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兴趣班真的能学到才艺吗

现在不少父母都把孩子送去兴趣班,想让孩子学习一门才艺。但是事实上,不少孩子因为这些兴趣班却扼杀了自己本来的兴趣,并没有学到什么才艺。

现在不少父母都把孩子送去兴趣班,想让孩子学习一门才艺。但是事实上,不少孩子因为这些兴趣班却扼杀了自己本来的兴趣,并没有学到什么才艺。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

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去酒吧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孩子愿意上暑假兴趣班吗?兴趣班真的好吗

在2个月的暑假里面,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选择安排暑假兴趣班,那么孩子是否愿意上暑假兴趣班呢?作为家长的你,有问过孩子的意见了吗?

在2个月的暑假里面,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选择安排暑假兴趣班,那么孩子是否愿意上暑假兴趣班呢?作为家长的你,有问过孩子的意见了吗?

暑假兴趣班热爆全城

近日《都市快报》有一则消息,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兴趣班报名场面火爆,一些热门项目一个名额多达171人预约,有位家长为此还借来27张身份证参加摇号。

这位家长的做法有点绝对。但从中可看出,少年兴趣班也是热过头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平时小孩上学忙,家长利用暑假期间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还有,有的家长暑期上班忙,没时间照看孩子,索性把孩子放到兴趣班“托管”。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一门“手艺”,上小学或“小升初”好派上用场。这些原因都可以理解。

但不得不说,如果孩子不是偶尔一两次表示不愿意去,而是长期保持一种抵触的心态,你就应该要考虑一下,上兴趣班这事是不是只是我们一厢情愿了?

1、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家长在报班的时候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呢?一些家长表示孩子喜欢写书法,所以我就给他报个书法班,他没理由不喜欢啊。也有家长认为,为孩子报兴趣班是为孩子未来着想,是对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一种考虑。然而这些都是家长单方面的想法。

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孩子的态度,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家长不妨多站在孩子立场想一想,倾听了解孩子心声。在给孩子报班之前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尽量照顾孩子自己的愿望。从孩子的天性出发,真正去发现和培养孩子兴趣,他们想学什么,不妨让他们去试试。孩子不高兴去,也就不要勉强。有条件让孩子学点技艺,这不是坏事。但一味跟风,强迫孩子学习,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2、你的期望有没有太高?

有些家长认为,别的小孩都上兴趣班,自己不上的话,担心以后跟不上。有的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好几个兴趣班,根本没顾及孩子感受。看着星罗棋布的各种兴趣班、学习班,并不是说孩子接受课外兴趣教育的机会多了,而是表明,我们作为家长的,可能过于功利化了。

当初只是想让孩子去“玩玩”,但哪怕初衷再好,当时愿望再单纯,家长的想法也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既然花了钱,就会想看到成果”家长或多或少地希望孩子“学到东西”“有东西拿得出手”,希望花出去的钱是有回报的,家长最初报班的初衷是不是有点变味了?

12

过多的兴趣班可能抹杀孩子的真正兴趣

        调查报告显示,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明确说自己的孩子一项才艺都没学的仅占约10%。

  兴趣班太多,反而“扼杀”兴趣

  约有60%的3至6岁孩子,所学的项目在1到3项之间。特别是6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选学3项以上的才艺,35%的孩子甚至选学过6项以上的才艺。有关专家认为,无论怎么选,都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

  但是,对于参加兴趣活动始终抱有“很浓兴趣”的孩子仅占四成左右。意外的是,有些父母在感叹孩子的兴趣随年龄增长反而下降时,不无遗憾地说:“兴趣班成了兴趣的杀手。”因为约有5%左右的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就没什么兴趣”,只是在应付家长的安排。

  与此相反,家长的“兴趣”大大超过孩子。调查发现,当孩子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才艺兴趣班时,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尽各种方法促使孩子坚持下去。

  国外专家:孩子“虚度光阴”不是罪恶

  其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古今中外的父母都差不多,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都会受不了。但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而5岁-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奥唐纳说,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自己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奥唐纳对现代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父母过多安排孩子活动的教育模式,已经令英国青少年养成了需要别人领导和不会自己作决定的性格。奥唐纳发现,15岁以下的青少年普遍没有自信,无论去酒吧或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带头人”,直到17岁或以上,一些年轻人才拥有自主作决定的能力。

  (实习编辑:刘琴)

本文Hash:256d4c717c4104f0e005741c27ec4358a2eb520f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