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需要家长的关注?

    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车,我努力地在车厢中找了个位置把自己安顿下来。忽然觉得背后有人拍我。扭头去看,一个妈妈正在轻轻地打她儿子的手。这是一个大约3岁多一点的男孩。

    这个妈妈一边打一边说:“你这孩子手咋这么闲?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随便弄人家,你咋不听呢?!”说完又打了一下。我对那个孩子笑了笑,轻松地转过头来。

    过了一会儿,我又被拍了一下。没等我回头,拍手声和呵斥声传了过来,“哎!叫你别动!叫你别动!阿姨要打哪!”话音刚落下,我又被拍了一下。这次妈妈说:“你再弄,人家警察来抓你!”这次似乎生效了,大约有五分钟我没有被拍。但我又听到妈妈在说:“哎!跟你说了,警察来抓你呢!”我很纳闷地再次转过头去,这位正在把她孩子的手从另一位女乘客身上拿开。无奈这孩子的速度极快,短短五分钟,他又拍了那位乘客两次。他妈妈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就抱住孩子说:“你再弄,我不要你了!”这大概就是“最后通牒”了。那孩子看看妈妈,又看了看那个女乘客,发现她们都没有生气,便对着妈妈哈哈地笑了起来。这时他看到了我,便又把手向我伸来。这次他妈妈在他拍到我之前“及时制止”了他。

    看到这儿,我笑着问孩子:“你是不是想感觉一下我的外套摸上去什么感觉?”听了我的话,孩子吃惊地睁大眼睛看了我一会儿,然后微笑着轻轻地羞涩地点了点头。“那好,我知道了,我可以让你摸一摸。”我将身体靠向他,并伸出了一只手臂。孩子楞了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来摸我的外套。他的手刚一接触我的外套时就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着我。我对他笑了笑,不动声色。他重新低下头,轻缓地、专注地在我的外套上抚摸了一会儿。之后他抬起头看着我,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我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对他说:“小伙子,如果你想摸别人,可以!不过在摸之前需要经过别人同意。只有别人同意了才可以摸,知道了吗?”他笑着听完我的话,又看了我一会儿,高兴地点点头。

    这时男孩的妈妈忽然问我:“唉喲,你是不是老师呀?”“对!我是老师。”我回答。“我就说嘛,你是哪个学校呀?”“我是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的老师。”“噢!哎呀!我这个孩子可调皮了!烦人的很!我拿他都没有办法。”我说。“其实你的孩子很棒!你看他摸我外套的时候,又温柔又优雅,他真的很棒!他只是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她说:“唉!我们又不会么!”“其实这并不难!就象刚才,你总是打他并不能让他放弃去拍别人。反而他更想知道他被妈妈打是这种感觉,那打别人是什么感觉?那些人被打是否与我感觉相同?这让他更想尝试去打别人。所以以后别再打他了,试着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效果会更好。”我对她说。“噢!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是拿他没办法。打吧?舍不得;不打吧?他又淘得很!”她说。“阿姨!阿姨!”这个男孩打断了我们。“你是哪个学校的老师?你们学校都有啥?有中班没?我告诉你噢!我马上就要上中班了……”就这样,在我下车前的这段时间里,这男孩连珠炮弹似的问题就成了谈话的中心。

上一篇

1/2

下一页

家长要如何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微心理

女孩成了“双面人”

一名小学老师:我任教小学二年级。我班有个女孩,在校表现很好,可只要一看到她父母,就会无故哭闹。

专家:女孩的问题,可能就出在“平时在学校表现很好”上。孩子在校压抑了太多负面情绪,只好回家发泄。要帮助她重新制订“好学生”的标准,教会她正确表达负面情绪的方法。

同学给我起绰号

一名初二女生:我遇到困难时总是缺乏勇气。前不久班里有位同学给我起了个绰号,全班同学都放在嘴上,我心里很气,却没有勇气和他们去说,我该怎么办?

专家:我想,那些绰号如果不带侮辱性,我们可以坦然接受,至少你还是同学关注的对象,而且,你可以和同学沟通,让他们以后不要这样称呼你。需要改变的是你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的想法。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应对挫折的态度是否积极,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儿子爱煲电话粥

一位母亲:儿子今年13岁,最近,总喜欢跟同学电话聊天,而且还不让我们听到。后来我发现他总是和一个女生打电话,聊天时间也越来越长。

专家:你与儿子之间的沟通似乎是单向的。其实,孩子有一些比较好的异性朋友很正常,问题是如何把握好尺度,建议你先心平气和地听听孩子的想法。

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见义到底要不要勇为?孩子说肯定要“勇为”,家长则认为不提倡没有价值的牺牲。昨日上午,由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主办的“小主人论坛”就如何见义勇为及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观点不同,现场即有孩子跟家长打起了“口水仗”。

家长:见义勇为要看能力

“当我们见到路上有人摔倒了该怎么办?我们‘见义’要不要‘勇为’?”当主持人把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便有很多小学生答,应该走上前去施以帮助,“见义”应该“勇为”。其中一个小学生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帮助别人是我们的美德。”。不过,不少学生建议保留证据,免得被诬陷。也有孩子说会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寻求大人或者警察的帮助。

“我认为小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不反对见义勇为,但不提倡没有价值的牺牲。”对于孩子们“见义”要马上“勇为”的观点,现场即有家长提出异议。他说,见义勇为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小学生,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谈何救别人呢?我们要做的是必须力所能及的。

现场的律师则认为,未成年人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才是好的选择。家长要及时更新教育方式,及时为孩子传授新的安全意识。

孩子:爸妈从不教安全

说到安全意识,马上又有孩子“批判”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重视日常的安全教育,造成孩子安全意识的缺失。

中星小学的小学生说:“爸爸妈妈平时跟我说得最多的是学习,他们只关心我的成绩,很少说到交通安全。”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不仅仅是交通安全,其他的安全知识比如在家要记得关煤气,电器之类等,都需要家长告诉我们。”

现场的教育专家提醒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全方位的,任何一方面的教育缺失都会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本文Hash:8bbe47e2a2173ef33e9f73d02b3af103dd95189e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