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子产品容易造成宝宝近视

【妈妈网特稿】在聚餐时,在等车时,在等人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拿出手机,然后低下头不停按,这些都被戏称为“低头族”。这种现象现在都蔓延到宝宝的身上,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宝宝加入近视的行列。爸妈请你们要敲响警钟了。

iPad、iPhone上市之后即受到热捧,不仅成为潮人的必备之物,也让不少孩子玩上了瘾,就连两三岁的宝宝也不例外。特别是iPad,因其有丰富多彩的学前教育软件和游戏,这让家长觉得iPad不仅是个神奇的玩具,还是不错的早教机,单词拼图游戏,可以让孩子熟悉水果的英语单词;绘图游戏,教会孩子写字的笔画顺序;成语故事,让孩子了解语言背后的故事……也因此,家长觉得让孩子多玩玩有利于智力开发。不过,专家指出,无论是幼儿还是青少年,都不适宜长时间玩iPad、i-Phone,否则不但伤害眼睛,还可能因玩游戏上瘾带来精神障碍。

长期紧盯屏幕伤眼睛

长期紧盯IPAD屏幕伤眼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说,iPad或iPhone对孩子眼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视疲劳:长时间双眼紧盯屏幕,由于亮度和视距频繁闪烁变化,眼睛为看清荧屏文字、图形等信息内容,必须紧张地进行自我调节。这样,眼睛的调节肌尤其是睫状肌必须频繁运动,久之睫状肌就会疲劳,即视疲劳。患儿感觉眼胀痛、头痛等。

造成近视或近视加重:

1、电子屏幕的不断闪烁,对眼睛是不良的刺激,使眼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睫状肌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不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2、长时间玩iPad或iPhone睡眠不足:10岁-13岁是近视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也易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

造成近视的原因

3、边走边玩或在运动的车上玩,更加重近视。

干眼:玩iPad或iPhone瞬目次数减少,通过眼睑的作用将泪液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的功能降低,泪液蒸发增加,如时间过长,更加重了泪液的蒸发,患者可出现眼部干涩不适,严重者可发生结膜炎或角膜炎。干眼症还会由于眼表泪膜的不均匀,导致视觉质量下降,波前像差异常。

蓝育青说,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5岁-9岁,故8岁前小孩应尽量不用iPad或iPhone,如果要玩也要限定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此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均衡营养有保护视力、预防儿童近视的作用。

打游戏上瘾会带来精神障碍

虽然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彭英教授说,他在门诊经常碰到被家长带来治疗游戏成瘾的孩子。有很多家长向医生倾诉说,孩子终日捧着iPad、iPhone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玩游戏,啥事都不干,也不和其他孩子交往,家长不让玩就和家长对着干,实在是非常头痛。

打游戏会上瘾

彭英说,打游戏上瘾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包括了食欲减退、胃肠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睡眠节律紊乱以及疲乏无力、心慌胸闷等。而过度沉溺于游戏,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而言,会致使孩子视觉疲劳,甚至出现虚假的幻觉,不能从网络的“虚拟刺激场面”和“高等级身份”中完全脱离出来,出现自信心膨胀、自我评价过高等高涨情绪反应;游戏中的失败和死亡场面也会对孩子带来很大影响,引起恐惧、害怕的情绪体验,甚至常常担心有不祥降临等;部分严重的患者,几乎完全与 实隔离,可出现短暂的现实解体、甚至妄想。

同时,沉迷游戏还会受到家人、老师的反对和批评,导致孩子对现实生活产生严重的不适应感、无法融入感和抵抗感,出现悲观、沮丧、对未来失去希望等低落情绪体验。为了缓解这些不良情绪,青少年还会变本加厉地玩游戏。

彭英表示,孩子没有自控力,但家长不能放任自流,可以给孩子安排多些唱歌、跳舞、乐器、打球、跑步等文体活动,转移他们对游戏的注意力。同时,要严格控制他们玩游戏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每天的作息时间。如果出现玩游戏上瘾,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治疗。

宝宝玩iPad电子视屏产品为何不可取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iPad成为了越来越多家庭的“标准配置”,很多父母喜欢给宝宝下载一些婴幼儿游戏、电子读物、儿歌、教育软件玩。正在发育的宝宝是否适合玩iPad,网友们也众说纷纭,有人提议看屏距离一米远就没有问题,有人强调电子视屏产品是视力杀手。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就明确的给予了我们解答。

《规范》指出,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0到6岁儿童使用电子视频产品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得超过一小时,眼睛与各种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到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规范》还从儿童用眼习惯、眼科检查方面做出了建议。《规范》的提出为我们提供的标杆。

可视性和操作性让iPad成为了宝宝的“新玩具”

1、宝宝视力逐岁发展

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逐渐发育的,宝宝的晶状体比成人扁平,黄斑部的视觉细胞还在发展中,视力低下,一岁的宝宝视力仅有0.1,两岁宝宝视力为0.4~0.5,逐岁递增,到五岁左右才能发展到1.0的视力水平。而宝宝的辨色能力在一岁左右才会出现,三岁发育完全,但也只能分辨红黄蓝等基本颜色,对相近的颜色还不能分辨清楚。

长时间用iPad,尤其是用屏幕较小的手机,容易使视力发育不完善的儿童视疲劳。宝宝眼球长时间不间断地追随注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由于目标色彩大小不同,眼球也要快速不断地调整,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导致近视的出现。

近距强光的不利于宝宝视力发展

2、电子视屏的光损伤

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安静下来,经常会买各种闪光玩具给孩子玩,给宝宝看iPad、手机里的动画片,对强光看万花筒等。这些高亮度“玩具”对眼睛的损伤是逐渐积累形成的,刚开始接触并没那么刺激,但也正因为这样,从光谱分析来看,除红外线、紫外线外,蓝光伤眼的机会更大。

光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短期的极强烈的光线可导致角膜、视网膜尤其是黄斑部的损伤,表现为刺痛畏光流泪、视力骤然下降至失明。慢性的光损伤源于经年累月的较强的光照,可导致晶体混浊、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感光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而视力下降乃至失明。急性光损伤如果损害不深、及时治疗多可恢复。而慢性光损伤由于发展缓慢,容易忽略,反而容易造成损害的不可逆。因此,日常保护眼睛避免蓝光的慢性伤害非常重要。

生活中,可能造成宝宝光损伤的危险因素还有:白天大厦炫目的玻璃幕墙,晚间闪烁的霓虹灯、室内豪华的灯饰、高亮度的电脑电视屏幕、照相机的闪光灯。

宝宝从出生起每半年应做一次视力检查

3、宝宝也需眼科检查

不少家长认为眼部检查就是视力检查,其实不然。0-6岁儿童还需要进行眼外观检查,以筛查是否有上睑下垂、倒睫、眼睑畸形不全等眼眶疾病。

父母应当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儿童眼科进行眼睛的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宝宝的眼睛问题,医生还会对宝宝的眼睛健康给出建议。出生时,检查宝宝的眼睛是否正常,是否有严重的病变,如先天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在宝宝满三个月到半岁再到一岁时,都要去儿童眼科进行专业检查。如果没有异常,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即可。0-7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一个关键期。

小编总结:当然不可否认iPad等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益处,同时宝宝使用iPad也不可一刀切,父母也可以分年龄段、分时段的适度使用,在保护 宝健康成长的同时体验科技带给我们的乐趣。

警惕!怀孕胎儿过大容易造成难产

导读:许多年轻父母都喜欢生个胖娃娃,胖娃娃的确很逗人喜爱。但如果娃娃太胖了,超过了4000克,却会带来许多弊端,这是许多人不注意的。

许多年轻父母都喜欢生个胖娃娃,胖娃娃的确很逗人喜爱。但如果娃娃太胖了,超过了4000克,却会带来许多弊端,这是许多人不注意的。

胎儿过大,容易造成难产,增加产妇痛苦是小事,弄不好会危及母子生命;胎儿过大,分娩困难,容易出现产伤,如胎儿头部受压,引起颅内出血,造成终身呆傻。还会造成锁骨、肪骨骨折,使婴儿痛苦,治疗困难。还应该注意的是,胎儿过大,还会引起自身低血糖,严重时会留下后遗症。

胎儿过大原因,有遗传因素。如父母人高体大,作为其子女的胎儿,重量自然也不会小。另一个原因是,孕妇本身得了糖尿病,血液中糖分多,输送给胎儿的糖分也多,形成脂肪。蛋白质及糖分在胎儿体内过多积蓄,使胎儿肥胖过大,常常带来不幸。再有,孕妇营养过多,也会使胎儿过大。刚出生婴儿的体重,应以300克(3公斤)左右最为合适。这个数字体现了胎儿已经发育成熟、生命力强,又不会导致难产,一般不会使产妇和婴儿发生不测现象。胎儿体重,一般不用控制,但如果是属孕妇糖尿病引起的,应先治糖尿病。

本文Hash:db49d2ec54899b6ea1bb3acf10361e311ca0114c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