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如何不让他产生自卑感

只要孩子发育正常,能跑跳、游泳或带着出外旅游,即使听到心脏杂音也不必担心。

儿童本身有生理性心脏杂音。仔细听诊时有杂音,但X线检查后没有发现心脏形状有异常,心电图也很正常,这种情况就属于生理性心脏杂音。以前,儿童患风湿热后易引起心脏瓣膜病,这时可以听到心脏的杂音。可现在风湿热较以前已有所减少,而且当儿童出现持续发热时,医生为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进行治疗,这样一来就再没有儿童引发心脏瓣膜病了。正因为如此,母亲一听说孩子心脏有异常,就会马上想到先天性心脏病。

很多儿童都有生理性心脏杂音。医生在比较静的诊室里做听诊检查后发现,有30%的儿童有生理性心脏杂音。患感冒后心脏杂音增强,这时到医院看病,医生很容易听出杂音。

先天性心脏病发现越晚,病情越轻。出生后不久就发现的心脏病一般都很严重。患儿几乎都是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发病早一些的,在产院时就会出现症状。

这种病一看便知,患儿皮肤不像新生儿那样呈特有的粉红色,而是呈紫色,出现发绀。发绀并不是随时可见,有的患儿只在哭泣时出现。呼吸也十分急促,而且一般吃得很少,吸几口奶后便哭着放开奶头。有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患儿可能没有发绀,但会出现呼吸加快、多汗等症状。在出现这样一些症状时请医生诊察,便可以听到平时听不到的杂音。拍胸部X线片,可以发现心脏形状有异常。

一般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的,出生时就有症状,其实不然。在出生1周左右后出现症状的婴儿并不少见。一般在3个月内有症状出现。如果3个月后也不见任何症状,可以认为不是很严重的心脏病。所谓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就是指作为血液循环泵的心脏,由于其组织结构出现异常而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本该闭塞的房间隔(室间隔)上出现孔洞,或者血管瓣膜发生病变,或者心脏左右错位等等。这样就导致新鲜的动脉血和含氧量少的静脉血相混合,血液淤积于肺内等情况的发生。动脉血和静脉血分离不充分,就不能向身体提供充足的氧。

医学发展到今天,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已经可以通过手术修补得以治愈。但还未达到对任何一种心脏病都能治愈的程度。

出生不久就出现症状,而且吸氧、吃药、打针都没有效果,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重症。患儿如此下去非常危险。在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许多医生会建议做手术。一次手术恐怕不能解决问题。先是为挽救生命行急诊手术,隔一段时间后再做彻底的修补手术。不过,医生在劝其手术时只强调得救的可能性,由于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有的手术会以不成功而告终。即使这样也不该责怪医生的做法。

由于手术经费对患儿家长来讲是很大的负担,所以以前采取的是尽可能拖延的做法,等孩子长大一些再做。可是现在这种做法正在发生转变,尽可能早期做手术,如果能耐受手术,越早做预后效果就越好。

在产院或者社区儿科医院被诊断为严重心脏病的患儿,应该去看心脏病专科医生。一般要马上住院检查,但由于其他原因有时不能很快住院,这种情况,专科医生会将检查结果通知给社区的医生,委托他们代为管理。医院门诊是许多病人集中的地方,带心脏不好的孩子到那里看病很容易染上感冒,使病情恶化。

不管怎么说,最合适的护理者还是母亲。在做手术之前,为了维持孩子的生命,母亲必须像一个真正的护士一样照看孩子。1次喝太多奶,孩子会不舒服,可以分几次少量喂。当然,只 母亲能决定喝奶的次数和每次的奶量。此外,对患儿来讲最适当的洗澡时间、洗澡水的冷热以及洗澡次数等,也只有母亲最了解。

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患上感冒后,不但不易治好,而且有不少还会因发热而引发心功能衰竭,出现平时没有的一些症状,如拒绝吃奶、发绀、呼吸加快、多汗、肺部哮鸣音等。这时,最好马上同以前给孩子看过病的心脏病专科医生联系,要求住院治疗。

婴儿心功能衰竭的治疗并不是所有的急救医院都能进行,如果对救治方法不熟练,就很难进行。由于强心剂不能马上奏效,因此,对可能发生心功能衰竭的患儿,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采取从平时就预先给予强心剂的方法。

此外,为能随时给病儿供氧,必须在家里预备家庭用吸氧机。感冒发热易引起心功能衰竭,因此还应准备一些解热用药。

心脏有病的儿童容易发生贫血。贫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即使大量吸氧,红细胞也不能向身体运输充足的氧。因此,应尽早给予预防贫血的药(铁剂)。

1岁内最好不进行预防接种,特别是一发热便引起心功能衰竭的儿童。如果l岁之前没出现什么异常,1岁后便可接种疫苗。当患儿有哥哥或姐姐时,这些大孩子必须进行包括麻疹在内的各种预防接种。从来访的客人那里感染感冒的机会很多,因此尽可能不要让外人来家里。

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多见的是室间隔缺损(占30%~50%)。当缺损较小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且大多数能自然闭合。做定期的追踪调查,如果出现肺动脉高压征和动脉瓣膜病,则需手术治疗。以往的做法是,到了10岁室间隔缺损仍未闭合就施行手术,而现在手术年龄越来越小,6~7岁时尚未闭合就要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很少自愈,由于手术成功率高,一般不管多大的儿童,只要发现即行手术。这类患儿多数在1岁之前就有症状。无症状的动脉导管未闭症,最好也施行手术治疗。

小的房间隔缺损可以自然关闭。但缺损大的即使在哺乳期也应手术。如果不手术,20岁以后就会发病。即使无症状,也应在入学前手术。

法洛四联症是心脏大血管的异常和室间隔缺损同时发生,从而导致右心室肥大的一种疾病。病儿出生时正常,但1~2个月后开始有发绀症状,一般在哭得厉害时发生。过了1岁半后,这种症状会逐渐消失。至于是否手术,要根据儿童的发育状况和病症程度来决定。

存在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等病症,但心电图无异常,X线和超声检查也未见心脏增大,这种情况下即使听到心脏有严重的杂音,也应让孩子去幼儿园或上学。一般的运动可以参加,游泳也没关系,但一定注意要适度,不能当运动员或参加马拉松这样的运动。

对心脏不好的孩子过分照顾会使他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很虚弱的人,从而丧失积极性,什么事情都依靠母亲,这样就很难办了。因此,要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自卑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充分发挥,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上学以后的儿童非常容易因缺铁而引起贫血,应服用铁剂加以预防。

让孩子远离先天性心脏病

  据统计,新生儿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我省是先心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而且多分不在农村和贫困家庭,这不但给患儿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这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呢?

  什么是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胎儿在心脏发育阶段,受某些因素影响,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所致的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小儿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据调查,先心病的发病率约占活婴总数的7‰―8‰,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主动脉缩窄、三房心、右室双出口、单心室、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一异位引流及心脏瓣膜疾病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心血管疾病。如果父母早期发现,及时医治,就能有效提高先心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先心病的引发原因有哪些?

  先心病的发病与胎儿发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感染因素,特别是母亲在妊娠2―8周时感染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时,其胎儿发生心血管畸形的几率较高。

  2、理化因素,如氨甲喋呤、马利兰、环磷酰胺等,或者接触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等时,均有可能使胎儿发生心血管畸形。

  3、疾病影响,如糖尿病、高钙血症等,也可使胎儿发生心脏畸形。

  4、遗传因素,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有资料显示,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有先心病病史者其子女的患病几率明显高于父母正常者。

  5、其他因素、单卵双胎发病机会较多。有些先心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心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先心病的发生有关。

  虽然引起先心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加强孕期保健,特别是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先心病具有积极意义。

  小儿先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小儿在婴儿期(1岁以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症状不明显,说明先心病病情轻微。当出现下列症状时,父母就要考虑是否患有先心病:

  一、患儿往往精神不佳婴儿啼哭较少、哭声低弱,似乎很乖。稍大以后也常有种种疲惫不堪的样子,并能用语言表示精神不佳。

  二、不善笑先心病宝宝不易逗笑或反复逗弄才淡淡一笑,笑声低怯,断断续续,发笑稍长时便会呼吸增快,口唇发绀。

  三、发育迟缓先心病的儿童常发育迟缓,表现为前囱关闭迟、萌牙迟、语言迟、行走迟、反应迟钝而且常有营养不良。

  四、不爱动先心病患儿常不爱动,不论在家或在学校,常爱独自静坐、静站,而缺少儿童先天好动的本能,很少参与各种运动比赛或打闹活动。必须参加的体育项目或劳动,他(她)也显露出一种力不从心、百般无奈的状态。

  五、口唇青紫先心病的患儿只要活动(严重者在休息时)也会发生口唇青紫,这种青紫现象与心脏功能强弱及运动强度呈正比。心功能差,劳动强度越大,青紫越严重,甚至可发生面部、鼻尖、耳部、十指青紫。

  六、消化功能差常表现为食欲差、食量少,对任何食物缺乏狼吞虎咽状态,进食常慢吃细嚼、细吞细咽,即便如此,还常常发生恶心、呕吐、 泻、消化不良。

  七、免疫力低下患儿常因免疫力低下,加上肺血量增多,易并发急性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常因咳嗽、咳痰、咳血、发热、呼吸困难而求医。

  八、心脏听诊有杂音,当你侧耳在患儿心前区听诊时,会发现患儿心律不齐,第一心音或第二心音后出现附加像“咚呼答”或“呼答”声,且心音不清晰,这种声音医生叫心杂音,杂音广泛,声音宏亮,常提示先心病严重。

  确诊先心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见典型先心病,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和超声心动图即可作出诊断,并能估计其血液动力学改变,病变程度及范围,以定治疗方案。对合并其他畸形、复杂先心病,可结合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了解其异常病变程度,类型及范围,综合分析,作出明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怎样治疗小儿先心病?

  新生儿筛查是发现先心病的最佳途径。用听诊器听诊,就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先心病。如有可疑表现,应该做超声心动图,这是确诊先心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以前对于先心病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应用经皮穿刺导管介入治疗技术。

  一是手术治疗、症状明显者,不适宜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力争尽早手术治疗。虽手术成功率很高,但手术需要开胸,不仅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时间长,而且遗留终身疤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二是介入治疗,是在心导管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术中仅需切开皮肤2mm至3mm,经穿刺动脉及静脉,插入直径2mm至3mm的导管,经导管操作完成治疗,术后6至12小时可起床活动,3至5天可出院。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不留疤痕以及“美容”效果等特点。目前主要适用于部分室缺、房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三是内科治疗,安全地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各种并发症等。

  何时治疗先心病是最佳时机?

  先天性心脏病绝大部分都可治疗,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可达到正常人的心功能水平,但适当的治疗时机很重要,以前讲1~8岁是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合适手术年龄段。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大量仿生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一些病种的重新认识和临床经验,有一些病种必须在一岁以内进行治疗,甚至需要在出生后马上治疗。而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先心病在早期治疗后效果往往好于传统手术时机的效果。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患儿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其它器官损害,尤其是肺动脉血管的损害,如肺动脉高压,严重的可能丧失治疗机会。年龄过大,特别是6岁以上患者,因长期心脏负荷过重,较易造成器官不可逆的损害,此时治疗危险性相应增大,术后多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您的孩子怀疑有先天性心脏病,请尽早行心脏彩超检查,如果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应及早看有经验的心脏外科专科医生,医生会告诉您最合适的手术时间。

  怎样预防先心病?

  虽然先心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十分必要。孕妇应做好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的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抗癌药、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有可能致畸的药物等。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积极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妊娠早期注意预防感冒很重要。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为预防先心病,就应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


相关资讯:

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孩子先天性(简称先心病)的发生是在胎儿期形成的,因此,母亲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因为,胎儿心血管的发育在胚胎期的第3周就已开始。最初的心脏是一根纵直的管道,以后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形成心房、心室和大血管三个主要部分。

到胚胎期第8周末,心脏已形成固定结构。房室间隔已完全形成,成为具有四个心腔的心脏。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心脏也逐渐长大。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妊娠的最初3个月中,假如因某种因素影响胚胎的发育,心脏的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出现异常,即可造成心脏的先天畸形。

影响胚胎的发育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与染色体的易位和畸变有关;外来因素可能是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或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如环磷酰胺或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母体在妊娠的最初3个月内患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宫内受到某些病素的感染,都将影响与干扰胎儿的心脏发育,使有些胎儿心脏的某些部分发育在较低阶段即行停止,或由于发育程序中发生了轴转障碍,从而导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为了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在怀孕的3个月内,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坚持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能力,避免各种致畸因素,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一旦感冒,切忌乱服药物。患其他,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本文Hash:7e3bb1ccf028d7da36596022ee6a3f0400671b5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