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分离焦虑爸妈5招搞定

  分离焦虑症,会在很多宝宝的身上出现,他们一般很没有安全感,觉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就不安全。这是一种情绪上的障碍,如果不及时改正,会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影响。你们知道该怎么对待宝宝的分离焦虑症吗?那就跟着小编来一起看看吧!

  方法一:父母协助宝宝认识周围世界

  宝宝对环境的不熟悉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安全感,会让他们产生距离感和恐惧感。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对他的引导,可以带着宝宝到处走走,告诉他周围都有些什么,让他敢于走出第一步,打破距离,鼓励他尝试自己探索新鲜事物。

  方法二: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父母不能任凭宝宝每天和自己黏在一起,要让他能够有单独一人的时候。如果宝宝事事都依赖父母,那势必会在分离的时候感到恐惧和不安。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适当的对宝宝放手,让他独自完成一件事,锻炼他的独立能力。

  方法三: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会有分离焦虑症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安全感。如果在宝宝需要你的时候你能给他回应,让他知道你一直都在,这会让他很安心。只有心安定下来之后,才能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

  方法四:制造轻松的氛围

  尽量让家里处于一个轻松的氛围,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带回家,这会给宝宝带来紧张和窒息的感觉。长期处于紧张的氛围,很容易导致宝宝产生焦虑感。所以,爸爸妈妈们,请你们在进家门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脸上要微笑哦!

  方法五: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要让宝宝养成独立的好习惯,就一定要让他掌握生活必备的技能。如果他不能自己吃饭穿衣,那么他在离开父母的时候肯定会觉得无依无靠。所以,父母在平时生活中要指导他生活上的技能,让他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起码的自理能力。当到了分离的那天,他自然就不会这么紧张不安了。

节后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4招搞定

  名词解释: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指与某个人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后,又要跟他/她分离时,心里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情绪,并可能通过各种行为表示拒绝分离。分离焦虑症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甚至连家中的宠物都会产生分离焦虑的情绪,而在老人和婴幼儿童中最为常见,表现也最为突出。

  宝宝分离焦虑症 不同年龄表现各异

  有些麻麻问,为什么要跟父母分离的时候,人家的宝宝不哭不闹乖得很,而自己的宝宝却哭得肝肠寸断?其实,由于不同年龄段宝宝的心智发展特点不一样,他们在与亲人分离时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0-3个月: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是“懵懵懂懂”的,因为所有人、事、物,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还没有很具体的“亲人”的概念,也不会对某个人产生依恋,所以只要他们感觉身体舒适,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够区分熟人和生人了,对熟悉的人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而对陌生的面孔则有所抗拒。当与熟人分离时,宝宝往往有哭闹、叫喊等表现,但程度较轻,当他与其他人熟悉一小段时间,很快就能够适应。

  6-24个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正处于分离焦虑最厉害的阶段,尤其是在将近2岁的时候,宝宝的依恋关系十分单一化,他们会在熟人圈里寻找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而对陌生人非常排斥。

  24-36个月:2、3岁的宝宝对亲人的依恋程度逐渐减轻,能够容忍与亲人短暂的分离。如果事先跟他沟通好,他会明白亲人走了还会回来,到分离的时候焦虑的情绪就会相对减轻。

  36个月后:这个阶段的宝宝越来越“明白事理”了,他们对与亲人分离的现象开始有了正确的判断,适应能力也有所增强,他们与粑粑麻麻分离或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不容忽视 宝宝分离焦虑的危害

  节后分离焦虑症对宝宝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和免疫力等方面:

  1、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如果孩子长时间处于这种焦虑情绪中,抵抗力会逐渐下降。因此,很多刚就读幼儿园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现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症状。

  2、很多处于分离焦虑中的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喝水,若焦虑的情绪长时间不能得到缓解,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胃肠道消化功能,从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

  3、常与焦虑情绪伴发的,是睡眠障碍。宝宝有分离焦虑症,往往容易失眠、噩梦频繁,或容易夜惊。而长期的睡眠障碍,则容易让宝宝抵抗力下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节后分离焦虑症不仅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宝宝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1、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伴随着焦虑,有些宝宝会感到心悸、心慌、呼吸困难、头晕乏力,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减退、思维混乱等现象,这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duang!4招搞掂!

  且不说节后分离焦虑症对宝宝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麻麻们看见宝宝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哭得声嘶力竭,心里也是不好受的。那么,如何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教粑粑麻麻们几招,duang,duang,轻松搞掂!

  1、分离预告:粑粑麻麻要离开宝宝前的一两天,可以提前给宝宝作一个“预告”,例如说“麻麻明天要去上班,晚上(或周末)就会回来跟宝宝玩”。到了分离的节骨眼上,虽然宝宝也会感到伤心,但由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对麻麻的离开不会感到突然,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2、提前熟悉新的抚养人和环境:粑粑麻麻要离开宝宝,换由长辈或保姆带,麻麻可以提前一段时间让宝宝熟习新的抚养人,同时也可以让长辈(保姆)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而对于即将就读幼儿园的宝宝,麻麻可以提前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玩耍,并且告诉他“以后你就在这里跟其他很多小朋友玩”。

  3、注意培养生活技能: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粑粑麻麻应该让宝宝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独自睡觉等。这样,当粑粑麻麻不在宝宝身边的时候,宝宝自己也能hold住日常的生活,而不必担心宝宝因抗拒新抚养人的照顾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4、多接触他人:从宝宝1岁起,粑粑麻麻就应该有计划地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其他人,并且鼓励宝宝主动与其他人交往,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宝宝对粑粑麻麻的依赖感。

  所以,宝爸宝妈们不但要关注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更要关心宝宝的心理发育情况,这样宝宝才能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人格。

5招儿平抚宝宝的分离焦虑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可能基于各种原因选择在孩子两岁~两岁半左右的时候送他们去幼儿园。然而让孩子说“再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是由5堂课组成的“独立课程”,帮助你的宝贝从形式到心理都学会快乐地说“再见”,真正独立起来。

课程一分离之后我们又再见了

当宝宝两个月左右大的宝宝,他就能意识到,妈妈或爸爸离开房间了。当他们走开时,宝宝的心跳加快、脉搏的频率也上升。这是典型的紧张表现。同那时候一样,1~2岁的宝贝此时更加能够分辨这样一个事实——妈妈在,一切都好;妈妈离开,感觉不那么好。

那么不论是短暂的离开,还是例行公事的上下班,回来先跟孩子热情地打个招呼,告诉他“我们又再见了,是不是?白天(或刚才)我离开了,因为我需要上班,但我总是会回来抱你的!有时候时间长一点儿,有时候时间短一点儿。今天时间长了一点儿。”不要怕孩子听不懂,他会根据你的话和实际的情形逐渐理解的。这样的练习不是一次就够的,而是每天甚至每天的每个分别。而必要的还有就是,最好在你离开的时候,也要向他交待清楚我去哪儿、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例如“我去上班,天黑了的时候就会回来”或者“我去商店买牛奶,1小时后来抱你”。

学习效果孩子慢慢地明白总会有分离,但是也总会再见,这是另一个相对安全的规律。

本文Hash:15eadba6d486b7b91a46ae81c75fa367f0666f88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