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眠的安全法则

在孩子一岁大之前,在他睡觉的时候都要注意以下的安全法则。

一定要做的

1、要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背靠床垫。

2、在孩子的婴儿床或摇篮中放一张较为结实的床垫。

3、如果刚给孩子喂完母乳,而且孩子用侧躺的姿势吃的话,要立刻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背靠床。

4、如果孩子睡在大人的床上的话,要将床垫从床上移走放在地上,以防孩子掉在地上。

5、要将床头板也移走以防孩子受伤。要保证床与墙壁或者其他的家具间没有空隙,以防孩子跌下床。

6、要将窗户周围的绳索拆下来,而且睡衣或者睡袍没有一些很长的绳子。一定要小心床边的所有绳状物体以防孩子窒息。

7、要使用婴儿专用的毛毯,因为其体积较小可以方便放在床尾。

8、如果要配睡的话,只能让妈妈跟孩子一起睡,减低大人压在婴儿上面使其窒息的危险。

千万不能做的

1、不要放孩子在沙发、水床、软床垫或者一些较软的表面上。

2、不要将枕头、被子、玩具和其他床上用品放在孩子的上面或者下面。

3、不要在孩子附近甚至屋子里抽烟。因为烟雾会增加孩子得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危险。

4、如果你有以下情况的话,千万不能跟孩子一起睡:

a.抽烟

b.酗酒

c.吃了会让人有睡意的药物

5、孩子睡觉的时候不要给他穿太多的衣服。

6、房间内的温度不要过高。

7、不要让孩子盖头而睡。

保证新生宝宝睡眠安全的几种方法

新手父母可能会认为,刚出生的小婴儿也需要一个小枕头。其实,给新生儿枕枕头并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的脊柱是平的,平躺时,后脑勺和背在一个平面上,不会导致肌肉绷紧而落枕。

新生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所以不用枕头完全没关系。如果枕了枕头,把头垫高了,反而会出现头颈弯曲,影响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

保持仰卧位的睡眠姿势

一个国际儿科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研究报告说,在婴儿出生后头3个月最好不要让他们俯卧睡觉,因为婴儿在这一阶段俯卧睡眠死亡的可能性约为仰卧睡眠时的4倍。他们说,如果婴儿睡觉时把头放在松软枕头上,可能重新吸入自己呼出的气体,从而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多数俯卧婴儿每晚要抬头3至6次进行呼吸,但仍有5%的婴儿意识不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特别是当习惯于仰卧睡眠的婴儿第一次俯卧入睡时,在睡床上死亡的可能性要比习惯于俯卧睡眠的婴儿高出近2倍。

下面有一些方法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1、无论何时都要让宝宝保持仰卧状态,甚至在小睡的时候。这是有助于减少SIDS(婴儿猝死综合症)危险的最安全的姿势;

2、把宝宝放在结实的床上,如通过安全认证的婴儿床。据调查显示,把婴儿放在松软的床垫、沙发、沙发垫、水床、羊皮垫等地方睡眠都会增加发生SIDS的危险,拿走婴儿睡眠地方的软的各种玩具,不要睡在柔软、绒毛的、宽松的被褥上。

3、让看护宝宝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应该保持宝宝仰卧的正确姿势,以及在柔软的物体上面睡眠的危害。告诉保姆、祖父母和其他看护人有关SIDS的危害。

4、确保在宝宝睡眠的时候,脸上和头上不要覆盖任何物品。不要让毯子、被子等盖住宝宝的嘴和鼻子,最好的办法是给婴儿穿上睡衣,这样就不必再盖其它东西了。如果您要给他盖摊子或被子,就要让婴儿的脚在床的底部,毯子不要高于孩子的胸部,毯子的边缘要放在床的周边;

5、不要在宝宝的旁边吸烟

6、不要让宝宝在睡眠中太热。宝宝睡眠的时候要保持温暖,但不要太热。宝宝的居室温度以成人感觉舒适为准,盖过多的衣物会让宝宝太热。

另外,有些妈妈总担心宝宝在睡眠中会翻滚。当孩子可以自己翻身时,SIDS的风险就会大大减小。在2到4个月龄时是SIDS危险最高的时期,因为这时候大部分宝宝还不能从仰卧翻倒俯卧位。

宝宝安全法则中的不安全

父母为了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自我保护,总是告诫他这样那样的“安全法则”,然而,世界随时在变化,许多原来看起来安全的法则有的已经不再适用。

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父母常常教导孩子“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事实上,这一法则存在3个问题:

问题一: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几位母亲反复告诫孩子,不要与陌生人一道离开公园,然后,母亲们丢下孩子躲到远处观察。结果,她们十分震惊地发现,孩子居然与陌生人一起离开公园去寻找“丢失的妈妈”。实验表明,平均只需花35秒钟,一位陌生人就可以将孩子引诱出公园。

问题二:该法则暗示孩子,陌生人是坏人,意味着危险,而他们认识的人都是好人,意味着安全。这种暗示会给居心不良的孩子的“熟人”有可乘之机。

问题三: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走失,向陌生人求助极可能是孩子唯一的选择,而这一能力必须在平时与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接触后才能获得。

如果你走失了,去找警察

父母过多地教给孩子这种“大众常识”,忽略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许多警察的标志、徽章都戴在头上或肩上,而孩子的视线主要集中在成人的腰部以下,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孩子很难辨别出谁是警察。

问题二:在某些场合,孩子可能根本找不到警察。

任何地方都不安全

这种说法意在让孩子更小心一点,警惕性更高一点。但是,这种教导是有副作用的,它暗示着危险无处不在,并且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对孩子来说,这不仅是种安全警告,还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信息,打击了孩子自我保护的信心。

这一法则的另一问题是,它的有效期过于短暂,当父母警告孩子时,他就会警觉起来,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危险并没有发生,孩子的警惕性就松懈下来,认为父母的话是危言耸听,可往往这时危险才真正临近。

外出时必须紧跟父母

要求孩子时刻紧跟父母是不现实的,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会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在这样的告诫声中,孩子永远都不可能独立行动。

然而,面对种种不安全的现实环境,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平时可做些训练,教孩子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例如,妈妈特意让5岁的儿子在公园里询问:到附近的儿童乐园怎样走?而她自己则站在远处观察孩子如何选择询问的人,并与之交谈。等孩子问完后,马上和他一起讨论:为什么他要选择这个人,他们谈话的内容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怎样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习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陌生人,培养了孩子观察陌生人的直觉。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往往比那些从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孩子更不易上当受骗。

2、为了减少孩子与父母外出时走失,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给他穿上色彩鲜艳、有特点的衣服和帽子,便于在人群中辨认。如果到外地旅游,父母可随身带着孩子的照片,或给他的衣服缝上身份识别记号、家人的联系方式,万一孩子走失了也有线索寻找。

3、父母要给孩子灌输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知识。以孩子上学为例,可以为他选择上学的最佳路线,沿途查明哪些地方可以安全停留,哪些地方可以寻求帮助和庇护,选定了的路线就要孩子坚持走,并告诉他您会经常检查,看他是否有遵守这一规则,必要时暗中跟随孩子。

本文Hash:072859c7be43256cc152920b2227430d7477d32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