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新的父母角色

全新的父母角色

人类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人类的活动就像是一幕幕社会剧,人们在这些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谓角色,就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某一类人的行为系统,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比如:在单位你可能是领导,然而面对母亲你就是儿子,面对妻子你是丈夫,而面对孩子你又变成了父亲。如果你依照在单位里领导角色的一套来处理你与母亲、妻子或孩子的关系,那么你注定要碰壁。因为不同的角色必须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只有充分认识到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自身角色的内涵,才有可能选择和采取适当的角色行为。

父母角色是有子女的社会成员固有的社会角色,表明了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行为模式。父母角色是天然不可转移、唯一不可替代的,其影响是终身的、深远的,所以社会对于父母角色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最高的。父母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父母,更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教育者,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

一、角色意识和行为的误区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完美地表现和行使自己的角色行为。由于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理解或认识不同,人们的角色实践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晓月和吴军是一对年轻夫妇。当初晓月怀孕时,主要由晓月的妈妈来照顾。吴军天性开朗热情,喜欢和同事朋友聚会,他觉得妻子怀孕就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挣钱、应酬,最多给妻子买回来一些水果。因此他家务事很少做,对妻子的感受很少过问。当孩子降生时,吴军大摆宴席,因为当了爸爸,他激动万分。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烦恼,晚上不能好好休息,吃饭也常常被打断,妻子也变得烦躁起来,他在工作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连聚会活动都不能参加了。吴军开始整日无精打采,和妻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僵硬。本来他们夫妇是非常想要一个孩子的,可是孩子来了,他们却陷入了困惑。他们没有体会到初为父母的幸福和喜悦,同时也丧失了自我。

有些人认为,当医生得学医,当教师得学教育学,可当父母就不用学了,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爸爸和妈妈,还没有谁剥夺过我们这个权利。然而美国就发生过因为父亲殴打孩子而被剥夺监护人身份的案例,血缘关系是注定的,但是亲情还是会改变的。如果不称职,父母就是伪父母;如果很称职,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是真父母。

所以,我们不可小瞧“父母”的神圣与伟大。从孩子的孕育到他长大成人我们一直要学习如何做父母,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任务和挑战,父母也是要再成长的,伴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却被一些必然的琐事而缠绕,就会像吴军,不知转变角色学习如何做爸爸,反而在过去和现在不同生活状况的夹缝中苦恼,没有体验到做父亲的甜蜜,还丢掉了自我。

当宝宝还在胎中安静地沉睡时,准妈妈就要多多向那些有经验的妈妈们学习讨教,比如在孕期有哪些注意事项,应该增强哪些方面的营养,为孩子的降生做些什么准备等等。而准爸爸也不能闲着,这时,他要承担更多家务替准妈妈分担压力,要多关心准妈妈的营养健康状况,多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让准妈妈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等等。如果这个时候,准父母做得很投入很到位,当孩子降生时,他们就不会慌乱,也不会一下子适应不了了。

当宝宝呱呱 坠地被抱在怀中时,爸爸妈妈们就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给孩子了。哺乳、清洗、关注、逗他开心、和他“说话”、刺激他的感觉等等,父母要多多学习养育的科学常识,并积极体验和尝试,不能逃避也不能畏惧,否则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

宝宝渐渐长大,开始活蹦乱跳,这时爸爸妈妈们除了感到幸福之外,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如何保证孩子的健康安全,如何开发他的早期智力,如何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如何让他成为受欢迎的人等等,这些都需要父母们考虑。试想如果认为天生就是父母,这些问题会解决吗?做父母的难道不是一边学习一边来尝试解决的吗?许多父母开始四处寻找介绍幼儿心理的图书,开始积极聆听专家学者或者成功父母的讲座,有的甚至抽休息时间去高校学习教育、儿童心理方面的课程,真是精神可嘉。父母就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那些拒绝学习、拒绝帮助、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家长,只能品尝亲子之间冲突不断、感情淡漠的后果,最令人痛心的还是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2.角色行为错位

“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上重点学校,这样就保险了;请老师辅导;还有他晚上写作业的时候盯着他,别让他走神;做完作业给他检查;有时候还给他默单词、默生字、辅导他写作文、出算术题什么的。”这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在刚结束不久的天津市第六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期间在做咨询时与专家的一段对话。

这位母亲的回答,可以说代表了相当多的父母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诠释就是“家庭学习”。这些家长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拐杖”、老师的“助教”,这是父母角色的错位。

(1)角色错位的危害

◆一是“强己所难”。

一些父母尽管为孩子付出得很多,但由于不懂得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与方法,往往是有劲使不到点子上,而越发感到力不从心,这便成了“强己所难”。

◆二是制造了孩子社会化障碍。

由于父母过于注重孩子学习,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家庭帮助他们社会化的责任。比如有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却因为生活上不会自理而退学。

◆三是“受累不讨好”,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

不少孩子对父母一味抓学习的做法相当反感。结果形成了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抵触的恶性循环,极大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2)父母应找好自己的定位

目前社会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一方面具有开朗乐观、聪明活泼、兴趣广泛、喜爱新奇等积极性的人格特点,但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任性、焦躁、自私、自傲、依赖性强、控制力弱等消极人格,面对这些父母该怎么办?家长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溺爱、迁就甚至包办孩子小事务的错位角色,放手让孩子自理生活小事,同时要做到严格要求、说话算数,不乱许愿、不花钱买安、不过于心疼在嘴上,逐步引导孩子从过强的自我角色意识中走出来,走到关心父母、关心家庭生活的角色中来。这个教育难点要是被家长突破了,孩子就大有既成才又成人的希望了,其良好的个性也就养成在望了。

有一个三岁的小朋友,特别的挑食,从不吃素食,妈妈采取了诱导、说理、变换色彩等方法都没有效果。有一次妈妈带着孩子参加了一个公益活动:带着孩子去体验贫困孩子的生活。她们在农村一个孩子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小朋友看到农村的孩子,有时的菜只有几个豆子,她便也学着吃,回来以后不用妈妈再费口 舌。不仅不挑食,而且变得不再铺张浪费了。四岁生日时,爸妈要买布娃娃,孩子还说要把这笔钱寄给山区的孩子,资助贫困孩子上学。

因此,爸爸妈妈要营造更多生活气息感染孩子,通过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熏陶孩子,使他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幼儿学习方面

至于幼儿学习方面,家长也要在生活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渗透和传递,而不能僵硬地设置很多任务和压力。比如辅导孩子画画,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公园尽情享受,在愉快的心情下描绘,而不能板起面孔对孩子说:“今天下午一定要把这盆花画下来,我还要给你打分的!”这样,孩子的热情和创造激情顿时就被吓跑了。另外,家长还可以配合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一些资源或者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孩子接受的信息给以补充和丰富等等。比如,幼儿园正在进行带着孩子感受民间文化的主题活动,那么家长就可以抽出休息日带孩子去一些民间文化比较繁华的地方,如琉璃厂,各种手工艺品一定会帮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和文化。

所以说,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父母要发挥这个优势,自身首先就得具有对生活的感情,才能带着孩子体验生活。这才是父母应承担的角色。

【情景一】豆豆躺在床上,指着酸奶,还未开口,妈妈已经把酸奶端到跟前,说:“不用说,妈妈就知道你想喝酸奶了!”豆豆指着书架上的一本图书,还未开口,妈妈已经抽出了其中的一本递到手中,说:“不用说,妈妈就知道你要看哪本!”

【情景二】明明和妈妈在公园里画画。明明想要画草坪后面的大树,妈妈却偏要他画草地里的五颜六色的花。

“瞧这么多小花,多漂亮!快画下来吧!”

“不,我就要画树,我偏不画小花!”

母子俩在公园里争执起来,最后,妈妈威胁道:“你整天画大树,有什么意思?你要是不画小花,我今天就不带你回家!”

明明大哭起来。

上面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恰恰反映了角色行为偏颇的两个类型。一种是对孩子的需求无不服从,一种却是自我中心,无视子女的独立性、个体性。无论哪种极端,都是对自身应承担的角色认识不足的表现,都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1)几种错误的角色行为

尽管对于成为人父热情有余,但对于为人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识不足,认为人天生就会做父母。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做称职的、合格的父母,就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即一心想替孩子成长,孩子要西,家长不敢指东;孩子需要什么,家长马上送到眼前。有人说,孩子应该学会自理自立,可是家长们却很不以为然地说:“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做了。”这是不可信的。雏鸟不学飞,翅膀就会退化,人不学做事,大脑会迟钝,四肢会麻木,“长大”又从何谈起呢?还有些家长是嫌孩子笨手笨脚太费事,不如自己做了省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种家长太自私,舍不得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难道能为孩子做一辈子吗?这样的爱与服务,与其说是溺爱,不如说是剥夺了孩子生存的能力和成长的快乐。而且,这样对孩子的服从和呵护还会令父母丧失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是不好的。

◆强权式的包办代替。

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办法,家长却偏偏要强加他的意见。最常见的冲突发生在穿衣服上,许多个早晨都是在妈妈和孩子的吵闹声中度过。“我想穿这一件!” “不行!”孩子有他对衣服的喜好和偏爱,为什么非得听妈妈的呢?又不是妈妈穿。或许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怕宝宝着凉,怕宝宝热着,宝宝没有经验,不会选择适宜气候的衣服。但是除了强制以外,难道没有别的途径了么?

有一个妈妈曾谈起她的经验:大衣橱里她特意为儿子开辟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专门的小隔断,不同的季节里摆放不同的衣服,与气候不适宜的衣服尽量存放起来以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给宝宝一定的权利,让他自己搭配衣服,一放手,忽然发现宝宝的审美能力还很强。比如牛仔上衣一定要配一顶鸭舌帽,运动裤下一定要穿运动鞋等等,当然,宝宝不免会有胡乱搭配的“创意”,那么妈妈就需要进行婉转地劝导,并争取获得宝宝的同意和满意。

这样的教育就是帮助,不是奴隶式的服从,也不是强权的压制,而是充分鼓励了宝宝的独立自主,发挥了宝宝自身的潜能,真正锻炼了宝宝生存的能力。所以说,父母的角色是对孩子成长进行辅助和支持的帮助者,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孩子自己。

(2)家长的正确做法

父母角色学习以及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角色行为的实施,影响着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并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所以,要想履行好父母角色就必须进行角色学习,建立明确的父母角色意识,了解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权利、义务和角色规范,强化角色责任感,在与子女的相互交往中认真学习、实践和体验,并能够伴随着子女成长阶段的变化而适宜调整,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角色行为体系。

新世纪的父亲角色

近十多年来,我国关于父亲角色的话题一阵热过一阵,尤其在1996年、1997年,几乎形成了一场全国性大讨论。各种媒体拉开醒目的大标题:"父亲为何淡出家庭教育"、"今天的父亲失去了什么"、"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跨入新世纪,终身教育与毕生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文等综合素质,而某些素质的培养亟需父亲的投入与参与。因此,在时代的感召下,人们不能不思考父亲角色的定位,人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个"新父亲时代"已经到来。一、父亲角色的获得,是个终身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父亲角色的学习,不仅指"为人父"的责任承担,而且指"父为人"的人格修养。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人们(尤其是一些发展心理学家)逐渐关注起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映现着早期教育的不良,一项项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个重要原因。"父亲淡出",其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整体"淡化",使整个儿童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其深层次原因是应试教育的误导,人格教育、创新教育等不受重视,再加上社会竞争加剧的压力,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父亲们在人格成长教育等"强项"上难以发挥作用。新世纪前后,教育改革从思想观念层面、制度层面上全面展开,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行动。这一切,为父亲的"复出"与角色重塑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希望。在终身教育观、毕生发展观的价值导向下,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个体成为父亲后的一系列发展变化"的丰富成果基础上,提出:在育儿的过程中,不仅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而且孩子的出生发育也对父亲"成长"产生影响。"初为人父"意味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重新构造。研究表明,育儿体验不仅刺激着父亲角色的加速确立,而且促进父亲个性的健康完善。在亲子沟通中,父亲的自我克制性、视野开阔性、生存感、自我能力感等也会显著变化。"影响"是互动的,效应是广泛的。随着孩子从婴幼儿、儿童发展为少年、青年,乃至成人,父亲角色都将陪伴孩子。因此,父亲角色的获得,将是一个终身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父亲角色的学习,不仅指作为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承担,而且指父亲自身一辈子"做人"--处世、立身的人格修养。二、"父职教育从亲职教育中凸现",是社区家庭教育发展的基础趋势;有效的"父职课程方案",将是实施"父职教育"的主要载体。

在我国众多社区中,亲职教育正在受到广泛重视,亲职教育与亲子教育齐头并进,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道风景线。但是,没有把父职、母职教育在综合中分化、细化,显然已滞后于父亲们对于角色获得的期望和对于角色知识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已经发出信号:社区内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以实际行动向父亲们提供"了解父职教育的知识和经验",提供"父亲们参与亲职教育"的机会。据调查,70%以上的父亲愿意并希望参与社区、社会提供的"父职教育"培训。父职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个人,对于父职文化的建构,也是会有不同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父职角色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①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共同抚养孩子成长;②承担父职分工担当的责任,包括对孩子经济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照顾与抚养 ;③发展亲子关系,维护良好的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必要的教养;④做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父亲",兼具双性优良特质,为孩子提供性别角色示范。所谓父职教育方案,是指适合父亲需要的亲职教育方案,为父亲们提供学习教育与相互支持的机会,帮助他们成为负责任的父亲,更好地担当父亲角色。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父职教育呢?有的地方开设"父亲课"与"母亲课",是个好创意。海外的许多研究也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例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NationalFathersNetwork)自1985年起逐渐发展的"父亲支持方案"(FatherSupportProgram),在美国及加拿大实施中很受欢迎。有了有效的"父职课程"方案,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落实父职教育的目标。三、网络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变化,父亲要适应这些变化,实现角色转换与新的定位;"新父亲"形象的重塑,受制于社会、家庭、儿童的需求。21世纪的时代性标识是网络及网络经济。网络技术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家庭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父亲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是对父亲旧有角色的挑战,网络时代呼唤着父亲角色的转换与新的定位。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和亲子关系平等化。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父亲一般有三种选择:①保守的选择,即坚持原有角色定位,排斥角色更新,对新的信息技术恐惧与不安,避而远之;②激进的选择,即放弃原有的角色,盲目进行角色转换,对任何新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③辩证的选择,即既不放弃自己原有角色,也不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父亲角色定位。显然,第三种选择是明智的选择,它给父亲角色以新的生命。"新父亲"的形象将受制于社会、家庭、孩子的多种需要,集养护者、规范者、保护者和精神导师于一身,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大树和孩子的伙伴,是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社会学习的辅导员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四、在"学习化"背景下,父亲应致力于"自我发现","文化父亲"将是"新父亲"教育策略的基石。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家庭的基本形态,终身学习是通往新世纪的一把金钥匙。作为孩子的父亲,并非就是孩子天然的教育者。父亲角色的实现,是在自己带头学习新知识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读书是学习,育儿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父亲角色的成功,基于成功的心态,更基于对自我潜能的发现。家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家庭全体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才干不仅表现于学识、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所谓文化父爱,即父亲对孩子的爱应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成功的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升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实力。五、重视"家庭参与"是衡量"新父亲"形象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合理分配时间是亲情链接的关键。一份"学习型家庭生活质量表"显示,家人对家庭的归属感、幸福感,源于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对话、情感承诺和时间分享。父(母)亲 家庭为优先,并愿为家庭付出,是家庭持续发展的前提。家人间亲密的闲聊或讨论,彼此相爱,相互尊重,并愿与家人共同分享彼此的时间,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与源泉。其中,家人对家庭的"参与度",则是维系家庭的最重要的黏合剂,尤其是父亲对于家庭的"参与度"举足轻重,起着稳定和提升的重要作用。与传统的父亲角色相比,"新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而且是各种家庭活动的重要支撑。当然,参与度并不一定与投入的时间等同,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与家人彼此亲近、相互接纳,是否合理地分配时间参与家人的共同活动,是亲情链接的关键。六、成功的父爱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研究各种不同类型家庭中的父亲角色行为,应该得到必要的关注和重视。正如"教必有方,教无定法",不同类型家庭中的父亲角色行为也可谓"行必有方,为无定法"。比较研究古今中外成功父亲的范例,有的出自健全家庭,有的出自困难家庭,有的出自单亲家庭,有的出自隔辈家庭……形态各异,方法多样,各有各的成功之处,但来自相同类型家庭的父亲角色行为,仍可以抽象出一定的规律,探究出一些科学的途径,例如,"做父亲,要抢占制高点","做父亲,要讲究成本"等等。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家庭的变迁,因夫妻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和因职业变动等原因造成的特殊家庭,数量均有增多趋势,这些新情况都向"不同类型家庭的父亲角色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新要求理应得到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早教的成效父母的角色更关键

早教出神童?

陈先生和太太忙于生意,在给女儿上早教的问题上非常简单:承诺最多的就好,价钱不是问题。于是他们2岁多的女儿很快由保姆带着出现在当地一家最昂贵的神童培养课上,2岁的孩子从国学、天文地理到数学都开始接触,看着女儿3岁就会用英文数数,陈先生一家开心的不得了,但邻居的孩子也不过4岁,没上这个早教,却也差不多时间能用英文数数了,三字经也背得更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陈先生发现女儿越来越讨厌去上课,说不想上课不想当神童!陈先生觉得自己花了很多钱上早教,却没有培养出出类拔萃的神童,感到很受挫,是早教错了还是自己的女儿有问题么?

专家分析:陈先生想通过早教培养神童的初衷本身就有违早教科学。早期教育是通过适当的方法促进0-5岁婴幼儿全面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而不是通过超越年龄的知识灌输培养智力、学识都超群的“神童”。不少办学机构打着培养神童的旗号,本身就误导之嫌,实际上提前学习不合时宜的知识并不能帮助孩子的智力提高,反倒容易引起反抗,这和给对1+1=2还无法理解的孩子上所为奥数棵一个道理,拔苗助长是早教中家长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因此,父母对早教的理解也影响着对早教的期待,0-5岁的宝宝身体智力等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善,只能接受适合他们年纪的全面培养,而不是为了成为神童学习各种不符合成长规律的内容,家长必须跟随孩子的成长来理性认识早教,别无捷径。

课堂时间决定早教成效?

章女士的孩子在国内某大型早教机构上课,老师们通过音乐、艺术、育乐等课程,全面促进宝宝们在智能、体能、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情商等多方面的发展,但章女士因为平常工作忙,只有周末才能带孩子去早教课,她很快发现,同去的同班孩子不少都能将老师上节课的内容了然在心,开心不说都非常肯互动,看起来记忆力都很好,唯独自己的孩子却有点跟不上,不融于集体,“我每周都抽时间,为什么女儿还学不会?难道孩子天生学习能力不行也不合群?”

专家分析:经过和章女士的深度沟通,专家发现,章女士的女儿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孩子父母身上。除了每周六全天上3种课程之外,平常孩子一直在姥姥家生活,也就是说,早教课的内容仅仅在每周六会映入孩子的脑海,平常的时间,孩子无法学习巩固课堂的内容,而金宝贝这样的亲子课程都会要求家长回去将每周学到的内容进行反复温习。章女士所在的班级恰好全职妈妈比较多,平常也有时间帮助孩子温习巩固并按照老师提供的教案指导发散思路,因此这群孩子每次上课时的回顾环节都相当到位,完全是孰能生巧。早教课更多的是老师带着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各种开发体能智能的游戏、活动,家长不应该依赖老师和课堂的那点时间,毕竟巩固和温习、发散是孩子学习的基本方法,仅靠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重复性的学习巩固需要在平常得到贯彻。

虽然现在对于上不上早教的问题已经不太会有争论,但如何才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发育的早期教育,大多数家长却仍然无法给出明确的标准,在此,早期教育方面的专家提醒:0-5岁的孩子处于成长发育的第一个黄金阶段,更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关键期,在快乐中学习,通过游戏和体验活动学习,在重复中巩固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是早教的初衷和功能,任何有悖幼童成长发育步伐,搞提前甚至超前学习,为培养神童而学习,都是极端错误的。

此外,早教 无法替代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如果能配合学校贯彻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之外坚持正确的早教观念和方法,如此才能打开0-5岁孩子全面启蒙的大门,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父母的角色在早教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少早教机构通过微博等新的沟通渠道将对孩子的定期早教扩展到对父母日常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响,金宝贝早教微博课堂的走红也表明: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早教的效果,日常的贯彻远比偶尔才想起来要有价值的多。

总之,早教的效果与金钱关系不大,但和父母的理念和用心投入程度息息相关,农人崇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早教亦如此!

本文Hash:e11668a4c789ba39183bac5489cbe56443f51d7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