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哭闹不止?警惕宝宝睡落枕了

一、宝宝为什么会落枕?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偶尔也会出现在小宝宝身上,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

宝宝爱哭闹,爸妈怎么做?

时长:446

播放:4350

来源:腾讯视频

宝宝爱哭闹,爸妈怎么做?收起推荐视频:取消自动播放

正在播放

宝宝落枕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具体来讲引起宝宝落枕的原因有:

1、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2、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3、颈部外伤。

4、颈部受风着凉。

5、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二:宝宝落枕了怎么办?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落枕的治疗方法如下: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宝宝哭闹不止?警惕宝宝睡落枕了!

【妈妈网特稿】宝宝突然莫名其妙地哭闹不止,妈妈仔细观察会发现宝宝的脖子看起来好像转动不是很方便,当轻轻触碰宝宝的脖子企图扭转时宝宝的哭闹声会突然加剧,这说明宝宝可能落枕了。宝宝落枕是怎么回事?引起宝宝落枕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落枕了该如何治疗?跟着妈妈网小编一起学习。

一、宝宝为什么会落枕?

宝宝为什么会落枕?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偶尔也会出现在小宝宝身上,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

宝宝落枕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肌肉扭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二是感受风寒,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

具体来讲引起宝宝落枕的原因有:

1、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

2、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

3、颈部外伤。

4、颈部受风着凉。

5、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二:宝宝落枕了怎么办?

宝宝落枕了该怎么办?

小孩脖子睡觉落枕了怎么办呢?如何进行治疗呢?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落枕的治疗方法如下: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4、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5、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6、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预防宝宝落枕的五大注意事项

预防宝宝落枕的注意事项

1.要选择有益于健康的枕头,用枕不当是落枕发生的原因之一。

2.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如俯卧把头颈弯向一侧;在极度疲劳时还没有卧正位置就熟睡过去;头颈部位置不正,过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注意避免受凉、吹风和淋雨,晚上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尤其是两边肩颈部被子要塞紧 或是用毛衣围好两边,以免熟睡时受凉使风寒邪气侵袭颈肩部引起气血瘀滞、脉络受损而发病。

4.要注意饮食平衡,荤素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经常适量运动,尤其是颈椎的活动操,如做“米”字操,这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颈部保健操。

宝宝哭闹不停警惕肠痉挛

肠痉挛又称痉挛性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表现为平时健康的小儿,如果突然发生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在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宝宝突然性的腹痛经常会让爸妈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作为儿科常见症状之一的腹痛,更是因其病因、起病缓急轻重、多发年龄的不同而有严格的区分。为了让新手爸妈对宝宝腹痛有更深入的了解,将会分期介绍0~1岁宝宝腹痛的常见疾病和状况。

肠痉挛的症状

肠痉挛,要注意!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宝宝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在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门诊中,约80%的宝宝肚子疼都是小儿肠痉挛引起的。

肠痉挛的表现判断

小婴儿在肠痉挛发作时,主要表现为:

阵发性腹痛,每次疼痛间隔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发作一次,每次约持续3~5分钟不等,可呈反复性发作。

腹痛的位置不固定。当家长用手轻压腹部时,没有固定的压痛点,有时能触及条索状痉挛肠管。腹部检查多见腹隆起,无腹肌紧张(肚子上都是软软的)。

宝宝会出现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可伴有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哭时面部潮红,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但无发热、腹泻、呕吐症状。

出现腹痛时宝宝会有哭闹、烦躁的表现,但非疼痛期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正常进食。并可因患儿排气或排便而终止。

肠痉挛有多疼

出现肠痉挛时,宝宝会以大声哭叫来表达自己的疼痛,但与外科急性腹痛疾病如肠套叠、急性肠扭转相比,肠痉挛属于缓慢阵发性疼痛,痛感要缓和许多,一般情况下没有较大的危险性。

为什么会得肠痉挛

肠痉挛是儿童常见疾病,尤其在婴儿期更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对肠蠕动调节功能不稳定,副交感神经易兴奋,导致肠蠕动过强,发生肠痉挛。小宝宝发生肠痉挛的诱因有许多种,如机体对食物的过敏;寒冷、饥饿或消化不良、大便干燥;肠内气体过多,或因喂奶不当,吞咽大量气体等,都可引发肠痉挛。另外,一些研究显示,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肠痉挛与母亲饮用奶制品有关,食物过敏可能是肠痉挛发生的一个原因。

得了肠痉挛怎么办?

不同疼痛状况的治疗、护理方式

当宝宝出现肠痉挛后,父母可先通过冷静的观察,来根据宝宝哭闹的强度、持续时间、哭闹的伴随症状来为宝宝分级治疗。

如果宝宝只是一般的哭吵,父母可以用第一第二级治疗方案;如果是严重肠痉挛者应采用第三级治疗。

一级治疗:宝宝哭闹与肠痉挛有关,但并不剧烈时

妈妈对策:

取暖、排气。给宝宝以抚慰,可直抱宝宝或使其仰卧于父母的膝上,喂给适量温开水。将双手搓热,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或在腹部放置热水袋也可起到缓解作用。之后让宝宝在保暖的条件下入睡,通常醒来后宝宝即可因排出体内的气体恢复正常。

二级治疗:宝宝经常发生肠痉挛,但每次都不剧烈时

妈妈对策:

改变饮食。母乳喂养的母亲要避免食用牛奶、奶制品、鱼和蛋等容易导致宝宝机体过敏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用水解酪蛋白的配方奶,改善宝宝因消化不良造成的肠痉挛。

控制食入量。宝宝每次喝奶不可过多、过急。宝宝的奶瓶可选用带有排气功能的奶嘴,且气孔不宜过大,避免宝宝喝奶喝水时吸入大量的气体。

小儿肠痉挛的预防和治疗

三级治疗:宝宝起病急、症状比较严重,或不能 确定是否为肠痉挛时

妈妈对策:

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为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为肠套叠、肠梗阻、急性腹腺炎等其他腹痛性病症,千万不可随意给宝宝服药,掩盖病情,以免延误治疗,造成生命危险。

Tips

宝宝肠痉挛需要做的检查:

一般通过血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腹透这几项常规检查即可确诊。

易与肠痉挛混淆的腹痛类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肠套叠、肠梗阻、急性腹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肠蛔虫病、泌尿系结石等区别。

做好肠痉挛的预防功课

要预防肠痉挛,家长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宝宝的饮食起居,平日养成好习惯,既能减少宝宝的痛苦,也能减少爸爸妈妈的烦恼。

要点1:即使是在夏季,10个月以下的宝宝也要禁止食用冷食冷饮。大一些的宝宝需要严格控制冷食冷饮的摄入量及不易消化的食品。

要点2: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少吃一些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奶、苹果、甜瓜等。

要点3: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因为哭的时候宝宝会吸入大量空气从而引起胀气。

要点4:每次吃完奶后,妈妈一定要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将吃进去的空气排出。

要点5:没有特别需要不要给宝宝吃安抚奶嘴。

要点6:平时妈妈可以为宝宝多做腹部按摩。在宝宝腹部单手以顺时针方向打圈,每天两次,每次10圈。宝宝进食1小时后方可进行。

要点7:养成规律进食习惯。虽然宝宝还小,但妈妈对宝宝进食的规律掌握,将每天几次喂奶的时间相对固定下来,可以让肠道有充分恢复的时间。避免集中大量喂食对宝宝肠胃和消化道造成的负担和伤害。

小编总结:小儿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腹痛,故小儿肠痉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一系列内、外科疾病,尤其是外科急腹症的基础之上。否则,将会贻误诊断和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Hash:51e776d995841b8381e9b624d8a92d1a5dc00d8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