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精力不集中

摘要:孩子为什么精力不集中,你曾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行为而头疼过吗?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

你曾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行为而头疼过吗?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这样做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爱瑞斯认为这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织,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生长发育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

学习内容不等于学习能力

心理健康部杨霞主任在为儿童咨询时,曾提出了“学习内容并不等于学习能力”的观点。“一个小孩能背诵出几十首唐诗,并不说明他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靠多种平衡共同支持的。”

“刚刚出门的那个男孩就有前庭平衡功能失常症,表现为好动不安,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杨霞指着刚出门的一小男孩说,这名儿童一出门便扒下自己的衣服,怪声怪气向老师说再见。

据介绍,来咨询的患者中,有视觉感不良的,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学了就忘,不会做算术题,常抄错题。还有听觉感不良的,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也有动作协调不良者,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去运动、系鞋带、骑车、跳绳和拍球等。还有触觉过分敏感的,特别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这都属感觉综合失调。

重视孕育和抚育

为什么会这样?杨霞分析说,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是没让孩子经过爬就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明显,但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的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集中精力,可是在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些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展,造成孩子学习能力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上的问 ,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眼下正值暑期,“应该让孩子多进行协调性强的活动,如爬山、跳绳、踢球等,”杨霞指着办公室外面正在做小滑板、旋转桶等数十种游戏的几十名儿童说,“让他们多锻炼的同时,家长应该多培养与孩子间的感情,不要因为忙,就锁住孩子或者干脆送到托儿所、培训基地了之。”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如此,再家长小孩子什么都感到好奇,因此很多家长都发现小孩子在做做作业或者与别人聊天时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其实,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有可能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感觉统合前庭失调

在婴幼儿期,宝宝的大脑发展特别快。大脑学习信息依赖于身体一感觉器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因为大脑、身体、感官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所以需要统合,这就是感觉统合。

前庭感觉让孩子的头、眼、四肢、身体能相互协调,做出一系列动作。人的身体必须随时在地心引力状态下保持平衡,所以前庭感觉的协调也称前庭平衡。当孩子前庭平衡不佳时,就会造成身体动作控制不良,例如:踢球时无法用单脚正确地使力,头部摇动频繁,注意力分散等。在接受我们测试的2505位孩子中,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相当高。这不是教育方法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所造成。

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原因二:听广度不足

听觉记忆广度是人在注意力集中情况下瞬间记忆时所能接受的句子或字节的范围。听觉记忆广度和人的注意集中性有较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注意集中性强的孩子在听觉记忆广度上表现得也会较佳。听广度严重不足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大人说的话让他来重复,他只能重复一半甚至更少,还有学校作业记不全的情况。

原因三:抗干扰能力弱

有一些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很好,可是只要旁边有人动、说话,他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了。所以家长经常幽默的说孩子需要“真空”的环境。可是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孩子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心理素质、学习效率等才会更高。

针对训练

以上是一些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有:注意力保持不长久、自控能力差等等。

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各异的教学方法,如:感觉运动能力训练,顺数、仿说等听广度训练以及重要而有效的心理辅导。经过大量实践教学的经验累积,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越早借助专业早教机构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成绩自然提高越快!

小编总结:在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应该指责甚至打骂,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应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帮助小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耐心教育小孩子。当然,造成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以上只是供各位家长参考的几个方面!

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注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是很多父母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对于这个问题,育儿专家对此有几个建议,家长朋友不防学习学习。

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及专注水平,与孩子的气质、当时的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的环境等很多因素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大,能够坚持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就会越长,反之,年龄越小越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于3岁以内的小宝宝而言,是很难长时间做同一件事的;在一件事情上,小宝宝们往往做不了多久就会跑开,或者时不时东张西望。这些在成人看来,可能就觉得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宝宝,他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年幼儿童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他们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3岁以前的宝宝,注意是被动的,只有新奇的、令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才能吸引宝宝,而且控制注意的能力较弱。

孩子的注意力跟大脑发育有关,一个人的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如果做一件事情超过20分钟,孩子想做点别的事、起来动一动,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而且,越是年幼的儿童,越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因为他们控制注意的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干扰,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所以,当孩子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听故事,不能坚持学习和写字的时候,请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

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说宝宝,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因为,人的注意力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注意力也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还可能是源于一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学习或游戏的内容不适合孩子,或者室内活动太多,孩子(尤其是男孩)的精力不能得以发泄,就会显得躁动不安;此外,还可能是源于疾病或者情绪上的问题,饿了、困了、病了、心情不好或者压力过大等等,都会造成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显得心不在焉。

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如果孩子已经超过3岁,在做任何事(包括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都不能超过5分钟的话,家长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属于多动症或注意力缺失方面的问题,需要向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寻求帮助。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妈妈问:“我的孩子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该怎么帮助他改正?”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注意力很难集中。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往往不是孩子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保持注意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解读注意力的形成原因

从心理学上讲,平时常被我们说到的“注意力”,很多情况下不能叫做“注意力”,只能算做是“注意”。注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人的心理活动能够选择性地对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种活动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而注意力,是指一个人具备了能够随意实现注意的能力,注意力能够让人把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扰。先弄明白注意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问题。

关于注意的产 一般有三种:

事先无特定的对象和目标不需要做意志努力,靠外界刺激、情绪等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不随意注意。

比如街头有一个卖彩色气球的人,会吸引很多孩子的注意;又比如,如果一个人肚子很饿,就会对身边的食物产生特别的注意。

有一定任务和自觉的目标靠意志力来产生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随意注意。

这种具有随意注意的能力即是注意力,它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比如,有的人养成了有规律的习惯,在规定的工作或学习时间,就能全神贯注;或者,如果具有顽强坚韧的性格,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后,就能够抑制其他诱惑,专注于要完成的事情。

出于兴趣既可以服从于任务的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努力的注意。心理学上称做随意后注意。

这是出于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对任务本身的直接兴趣产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人们在这种注意状态下,最能取得成效。这样的注意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是非常有帮助的。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核心原则

前面分析的三种注意,是针对人类普遍的心理活动进行分类的,不是专门针对孩子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受到非常大的启发。因为意志力和理解力都与年龄有关,我们不可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就能够具备“头悬梁、锥刺骨”的强大意志,而且,即使具有了顽强的意志力,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也难以长期持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够具备长时间保持注意的能力,从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首先需要家长做到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出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是最有驱动力的。我们会发现,即使很小的孩子,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会非常专注、不折不挠地持续去做。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无论哪一个孩子,只要到达某一个阶段,就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有兴趣,而且非常想做。这个阶段被称做“儿童的敏感期”。在不同的敏感期里,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感兴趣的事情执著而专注。

比如处在符号敏感期的孩子,对于身边的数字和文字会发生极大的兴趣,主动研究学习和提问。而如果孩子还没有经过对真实世界的充分接触,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一抽象学习阶段,此时家长提前教孩子,孩子就可能表现出不感兴趣、心不在焉,从而让人感觉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剥夺孩子做本应去做的事情的权利,或者经常打扰孩子,那么,不仅孩子没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他的注意行为也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决定注意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具备不受外界干扰的专注能力,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应该加以保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孩子的注意力首先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女儿好好从小在做她喜欢的事情时,很少被打扰。她在还不到4岁时,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能够全神贯注地做很长时间,在旁边叫她都听不见。有一次在幼儿园做手工,好好特别喜欢,从活动准备、制作到最后的整理归位,自始至终一直坚持下来,前后长达90分钟。当然,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好好也会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比如一本不喜欢的书,翻上不到半分钟就扔一边了;不是特别感兴趣的玩具,玩的时候也会心不在焉。

有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1.有规律的生活。

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 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建立规律的生活。

2.营造安静整洁的环境。

安静整洁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少受外界干扰,更好地保持注意。比如,家中物品的摆放不杂乱,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收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不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成人在家里不大声说话和看电视,不做孩子的干扰源等等。

3.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电子游戏。

如果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电视和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也是“身在书本心在电视”。所以,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

4.多关爱孩子,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

孩子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有压力或者生病时,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此时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而不是盲目地严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

本文Hash:5026bb3a70aff6bb1417b068c06b8a2f2cdbccd0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