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偏食罪来自于父母?

医生提醒:6个月到1岁阶段是孩子饮食习惯“定型期”应少吃甜、咸两种口味食品

有的家长经常抱怨:孩子总爱吃零食,从不好好吃饭;除了鱼肉什么都不吃。对此,北医三院儿科专家李松教授指出,大部分孩子偏食都是因为家长挑食造成的。而6个月到1岁是决定孩子饮食习惯是否合理的“定型期”,家长应少给小儿吃甜、咸食品,避免孩子长大后偏食。

孩子偏食多由父母造成

如果一个孩子偏食,先要看他有没有某种疾病,如果排除了疾病因素,那就是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问题了。目前绝大多数孩子对某类食物偏食都是因为父母也不爱吃这种食品,李教授说:“比如,有些大人喂什么都先尝尝,不好吃就不让孩子吃,就容易造成孩子偏食。或者家里人不爱吃牛奶、牛羊肉,或不吃鱼,在自己家里就不做,爸爸妈妈都不吃,小孩也学着不吃。”在偏食的食物类型中,人们偏食的最典型表现就是:不爱吃青菜。因为不同青菜含有不同的味道,芹菜、香菜、茴香都有特殊的味道,如果家里人不吃这些菜,那么小孩就不喜、不接受。

6个月到1岁期间少吃甜、咸

李教授指出,孩子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要经过训练的。尤其是孩子在6个月到1岁时,这一段的饮食不管理好的话,就会造成以后偏食、营养缺乏。所以要特别注意,在6个月到1岁期间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甜、咸两种口味食物要少吃。由于多数人喜欢甜味食物,如果父母再“强化”孩子吃甜食,他以后就脱离不了。而爱吃甜食是一个很大的毛病,以后会造成热量过剩,出现肥胖问题。再有,一定要避免吃口重的东西,避免吃咸。做菜尽量少加盐,吃白煮出来的肉、青菜。经调查,孩子小的时候吃淡的,长大以后不容易挑食,小的时候吃咸的,长大以后就容易挑食。

母乳喂养不易偏食

李松告诉记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吃母乳的小孩不容易挑食,而吃配方奶的小孩容易出现挑食。因为妈妈是吃多种多样食物的,所以母乳就有各种各样的味道。而配方奶一个品牌是一个味道,非常单调,孩子就容易挑食。所以最好吃母乳,如果母乳不够,还要补充配方奶。

专家支招纠正偏食

如何避免孩子偏食,已经出现了偏食的孩子该怎么纠正呢?李松说这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可以采取“鼓励法”和“食物搀杂法”。比如,在餐桌上,大人要起表率作用,称赞菜肴“好香”、“真好吃”,并让孩子尝一尝、闻一闻。这样,就会引起孩子的食欲和兴趣。切不能当着孩子讲些“肥肉太腻”、“羊肉太腻”、“萝卜太辣”的话,这样会使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厌恶感,造成孩子偏食。又比如吃面条,小孩子不会拿筷子,家长应手把手地教,孩子尝到鲜美之味后自然会高兴地吃。有些孩子害怕鱼刺而对吃鱼存在恐惧心理,家长应帮助其除去鱼刺再给孩子吃。

家长也应编排合理的食谱

不断地变换花样,在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搀入不爱吃又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既能让孩子摄取到各种营养,又能刺激其食欲。

父母也可以带着偏食的小孩去医院的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医生会针对孩子的营养问题、饮食习惯,进一步训练、锻炼饮食结构,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小儿偏食父母要当心健康问题

很都妈妈会认为孩子偏食就是对食物不感兴趣就吃的少或不吃,或者只挑自己喜欢的食物,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单纯因为喜好问题,孩子的偏食或许有其他的可能。

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可是就是有许多宝宝不肯吃饭,变得面黄肌瘦,不仅直接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儿科专家指出,儿童偏食挑食,不一定是喜恶情绪作怪,很可能是孩子身体出了问题。

不少孩子不愿意吃青菜,一喂青菜就吐掉,家长就以为是他挑食。杨祥正指出,其实这种情况跟孩子的咀嚼功能有关,如果咀嚼功能不好,食物进到口腔后不能磨碎、嚼烂,就会影响吞咽,孩子就不愿吃这类食物了。

婴儿从半岁开始,需要添加辅食,要用杯子喝水、用汤勺吃东西,不然任何东西他都只习惯于吞咽。但是,有的婴儿在添加蛋黄、菜叶等辅食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多喂几次就没问题了。但是,有的家长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看到孩子吃辅食吐了,就心疼得不得了,同时也担心吐了以后营养跟不上,就放弃添加辅食,继续给孩子喝奶。直到孩子一岁以后,家长意识到必须让他正常饮食了,由于孩子的咀嚼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就不喜欢吃饭菜了,即使吃也只吃软的好吞咽的食物,对正常饮食无法产生兴趣,慢慢出现偏食、厌食的情况。

专家提醒家长,孩子6个月至一岁是锻炼咀嚼功能的最佳时期。孩子咀嚼功能锻炼好了,不但能避免偏食、厌食的发生,还能促进大脑发育。

不少孩子到了吃饭的时候却不愿意吃饭,杨祥正指出这可能是孩子胃的节律出现了问题。

“家长生怕孩子饿着,经常这人给孩子递个饼干、那人往孩子嘴里塞个面包,一天不分时段,不停地给孩子喂吃的。孩子的肠胃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胃的节律也受到破坏。”杨祥正说,食物在人的胃里要停留一段时间才会进入肠道被人体消化吸收,如果人吃东西没有固定的时间,刚吃进胃里的食物还没有进入肠道消化吸收,新的食物又进入胃里,就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基本固定孩子的吃饭时间。

专家还指出,孩子胃口不好,有可能是便秘惹的祸。一般来说,孩子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1~2次,如果持续4天不大便,或粪便相当硬,就可以认为孩子便秘了。便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儿童便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便秘,如饮食过于精细少渣、肠蠕动减弱、情绪差等;另一类是器质性的,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神经源性肠发育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病继发便秘,这种便秘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有便秘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肛门肠道异常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调整,多吃些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若孩子超过2天未排便,可用腹部按摩等方法协助其排便;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必要时遵医嘱给孩子用药。

小儿厌食有父母原因小儿厌食吃这些有助开胃

孩子不喜欢吃东西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有自身的原因,或者是饮食的原因,那么到底为什么小孩子不喜欢吃东西呢?会出现厌食的现象呢?

1、身体原因

(1)某些胃肠道疾病的影响: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应具体排查找到原疾病;(

2)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消化道变态反应,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药物会导致食欲不振,厌食。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也有可能引起厌食。如缺锌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

(5)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

2、父母方面的原因

1、饮食无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进食时间延长或缩短,正常的胃肠消化规律被打乱。

2、片面追求高营养,肉蛋奶无节制地填喂,损伤胃肠,引起消化不良。

3、零食不断,嘴不停,胃不闲,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紊乱。

4、饮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热量,使血糖总是处于较高水平而不觉饥饿。

5、进食环境差,边吃边玩,或进食时家长逗弄、训斥,使大脑皮层的食物中枢不能形成优势的兴奋灶。

6、家长过分关注孩子进食,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以拒食作为提条件的筹码。

7、运动不足,代谢减少,胃肠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

8、服药太多或滥用保健补品,增加胃肠消化吸收的负担。

导致小儿厌食的因素有很多,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小儿厌食怎么办?

⑴乳食不节型

①鸡内金粥: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末。先用粳米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至稀稠适当时加入鸡内金粉3~5克,加少量白糖,分次温服,连服5日。

②萝卜子粥:炒莱菔子10克,北粳米50克。先用炒莱菔子煎汤,然后加入粳米,文火煮成稀粥,每日服1次,连服3日。

③山楂麦芽粥:生山楂、炒麦芽各6~10克,粳米50克。先将山楂、麦芽煎水,然后用此水入粳米煮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日1~2次,连服数日。

④消食粥:莲肉10克,山药30克,芡实10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许粳米煮粥,可健脾消食化滞。每日服1次,连服3日。

⑤淮山内金粥:怀山药15~20克,鸡内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将山药、内金研成细末,与米共同煮粥,米熟烂后,加适量的白糖调味食用。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进食少,伴见食后腹胀、泄泻等。

⑵胃阴不足型

①荸荠粥:将荸荠100克去皮捣碎,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同煮,文火熬成稀粥,每日1次,连服数日。

②梨汁粥:梨3~5个捣烂取汁,粳米50克,先将粳米熬成稀粥,将梨汁兑入,开一次后即关火,每日1次,连服1周。

③蔗浆粥:粳米50克,加入适量水煮成稀粥,将新鲜甘蔗榨汁,在粥中兑入甘蔗浆100~150毫升,分次温服。

本文Hash:2b62e633a7e3baf9d9cf0b0ba08b2017dbd914e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