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关于早期孕吐的那些事儿

1、孕吐是一种保护行为害喜呕吐是生物界保护腹中健康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能够让提早察觉的可能伤害宝宝的各种病菌或伤害物质通过呕吐的方式排出,以确保这些东西不会进到体内,例如含有微生物或病原体的食物(如肉类),以避免给带来潜在的危险。什么是孕吐2、激素是罪魁祸首大多数专家认为是体内激素的增加刺激了大脑,而引起呕吐。3、传达一种信息害喜呕吐主要是发生在的妊娠前几个月。妊娠中后期,胎儿会通过胎动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是前期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外力,表达不适。因此害喜的反应,实际上在向母亲传递自己存在的信息,提醒妈妈要保护好自己。某些因素也会增加孕吐的几率,如超重或多胞胎等。4、不必担心妊娠早期的孕吐会影响的健康成长很多准妈妈都会担心因为自己的孕吐反应影响对胎儿的营养供给。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虽然孕吐暂时令你无法保持对营养的均衡吸收,但无需过多担心的健康。因为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胎儿处于器官形成阶段,而非生长发育期,这时对营养的需求就相对少一些,在他的营养需求增加时,你也会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状态来。缓解孕吐办法尽管目前还没有方法从根本上阻止孕吐,但是在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上做一点小小的调整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1、饮食少吃多餐,例如将一日三餐改为每天吃上5~6次,每次少吃一点。或者每隔2~3个小时就吃点东西。在床边放一些小零食,如饼干、糖果等。每天在睡前以及起床前都吃一点。不要错过任何就餐时刻,避免空腹。在餐前半小时或餐后半小时喝饮料。不要在进餐的同时喝饮料。唾液分泌较多,也会刺激呕吐,酸性饮料有助于减少唾液分泌。茶或甜的碳酸饮料有助于平息反胃的情况。或者试试柠檬水。要多喝水,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避免因呕吐造成的脱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要因为你渴望的超出了你的饮食计划而勉强自己放弃。尝试用冷的食物代替热的(冷的食物散发的味道不是那么强烈)。避免吃太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常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小吃(如低脂肉类,海鲜,坚果,鸡蛋以及豆类)。在饭前吃点咸的食物,会帮助你顺利地度过这一餐。2、气味远离浓烈的味道。如果烹调时味道太强烈,就加强厨房的通风状况,打开窗户或排风扇。利用微波炉烹调,会减少油烟等气味的产生。虽然听起来有点可笑,但如果你无法避开骚扰你的味道,你可以准备一块手帕,撒上几滴不会引起恶心的植物油,或柠檬汁,必要时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如果情况允许,让家人或者保姆为你准备一日三餐。3、其他起床或站起来时动作要慢,刚吃完饭时不要马上躺下。如果呕吐得厉害,可以向医生描述你的症状,她会建议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孕吐,从而避免引起更多的不适。过激的运动或嘈杂的环境都会加剧孕吐情况。在疲惫的情况下,孕吐状况会加剧,因此要多注意休息,最好能在中午小睡片刻。减缓走路的速度也会对缓解孕吐有一定的帮助。晚上要充分休息,早一些就寝。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睡觉的时候将窗户略微打开一点,多到户外散散步,但要小心不要着凉。因为太热的空气会增加恶心的感觉,所以尽量避免温度过高的地方。心情的变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压力会加剧孕吐情况。让自己保持心境平和,不要太紧张、焦虑。饭后刷牙。清晨刷牙经常会刺激产生呕吐,不妨先吃点东西再刷牙。有趣的研究报告国外的专家曾经对孕吐程度不尽相同的一些准妈妈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 象:过二人世界与和公婆共同生活的小夫妻相比,前者孕吐的现象较为严重。专家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夫妻两个人生活没有顾忌,而一旦和公婆相处,就必须张罗三餐,或是整理家务,这些琐事自然分散了对孕吐的注意力。生活在陌生环境的,其孕吐症状比较严重,例如在国外生育的人,父母、朋友都不在身边,难免觉得紧张孤寂,再加上语言不够通畅,自然也会产生不安。(兼职编辑:chenmingqian)

关于羊水的那些事儿你都了解吗?

  宝宝出生前,住在一个360度无敌海景房——羊水里

  羊水既是胎儿的保护罩,也是他们的滋养液

  既能帮助胎儿成长,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活动的空间

  宝宝在温暖的羊水中舒适地度过整个孕期

  最近,一名羊水仅正常人1/4的妈妈本来只能伤心引产

  幸运的是经过湘雅专家补“水”保胎

  最终顺利产下宝宝

  那么,为什么羊水如此重要呢?

  羊水是宝宝的“保护罩”

  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称为羊水,羊水在妊娠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宝宝A

  适量的羊水有缓冲作用,能缓和妈妈腹部外来的压力或冲击,就像在我周围有一层“保护罩”,我就不会直接受到损伤啦。

  对呀,羊水不仅能防止我的肢体粘连, 还可以防止我在快乐玩耍时脐带被压扁,保证营养和氧气的充足供应。

  宝宝B

  宝宝A

  当我再长大一些,在妈妈肚子里手脚活动就会 有些局限,羊水能够避免我的骨骼发育时受到限制,让我能够做自己想伸展的姿势,为我的躯干、肢体、肺部等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空间。

  羊水还能够帮助保持子宫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丢失,我就不会感到冷啦。

  宝宝B

  在宝宝即将出生之前,羊水会在胎儿的头前方形成前羊水囊,可以起到扩张子宫颈的作用。当胎儿臀位与横位时,可以避免脐带脱垂。在子宫收缩时,羊水可以缓冲子宫对胎儿的局部压力,尤其是对胎儿头部的压迫。破水后,羊水对产道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使胎儿更易娩出。

  羊水其实是宝宝的尿尿

  在不同的妊娠时期,羊水来源不同。

  早期

  妊娠

  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中期

  妊娠

  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胎儿又通过吞咽羊水来取得量的平衡;

  晚期

  妊娠

  除了尿液排出和羊水吞咽这两条重要途径外,胎儿肺脏也参与了羊水的生成。

  总之,羊水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羊水的量和成分是水和小分子物质在母体、羊水和胎儿三者之间进行双向性交换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从早期妊娠开始,羊水量随孕周逐渐增加,到31~33孕周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减少。

  怎样知道羊水是多了还是少了?

  临床上最常使用评估羊水量的指标是“羊水指数AFI”,即腹部以脐为中心分为四个象限,通过超声测量四个象限羊水最大垂直深度的总和。AFI>25cm为羊水过多,AFI<5cm为羊水过少。

  既然羊水这么有用,那是越多越好吗?

  然而并不是,羊水过多或者过少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危害。

  孕妇

  羊水过多时子宫张力增高,孕妇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且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

  如果突然破膜,宫腔内压力骤然降低,易发生胎盘早剥。子宫肌纤维伸展过度可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

  胎儿

  可能导致胎位异常、早产增多。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可导致脐带脱垂,羊水过多的程度越重,宝宝的病死率越高。

  如果发现羊水过多,要警惕胎儿畸形,以神经系统和消化道畸形最常见。神经系统畸形主要是无脑儿、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消化道畸形主要是食管及十二指肠闭锁。

  羊水少了会怎样?

  羊水过少同样要警惕胎儿畸形,以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为主,如肾缺如(Potter综合征)、肾脏发育不良、多囊肾、下尿道梗阻。

  孕妇

  本来能顺产的,只能通过手术剖宫产的几率增加,引产率也会增加。

  胎儿

  主要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和胎儿畸形。羊水过少可导致胎儿肺发育不全,大大降低了宝宝的存活率。

  羊水过少可能是因为胎儿畸形所致,即使胎儿正常,羊水过少后在宫内发育过程中仍可能导致畸形。因子宫外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可能会引起胎儿肌肉骨骼畸形,如颜面部、手足畸形等。

  分娩时羊水过少易导致脐带受压,使胎儿储备能力下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的可能。

  怎样保持羊水正常?

  1)孕前检查:常规妇科及优生优育检查。

  2)定期产检

  3)发现问题时及时就诊

  4)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营养平衡,控制血糖,监测孕期体重变化,保持外阴部清洁,尽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羊水破了怎么办?

  胎膜破裂,俗称破水,主要表现为孕妇感觉阴道内有液体流出,有时仅感外阴较平时湿润。

  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为胎膜早破。破水之后,孕妇尽可能保持臀部抬高的姿势,保持外阴的清洁,尽快到医院就诊。

  若发生在足月,常是即将临产的征兆,需要住院治疗,内诊检查宫颈条件,并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再决定分娩方式。

  若为未足月胎膜早破,根据孕周、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有无感染征象等决定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羊水的那些事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孕妈咪在孕期一定要做好羊水的监测,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了胎儿的健康。

孕期补碘的那些事儿 要再了解多点

  

什么叫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简称IDD)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这种病,主要流行在山区、丘陵以及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平原甚至沿海也有散在的病区。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1、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2、妇女在怀孕期间缺碘,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等;

  3、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碘缺乏病直接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聋、哑、呆、小)等,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要额外补碘。

  

每天应吃多少碘?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DRIS)

  不同年龄段,碘的推荐摄入量(RNI)不同。每天的推荐摄入量如下:

  0~1岁:50μg

  4~10岁:90μg

  11~13岁:120μg

  14岁以后:150μg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00μg

  

碘吃多吃少都不好

  碘在体内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肌肉,骨骼的增长和性发育都必须有甲状腺激素的参与。缺碘是侏儒症的一个最主要病因。孕妇缺碘可能对胎儿的大脑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缺碘也是克汀病(呆小症)的重要原因。

  但摄入过多的碘,可能会造成高碘性甲状腺肿。如果人体长期摄入远远超过机体生理需要量的碘,便会引起甲状腺肿。高碘性甲状腺肿一般表现为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地稍韧,一般无血管杂音。

  

如何补碘?

 

 1

  食用碘盐

  国家规定在每克食盐中添加碘20微克,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预防碘缺乏症。因为碘容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所以含碘食盐容易损失:

  (1)避免高温及阳光照射;

  (2)最好密闭储存;

  (3)快取快盖;

  (4)应该在菜即将出锅时加盐,防止高温挥发减少含碘量。

  

2

  食补方案

  按营养补充原则,补碘应该首选食物摄取。

  海洋生物含碘量丰富。如海带,紫菜,海鱼,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陆地食品中动物类高于植物类,蛋、奶含量相对较高(40~90ug/kg)。

  其次为肉类,淡水鱼低于肉类。

  △海产品

  △海带和紫菜

  

3

  婴幼儿食用加碘奶粉

  考虑到婴幼儿时期的饮食主要是乳制品,我国政府同时还规定,在婴幼儿奶粉中也必须加碘。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如何补碘有了一定的了解,孕期不但要注意碘的补充,也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并注意适当运动。

本文Hash:832b995529296203e2021466f903be6c29ad4c0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