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听力障碍如何选助听器

摘要:小儿听力障碍如何选助听器,先天性婴幼儿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干预可使听力损失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

先天性婴幼儿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干预可使听力损失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在药物和手术治疗都不能缓解的前提下,运用助听器补偿听力,使听力损失儿童的残余听力达到能听清面对面交谈的水平,是目前帮助听力损失儿童的最有效方法。”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助听器验配中心的高级验配师张香秀指出,在为婴幼儿、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选择何种类型、如何引导其正确佩戴、出现哪些症状即代表助听器不合适等,都值得家长关注和学习。

婴幼儿宜选耳背式助听器

张香秀表示,市面上助听器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定制式、耳背式、开放式、眼镜式及头夹式等,患者可以根据各自生理特点及需要进行选购。而对于大部分婴幼儿来说,耳背式助听器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是由婴幼儿的生长特点所决定,婴幼儿正处于外耳发育迅猛阶段,不建议采用耳内式助听器,否则很可能必须不断更换以适应其发育要求。”

专家介绍,当孩子长大并逐渐进入学龄前时期,此时助听器外形往往是家长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助听器越隐蔽越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在小伙伴中感觉自己与他们没有区别。

“在验配师的指导下,可在孩子听力允许范围内选配合适的耳内式助听器。但如果孩子的听力很差,佩戴耳内助听器依然难以很好改善,还是应该继续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张香秀说。

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应同时选配助听器

“如果孩子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双耳都应选配助听器。”张香秀表示,很多家长出于经济原因或隐蔽考虑,给双耳都有听力问题的孩子单侧佩戴助听器,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孩子另一只耳朵的听力进一步减弱。

“双耳佩戴可以更准确定位声源,减少噪声,使得音质更饱满自然,也会有立体感。”张香秀表示,如果只是单耳佩戴,非佩戴耳由于经常不接受声音刺激,听力会逐渐衰退。

张香秀介绍,为使孩子能接受各种声音的刺激,又不会引起过激反应,可以考虑使用多通道的全数字助听器。“此类助听器电声特征灵活,可降低噪音,并可应用多套听音程序和远程控制。”张香秀介绍,孩子在刚戴上助听器时,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假牙一样,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家长要给孩子两到三个月的适应过程。”她表示,家长也要同时注意引导:最开始阶段,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然后逐渐增大,以便其逐渐适应;其次,要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时间由短到长,直到孩子接受助听器为止;最后,要注意训练地点的选择,一般而言,是从室内过渡到室外,从轻缓柔和的音乐开始,让孩子接受各类高低不同的声音。

专家表示,为避免孩子出现反感心理,一定不要强迫孩子佩戴。“家长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方法,如自己先佩戴,然后表现出很愉快的样子,诱导孩子产生好奇心;或是不断鼓励和赞扬佩戴助听器的孩子。只有良好的训练方法,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助听器,并形成佩戴好习惯。”

家长需密切注意孩子的佩戴反应

张香秀表示,由于听力受损的婴幼儿包括低龄儿童往往很难恰当充分地表达 己佩戴助听器的感受,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佩戴助听器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并针对相应症状采取措施:

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过高的反应:拒绝戴助听器;对突然出现较大的响声感觉不舒适或出现痛苦的表情;头痛;聋儿戴助听器一天后感觉疲惫,放学即自行摘掉助听器;经常反复上下调节助听器的音量。

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设置过低的反应: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在听力损失尚可的前提下,太过依赖唇语或视觉等其他刺激;音量经常放满挡,小儿无不适感;当给予较强的声音时,聋儿感觉响度无明显变化。

可能提示助听器的频率响应与聋儿听力损失不匹配,需到专业验配中心调试的反应:对声音反应变迟缓或无反应;对某些刺激声感觉不舒适;依赖唇读或视觉等其他刺激;抱怨助听器内有震动感;拒绝佩戴助听器。

新生儿听力障碍如何选助听器

先天性新生儿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干预可使听力损失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在药物和手术治疗都不能缓解的前提下,运用助听器补偿听力,使听力损失儿童的残余听力达到能听清面对面交谈的水平,是目前帮助听力损失儿童的最有效方法。”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助听器验配中心的高级验配师张香秀指出,在为婴幼儿、儿童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选择何种类型、如何引导其正确佩戴、出现哪些症状即代表助听器不合适等,都值得家长关注和学习。婴幼儿宜选耳背式助听器张香秀表示,市面上助听器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定制式、耳背式、开放式、眼镜式及头夹式等,患者可以根据各自生理特点及需要进行选购。而对于大部分婴幼儿来说,耳背式助听器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是由婴幼儿的生长特点所决定,婴幼儿正处于外耳发育迅猛阶段,不建议采用耳内式助听器,否则很可能必须不断更换以适应其发育要求。”专家介绍,当孩子长大并逐渐进入学龄前时期,此时助听器外形往往是家长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助听器越隐蔽越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在小伙伴中感觉自己与他们没有区别。“在验配师的指导下,可在孩子听力允许范围内选配合适的耳内式助听器。但如果孩子的听力很差,佩戴耳内助听器依然难以很好改善,还是应该继续选配耳背式助听器。”张香秀说。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应同时选配助听器“如果孩子双耳都有听力损失,双耳都应选配助听器。”张香秀表示,很多家长出于经济原因或隐蔽考虑,给双耳都有听力问题的孩子单侧佩戴助听器,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孩子另一只耳朵的听力进一步减弱。“双耳佩戴可以更准确定位声源,减少噪声,使得音质更饱满自然,也会有立体感。”张香秀表示,如果只是单耳佩戴,非佩戴耳由于经常不接受声音刺激,听力会逐渐衰退。张香秀介绍,为使孩子能接受各种声音的刺激,又不会引起过激反应,可以考虑使用多通道的全数字助听器。“此类助听器电声特征灵活,可降低噪音,并可应用多套听音程序和远程控制。”张香秀介绍,孩子在刚戴上助听器时,就像正常人突然戴上假牙一样,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家长要给孩子两到三个月的适应过程。”她表示,家长也要同时注意引导:最开始阶段,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然后逐渐增大,以便其逐渐适应;其次,要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时间由短到长,直到孩子接受助听器为止;最后,要注意训练地点的选择,一般而言,是从室内过渡到室外,从轻缓柔和的音乐开始,让孩子接受各类高低不同的声音。新生儿听力障碍如何选助听器专家表示,为避免孩子出现反感心理,一定不要强迫孩子佩戴。“家长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方法,如自己先佩戴,然后表现出很愉快的样子,诱导孩子产生好奇心;或是不断鼓励和赞扬佩戴助听器的孩子。只有良好的训练方法,才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助听器,并形成佩戴好习惯。”家长需密切注意孩子的佩戴反应张香秀表示,由于听力受损的婴幼儿包括低龄儿童往往很难恰当充分地表达自己佩戴助听器的感受,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在佩戴助听器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并针对相应症状采取措施: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过高的反应:拒绝戴助听器;对突然出现较大的响声感觉不舒适或出现痛苦的表情;头痛;聋儿戴助听器一天后感觉疲惫,放学即自行 掉助听器;经常反复上下调节助听器的音量。可能提示最大声输出设置过低的反应:对声音反应不敏感;在听力损失尚可的前提下,太过依赖唇语或视觉等其他刺激;音量经常放满挡,小儿无不适感;当给予较强的声音时,聋儿感觉响度无明显变化。可能提示助听器的频率响应与新生儿听力损失不匹配,需到专业验配中心调试的反应:对声音反应变迟缓或无反应;对某些刺激声感觉不舒适;依赖唇读或视觉等其他刺激;抱怨助听器内有震动感;拒绝佩戴助听器。(兼职编辑:许纯纯)

对于听力障碍的患儿要如何教育呢

对听力障碍的儿童,父母最大的责任是早期发现。但实际上,一般的父母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听力障碍,因此,往往发现较晚。

2岁之前,孩子与亲人之间的交流多是通过语言之外的表达方式。如只看孩子的表情,母亲便知道孩子的尿布湿了。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耳朵听不清,会用眼睛来弥补缺陷。当看到母亲的表情或动作时,能够敏捷地做出反应,母亲还以为自己的孩子非常灵活。因为哭、笑与其他的孩子是一样的,所以看不出2岁左右的、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与正常的孩子有什么不同。虽然听不见谈话声,但大声说话时却能听见,这种情况下母亲会认为孩子的耳朵很正常。

听力检查中,使用辨声器可以确定到底能听到什么程度的声音。声音强度单位为分贝。可以听到0~20分贝的声音属于听力正常。听不到20分贝以上的声音则属于听力障碍。其中又区分为,能听到20~30分贝之间的声音(小声谈话)为轻度聋;听到40~50分贝的声音(普通谈话)为中度聋,60~80分贝的声音(大声谈话)勉强能听到,也属于中度聋;只能听见80分贝以上声音则为高度聋。中度聋患者通过使用助听器,是可以听到普通谈话声音的。必须充分发挥残余听力的作用。

现在有一种通过脑干反应检测听觉的器械(ABR),可以检测新生儿有无听力困难。只要稍有怀疑,就要尽早检查,接受专家的指导。

引起听力障碍的原因有:由于中耳畸形或中耳炎引起的传导系统障碍;内耳或听觉神经受到侵害引起的感觉系统障碍。

由于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传导系统障碍的耳聋患者使用的助听器性能越来越好。另外,令人惊喜的进步是耳聋的儿童已经能够说话,甚至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还可以就职工作,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助听器虽有改进,但不能就此认为所有有听力困难的孩子,只要使用助听器就都可以实现这样的生活。

由于可以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所以应尽早教他们学习语言。对耳聋儿童的教育不应单纯依赖学校,母亲在家里也要进行。

语言教育方法有多种,但比较成功的是听觉活用法。人的感觉中,除听觉外还有视觉。发挥视觉作用的方法是教授孩子用手语传达信息。手语是很方便的传信方式,如今电视中也常用手语解说新闻和电视剧。但毕竟手语不是语言,不管怎样教,孩子还是不会说话。

要想使听力有障碍的儿童成为能说话的人,惟一的方法就是早期发现耳聋,然后用助听器训练听力的听觉活用法。此方法最好在6岁之前采用,否则效果不会太好。

耳聋儿在使用助听器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存在。对患儿来说,他发现了全新的世界,这对他无疑是很强烈的震撼。母亲要让孩子懂得,听到的声音中含有丰富的语言。

教孩子学说话时,要和孩子面对面,让他一边看母亲嘴动的方式,一边听母亲讲话。同时通过助听器让他练习说和练习听自己讲出来的语言,使他掌握听的能力和说话的能力。接着,要让孩子知道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名称。开始能说话的孩子总会问这问那,要随时教给他。已经认字的孩子,可以在家里所有东西上都贴上写有名称的标签。

要掌握听觉活用法,了解其步骤、方法,可以到热心的五官科医生创办的语言辅导班中学习。许多3~4岁的儿童没有耐性,具有反抗心理,这类患儿的母亲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能够始终按照孩子的性格和能力一步一步耐心教授,并与孩子保持母子间良好关系的母亲并不多见。能够做到这些的少数母亲,她们的孩子 都上了大学。许多母亲都是中途放弃了教孩子说话,而换成教手语。

现在已研制出了人工内耳。把电极放入内耳,通过电流刺激神经,感觉声音。

但植入人工内耳并不等于就一定能说话和有听觉。不愿接受艰苦的语言训练的儿童,即使植入了人工内耳也没有用。更何况为了植入人工内耳,需要破坏原有的与生俱来的内耳。如果人工内耳不起作用,就再也无法换成助听器了。只有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医生,才建议那些用助听器尚可听到声音的孩子做手术植入人工内耳。主张语言教育的医生共同的观点是,人工内耳一般只在听力为130分贝以上的重度聋儿中使用。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将来孩子步入社会时,要作为一个正常人与周围人进行交往。为使孩子学会一般的待人接物礼节,必须从儿童时期给孩子创造与正常儿童接触的环境,让他们进入普通小学、普通中学,使他们适应普通班级的学习生活,而不是限于专门为他们所建造的特殊环境。因为能说一般的语言比使用手语要好得多。

为了让孩子将来结婚后有正常的家庭生活,父母之间要和睦、相互宽容地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社会上其他的人也要理解,耳聋患儿和他们的父母背负着多么沉重的生活负担。特别是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对耳聋儿童要友好,决不可有任何的歧视,使耳聋的儿童具有自己被社会所接受的安全感。

听力障碍虽要遭受苦难,但只要患者之间互相帮助,就会开辟一条更宽阔的生活之路。建议患儿的父母加入"听力障碍儿父母协会"。

本文Hash:5c038ac89d35a8580d631af9d5c2f7cf967ffa19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