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关于宝宝出牙的那些事儿

要说当妈不容易那还真一点没错,自从有了怀孕的计划之后,就开始调养身体,戒烟、戒酒戒不良生活习惯。

这怀上了吧,还得精心的呵护这胚胎,一点闪失也不允许有。好不容易等到瓜熟地落了,又要忧心孩子的吃得好不好,身体发育达不达标。

宝宝到了长牙的年龄,麻麻还得学习好多护理知识。今天,小编就和各位麻麻八一八关于宝宝出长的那些事儿!

一、如何判断宝宝开始出牙了?

1、方法

(1)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经常咬妈妈的乳头,母亲会感到很疼痛,或是老喜欢吃咬别的东西;

(2)观察宝宝的口腔,上牙龈或下牙龈有发白迹象,有的还会白得厉害,这就表明宝宝要长牙了。

2、表现

(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疼痛或者不舒服。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变得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留意下看看宝宝的脸颊上有没有出现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都可能直接咬上去。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二、宝宝出牙的时间与顺序

一般来说,宝宝的牙齿,下排牙齿先长出来,然后才是上排牙齿,以下是宝宝长牙时间顺序,麻麻们可以自己看看,熟悉下哦~~

PS: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麻麻们不用太担心哦!

三、宝宝长牙时的不适症状与护理

1、流口水

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等到一周岁左右,随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完善,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1)唾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用柔软的棉布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2)用小围嘴围在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3)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现象,可涂抹点收敛作用的药膏,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则不宜自己用药,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

2、牙龈痒

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会有些不适,等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不过可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

(1)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2)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3)因为牙龈不适,宝宝可能会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该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

3、发烧

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4、腹泻

当宝宝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给宝宝停止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且水分 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5、烦躁

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关于宝宝出牙时的疑问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正常吗?

通常一出生就长出牙齿有两种情况:真正的乳牙或“马牙”。

真正的乳牙:是乳牙提早萌发,又称“诞生牙”,发生率约1%。出生后,经过3~4个月成长后,就会十分稳固,不用拔除,否则会造成缺牙、发音不标准等问题,甚至可能因不美观而影响孩子心理发展。

“马牙”不是牙齿,只是未被吸收的上皮组织,通常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就会自动脱落。切不可用针挑或用毛巾擦。

·宝宝乳牙长出快慢,会影响咀嚼能力吗?

宝宝的长牙时间天生的基因就决定了,只有快慢分别,无关好坏,反而是萌出顺序,较有可能影响日后牙齿的咬合关系,但和恒牙比起来,乳牙咬合不良又少之又少,所以家长不必太担心。

·宝宝牙齿黄黄的,为什么?

乳牙刚长出是白色的,若有黄色牙菌斑附着,看起来会黄黄的。若牙齿已有脱钙现象,也会呈局部黄色或白色斑块。刷牙即可去除牙菌斑,初期脱钙可由唾液内离子成分,或牙齿表面涂氟来帮助再钙化。

五、宝宝长牙时的饮食与营养

一旦开始长牙,便应该逐步增加辅食稠度和品种,含较大颗粒的食物有助于咀嚼能力和牙齿即将萌出:

(1)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蛋黄、果泥等辅食。

(2)从8个月开始,制作的辅食可由泥状变成碎末状。

(3)从1岁开始,制作的辅食就可以是小丁或小块了。

PS:当然有的宝宝吃辅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哦~~

六、宝宝长牙时的口腔清洁

母乳或者配方乳中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是细菌存活的能量来源,所以不要以为小宝宝就不用刷牙哦~

(1)清洁工具:洁牙工具仍可延续未长牙时使用的纱布、纱布巾、棉签或海绵棒,也可以开始选择合适的乳牙刷,刷头要够小,刷毛要够软。市场上也有专门的指套牙刷,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

(2)清洁姿势: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在腿上,让宝宝的头稍微往后仰,用干净的纱布蘸点清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跟长出来的牙齿。

(3)清洁时间:每次喂养完都要清洁口腔或者让宝宝漱口,每天早晚清洁一定要非常认真仔细,尤其是晚上临睡前那一次清洁。

(/)

关于宝宝的那些“屁”事儿

一、宝宝放屁

宝宝放屁是一种常见现象,这与宝宝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有关联。

1.臭屁

放屁或呃逆不断,并有酸臭味儿,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是奶孩,应减少奶量,加喂开水;如是幼童,应减少食量,尤其是应减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2.空屁

断断续续不停地放屁,但无臭味,多是胃肠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造成的。此时还常常听到阵阵肠鸣音,这种情况提示家长,孩子饿了,应及时喂食。

3.多屁

多屁多粪便,常由于孩子多食了蚕豆、豌豆、山芋等食物引起,这时应减少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食量,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类食物。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4.无屁

若婴幼儿吵闹不安或出现阵阵腹部作痛之状,且始终不放屁,也无大便。此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可能有肠梗阻,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二、宝宝放屁多正常吗

放屁多的现象在婴儿期极为常见,婴儿放屁多的原因如下:

1.吞入过量空气

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小而平,大量空气通过肠道时,宝宝会感到十分不舒服,如果排气较多,妈妈要更多地让他打嗝,每次喂奶之前以及在喂奶中都要让他打嗝排气。喂奶时将宝宝半坐位抱在怀里,让宝宝把乳头、乳晕一起含在嘴里,奶流不要太快,也不要间断;橡皮奶头刺孔不要过大,或过小,也不要空吸人工奶头。

2.乳汁过多综合征

特征是吸奶时哭闹,屁多、腹绞痛。原因是婴儿摄入大量前奶而摄入的含脂肪酸的后奶较少,胃就会迅速排空,并向肠道排入过量乳糖,这就导致肠道发酵增加和腹绞痛症状。每次只应给婴儿喂一侧的奶,然后过1.5—2小时才能在另一侧吃奶。

3.妈妈饮食中的刺激成份

母乳喂养的妈妈暂不要吃大量水果、果汁、咖啡、酵母、某些鱼、花生、花生酱以及一些产气的蔬菜如豆角、包菜和洋葱等。

4.宝宝想要排便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宝宝想要排便,那么放屁也是宝宝排便的一个信号,有一句顺口溜说的好:风在雨头,屁在屎头,说的就是人在排便之前必然会放屁,根据这一点妈妈就可以及时把一下宝宝,让宝宝排便,这样就不用担心浪费一个尿不湿的问题了。

三、宝宝放屁多怎么办

对于放屁多的宝宝,家长可以在新生儿吃完奶后,新生儿直立抱起,用空心掌轻轻拍他(她)的背部,让新生儿打嗝排气,这样新生儿会舒服很多。

四、宝宝放臭屁

宝宝放臭屁是正常现象,特别是为宝宝添加辅食后,宝宝的屁就会很臭,爸妈不用过分担心。

如果宝宝频繁放屁,臭味浓烈,可能是由于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坚持每天给宝宝按摩,从肚脐开始,按顺时针螺旋向外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其次可以给宝宝热敷一下小肚子,避免宝宝着凉。另外奶粉也不要经常换,选择一种适合宝宝的奶粉后坚持食用,频繁更换奶粉会使宝宝肠胃不适应。

五、宝宝放屁带便便

如果宝宝的饮食、精神状况良好,没有腹泻的情况,放屁带便便就是正常的现象,爸妈不必担心。因为宝宝太小,控制排便的能力很弱,所以很容易在放屁时带出便便。

如果宝宝发生了腹泻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宝宝消化不良或发生了肠道细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化类的药物,并且调整宝宝的饮食,保证辅食和奶量均衡。

宝宝辅食添加关于米的那些营养事儿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初期,一般先添加的是大米,很多医生推荐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或米糊,随着辅食添加的逐渐进行,米粥、软米饭也是很多妈妈愿为宝宝准备的辅食。1大米

虽然大米的营养素含量没有其他米高,但对于小宝宝,每天不可以摄入太多膳食纤维,所以在主食制作时,仍应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其他粗杂粮作为补充,少量添加即可。

适合年龄:6M+(辅食初期)

2玉米

玉米膳食纤维含量很高,是大米的9倍左右,所以给宝宝要少量添加,并且不要添加整粒玉米,磨成粉最好。玉米中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有助于过滤紫外线中对眼睛有破坏性的蓝光和防止自由基破坏眼睛内部的精细结构,对宝宝眼睛发育是很重要的。

适合年龄:7M+

3小米

小米中维生素B1、β-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如大米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适合年龄:7M+

4紫米

紫米质地比大米硬,需要提前浸泡再熬煮。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尤其与其他谷物不同的是,含有花青素(一种植物性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同时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宝宝食用后,便便颜色会发生相应变化。

适合年龄:7M+

5薏米

薏米和一般粗粮一样,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含量较高,特别之处是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碱等植物有效成分,有保健作用,作为药食两用的食材,也是非常好的。薏米质地较硬,最好用高压锅烹调。

适合年龄:7M+

6菠萝饭

准备食材:米饭、菠萝、鸡蛋、虾仁、黄瓜、胡萝卜、亚麻籽油、盐

适合年龄:1Y+

制作方法:

1、食材清洗干净;菠萝一切两半,用小勺掏出果肉。

2、将菠萝肉、黄瓜、胡萝卜、虾仁均切为碎粒状,鸡蛋打入碗中,打散。

3、锅烧热后倒适量油,放入蛋液,鸡蛋炒至金黄色后盛出。

4、锅中倒少量油,放入虾仁碎,翻炒后放入胡萝卜碎,炒至软烂,依次放入菠萝和黄瓜碎继续翻炒。

5、放入米饭,炒至米饭松散,放少量盐调味关火即可。

7菜末五倍粥

准备食材:免洗大米、菠菜

适合年龄:6M+

制作方法:

1、将菠菜清净;大米装入食品密封袋,用擀面杖将大米压碎。

2、水和大米碎按5:1的比例放入锅中,大火熬煮,锅开后转小火。

3、另起一锅,加水,水开后焯烫菠菜1~2分钟,捞出浸干。

4、将菠菜放入料理机,搅拌成泥状;大米碎熬至软烂关火。

5、盛出宝宝吃的量;将适量菠菜泥加入大米粥即可。

8南瓜米饭

准备食材:南瓜、大米

适合年龄:6M+

制作方法:

1、食材清洗干净,南瓜削皮切块备用。

2、将大米、南瓜块放入电饭锅中,加适量水加热即可。

9甜香水果粥

准备食材:大米、苹果、猕猴桃、香蕉、梨、草莓

适合年龄:7M+

制作方法:

将各种食材洗净备用;

大米放入锅中,倒适量开水,大火煮开后调为小火熬煮;

苹果和梨削皮,切成碎末状,待大米熬至开花时放入;

香蕉、猕猴桃、草莓切成碎块状,待粥熬至黏稠时,放入锅中,关火,焖10分钟即可。

10二米饭

准备食材:大米、紫米(紫米、小米或薏米任意搭配)

适合年龄:10M+

制作方法:

1、食材清洗干净,由于紫米质地较硬,先浸泡4小时左右。

2、再放入大米,电饭煲正常煮饭键就可以。

11营养肉末粥

准备食材 :瘦牛肉、大米、小葱、香油

适合年龄:6M+

制作方法:

1、食材清洗干净备用。

2、水和大米按6:1的比例放入锅中熬煮。

3、牛肉放入料理机搅拌成肉泥。

4、锅开后放入牛肉泥,一边搅拌,一边撇出血沫。

5、小葱取绿叶部分,切成葱末。

本文Hash:a3e73a5f86b258df276513436b94bd8674b52430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