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不良习惯为近视主因

  6月6日是第十四个 “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主题是 “关爱青少年眼健康”。资料显示,青少年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呈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小眼镜”已经从小学校园弥漫到了幼儿园……

  “小眼镜”早已不稀罕

  6月7日,星期天,8时10分,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四楼验光室,记者看到,来这里验光配镜的大多是青少年。

  据介绍,每年中、高考前和寒暑假都是学生配镜换镜的高峰期,因为考试复习紧张,或者假期玩耍过度,学生的视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每年寒暑假该院小儿眼科就诊量就会大幅上升,每天可达到600余人。“才上小学六年级,去年冬天才配的200度的近视镜,最近几天又嚷着看不清了。”家住老代庄的李先生带着孩子来配镜,“马上就要期终考试了,只能赶快带他来再验验光,看能不能换个度数高一点的。”看着儿子,李先生一脸无奈,“爱看电视、爱玩电子游戏,咋说也不听”。

  在这里,记者还见到了一名4岁的“小眼镜”,小姑娘是在幼儿园体检中发现患有斜视,现在每天都要通过戴专门的眼镜来进行矫正。“近年来,学龄前儿童近视的越来越多。”该院眼科主任陈鹏介绍,前些年,学龄前儿童因近视前来就诊的人数只占该院近视门诊比例不到5%,而从前年至今,这一比例正在持续上升。究其原因,陈鹏表示,年轻父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各项技能或是过早让孩子开始读书认字,使孩子过早、过度用眼,导致了近视的发生。“有的父母一两岁就让孩子认字、学英语,三四岁就弹钢琴,一弹就是一两个小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会让孩子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睛受到伤害。”陈鹏说。

  学龄前儿童需重点关注

  陈鹏主任提醒:佩戴一副合适的眼镜仍是目前矫治近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模糊的迹象,就要积极主动地给孩子佩戴眼镜,而且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验光配镜,还要定期复查,不要一副眼镜戴到底。造成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种,发现情况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及时诊断,合理治疗。“3至6岁是孩子眼睛发育时期,对于孩子的培养要适可而止。不要过早、长时间地让孩子写字、看书、弹琴等。”陈鹏说,儿童的眼屈光要素如果出现异常,表明孩子可能患有弱视,也有可能预示着孩子日后发生近视的概率较大,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问题要及早发现并采取矫治措施。另外,父母需多加留心孩子的眼睛健康,如孩子是否行动迟缓,反应比同龄人慢一些,是否看东西的时候喜欢眯着眼睛、皱着眉,有没有觉得眼睛酸胀不舒服,有没有感到眼前模糊、景物晃动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就应该格外留意,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检查。孩子的眼睛出了问题,都是有线索可查、有迹象可寻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半年到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在6岁以后可一年查一次视力。这样对儿童视力健康极有帮助。

  不良习惯为近视主因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眼科主任陈鹏说,造成青少年视力低下及近视低龄化有先天和后天等多种原因,最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比如长时间眼力劳动,看书、看电视、玩电脑、做作业等,造成眼睛过度疲劳、睫状肌挛缩而导致近视。另外,教室的桌椅及黑板不符合标准导致学生自身的读写姿势不正确,环境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视力。再加上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差,不注意用眼健康和个人卫生等都造成了“小眼镜”的泛滥。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戴淑真说:“在青少年近视病例中,不良生活习惯是近视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用眼距离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等都容易导致近视。不少青少年看书、看电视等连续三至四小时不休息,这样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另外,用眼距离过近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近视。一般而言,科学的读写距离是30至35厘米。“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也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陈鹏说,无论电视还是电脑都会产生各种射线,引起眼部干燥和疲劳。在农村地区,由于电视的信号不足,造成接收率不高,屏幕不清晰,雪花点也多,易使眼肌疲劳。而经常玩电子游戏机和电脑的孩子更易损坏视力。

  如何预防青少年近视呢?陈鹏说,防治近视应当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学校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减少学生的负担,使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锻炼。家长们主动督促孩子养成讲究卫生、读写姿势正确的好习惯,孩子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双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不要在刺眼的灯光下或躺着看书;长时间用眼,每隔40分钟左右闭目养神或休息,可以远眺,以放松调节。

改正学龄前儿童的4种不良行为

总是说“不”

“不”,是两岁半大的维维最喜欢说的一个词,也是爸爸妈妈最不愿意听到的一个词。因为维维对于他听到的每个问题都用“不”来回答,爸爸妈妈甚至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你除了说‘不’之外,还会说点什么?”他们问儿子,但是得到的答案还是跟往常一样。

维维的爸爸妈妈开始减少他们自己说“不”的次数,看看能不能对维维有所帮助。当维维想吃饼干时,妈妈不再用“不,现在不能吃”来回答维维,而是说“好的,你吃完晚饭之后再吃。”虽然这样实际上也是在说“不”,但是维维的反应不像以前那样消极了;并且,妈妈遵守了她的诺言,维维在晚饭后立刻就吃到了饼干。随着爸爸妈妈把自己说的“不”变成“是”,维维也开始多多地说“是”了。而且爸爸妈妈听到后,会立刻笑着拥抱维维,并表扬他“我问你是否愿意洗澡时,你说‘愿意’。我很高兴。”维维说“不”的次数真的慢慢减少了。

爸爸妈妈也减少了问只能用“是”或“不”回答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晚饭时想喝点什么”,而是问“你想喝果汁还是牛奶”,这时,维维会高兴地做出选择。他们采用这种无痛的方式,纠正了维维总是说“不”的习惯,很快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温馨起来。

专家点评和维维一样,“不”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说的一个词,因为父母也总是把“不”挂在嘴边。学龄前儿童经常在自己不应该玩的地方爬上爬下,因此父母经常会说“不,不要碰!”“不,不要打开!”“不,不要这样做!”

减少孩子说“不”的最佳方法就是少给他这样说的机会,其次家长自己要少说“不”。另外,当孩子对你的每个要求都回答“不”时,要去了解他的真正意图。

预防措施

1.了解孩子想要什么

如果你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你就会知道,他什么时候说的“不”是真的,什么时候说的“不”是假的。

2.自己说“不”之前好好想想

如果你对孩子是否做某件事情感到无关紧要,就不要一个劲地对孩子说“不”。

3.少问答案只有“是”或“不是”的问题

尽量不要提供让孩子回答“不”的机会。比如,不要问孩子“是否还想再喝点果汁”,而是要问“你还想再喝多少果汁”。如果你想让孩子上车,不要问“你想上车吗?”而是要说“我们现在上车吧。”然后孩子就会行动!

4.换一种方式说“不”

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停下来”,而不要说“不”。

5.用“请这么做”代替说“不”

父母经常用对孩子说“不”来制止他的某些行为。比起说“不”,父母更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假设你想对孩子说“不要在公共场所乱跑”。平时没事时,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说“请到我这边来。”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说的“是”上

如果孩子点头或者说“是”时,得到了你的微笑和表扬,他就能更容易学会如何说“是”。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孩子“你刚才回答得非常好!”用表扬来强化孩子说的“是”。

2.允许孩子说“不”

有些事情,尽管孩子必须做,但是他还是有说“不”的权利。如果他不想 ,你要跟孩子解释一下情况。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不想收拾蜡笔,但只要你收拾好了,你就可以去玩别的了。”这样说能让孩子明白,你已经听到了他说的话,并且考虑到了他的

感受——尽管他必须听你的。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孩子注意到他总是说“不”

抱怨孩子,让孩子注意到自己总是说“不”,会让他说更多的“不”,来得到你的注意。

2.别对孩子的“不”发脾气

要记住,总是说“不”,是孩子正在经历属于他的正常成长阶段,并且很快就会过去。你在孩子说“不”时发脾气,只会让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关注;而受到关注和证明自己的力量,正是孩子想要的。

改正学龄前儿童的4种不良行为

总是说“不”

“不”,是两岁半大的维维最喜欢说的一个词,也是爸爸妈妈最不愿意听到的一个词。因为维维对于他听到的每个问题都用“不”来回答,爸爸妈妈甚至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你除了说‘不’之外,还会说点什么?”他们问儿子,但是得到的答案还是跟往常一样。

维维的爸爸妈妈开始减少他们自己说“不”的次数,看看能不能对维维有所帮助。当维维想吃饼干时,妈妈不再用“不,现在不能吃”来回答维维,而是说“好的,你吃完晚饭之后再吃。”虽然这样实际上也是在说“不”,但是维维的反应不像以前那样消极了;并且,妈妈遵守了她的诺言,维维在晚饭后立刻就吃到了饼干。随着爸爸妈妈把自己说的“不”变成“是”,维维也开始多多地说“是”了。而且爸爸妈妈听到后,会立刻笑着拥抱维维,并表扬他“我问你是否愿意洗澡时,你说‘愿意’。我很高兴。”维维说“不”的次数真的慢慢减少了。

爸爸妈妈也减少了问只能用“是”或“不”回答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晚饭时想喝点什么”,而是问“你想喝果汁还是牛奶”,这时,维维会高兴地做出选择。他们采用这种无痛的方式,纠正了维维总是说“不”的习惯,很快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温馨起来。

专家点评和维维一样,“不”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说的一个词,因为父母也总是把“不”挂在嘴边。学龄前儿童经常在自己不应该玩的地方爬上爬下,因此父母经常会说“不,不要碰!”“不,不要打开!”“不,不要这样做!”

减少孩子说“不”的最佳方法就是少给他这样说的机会,其次家长自己要少说“不”。另外,当孩子对你的每个要求都回答“不”时,要去了解他的真正意图。

预防措施

1.了解孩子想要什么

如果你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你就会知道,他什么时候说的“不”是真的,什么时候说的“不”是假的。

2.自己说“不”之前好好想想

如果你对孩子是否做某件事情感到无关紧要,就不要一个劲地对孩子说“不”。

3.少问答案只有“是”或“不是”的问题

尽量不要提供让孩子回答“不”的机会。比如,不要问孩子“是否还想再喝点果汁”,而是要问“你还想再喝多少果汁”。如果你想让孩子上车,不要问“你想上车吗?”而是要说“我们现在上车吧。”然后孩子就会行动!

4.换一种方式说“不”

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停下来”,而不要说“不”。

5.用“请这么做”代替说“不”

父母经常用对孩子说“不”来制止他的某些行为。比起说“不”,父母更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假设你想对孩子说“不要在公共场所乱跑”。平时没事时,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说“请到我这边来。”

解决方案

应该做的

1.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说的“是”上

如果孩子点头或者说“是”时,得到了你的微笑和表扬,他就能更容易学会如何说“是”。你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表扬孩子“你刚才回答得非常好!”用表扬来强化孩子说的“是”。

2.允许孩子说“不”

有些事情,尽管孩子必须做,但是他还是有说“不”的权利。如果他不想 ,你要跟孩子解释一下情况。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不想收拾蜡笔,但只要你收拾好了,你就可以去玩别的了。”这样说能让孩子明白,你已经听到了他说的话,并且考虑到了他的

感受——尽管他必须听你的。

不应该做的

1.不要让孩子注意到他总是说“不”

抱怨孩子,让孩子注意到自己总是说“不”,会让他说更多的“不”,来得到你的注意。

2.别对孩子的“不”发脾气

要记住,总是说“不”,是孩子正在经历属于他的正常成长阶段,并且很快就会过去。你在孩子说“不”时发脾气,只会让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关注;而受到关注和证明自己的力量,正是孩子想要的。

本文Hash:c1efd038f07d9ffeda543ae6ff4d69b30a4dc8ba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