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10以内进位的加法和学做减法

目的:学做需进位的加法,学做减法。玩法:用积木或糖果摆出两行5以上的数,让孩子通过点数学习它的和。家长可教导孩子把东西摆出5个相连的排,先把两排都是5的放在一起成10,余下的数是拾几的零头数。孩子很喜欢这种摆东西的计算方法,一来排队好玩,二来容易看出零头数。减法亦可排队,把两行一对一摆齐,剩下的就是减数的得数。意义:孩子学习抽象的计算应先从具体的排物开始,学会用5排队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通过摆弄使孩子对数有真实的印象,才能真正理解加和减法。

编故事学1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可以编一些小故事,让孩子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孩子就学会了运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对这种小故事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学起加减运算来非常轻松。

  比如,学习8的加减法,我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互相提问,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

  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它来到市场上,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绿苹果也挺好的,于是,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红苹果买5个,绿苹果买几个?)

  小猴子拎着装了8个苹果的框高高兴兴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猪撞了一下,结果撞掉一个苹果,它们都不知道。(这时还剩几个苹果了?)

  小猪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见到小猴很高兴。小猪说口渴了,小猴子就给小猪一个苹果解渴。(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看到小猪吃苹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于是它也拿了一个苹果吃了起来。(这时还剩几个苹果?)

  突然,背后响起一声狮子的吼声:吼不好了,狮子看见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着框使劲往前跑,框里的苹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狮子也没有追来,小猴子终于松了口气。小猴子把苹果送给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么只剩下2个苹果了呢?

  奶奶听完小猴子讲的途中的遭遇后,哈哈笑了起来。奶奶对小猴子说:你来了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就这样,故事讲完了。讲的过程中我还不时让孩子算算还有几个苹果,而后面的遇到狮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既让孩子开拓了思维,又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百位以内加减法属“小学化”

经调查发现,幼儿园的孩子会百位内加减法计算,却不懂得三个西瓜多还是三个苹果多的情况大有人在。相关负责人表示,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会扼杀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量使用幼儿用书也成“小学化”表现

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国强在前日深圳市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中表示,要大力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黄国强说,要通过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长育儿水平,避免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并要求要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参与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提高宣传实效。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把小学的学习内容搬到幼儿园,如小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算数、珠心算以及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给幼儿园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也是“小学化”的表现之一。举办各种学科性考试竞赛,如有的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考试,并将此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

大量使用幼儿用书也成为表现的一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教材进入幼儿园,按教材进行教学,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此外还包括班级环境设置小学化,如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学前班和大班的桌椅占满活动室。

专家:“小学化”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该负责人还表示,“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知识、技能的时限,会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能诱发幼儿的厌学倾向,而“重复型教育”还容易使儿童养成不良学习态度、习惯。

此外,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发散思维,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Hash:ba1d52361a63b54ef18b1f8bb2738a00e1da90d2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