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孕期开始预防胎宝贝肥胖

坚持3个健康习惯

1.保持体重适中

整个孕期中,孕妈咪的体重平均增加12.5千克。如果孕期体重过轻,容易使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迟缓或低体重;如果增加太快,容易导致胎儿巨大等不良后果。

孕期预防,胎儿肥胖

2.保持健康膳食

*不要认为怀孕了就得多吃,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这样,不仅容易把自己吃得太胖,还易使胎宝贝长得太大,影响日后分娩。要常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和水果,既能满足饱腹感,有助于体内钙、铁、纤维素的吸收,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养成三餐定时定量吃的习惯,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吃完东西立刻刷牙,刷过牙就不再进食,至少睡前3个小时不再吃东西,此时脂肪很容易在体内囤积,但可以喝水。

*饮食上少吃沙拉、肥肉、油炸食品;烹调时少加糖、少勾芡、少加酒;少采用糖醋、醋熘、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尽量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

*做菜时多以葱、蒜、姜、五香粉、花椒粒、八角来增加美味。

*记录自己每日进食的种类和数量,不要暴饮暴食或摄取过多热量食物。

3.保持适度运动

怀孕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病,因此没必要就不工作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工作和运动,这样既可预防孕妈咪肥胖又有利于胎儿健康。

3个非常方案

怀孕1-3个月——

*怀孕早期,大部分孕妈咪体重增加在2-3千克。由于半数孕妈咪可能有“害喜”的表现,严重者完全不能进食,甚至需要到医院治疗,一些孕妈咪会出现体重降低。此时,应该注意调整饮食,每天适宜少食多餐,比如进食4-5次。

*在没有流产迹象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扫地、收拾桌面的简单家务以及散步等运动。

怀孕4-7个月

*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的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自己的体重。

*“害喜”症状消失后,孕妈咪要注意避免胃口大开后饮食过量。三餐仍应定时、定量,尽量控制避免晚上9点以后大量进食。

*保持散步、游泳、孕妇保健体操等运动,也可以帮助孕妈咪的身体消耗多余的热能,避免肥胖。

怀孕8-10个月

*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的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自己的体重。孕前标准体重的孕妈咪需增重5千克;孕前体重偏低的孕妈咪需要增重6.5千克,而孕前体重偏高的孕妈咪则只能增重3千克,避免每周体重增加超过500克。

*避免因心情浮躁而开始吃多吃少的不规律饮食习惯,饮食应规律,并要少而精。

*临产前要保证热量摄入,如吃些巧克力,水果、面包等,因为自然分娩是一种强体力劳动,但勿暴饮暴食。

*尽管身体越来越笨重,但仍应坚持锻炼,保持体力充沛,以慢走等轻体力活动为主。

从孕期开始预防宝宝肥胖

英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母亲在孕期一些关键阶段没有控制好饮食,会造成宝宝日后肥胖。这项研究表明,其实,孕妈妈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设定”她们腹中胎儿将来的胃口——可以大也可以小。目前,虽然孕妈妈控制饮食的“关键点”尚未研究出来,不过有些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坚持3个健康习惯

1.保持体重适中

整个孕期中,孕妈妈的体重平均增加12.5千克。如果孕期体重过轻,容易使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迟缓或低体重;如果增加太快,容易导致胎儿巨大等不良后果。

2.保持健康膳食

*不要认为怀孕了就得多吃,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这样,不仅容易把自己吃得太胖,还易使胎宝宝长得太大,影响日后分娩。要常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和水果,既能满足饱腹感,有助于体内钙、铁、纤维素的吸收,还能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养成三餐定时定量吃的习惯,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吃完东西立刻刷牙,刷过牙就不再进食,至少睡前3个小时不再吃东西,此时脂肪很容易在体内囤积,但可以喝水。

*饮食上少吃拉、肥肉、油炸食品;烹调时少加糖、少勾芡、少加酒;少采用糖醋、醋熘、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尽量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

*做菜时多以葱、蒜、姜、五香粉、花椒粒、八角来增加美味。

*记录自己每日进食的种类和数量,不要暴饮暴食或摄取过多热量食物。

3.保持适度运动

怀孕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病,因此没必要就不工作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工作和运动,这样既可预防孕妈妈肥胖又有利于胎儿健康。

共2页12

预防宝宝肥胖从孕期开始

有多人都认为,肥胖的人有福气,一身富贵相。其实肥胖的人,一身烦恼,从小被人取笑不说,另外还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因此预防宝宝肥胖,应先从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行动。其实肥胖除了遗传之外,孕妈太瘦或者太肥也会导致宝宝肥胖喔!

新型药物预防胎儿肥胖

很多父母都想生一个大胖娃,但是宝宝越胖越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科学研究发现,肥胖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肥胖影响宝宝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引发哮喘、低氧血症的发作,还会过早地出现许多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同时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在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文件记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婴儿出生时甚至胎儿时期就超重的情况是成年后肥胖的根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即肥胖的情况下怀孕,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制止这种健康危险遗传给下一代。

如果孕妇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或者体内胰岛素分泌较多,那么胎儿肥胖的危险将增大。

苗条孕妈容易生胖娃

一项新研究认为,孕妈怀孕期间的饮食与一种基因的甲基化之间有联系。而这种基因的甲基化与宝宝的肥胖密切相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怀孕期间的饮食会影响宝宝的体重,并且持续到宝宝成年后。

在1976年,科学家首次怀疑孕妇的饮食会影响后代的体重。研究人员对1945年荷兰的饥荒(当时德国军队切断了荷兰西部的食物供应)进行调查后发现,在饥荒期间怀孕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成年后更易肥胖。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员进行大鼠实验后,也对上述结论表示支持:孕妈营养不良会导致宝宝日后肥胖。简单地说就是胎宝宝在孕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适应了缺乏食物的生活条件,这种生活条件就像一种为“设定程序”。如果宝宝出生后在成长过程食物充足,超出了本来的“设定程序”的话,他们的体重就会超标。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心血管生理学家马克・汉森表示:“5至10年前,我们认为肥胖受基因控制,对此我们无能为力。而事实上,这些变化与表观遗传有关,因此也许我们可以通过早期对儿童加以干预进而控制肥胖。

小编观点: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一定要注意孕期的饮食,补充营养。不要为了忙碌的工作或者控制体重而经常饿肚子。

暴饮暴食导致胎儿肥胖

孕妈们怀孕后,会非常重视自己的膳食。很多孕妈们被灌输了“母胖儿壮”的误解。因此,孕妈们会强迫自己多吃,使自己变胖。孕妈们觉得自己怀孕后是两个人吃饭,就拼命地吃,加上怀孕期间活动量减少,没有过多的体力消耗,很快就会自己就会胖起来。然而,孕妈胖了,胎宝宝是变大、变重了,但并不强壮。

孕妈暴饮暴食不仅使自己的体重过胖而且导致胎儿的脂肪细胞分裂加速,脂肪细胞明显地多于正常的胎儿,脂肪转化速度加快,使正常胎儿变成肥胖的巨大胎儿,使宝宝出生后成为先天性肥胖队伍的新成员,这也是为孩子的健康埋下深深的隐患。为了孕妈自己和宝宝的健康,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摄入适量的、营养充足且均衡的膳食。

除了保证足量且均衡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肉类、鱼虾类、蛋类及豆制品食物的供给,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外,补充有利于促进身体脂肪燃烧和分解的营养素维生素BT对于防止孕妈及胎儿发胖大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证实维生素BT能促进人体脂肪燃烧和氧化,人体缺乏该营养素是导致发胖的重要原因。

小编观点:怀孕之后,很多孕妈 的食量都会增大,但是这时候也是考验你自制力的时候,对自己的食量要进行控制。可以选择少食多餐的方法,不要随身带高热量的垃圾零食。多吃水果,补充叶酸。特别是到了怀孕7个月后,孕妈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

肥胖父母易生肥胖儿

据调查,父母双亲体重正常,其子女肥胖发生率约为8%~10%。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发生率约为40%。如果仅仅是母亲胖,那么他们孩子的肥胖率为50%~60%,其中女孩为75%。双亲均肥胖,子女肥胖发病率高达70%~80%,其中女孩可达90%~95%,男孩为70%~75%。

母亲肥胖,子女中容貌像母亲者往往肥胖,父亲肥胖,子女中酷似父亲者往往也肥胖。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女性的肥胖是男性的1。5~2倍。有人观察了19对同卵孪生儿,他们自幼分别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中,但每对孪生儿之间,其体重平均相差1。9千克,而异卵孪生儿之间,其体重平均相差4。5千克。这些都表明,肥胖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肥胖的遗传倾向还表现在脂肪细胞数目、脂肪细胞体积、脂肪组织分布的部位,骨骼状态也有遗传性。宽大骨骼,强力型体型的人易患肥胖病。有学者研究认为,肥胖是因为控制脂肪产生和生长的基因密码发生突变所致。具有高度肥胖倾向的人体内存在着较大和较多的脂肪细胞,其子女便会获得父母这部分的基因密码。

因此父母均肥胖,子女获得这类遗传密码的机会就多。如果父母仅一方肥胖,获得遗传的可能性就减少。还有人研究认为,这类通过遗传基因突变的脂肪组织中出现更多的脂肪只能积存,不能转化为能量,并且这类脂肪细胞还会对抗胰岛素,诱致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于是脂肪合成更多。这种由遗传所致的肥胖倾向,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出现了。

小编观点:夫妻双方如果都是肥胖的话,可以考虑先进行有效地减肥再进行受孕。其次,遗传性肥胖通常都是很难控制的。

宝宝生下来之后,要掌控宝宝的身体变化,严格控制宝宝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通过一些客观的因素改变防止宝宝肥胖的发生。

本文Hash:9ea83dcd06f8a243e6888695e1ac00ab99ebe9c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