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变较劲儿为相互对话,你会发现,孩子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只要你是对的,孩子会改变自己向“左”走的念头,跟随你正确的脚步,向“右”走。

将桐桐带回自己身边后,我和妻子没少操心,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因为母亲不吃肉,桐桐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也就养成了不吃肉的习惯。

妻子做的菜里几乎都有肉,桐桐每次都是夹几口菜,或者直接干吃米饭。为此,妻子没少批评桐桐,可是桐桐还是我行我素,任凭妻子磨破嘴皮,她就是不吃。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孩子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再说,因为桐桐不吃肉,妻子经常冲桐桐发火,对她们母女关系也是有影响的。

于是,我对妻子说:“咱们别和桐桐较劲儿了,吃饭的时候,咱们故意将肉吃得津津有味,孩子受到感染,说不定就会吃了呢。”妻子同意了。

那天,妻子将肉菜放在了桐桐面前,我和妻子没有直接将肉夹进桐桐碗里,而是夹起肉,放进自己嘴里,边吃还边说:“这肉真香啊!”

但桐桐无动于衷。

以后每天吃饭的时候,我们都这样相互配合着在桐桐面前“演戏”。

终于有一天,桐桐看着我和妻子满足的样子,忍不住夹起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吃了起来。吃完了,还满意地对我说:“爸爸,这肉也挺好吃啊!”

从那之后,桐桐不再排斥肉类了。

纠正桐桐不吃肉的习惯,我们没有训斥和要挟,而是通过简单示范、疏导,就达到了理想效果。不仅使桐桐不好的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善,家庭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和谐。

很多时候,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不听话”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要理解你的孩子,孩子要往“左”走,你就不要强迫孩子和你一起往“右”走。但是,你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孩子不自觉地跟着你向“右”走。

这就需要父母掌握引导孩子的技巧。

有一次,到吃饭的时间了,可是桐桐非要吃薯条。我当时拒绝了她,她的要求没得到满足,就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这时,妻子想去给桐桐拿薯条,我给妻子使了个眼色,于是和妻子一起走进餐厅,留桐桐一个人在客厅里。

我们两人自顾自地吃起饭,没有答理桐桐,桐桐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们夫妻俩相视一笑。又过了一会儿,听不见桐桐的哭声了。

我们出来一看,桐桐正在那里翻看自己的漫画书呢,早把薯条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后来,我和妻子就有了一种默契:每当桐桐哭闹的时候,我们不和她着急,也不批评她。我们还是照旧做我们的事情,不理她,让她知道,哭闹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用的。

我和妻子不和桐桐较劲儿,桐桐就真的很少和我们耍脾气了。

有时,面对棘手、犯拧的孩子,采用冷处理,避免直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来不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二来可能通过拖延,把孩子的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小问题化为没问题。

有一天,我打开邮箱,一封“许爸爸”的邮件映入眼帘。

“许爸爸”在邮件里写道:

晚上和女儿一起吃饭,其间她一直朝电视看,还说:“那个歌星是我最喜欢的。”我承认自己当时的反应有些激烈,我拍着桌子说:“什么歌星不歌星的,你把成绩提上去再听歌。追什么时髦,你有资格追星吗?”

也许是我的话刺激了女儿,倔犟的女儿冲我喊道:“我就是喜欢那个歌星,你凭什么说我没有资格?”

这是第一次,女儿这么对我说 ,我生气地拿起筷子顺手给了女儿一下。当时我就后悔了。

女儿气冲冲地冲出家门。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妻子去世早,我含辛茹苦地培养女儿,可是她自从上初中后,我就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了解她了。她总是和我对着干,总是想挑战我的耐心。

现在,女儿躲在同学家里,不回家,我又不好拉下面子“请”她回家。

成老师,你教教我怎么做吧?

我的心情顿时感到很沉重,回复道:

你的女儿进入青春期,成人感强烈,你应该理解她。

我知道,你的压力很大,面对女儿,可能会心烦气躁。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要检讨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她有自己的尊严,崇拜偶像也是她的权利。如果你一味禁止或是贬低孩子,她会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恶化。

只要是为了孩子,有什么面子拉不下来呢?你去给女儿道个歉,试着和孩子讲你的苦心,做女儿的朋友,她会明白你的心的。

孩子心智不成熟,不可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对某件事情权衡利弊。变较劲儿为相互对话,你会发现,孩子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只要你是对的,孩子会改变自己向“左”走的念头,跟随你正确的脚步,向“右”走。

区别对待内向和外向的孩子

五、六岁的孩子,性格特征越来越明显了。他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他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小案例:我的儿子开始上学前班时,我希望他能像在幼儿园时那样,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然而,当我去学校接他放学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们都聚在一起玩,只有他在一旁孤零零地呆着。放学之后,大多数孩子都会雀跃玩耍,而他却爱粘在我的身边。我鼓励他去跟其他孩子们一起玩,可是他却毫不犹豫地告诉我“妈妈,我就是不想去!”我的宝贝儿到底怎么了?他曾经那么开朗,那么爱玩!我以为那就是他的性格。然而我发现,原来我的儿子是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像其他内向型的人一样,在跟比较熟悉的朋友玩耍时,或者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他才会表现得非常活跃。区别对待内外向的孩子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外向型性格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内向型性格的人却更愿意与他们熟悉的人在一起,而不愿意和太多人交往。虽然所有孩子都可能会表现出两种性格特征,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会更多的表现出其中之一。孩子五、六岁时,进入了学前班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他的性格特征将比从前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明显,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上学后的表现。教育专家认为,外向型的孩子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的效果最好。但是他们往往比内向型的孩子更顽皮。那些在课堂上总爱捅捅别人、交头接耳,或者不举手就发言的孩子,通常都是外向型的性格。内向型的孩子喜欢通过观察与思考的方式来学习。老师往往会表扬他们安静而且从不插话,但可能就忽视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感受。对于父母来说,搞清楚孩子的性格特征,不仅会使你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且会让你减少不必要的担心。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畏缩不前,其实你不必担心,因为他只是本能地先观察一下情况,然后会在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参与进去。既然你不可能彻底改变孩子的性格,所以帮助他建立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好方法,这样能让他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这里将会给你几个小小的建议,去帮助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性格。如果你有一个内向型的孩子,请参考以下的建议:先跟孩子的老师谈谈:每年开学的时候,跟孩子的老师谈谈,告诉他你的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环境,在做好心理准备后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在那些口若悬河的同学面前自惭形秽了。给孩子讲话的时间:内向型性格的人总是出言谨慎。他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开口表达。因此,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语言习惯,不能心急地去打断他的话。不要追问过多的问题:对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提出很多问题,会使他更加紧张而语无伦次。因为他得对每一个问题考虑过后,才会口头回答。试着跟孩子聊聊你一天的生活,如果你也常常卡壳,那么他就会比较自信,并且乐意与你交流了。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如果你要孩子自己决定他的生日聚会都邀请谁,他也许只想请两个朋友来参加。如果这样,你就不要为他办一个比较大的聚会,而是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带着他和他的小客人们去参加他们热衷的活动,比如儿童保龄球、滑冰等等。同样,在他去参加别人的聚会时,尽可能早点到,让他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熟悉环境、调整自己的状态。如果你有一个外向型的孩子,请参考以下的建议:让孩子大声地“想”出来:外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儿童心理学家说因为你的孩子想到哪说到哪,所以 你可能觉得他就是信口开河罢了。但是如果你打断他,他立刻就找不到思路了所以你最好适当地用噢!或者我明白了!来鼓励他说完自己的想法。教孩子不要抢话:让孩子跟你一起做饭来培养他的耐性;或者利用亲朋好友聚会的机会,让他观察和学习别人是如何沟通、倾听、非常礼貌地相互交流的。每天放学后,可能你那活泼开朗的宝贝都要迫不及待地想跟你聊聊他一天的学校生活。这时如果你还没下班,不妨留出15分钟跟孩子在电话上聊会儿。因为跟你的谈话可以帮他对自己一天的经历加深印象。正确理解“大话精”:我儿子的一个同学向大家炫耀:他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他家养了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只鸟;他对很多食物过敏,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编造的谎言。这样的孩子并不是有意要欺骗大家,他们只是下意识地想让别人觉得一见如故,才会把脑子中想到的东西立刻脱口而出,从而很快能跟大伙熟络起来。如果你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有时还撒了个小谎,你最好给他留点面子,不要当面戳穿他。但是作为父母,你得用类似宝贝,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的话来提醒大家你的孩子有点夸大其辞了。当然,在你们独处的时候,你就一定要直接告诫他做人必须诚实。接受他不愿独自做事的事实:如果你派孩子独自清理房间,或者一个人去劳动,他会立即变得无精打采,兴趣顿失。他总希望你能跟他一起打扫,或者仅仅呆在一边不要走开就好。他需要有人陪的感觉。不管是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都各有千秋。因为外向型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所以他们的生活中往往不乏朋友。内向型的孩子也许相对朋友较少,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往往更深刻,关系也更紧密。请记住一点:你孩子的性格也许与你的完全不同,但是他也会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并且成功,他的生命同样绚丽多彩!TIPS:认识羞涩小孩羞涩往往会使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的介定混淆。许多内向型性格的人其实并不羞涩。外向与内向都是健康的性格特征,然而害羞却被认为是不健康的教育学家说羞涩的孩子不适应与他人相处,通常是因为他们怕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被别人否定。其实内向型性格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他们仅仅在与人交流时不像外向型人那样直接而已。虽然内向不等于羞涩,但是认为自己性格羞涩的内向型人远远多于外向型人。如果这个羞涩的标签被一遍遍地贴在你孩子的身上,那么他可能就会自我感觉不太好,从而真的变得羞涩起来了。如果下一次有人说你的孩子羞涩,不妨友好的告诉他们他不是羞涩。只是现在不想谈话。小编总结:父母不要觉得孩子内向就一定是不好的,内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各有千秋,父母也应区别对待。面对内向的孩子,父母们要多鼓励孩子去交往,并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对外向的孩子,父母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教导他要谦逊。(实习编辑:Alan)

本文Hash:8bd6ad4e27cd123e30df2e464fab2dc8cd58f689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