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防维D缺乏性佝偻病

防治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骨骼的快速生长需要更多钙沉着在骨质内,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总的和体内钙磷代谢关系密切。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调节中起极重要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减少尿中钙磷的排出,使新形成的骨样组织周围的钙磷浓度升高,促进钙沉着在骨组织内。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吃进很多钙剂,也不易被吸收和利用。所以,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不但使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使免疫力降低,容易患肺炎、肠炎等感染。

佝偻病有什么表现呢?2~3个月开始小儿有烦躁多哭,夜惊多汗,枕部头发脱落(枕秃)。进一步发展为颅骨软化,用手轻压头颅骨较软,有压乒乓球的感觉,头颅方形,前囟闭得晚(正常1岁半左右闭合)。继续发展可发生骨骼畸形,胸部可有鸡胸样表现,肋缘外翻,下肢畸形表现为两膝关节不直,形成“X”形或“O”形腿,甚至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

怎样防治佝偻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第一是靠进食,母乳和牛奶中维生素D的量均较少,不能满足需要。母乳中含钙、磷比例较合适,有利于钙、磷吸收,牛奶中钙、磷比例不适合,不利于吸收,所以牛奶喂养比母乳喂养儿容易患佝偻病。足月儿生后1个月、早产儿生后2周起应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预防量为每天400国际单位(相当10微克)。婴儿较大后可多吃含维生素D食品。维生素D的治疗量为每日5000~10000单位,用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冬季因晒太阳少可适当多给。维生素D大量突击治疗要小心,以免造成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的第二个来源是日光照射皮肤。皮肤接触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转变皮肤内胆固醇为维生素D。这是人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北方地区寒冷季节长,获得阳光机会少,佝偻病发病率较南方高。为了预防佝偻病,小儿应经常到户外活动,特别在天气暖和的季节,户外活动时尽量多露出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室内活动时经常开窗(一般玻璃可挡住紫外线)。

预防胃肠、肝、肾疾病,因为这些病可以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

适当补充钙剂,钙的需要量每天600~800毫克。吃奶量600毫升以上,可不用钙剂,因为牛奶含的钙量已足够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其防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般人常称本病为“缺钙”,这是错误的,应是缺乏维生素D。

病因:

在人体骨骼的发育过程中,维生素D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因此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可引起本病。

一、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是:

1、阳光照射不足。因此缺乏室外活动的孩子,接触阳光少,易患本病。

2、食物中含维生素D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或少晒太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

3、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供不应求。

4、胃肠、肝胆、肾等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5、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2:1易于吸收),亦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6、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物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人体不易吸收。

二、临床表现:

1、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使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

2、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3、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钙、磷含量偏低。

三、治疗:

1、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D,轻度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1-2单位;中度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2-5单位;重症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5-1单位。具体情况应遵医嘱。

2、如饮食中含钙量不足,可适当口服活性钙。注意不要长期过量服维生素D,以免维生素D中毒,但可服预防量至2-3岁,2-3岁后佝偻病已静止,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每日用维生素D治疗量较大者,不宜用鱼肝油(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与D)而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

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8个月。

2、自出生后2周起,每日应给宝宝口服维生素D预防量4单位。

3、多吃富含VD和钙的食物,如蛋黄,肝类,鱼类,奶类,豆类、虾皮等,不要吃过多的油脂类和盐,以免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

4、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转变成VD,这是最廉价安全的VD来源,每1平方厘米皮肤经照射半小时即可产生2ugVD,每日晒1-2小时即可满足需要。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其防治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般人常称本病为“缺钙”,这是错误的,应是缺乏维生素D。

病因:

在人体骨骼的发育过程中,维生素D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骨骼的生长发育迅速,因此需要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当维生素D缺乏时,即可引起本病。

一、维生素D缺乏的常见原因是:

1、阳光照射不足。因此缺乏室外活动的孩子,接触阳光少,易患本病。

2、食物中含维生素D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或少晒太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

3、某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供不应求。

4、胃肠、肝胆、肾等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5、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2:1易于吸收),亦可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6、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物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人体不易吸收。

二、临床表现:

1、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舒服,故头常在枕头上摩擦,使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

2、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应在1.5岁前闭合),出牙晚,可晚至1岁才出牙,头较大呈方形,助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

3、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钙、磷含量偏低。

三、治疗:

1、主要治疗是补给维生素D,轻度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1-2单位;中度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2-5单位;重症佝偻病每日口服维生素D5-1单位。具体情况应遵医嘱。

2、如饮食中含钙量不足,可适当口服活性钙。注意不要长期过量服维生素D,以免维生素D中毒,但可服预防量至2-3岁,2-3岁后佝偻病已静止,无须再用鱼肝油预防。每日用维生素D治疗量较大者,不宜用鱼肝油(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与D)而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以免发生维生素A中毒。

预防:

1、鼓励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8个月。

2、自出生后2周起,每日应给宝宝口服维生素D预防量4单位。

3、多吃富含VD和钙的食物,如蛋黄,肝类,鱼类,奶类,豆类、虾皮等,不要吃过多的油脂类和盐,以免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

4、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照射转变成VD,这是最廉价安全的VD来源,每1平方厘米皮肤经照射半小时即可产生2ugVD,每日晒1-2小时即可满足需要。

本文Hash:89220eb9ebed86d81305f5abcb098501f81be5bc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