩子提供可供幻想的优秀童话和故事书,读后最好还能鼓励孩子增添人物和情节,并由此创造出一个更为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来。父母亲自设计并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富于幻想的游戏,如过家家,扮演警察捉强盗等,也不失为鼓励孩子张开幻想翅膀的好方式。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这麦片真恶心,像呕吐出来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了一个父母小组(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HaimGinott)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以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非常见效。我和孩子们的争吵也明显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儿说:“我讨厌外婆!”我脱口而出:“这样说外婆,太不象话了!其实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听到你这样说。”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经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焦虑 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也并非个别。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话经常会立刻遭到父母的否定。请大家大致思考一下父母在遇到这些情形时,会说什么话来否定孩子的感受。

1.孩子:我不喜欢弟弟/妹妹。

家长:(否定感受)

2.孩子:我的生日宴会没意思。(之前你为孩子的生日宴会费了很多心思。)

家长:(否定感受)

3.孩子:我不想再戴牙套了。太疼了。我才不管牙医怎么说呢!

家长:(否定感受)

4.孩子:我快疯了!只不过就迟到了两分钟,体育老师就不让我参加练习了。

家长:(否定感受)

你的答案有可能是:

“不是这样的。我知道你心里喜欢她。”

“说什么呢?你的生日宴会多棒啊。有冰淇淋、生日蛋糕、气球。你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生日会了!”

“你的牙套哪至于那么疼。为了你的牙,我们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戴!”

“你没有资格生老师的气。那是你的错,你本来就应该准时上课。”

这些话对我们来说很容易说出口。但是孩子听了以后会有什么感觉?下面的练习可以帮助了解到如果我们的感觉被别人忽略,那么我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本文Hash:9007b609c6d13a4726054aa79de34031a87ff4f2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