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品德培养法

「品德」包括品格与道德,属於文化社会中多数人赞许认同的正向人格、观念与行为。在教养上,成人对婴幼儿有许许多多的期待与盼望,如乐观、独立、自信……等,是我们希望孩子建立的人格特质;而诚实、惜物、礼貌……等,则是我们想要培育的良好习惯。

在发展上,品德是指婴幼儿从天生自然人,经由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互动,而逐渐在社会中学习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并进而在人际关系中,学习如何待人、律己、循规、守纪等,合於社会规范的一切态度、观念与行为(注)。

由外塑进而内化由上可知:品德的培养是一种外塑(外在成人社会的期望)与内化(内在个人心理的学习成长)的过程。过去的品德教育著重於外塑,靠著不断的耳提面命、说明教导、示范演练、甚至要求奖惩,希望孩子们知道如何做个好孩子、好国民。然而我们发现: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但是闯红灯的人车依然不少,孩子都知道「不可以打人」,但是动手不动口仍然是孩子间解决纷争常见的行为。

因此,品德教育不能只靠外塑,还应注意如何内化,我们对孩子的品德教养除了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及「如何做」之外,如果还能够使孩子「愿意做」、「习惯做」、「喜欢做」则品德教育便能在孩子的心中生根、身体力行,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引导自觉与实践情意有人说品德是知易行难的事,除了认知层面的了解之外,还要有情感与意思的配合才会有实践的行为出现。例如:孩子「知道」不可以说谎,但是打翻牛奶如果没有人看见,需要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边喝牛奶边玩耍,同时「勇敢」冒著可能被责备处罚的危险,才能表现诚实的行为告诉大人事情的真相。所以,在培养孩子品德的行为习惯时,在「告戒」(不该做的事)与「告知」(该做的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引导孩子产生「自觉」与「实践」的情意(情感意志),才能促使孩子将品德表现於日常生活之中。注:摘自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东华出版社)

品德教育不能只靠外塑,还应注意如何内化,我们对孩子的品德教养,除了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及「如何做」之外,如果还能够使孩子「愿意做」、「习惯做」,则品德教育才能在孩子的心中生根。至於如何培养品德的情感意志,建议可以从下面三个方向来努力:

一、示范与模仿示范与模仿是社会行为发展学习的重要管道,虽然「示范」属於「告知」品德行为内容的认知层次,但是透过示范「营造品德环境」却是引发品德行为情感意思,因为大多数人自己不让位,还会盯著让位的人看。我们在「缺乏让位美德的环境」中,要自觉有让位的必要及积极实践让位行为是比较困难的。同样,大人如果希望培养孩子乐观、独立、自信、诚实、惜物、礼貌……等品德,自己便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时表现这些行为,如此孩子自然可以在这样的品德环境中模仿学习、同时培养「大家都是这样」、「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品德情意。

二、积极回馈社会行为在外塑的过程中,不免要经历外在回馈的增强、鼓励效果。好的品德表现,透过赞美、认可或好心有好报等正向回馈,会强化品德行为的持续表现意愿。小孩子刚学会自己穿衣、穿鞋,每次完成动作一定会看看大人、甚至跑到你面前,只为了要看你对他点点头、或是说一声「好棒」;小孩主动向别人打招呼问好,如果获得称赞一定会继续表现礼貌。可见积极回馈对品德行为的鼓舞作用。不过,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外在的回馈而减少主动的行为表现,大人 给予回馈时要把握「具体」及「付予信心」两个原则。例如:「我就知道!你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鼓励独立)、「你看!你能够自己把玩具收好、把书排好,真能干!」(赞美爱物)、「我相信你会告诉妈妈(爸爸),弟弟为什么会哭这么大声?」(期勉诚实)。

三、习惯成自然由外塑而内化、从他律到自律是品德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所有的良行美德唯有在大人教导鼓励后,能够转化为孩子自发的行为表现才有意义。大人无法时时刻刻留在孩子身边叮咛、鼓舞,我们希望孩子能自己提醒自己、自己乐意表现好的行为、而最后终於能够习惯成自然,使品德成为孩子自己修养的一部分,真正落实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於是大人除了不厌其烦的示范、提醒及回馈之外,不妨也将我们希望孩子建立的品德,视为孩子该有的自然习惯。例如:「哇!你忘记说『请』。」(你本来会表现礼貌的,只是忘记了)、「没有关系,你已经可以自己做的。来!再试试看。」(把独立视为当然)。

总之,为了避免孩子的品德教育流於形式、光说不练、知而不行,除了教孩子认识了解品德之外,还应该培养孩子实践品德的情感与意志。而前面所述:提供模仿学习的环境、不断演练、累积经验、进而从外塑到内化、形成习惯,是身体力行培养幼儿品德情意的不二法门,有意者不妨试试看!

浅谈情感陶冶法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古人云:“养其习于童蒙”,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品质,是一个人终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家都知道:个人成功的取得不仅依赖于高智商,更在于情商所起的深远影响。高情商的人乐观面对困难与挫折,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善于协调各种关系,这正是现代幼儿情感教育的培养目标。幼儿由于生活的局限性,控制能力差,易受暗示与情感的支配,所以应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幼儿行为受到锻炼,而情感陶冶法能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一)情感陶冶法概论

情感陶冶法是激发幼儿情感,形成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切实可行、效果明显的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自然的,特别是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品德的方法。其特点不是向幼儿传授传统的道德认识,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根据教育要求,以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幼儿。

一、拥有爱心是情感陶冶法的基础

捷尔斯基曾说,“爱,这是一切善良、崇高、力量、温暖、快乐的创造者。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幼儿缺乏知、情、意、行的意识,我们无法对他们用道德术语系统地讲大道理;只有让他们在友爱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良好行为方式的影响,是适合幼儿认知和发展水平的。情感的培养不能单纯靠灌输,而需要在一定情境中进行陶冶。如培养幼儿爱同伴、爱父母、爱老师和关心别人等等,就不能用几个故事、几句话就达到目的。这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活动中设置情境,付出爱心,让孩子时时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关怀、尊重,孩子才会按照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爱各方面的孩子,更应关心、爱护那些天资差、爱淘气的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品德教育更不容忽视。记得我班有一位名叫李安的孩子,起初,李安少言寡语,规规矩矩,但时隔不久,小家伙好动、顽皮、淘气的天性就暴露无遗。做游戏,他总要选好的角色,否则会哭闹不停,玩玩具时,好好的汽车、飞机不是拆掉了轮子,就是摔坏了方向盘;吃午饭,老师稍不留意,他就将脏东西扔进小朋友的碗里,对方哭了,他却偷着乐。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我也颇为头疼,但我没有放弃对他进行教育,一次次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平时李安有细微的变化就当众给予表扬和鼓励,时常拍拍小脑瓜,摸摸小手,让他真正感受到爱,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获得了老师的表扬,说明自己做对了,反之就错了,于是他每天都在老师的关爱下变化。久而久之,小家伙的许多不良习惯慢慢消失了。可见幼儿期的孩子可塑性强,习惯既容易形成,又容易改变,因此老师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道德熏陶,用爱心去情感陶冶每一位孩子,一定会比灌输的方法、说教的方法,硬把成人的一套道德观念,强加给幼儿的效果更好。

二、如何运用情感陶冶法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培养

1、人格感化

所谓人格感化是指教师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景对幼儿进行陶冶。幼儿交往接触范围狭窄,大部分时间与父母、教师在一起,成人的举止言行就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人格感化主要包括两方面:

①榜样作用

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没有什么事情象榜样那么温和深刻地打入幼儿心里。比如:有的幼儿不爱护图书,把书撕了折着玩。我就当着幼儿的面仔细地把也撕的书一页页地粘好;有的幼儿把玩具弄坏 ,我便和幼儿一起动手把它修好;使幼儿无形中养成爱书和尊重别人成果的好习惯。老师在思想、行为上为幼儿做出榜样,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在精神等方面给幼儿以滋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积极引导幼儿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

②不容忽视潜教育

在幼教工作中,时常会出现这些现象,如教师在检查幼儿个人卫生时,发现有的幼儿指甲又长又脏,老师虽然能够及时为幼儿处理干净,却免不了抱怨几句是斥责一番。这时,教师积极的道德行为就会被消的道德情感所抵消。那么,平时教育幼儿不怕脏的良好道德在幼儿心目中就会被冲得荡然无存,影响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成人的思想品德,对待幼儿的态度及行为对幼儿有着到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成人用爱和关怀对待幼儿,就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感到安全重视,乐意听从成人指导,从而产生做个好孩子的愿望。相反,如果粗暴地对待幼儿或关心过份,或置之不理,都会使幼儿产生情绪不安,造成性格与发展的不和谐,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过分依赖、胆怯等行为。因此,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

2、环境陶冶

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情感发展很不成熟,需要依赖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幼儿好模仿,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幼儿园的小朋友大都是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爱清洁、守纪律,那么个别幼儿的不和谐也会慢慢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例如在园内开展各种活动,每逢“三八”妇女节,请幼儿讲讲“我的好妈妈”,引导孩子给妈妈献上一朵花,送上份礼物,每逢“五一”劳动节,引导幼儿观察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的工作,带孩子们到工厂、百货大楼等了解工人叔叔、阿姨们劳动的意义。“国庆节”,在园内举办“小小画展”,组织歌唱祖国的音乐会等。生活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一种同化力。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同化力,积极创设良好的班风,使幼儿都享有表扬和奖励的机会,在集体环境中得到尊重、理解、信任,萌发其积极向上的情趣,形成适合于幼儿良好品德养成的集体氛围。

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人际关系作用教育幼儿。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分配角色时,孩子们都想做好人,做头领,那些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有的教师很注意掌握教育时机,让全班小朋友评价调皮小孩能否做头领,过后小朋友之间相互督促,从而巧妙地运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大家。事实上,只要真心爱孩子,每一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都能找到“绝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艺术陶冶

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育中,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童话、图片等艺术作品,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清是非,明白道理,影响和塑造美好心灵,这对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是十分有利的。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应该单纯利用美育来影响儿童,要结合幼儿特点来培养。例如听“《对不起,没关系》”能给幼儿无言的陶冶和感染,知道与同伴相处应该团结友爱。再如: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别人说话时总爱插嘴,没有礼貌。教师讲了《讨厌的八哥鸟》故事,用艺术形象打动幼儿心灵,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都表示不愿意做讨厌的八哥,做事要遵守规则,要讲礼貌。这些教育活动都极易进入幼儿心灵,美化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进地道德品质的培养。

幼儿在一日活动 之中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熏陶,而情感陶冶让幼儿在友爱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良好行为方式的影响,是适合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的,有利于从小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所以我觉得情感陶冶法是激发幼儿情感,能使幼儿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个性的一种德育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刍议如何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人的品德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学校进行道德的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几点尝试:一、对幼儿进行耐心的说教“说教”是指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帮助的教育幼儿分清是非,提高道德认识。在教学中,我时常利用课文中的概念、道德的要求,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幼儿的行为,例如:给幼儿讲“小山羊过桥”的童话故事,教育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讲“农夫与蛇”的故事,教育幼儿要爱什么?恨什么?同情什么?使幼儿初步形成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抓住少数幼儿在吃饭中乱撒米饭等不良行为,给他讲道理,教育幼儿从小要珍惜粮食。二、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榜样”是指符合道德行为准则的好人好事,并用此来教育和影响幼儿。即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教育幼儿的一种方法,它历来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幼儿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语言提示来的更快、更大、使幼儿易于信服和模仿。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幼儿去观察他们周围的生活的好人好事,给幼儿讲小朋友乘公共汽车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的故事等,启发幼儿去效仿,努力培养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三、组织幼儿进行行为练习行为练习是指教师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去反复进行实践,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幼儿道德行为的一种基本放法,是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具体表现在幼儿行为练习方式上,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尝试:第一,各种实践活动的练习。如通过组织幼儿修补图书和玩具等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爱护公物和关心集体的品质。第二,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练习。如组织幼儿拣教室中的废纸屑,培养幼儿爱劳动行为。对幼儿进行来园和离园的礼貌行为练习和如何接待客人的练习等,使幼儿从小就养成尊敬家长、老师小朋友和周围人的良好品行。四、对幼儿进行行为评价教育行为评价的方法,是指对幼儿的道德行为给予评价的一种的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幼儿品德方向发展的作用,行为评价的方式有表扬、奖励、批评等,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言行。如对爱护公物,帮助小朋友,在家中听父母的话,并能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物的幼儿在班上给予表扬或佩带小红花等奖励,对极个别欺负下伙伴或吃午饭挑食的幼儿给予耐心的批评帮助,通过表扬、批评等行为评价,能激励幼儿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发展。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二十一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是摆在每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人作为一个年轻的幼教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决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不断地学习、探索进取,力争做一个让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兼职编辑:李颖怡)

本文Hash:ae1fe424feefe77a49b089fa74897d389eecf6c7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