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别忽视心理健康

李女士是一名9岁男孩的家长,日前,她在本版e京“民生论坛”上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孩子今年上三年级,厌学情绪很重,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意力分散,学习和吃饭时总是拖拉,做小动作、常常走神,做事没有恒心,经常出现烦躁的情绪,只有在看电视和阅读自己喜欢图书时才能安静一些。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孩子认字的能力较差,学习成绩很不稳定。但是他很有爱心,生活独立性很强,与小伙伴也能沟通。李女士说,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小学教师,却对自己孩子的问题很头疼。她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对此,不少家长都深有同感。

儿童心理健康是关系个人能否顺利成长的大事,然而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知识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其性格塑造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高级心理治疗师高镇松告诉记者,据统计,约有千分之三的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儿童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扔粉笔搜同学书包“多动症”愁煞家长老师

专家支招:多表扬少批评,建立“计分卡”让孩子尝试成功滋味。

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明是个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孩子。上课时,每次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总要在下面做小动作,有时甚至拿粉笔扔向老师。同学的书包也成了他“欺负”的对象,他常常乱搜同学书包,调换书包里的东西,让同学找不着自己的学习物品。因为他的“劣迹”,所有同班同学都不肯跟他同桌。每次父母带小明去超市购物,只要是他经过的货柜,东西都会被乱摆一通。家里的收音机、玩具同样不能“幸免于难”,经常是刚买回来就惨遭“大卸八块”……“这类孩子是较典型的儿童多动症。”高医生告诉记者,在他这里就诊的儿童当中,有20%的儿童就是这种“多动症”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他认为应以药物治疗和心理开导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家长首先要向孩子讲明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只要有进步就要表扬,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让他多参加有兴趣的活动。

对于这类孩子,汕头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心理辅导中心副主任赖小林也接触过不少。她说,6至12岁的儿童较常出现这类症状,并且男孩比女孩多,如果儿时解决不好的话,长大后可能会出现其它问题。在解决这类孩子的问题上,她提供了“妙招”―――“代币治疗”:“这类孩子大多自信心比较低,家长应持宽容的态度,多鼓励孩子,不要让孩子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双向同意奖励制度’,为孩子建立一个计分卡,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达到预期目标时,应给予奖励,做不到就扣分,让孩子多体验成功的滋味。在学习方面,一对一的指导相对更有效一些。”

同一动作反复多次“强迫症”让孩子“欲罢不能”

专家支招:深呼吸放松自己,多参加家务劳动和体育运动。

孩子回到家常常反复整理书包、反复剪指甲,或者反复洗澡,不洗到心满意足不肯出来……如果孩子经常重复某一强迫性动作,也许是患上了“强迫症”。赖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情绪障碍,大多是由压力造成的,但症状与压力没有关系。儿童在童年的一些不好的经历和创伤都可能造成这种情绪障碍,一般在10岁左右的儿童中比较常见。她认为,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用“厌恶疗法”,如在孩子的手上套一个橡皮圈,如果孩子重复动作,以拉弹橡 皮圈使之感到疼痛,直到重复行为消失。同时,应结合心理分析,告诉孩子这是非理性、无用处的行为,给孩子以科学的引导。

高医生在接受家长咨询时也曾遇见一个类似的病例:一个12岁的农村男孩,在如厕时经常反复做蹲下站起的动作,由于父母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症状,总是以怒斥和打骂代替开导,导致孩子连厕所都不敢去了。孩子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要按照自己设定的“程序”做事,心里才能安稳,比如走路时经常反复回过头看刚经过的汽车,嘴里念念有词,说一些大人们根本听不懂的话;如果这时被干扰了,他还要重新念一遍。孩子的学习也受到影响,做作业非常拖拉,做好了还要反复检查……高医生说,在他这里就诊的儿童中,至少有一成属于这种情况。他告诉记者,“强迫症”是一种以焦虑为主的神经症,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孩子一般是有自知力的,知道自己这样做没必要,却“欲罢不能”。家长可以通过教孩子深呼吸,帮助孩子放松自己;多鼓励少责备,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最重要还是要培养亲子感情,多跟孩子交流,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和体育运动,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还要坚持心理治疗。

不与父母作任何交流“孤独症”关住孩子

专家支招:从“零”开始培养亲子感情,“打开”孩子的世界。

原本活泼可爱、说话走路都正常的小女孩,从4岁起开始出现一些让大人们想不明白的“症状”:常常独自呆呆坐着玩自己的手指,一句话都不说;对父母爱理不理的,当父母伸手抱她时,却被她挣脱开,对于父母买给她的新玩具,她也完全不“感冒”,只愿意与旧玩具相伴;孩子原本会用勺子吃饭,4岁起这种“功能”突然“退化”,吃东西总是用手抓,母亲用杯子装牛奶给她喝,她竟然把牛奶倒在手上吮吸;语言能力也“消失”了,以前学会的词语和句子几乎全部忘记,连“爸爸妈妈”也不会说,为了称呼父母,女孩竟还自创了一个大人们听不懂的“新词”……高医生就曾碰见过这样一个有点“奇怪”的孩子。他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儿童孤独症”的症状。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孩子的父母由于忙于生意,孩子3岁时就把她“丢”给奶奶照顾,没让孩子上幼儿园,极少回来看望孩子,也很少对她进行教育,导致孩子自我封闭,把自己“关”了起来。“如果孩子患上‘孤独症’,从‘零’开始培养亲子感情是最好的良方。”高医生说,孩子是因为与父母接触太少而变得自闭,要改变这种现象,家长就应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跟孩子进行眼神交流,教给她一些简单的字词;同时,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触其他小伙伴,让她重新“打开”她自己的世界。高医生还提醒年轻父母们,“儿童孤独症”重在预防,应多花时间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千万别因自己的工作太忙就“冷落”了孩子。

父母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为父母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简单的说,心理健康应从娃娃抓起。

心理学专家指出: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定型的,假如忽视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关乎心理健康的问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对他(她)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据调查,我国近三成人心理健康都存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其中,32%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较成人更为严重。……以上令人震惊的事例和统计数字清晰地告诉广大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

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诸如精神障碍、性格缺陷等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医疗界的特别关注。据统计,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原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少儿时期的一些经历有关。

因此,有心理学专家呼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小就加以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为他一生的人格健康奠定基础的。所以,与身体健康相比,孩子的心理健康成为一个新课题,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孩子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并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相貌心理。对于那些相貌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人提示中,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会对自己的相貌产生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育的。

◆别在心理上固化孩子的某些毛病。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如爱眨眼睛、说话结巴等,立即批评纠正,这常常会起到一种“心理固化”的作用。

◆有时对孩子的特长、优势也需要适当地淡化。许多家长对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天资、天分往往给于过分的肯定、赞扬和宣传,如对孩子的“超常”数学演算能力、背诵能力、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技艺等,不光是在家自我欣赏,还多在朋友、外人来家时,让孩子做专门的炫耀性表演,导致孩子过早地专业化。从而影响了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要让他们广泛地涉及生活与事物的方方面面,从中汲取知识营养,为将来的“专一”打下坚实、宽厚的基础。

◆别让孩子发现自己是父母的“心头肉”。如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有“过分关怀”的倾向。久而久之,孩子便有了那种“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绝对不一般”的异常心理。这种心理常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任、不愿吃苦付出的心理。

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医院推出的心理健康询诊活动,媒体也在不断的呼吁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也陆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而做为家长,更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氛围,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社会压力,顺利渡过青春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

为人父母者请牢记:心理健康 从幼抓起!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不要忽视异常行为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大了,尤其是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家长们更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一下,做理性的父母,让你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还在等什么呢?

最近,很多家长们为学龄前宝宝的异常行为而烦恼。对于学龄前儿童存在“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遗传因素,比如父母脾气暴躁,子女往往也出现暴躁脾气;另一个因素则是大人过分宠爱孩子导致。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年轻父母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知识比较欠缺,部分甚至存在空白,一旦孩子出现“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所以,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常会发生一些异常举动,常见的有:

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

1、攻击行为

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采取毁坏物品或者大吵大闹的行动,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专家建议,不能随意惩罚这种闹情绪的幼儿,要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并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2、反抗行为

宝宝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于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3、遗尿,咬指甲和吮手指

5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对于经常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咬指甲和吮手指的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反应,它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满足感。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静、寂寞、饥饿、睡眠、身体疲倦而自寻安慰时出现,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对于孩子好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避免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往往是家长自己在发脾气,打骂过头之后,孩子可能不但不会改正错误行为,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不怕任何打骂的“皮小孩”。惩罚措施最好是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才为有效。

上面为大家分析了很多的学龄前的儿童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大家比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行为的话,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了,让我们一起来用心的呵护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从每一个细节来关注孩子,才能更好的呵护宝宝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行动起来。

本文Hash:fe28fb05ec7266558e9542c1fe80a5807757c07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