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的最佳治疗期

22岁的小于是一名女大学生,正值青春爱漂亮的时候,可是她却从出生开始为走路发愁,患有先天性的她1岁半才开始学走路,还一瘸一拐,胸部向前挺,屁股往后撅,走起路来是明显的“鸭步”。

小于在2岁的时候,家长发现小于走路的时候比别的孩子要缓慢,走起路来像个小鸭子,一摇一摆的。被当地诊断为先天性双侧,随即就进行左髋复位。可是好景不长,5岁的时候,小于走路的姿态又恢复到小鸭子的样子,家人带着她来到了上海,进行左髋截骨矫形术,手术过后,走路的姿态稍稍好了些。去年,小于考上了大学,可是就在军训时,她的步态总是不能和别的同学一样,尤其是在正步走的时候,显得十分突兀,同学们都私下笑话她走路的姿态。

前段时间,小于来到骨伤科,沈计荣博士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对她进行右髋截骨矫形术,术后3天,小于就能行走,目前她恢复良好不日将康复出院。她高兴地表示,22多年来,终于可以自信抬头,走出正常人的步伐了。专家提醒,先天性髋在治疗上提倡一个“早”字,出生至1岁是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

我们常喜欢把孩子比作小树苗,期待他们能在家长的精心浇灌和培植下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然而,一些在儿童群体中高发的骨科疾病,往往会“击垮”小树苗的挺拔体态,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出现了“弓背含胸”或髋关节异常。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应灏教授,详细解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特发性脊柱侧弯这两类儿童常见骨科疾病的防治要领。

关注1: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襁褓陋习易致儿童髋关节脱位

你知道吗?若用襁褓育儿或裹束婴儿下肢不当,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你知道吗?经阴道顺产的新生儿可以使婴儿保持髋关节外展位,这对稳定小儿髋关节十分有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应灏教授强调,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这一儿童矫形外科常见疾病本可以预防。在规范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最为关键。

育婴习惯+生产方式=潜在诱因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矫形外科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女孩多于男孩。其中,儿童左侧出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概率比右侧多出1倍,双侧均出现脱位的情况较为少见。

大量调查数据已证实,这类儿童常见病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这说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比如,一些习惯背背婴儿的民族,如非洲一些国家,以及朝鲜等国这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相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那些习惯行双下肢捆绑并用襁褓育婴的地区,如意大利、北美印地安等地发病率明显增高。

此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也与胎位有关。临床数据显示,臀位产婴儿出现这类疾病的概率最高,比头位产高出10倍。此外,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出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风险也明显高于经阴道产生产出的婴儿。由此可见,保持髋关节外展位对稳定髋关节十分有利,这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悉心观察+先期干预=及早诊断

专家指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其实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若能在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以阻止疾病进展。这是因为新生儿期病理改变最轻,易于矫正。此外在婴儿生后第一年,其骨盆发育也最快,采用科学的干预治疗手段能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

客观地说,发育性髋脱位在新生儿时期诊断较为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发病早期并无蛛丝马迹可寻。通常,患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婴儿在出生时表现为关节囊较松弛,但无其它解剖异常情况。之后会出现髋臼变浅,方向朝向后上,关节囊和髋臼软骨组成的盂唇增厚、内翻,股骨头发育迟缓、偏小,股骨颈前倾角增大等。后期表现为关节囊被牵位、增厚、变形、粘连,髂腰肌、内收肌、腹直肌出现挛缩。

因此,在诊断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发育性髋脱位时应当仔细分辨其是否具有如下这些典型的临床症状:

◆外观: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可表现为增粗变短或变细、单侧外旋,臀部双侧增宽。

◆皮纹:臀部、腹股沟与大腿皮纹出现增多、增深、上移、不对称。

婴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该怎么治?

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但是最近总是闹脾气,走路的时候还有点跛,不准人碰他。婴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有哪些?该怎么治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文渊回复:这种情况不排除是患上了髋关节脱位,因为患上该病的孩子,大多数在走路的时候会出现跛子的症状,会像鸭子一样两边摆动。 婴儿髋关节脱位时下肢受到牵引时会发出弹响声或弹响感,有时候患儿会哭闹。这时就观察下宝宝臀纹和股纹是不是对称的,早发现早治疗,这种病是可以治好的。

本文Hash:e6c0c7c3aec163f9471fa1828c4c23c317806ac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