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你了解多少?

生活在北方的爸爸妈妈们知道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吗?知道宝宝患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吗?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表现吗?想知道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了解吧!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

新生儿硬肿症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冬季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得这种病的最多。通常发生在生后保暖不好、喂养不足或生后一周内患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硬肿症你了解多少?

新生儿硬肿症的症状

宝宝得了这种病,多表现为“五不”或“五少”症。“五不”指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五少”指少吃、少哭、少动、体重增长少、体温增高少。

最突出的表现是皮肤改变,起初皮肤发凉、发硬,不易捏起;进而皮肤肿胀,压时有凹坑儿。常见于小腿、大腿外侧皮肤,严重时脸蛋儿皮肤亦可发硬。有时从鼻子和嘴里冒血沫子,呼吸微弱,这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要立即送医院抢救。

患硬肿症的新生儿,由于体温过低,体内血流缓慢,毛细血管因缺氧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出血,特别是肺出血,病情十分凶险,患儿常因不易抢救而死亡。因此,早期发现硬肿症,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首先要做好围产期保健和宣教工作,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预防早产、出产低体重儿和产伤。

其次,在冬季要做好产妇的保暖防寒工作,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更要引起注意。同时,鼓励早期给新生儿喂母乳,以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

另外,妈妈应学会检查出生一周内宝宝的皮下脂肪的软硬程度,以便早期发现硬肿,及时治疗。

目前,此病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城市。

小编总结:读完这篇文章以后,爸爸妈妈们对于新生儿硬肿症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为了更好地避免宝宝患上这种疾病,爸爸妈妈们应该提前了解宝宝患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以及表现,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类似的症状,就要及时治疗哦!。当然在预防方面,也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关于儿童“多动症”你了解多少?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通常起病于6岁以后,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

    导致多动症的原因

    1、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

    (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

    (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

    (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

    2、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住处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内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浓度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服药后,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儿动作减少,因此,多动症患儿必须服药治疗。

    3、遗传因素

    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

    4、其他因素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上一篇

1/2

下一页

新生儿的“面子”你了解多少

导读,妈妈给洗个澡可能还有些战战兢兢,更何况宝宝的小鼻子小耳朵,还有可爱的眼睛与嘴巴,该怎么保持它们的清洁与健康呢?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清洁宝宝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错了更不行。还有,宝宝面对并不适应的新环境,难免出点小麻烦,若是小小的嘴巴和眼睛出了问题,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此时你的小宝宝需要你更精心的照料。

新生儿看上去那么弱小,妈妈给洗个澡可能还有些战战兢兢,更何况宝宝的小鼻子小耳朵,还有可爱的眼睛与嘴巴,该怎么保持它们的清洁与健康呢?

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清洁宝宝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错了更不行。还有,宝宝面对并不适应的新环境,难免出点小麻烦,若是小小的嘴巴和眼睛出了问题,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此时你的小宝宝需要你更精心的照料。

新生儿的“面子”你了解多少

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

1、头面部

头部相对较大,约为身长的1/4,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前囟斜径为2~2、5厘米,(前囟约在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已闭或尚开放,(后囟于2~4个月时闭合)。可隐约辨认骨缝,头皮可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面部皮肤与全身皮肤一样十分娇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逐渐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表皮薄,皮肤富于血管而呈浅红色。多数新生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黄疸,约在生后10~14天消退。

2、五官

眼睛:

眼睑处可见到微小的出血点,此时新生儿的眼发育尚不成熟,有一个生理性远视过程。大部分新生儿眼运动不协调,常有生理性斜视,一般在2~4周时消失,故不能在婴儿床上方挂固定的玩具,否则就会有内斜(俗称对眼)的可能,

鼻:

鼻尖部可见到粟粒疹,鼻腔较狭窄,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而发生鼻塞现象。

嘴:

口腔内牙龈和硬腭上有小白点,俗称“马牙”,属正常现象,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消失。

耳:

耳软骨发育良好,已形成耳廓。出生2~7天后开始有听觉,2~4周时能较专注地听外界声音。

各色胎记的成因及危害出生时越胖的宝宝越健康?宝宝卤门所蕴涵的健康信息

(编辑:赵春婷)

本文Hash:3d8546afed4f7cc355fdaf5552b55c30d4d953d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