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孩子吃饭难的问题

女儿都上幼儿园大班了,吃饭还要人喂。每次看到妻端着饭碗跟在女儿后面,又是哄又是劝的,我就头疼不已。

一天晚饭后,我对妻说要帮她解决孩子吃饭难的问题,但是要得到她的配合,妻欣喜地答应了我。

第二天晚饭前,我对女儿说:“吃饭前我叫你三次,你如果不来吃饭,晚上会没有东西吃的。”正在玩积木的女儿满不在乎地点了点头。

一会儿开饭了,我去叫女儿,她应了一声却没起身,依然在玩她的积木。我叫了三遍后,女儿还是在玩。我和妻迅速吃完饭,然后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藏了起来。

又玩了近一个小时,女儿才走过来说要吃饭。我说不是告诉你叫你三遍不过来吃饭就没东西吃了吗?女儿翻了个白眼又回房间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晚上,我和妻正在看电视,女儿又来讨好妻:“妈妈,你做饭给我吃吧!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看妻有些动摇,我担心功亏一篑,赶紧悄悄捅了妻一下,妻会意,回绝了女儿。洗漱完毕,我们正靠在床头看书,女儿又过来了,晃着妻的腿说:“妈妈,我真的饿了,你做饭给我吃吧!”看到女儿的可怜样,我生怕妻“城门不保”,立刻在一旁大声说不可以。女儿哭着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妻像往常一样起床做早餐。等我洗漱完毕走进客厅时,看到女儿坐在餐桌旁,一手拿着勺子一手端着小碗,正吃得津津有味。那顿饭,孩子吃得很香很快,没有要人喂。

从那以后,每到吃饭时间,我一声吆喝“开饭了”,女儿很快就会走近餐桌,自己端起饭碗。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如何解决幼儿吃饭难的问

很多家长都在问着同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如何解决幼儿吃饭难的问题?说起幼儿的吃饭问题,家长们都是一筹莫展,显得很是无奈。

幼儿吃饭难大致表现为:

⑴只吃煮得很烂很软的食物,稍微硬一点的干饭、青菜基本不吃。

⑵含饭现象,饭菜吃到嘴里不嚼不咽,就含在嘴里,经大人催促、提醒才往下吞,吃得特别慢特别少。

⑶边吃边玩、边吃边走,大人追着喂,还得哄着吃。有时为了一个小宝贝吃饭,全家四五个大人齐动员,还搞得满头大汗。

幼儿吃饭难,分析起来有以下原因:

①过分依赖大人喂,吃饭进餐缺乏主动性。家长总担心孩子饿着,不管孩子有没有食欲、能吃多少,强行喂孩子吃;怕孩子自己吃得慢或撒了饭菜,不让孩子自己吃。久而久之,孩子就无法养成吃饭进餐的主动性,有的还产生厌食的现象。

②处于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贪玩,家长又溺爱、过分迁就孩子,未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③从孩子生理发育的角度来看,幼儿的口腔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存在着口腔肌肉无力,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配合不协调等现象,而这才是幼儿吃饭难的根本原因。幼儿吃饭的动作还存在手眼协调的配合过程,幼儿要把饭吃到嘴里,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勺、碗和嘴巴的距离位置,手必须能掌握舀、送的动作,嘴巴必须适时开合,不但手眼协调要正确,肌肉同时收缩控制也得顺畅,才能做好这一连串的动作。

那么如何解决幼儿吃饭难的问题?

一、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孩子拒绝进食,绝对不能强逼他,不妨让他走开,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

二、幼儿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提醒和催促,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

三、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四、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

五、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既有利于消化,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怎么解决孩子口吃的问题

3岁左右的孩子常常有口吃的现象,大部分不明显,少量的人比较明显。此阶段属于孩子学说话阶段,为了使语言流利,要练习说话,这种口吃现象不足为奇。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熟练,口吃会逐渐消失。需要家长警惕的是,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头脑里积累了一些想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时跟不上所要表达的内容量,孩子有口吃的话,家长有口吃怎么办呢?有这种情况时,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慢慢说,别着急”,耐心将他的话听完。千万不要指责,“你怎么又结巴了”,或直接羞辱孩子是“小结巴”。如果这样做,您的孩子真的要成“小结巴”了。另外,孩子好奇心强,愿意模仿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身边的孩子口吃,他会去模仿,不及时发现制止,会弄假成真的。对待已经有口吃的孩子,家长不要急,要有耐心和毅力,矫正口吃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让孩子说话时,节拍慢一点,连贯表达,也可以跟您一起朗读简单的句子。孩子一有进步,要及时鼓励,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情,减少害羞、焦虑的情绪,给孩子以轻松自由的空间,效果慢慢就出来了。(兼职编辑:詹丽莎)

本文Hash:fa8cf746e332ecd79f3e3fe357bd7507a0e686ba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