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度过父母离异关

当今时代,夫妻离婚已不算什么大事,然而这种家庭结构的转变,亲情的拆离,不仅会在孩子的心灵中荡起痛苦、哀怨、消沉的涟漪,甚至会毛难以抚平的创伤。处理不好会成为毁掉孩子一生的转折,给他们留下刻骨铭心的遗憾。面对这离异父母的声声哀诉,专家们有什么办法呢?除了陪同哀叹之外,也只能呼吁他们,特别是打算离异的父母,把孩子放在考虑的首位,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做好工作,把他们心灵创伤减低到最小程度。

适当当交代

一旦你们已经作出离婚的决定,就应该早一点告诉孩子,尽管这是件容易的事。孩子最怕突如其来的打击,父母双方应该一起向孩子心平气和地讲述,就像平时一家人商量周末去哪里旅游那样,让孩子不感到突然。暂且把你们之间的愤怒和愧疚放在一边。尽管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谈话的内容方式不会一样,但都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内容:爸爸妈妈过去很相爱,在一起很幸福,但现在我们认为分开两个人更幸福。不管我们之间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永远爱你,照顾你。”谈话时,感情要温和,不兜圈子,尽量接近事实,既让孩子对未来的变化作一点心理准备,又不要让这即将来临的变化把他吓坏。请记住:孩子并不需要对细节知道很详细,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只是父母分开了,但是谁也不会在孩子的世界里消失。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强调,你们的不愉快和离异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不要造成一睦懂事的孩子内疚,去责备自己、

好说好散

孩子最怕家庭暴力战争。父母的争吵充满敌意,不但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还会给他树立反面的榜样辚了孩子你们也要避免争吵和暴和,要和风细雨,好说好散,任何一方都不要用孩子作要挟;更不能教唆孩子参与战争。不要把你们的恩怨强加在孩子身上,煽动他们做出伤害亲情的举动。要知道在家庭暴力冲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也很难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婚姻问题。

理解孩子

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十分重要。要知道,在父母离异这件大事面前,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反应是不同的,甚至男孩女孩的反应强烈程度也大有差别。你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去对症处理:

拒绝生疏面孔2岁以内的孩子要求生活秩序的稳定。如果过去主要照顾他们的人换了,他们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两个熟悉亲切的面孔只剩下一个,或更换了一个,他一时难以对更换后的角色产生信任。表现出来的是哭闹增多、吃的习惯改变、睡眠不安易惊醒,离不开唯一的单亲。这时需要用双倍的爱去抚平幼小心耿的创伤。

最怕被抛弃的年龄3岁到5岁的孩子要求来自父母的持续的照顾。随着他们记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能力也在强化,他会把自己与父母的亲情看得很重,怕被父母任何一方抛弃。任何一方消失改变都会令其惴惴不安、诚惶诚恐,甚至改掉的坏习惯又复发,像吮大拇指、尿床、撕碎自己心爱的书画等。这时你千万不要用教训的态度去管教,那样会加重他的失落感,无疑于在他心灵伤口上撒盐。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不间断的语言交流,你千万不能因为情绪低落、苦闷或移情新欢,而冷落了孩子,让他失去宝贵的语言速进期。

要求相同的爱6岁到8岁的孩子已经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但同时还要求一定的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以便确诊他们是被父母喜爱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开始分辨对错,懂得公平,他们可能要求和父母有同样时间的接触,保持相等的距离。失去任何 一方的爱,对他们都是劣性刺激,会使他变和自卑、忧伤、孤独;在学校不愿交友、易怒、富于攻击性、学习成绩下降。你不要忘记,这可是塑造孩子人格和性格的最佳时期,你不要把大人情感的波澜,注入孩子的心灵,把可塑性极强的孩子变成脾气古怪、不合群、不友善、焦虑多疑的孤僻者。

有所选择的年龄9岁到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活动;这时的孩子有可能拒绝和父母双方保持等距,而可能偏向于一方;他们还试图发现是谁对谁错,而对一方更亲近,对另一方疏远。如果这样,你应该早有预料并表示理解。并要用善意和适当的事例,纠正孩子对任何一方的偏见。因为孩子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使他们的感情发育失去平衡,以至给他们未来感情生活罩上阴影。

要求独立决定12到1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有了自己决定生活方式的要求。他可能会拒绝归属某一方的监护,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会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和大人的决定不一致,先不要勉强,要给他足够的转变时间。强扭的瓜不仅不甜,反面会使他们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可能会促成他尝试酒精、毒品或性行为作为发泄。

最易偏邪的年龄15岁到18岁快步入青年的孩子们,更重视建立自己在社会和学校的独立,他寻父母离异的纠缠不休会厌烦和反感,有时他们会对父母不同志宽容。他们不能接受父母新的约会,认为原谅这个行为就是对父母另一方的不忠诚。表现出情绪低落、离家出走、对家庭新成员不礼貌、不接受、甚至干出违法的行为。这时最需要父母双方的耐心、更不可有恶意的挑唆,要知道这很有可能把他推向犯罪的深渊。

如果你们能理智地把上述问题处理很好,也许孩子的心灵创伤可以治愈,也许你们俩还会继续是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

帮助孩子度过“恋父恋母”期

人在幼年时期,尤其是在3~6岁时期,小男孩盼望自己成为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物,小一点的男孩整日与妈妈形影不离,纠缠左右,妈妈坐着,要妈妈抱,妈妈躺着,还会爬到妈妈身上撒娇,晚上睡觉也要妈妈搂着。小女孩对爸爸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儿子更依恋母亲,女儿更依恋父亲,是3~6岁阶段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情感现象。对于多数孩子,这种现象一般持续一年左右,就会顺利自然过渡。

通常是通过女孩学妈妈,男孩学爸爸来奠定性别角色意识。如果这一发展阶段出现停滞,往往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心理发育,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这个倾向,并妥善处理好。为了防止“恋父情结”的深化,要适当限制女儿对爸爸的过分依恋行为。在对女儿的护理活动中,父亲也要注意减少对女儿日后发展为性敏感区部位的刺激,适当减少与女儿肌肤的接触,逐步以成人异性之间(非恋爱关系)表达爱的方式来代替。例如,少让女儿骑跨坐在腿上、脖子上,少搂女儿,少跟女儿一头睡觉,不与女儿一起沐浴,不要和女儿嘴对嘴亲吻。同样,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也一样,要及时阻断男孩的“恋母情结”,适时地淡化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与子女的亲近过程中,应该加倍鼓励和引导男孩去崇敬父亲,女孩去理解母亲。家长应更加主动地多与同性别的孩子一起玩,如父亲可与儿子共同玩“骑马打仗”、踢球,母亲与女儿一块儿打扮布娃娃、“跳房子”、“跳皮筋”。把交流和示范融入在共同有益的孩子喜欢的游戏之中,让孩子顺利通过这个“恋父”、“恋母”期。

帮孩子度过父母离婚适应期

Nancy和George结婚6年了,他们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Jane。Nancy是个家庭主妇,George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他们俩都很爱Jane。但是,在Jane还只有4岁的时候,Nancy就开始感觉到George已经不太在意自己,还经常找借口不回家。有一天,Nancy偶然发现George和他公司的另一个女同事已经住在一起很长时间,George最终也承认了。Nancy很痛苦,她知道,如果最终她和George离婚,将难免在女儿的心里留下阴影。Nancy和George为此谈了很多次,虽然最终两人还是决定办理离婚,但是为了尽量减少因此而对女儿的消极影响,他们还是决定咨询家庭婚姻治疗专家的意见。

家庭与婚姻治疗在美国是很普遍的专业服务,为他们提供咨询的专家向Nancy和George指出,在涉及孩子的离婚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夫妻双方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对方,以免造成孩子的“忠诚分裂”。在离婚前的一段时间,夫妻双方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苦闷、抑郁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说对方的坏话,从而无意中将孩子卷到夫妻之间的争执上来。这样,孩子就在不断地被迫选择“相信父亲”还是“相信母亲”。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不仅彼此伤害了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孩子甚至会产生是因为自己造成父母离异的想法,由此而留下长久自责的心理阴影。

其次,双方要一起很坦诚地向孩子说明离婚的事实和安排。夫妻双方在最终作出离婚的决定之后,应该一起向孩子解释,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原来相爱,所以在一起;但现在爸爸和妈妈不再相爱了,所以要分开。但是,爸爸、妈妈会一直都爱着孩子。在和孩子交流时,不需要太多涉及夫妻俩过去个人的矛盾,而应该侧重将来与孩子有关的安排,例如,爸爸(或妈妈)什么时候会搬走,搬去哪里,孩子的学习安排和生活安排是否会有什么变化。同时,将另一方的探视时间的安排也提前告诉孩子。父母在作出上述安排时,要考虑尽量减少孩子生活和学习安排的变化,包括保持孩子与爷爷、奶奶等亲戚的联系,由此降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一起交流,能让孩子知道这是父母共同作出的决定,而且父母依然会照料、关爱自己,这样,孩子心中可以保留多一些安全感,不会感觉到被遗弃。

第三,父母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逆转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无论父母采取什么措施,孩子对于父母的离婚还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担忧。因此,一些原本已经比较独立的孩子会表现出害怕与未获得抚养权的父亲或母亲分开。在行为上也可能会出现倒退的现象,例如5岁的小孩会像2岁的小孩一样吮吸手指,甚至尿床等。也可能出现退缩、无缘故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等现象。这些都是孩子在适应父母离婚的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过渡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会自行逐渐消失。对此,父母应该更多地理解和引导,不应该一味指责、讥讽,否则会导致幼儿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离婚是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只要夫妻双方能冷静地协商、处理好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还是可以为孩子的成长保留一个温暖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幸福。

本文Hash:5b0da7bd373b1c0b27cb2b572bf0ab1b0463a70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