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你家沉默的宝宝

你对那个小家伙说:“累吗?”摇头。“喜欢妈妈给你的礼物吗?”点头。“宝贝把玩具收拾一下!”没有反应。

怎么办呀?宝贝就像一只沉默的羔羊,总是在那里不声不响的,这使得你对他担心起来!

宝贝为什么不说话?

沉默宝宝四式:

◆只做不说式沉默

◆害羞式沉默

◆受气包式沉默

◆就不理式沉默

TIPS:这样的孩子,不是不说话,而是不爱说话!

1、生大病了!智能落后、脑性瘫痪、听力障碍、儿童孤独症、中枢神经受损可导致说话障碍。

2、天性内向!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安静,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等于没想法。

3、不被关注!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语,与孩子缺乏交流,使孩子表达能力差。

4、家庭不和!在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乏安全感,话语很少。

5、限制过多!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经常限制其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言语很少自己做主。

-只做不说式沉默

CASE:掏出一个特别大的面包

一对前来咨询的母子正好赶上我吃饭,我把饭盒往身后的架子一放就开始工作。工作结束后,做妈妈的一再道谢,很关怀地询问工作室的情况,并表示,有什么需要的一定要告诉她。4岁多的男孩子奕奕径直跑出去,将一个塑料袋放在工作台上,掏出一个特别大的面包,递给我。

我咬了一口,确实饿得不行了,“谢谢!又香甜又松软,正是饥饿的人最需要的呢!”

他非常满意地笑了笑,把剩下的面包又递给我。

做妈妈的一直在旁边教他说“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请老师吃面包!”“全部给老师吧,这是我们专门从莫斯科餐厅买来的。”

宝贝一句话也不说,完了就自己玩飞机拼图去了。

提问妈妈:你是否有意识地教给宝宝社交的言语?

提示:陪宝宝一起开口!

这种情况在0-3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这个时候,宝宝对物质的兴趣远远大于人际关系,他们处于语言的敏感期,比较喜欢学爸爸妈妈说话,自主言语的能力很差。你看,宝宝就是那么直接简单地给你最需要的东西。他发现你饿了,他就直接拿吃的给你,然后有点紧张地看着你吃,你吃得很带劲,这就是给他最好的回应,如果你装模作样,他立刻就能感受出来。只是你要有意识地教宝宝开口就更好了,与其坚持让宝宝说:“快说谢谢阿姨”,不如说:“咱们一起向阿姨说谢谢好不好?”

-害羞式沉默

CASE:深沉的小男人

同事们看到我儿子的时候,总喜欢摸着他的头说:“哟,小伙子长得多精神呀!”这对于这个4岁的小宝宝来讲,好像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让他向叔叔、阿姨们问好,但这个小家伙就是那么平静地站着,很深沉似的,不言不语。

这个时候,无论我说什么,周围的人给他什么小玩意和礼物,他都默默地接受,悄不声地玩,好像周围的人都不存在一样。同事们给这个宝贝的评价是:高傲而清高。

提问妈妈:你是否能够由衷地感谢、赞扬、关心身边的人?当然,这些人里面包括宝宝。

提示:语言是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宝宝已经开始会害羞了,原来比较能说的宝宝也可能变得腼腆起来,他发现自己与周围人群相互影响。但是你能够从他的眼神、动作中感受到他要表达的一切。小孩子实际上能够全身心地感受对方,并且毫无保留、表里如一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他语言、社交能力发展尚未成熟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寡言”。

不管是多大的宝宝,请你千万不要告诉他:他是个多么没有 礼貌的,多么不惹人喜爱的宝宝。尽可能地关注他的情绪,他会因为得到你的鼓励而开口。

-受气包式沉默

CASE:一直把自己吃到呕吐

“你喜欢什么书呢?科学的?这本不错哦。要么是米老鼠的,还有送玩具呢。这个是教画画的哦,喜欢什么,嗯?快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喜欢什么,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给你买了,万一你不喜欢不看怎么办?万一你喜欢的我没有买,也很麻烦的呀?你说话呀,说啊……”

3岁多的甘甘坐在小矮凳子上,两手紧紧地揪着衣服的花边,眼睛木木地看着前方,前方并没有任何一本书,眼泪好像要掉下来了。

甘甘妈妈说她在家也是这样的,什么都不爱说,动不动就哭鼻子,在幼儿园,老师让吃饭,吃不下也不敢说,一直把自己吃到呕吐为止。

提问妈妈:宝宝常常得到你的尊重、倾听吗?即使他说的话很荒谬、可笑?

提示:采用建议式的表达方式。

宝宝是否常常向你表达他的感受?包括:高兴的、痛苦的、愤怒的、悲伤的……宝宝是否拥有与他年龄特征相符的决定权?比如:我想要红色的毛巾而不是蓝色的!我饱了,不想再吃任何东西了。而你是否考虑了他的意见?

如果你希望宝宝多说,那么你就应该扮演忠实的听众。一位忠实的听众意味着:

★你必须蹲下来以便你能平视宝宝,就像倾听一位尊敬的人那样;

★你必须尊重宝宝的谈话内容,包括他的不良感受,并理解他此时的感受;

★尽可能给宝宝建议而不是代替宝宝决定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宝宝可能希望穿蜘蛛侠衣服上幼儿园,你可以给他建议:这是件非常特别的衣服,不过,你不认为表演时穿上它更酷吗??

-就不理式沉默

CASE:遭遇“探子+?漏勺”妈妈

“老师说你最近跟小敏玩得很好呢,她是谁啊?住在哪里?她不是前几天跟你打架的那个吗?”5岁的儿子不理睬妈妈,跑开了!

“嘻嘻——我儿子说他喜欢班上的小敏,那个扎小辫穿红裙子的女孩子,还挺漂亮的呢。”有一种妈妈就是这样碎嘴唠叨。儿子慢慢变得话很少,不愿意理睬妈妈。

提问妈妈:你有没有留给宝宝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提示:做孩子喜爱的妈妈需要有一定的承载力!

即便是宝宝,也有自己希望保留的东西,过多地侵占他的私人空间会令他感到不安,尤其是那种希望知道宝宝一切,但又无法保守秘密的爸爸妈妈。多嘴地向亲朋好友唠叨宝宝的糗事,宝宝会变得没有自信,心灵缺乏归属感。你和孩子之间应该有属于你们的小秘密,你能够为他守口如瓶,那你就是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

如何应对我家的易怒宝宝

  婴儿是非常可爱的,同时他们有时也非常恼人。当婴儿感到我们冷落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情绪,异常暴躁。这时你很可能会觉得是乳汁喂得不够,但是别忘了尿不湿太潮湿、排便异常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对差不多几周大的婴儿,饥饿以外的事情都会让他们很生气。

  如果婴儿一直哭闹,怎么劝慰都没用,试着抱着它走到另一个房间,抱着它转圈,跟他玩。做怪脸,咧嘴笑,向他的脚和肚子吹气,把着他的手摸自己的脸、嘴、鼻子、头发。让婴儿握住你的手指头,慢慢伸远,让他够不到等。

  如果你的孩子很淘气,会捣乱,就把他放在摇篮里或者婴儿车里,然后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婴儿好奇的天性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你可以用老式的摇椅、摇篮或者奶嘴。3周后,母乳喂养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得多。

  往往在医院里很安静的孩子,回到家里睡眠很少,让父母费神。这是因为,出生后48小时内,婴儿在医院里睡着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安静),随后回家后,慢慢才意识到自己来到了新鲜的世界里。

  出生后几个小时内,婴儿处于安静的警觉期,他们的身体正在休息,然而他们的眼睛会四处观望。活动的警觉期中,婴儿仍然很好奇,开始活动四肢,注意力易分散。在活动之后,他们会变得或者很安静,或者更加活跃。之后,婴儿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哭闹。这个时候你可以摇摇床头吊着的小玩具,摇摇婴儿床,或者使用自动摇晃婴儿床都可以安抚婴儿,让他们不哭闹。当婴儿习惯人工喂养的时候,也可以用人工奶嘴来安抚婴儿。

  摇晃婴儿床或其他有节律的运动都可以让婴儿困倦。当他们睡着的时候;便进入了每30分钟交替出现的静止睡眠期和活动睡眠期川。

家长应如何应对宝宝的暴力行为

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宝宝而言,不约而同地会出现一个阶段的暴力行为,或者表现在语言上,有的会表现在宝宝的行为上,那么到底这些暴力行为有没有危害,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上午,有一个家长打来电话,因为自己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有了“突出”表现,即暴力行为,这位家长很是焦虑,希望的专家给予解答,如何帮助孩子越过这一难关。

在每一位宝宝的成长中,都会在行为和表现力方面有一些惊喜出现:比如他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或者是模仿成年人的行为等。这些行为都说明宝宝在成长,他们有很强烈的表现欲,在不被人注意或者不能满足于它们的内心要求时,都会以暴力行为出现,引来别人的注意,或者争取自己的利益。比如会打别的宝宝一下,或者抓妈妈的头发,摔东西等,这都是宝宝在用自己的行为说话,还有些个别的会用自己的语言一直对家长愤慨表示,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客观的宝宝的暴力形式。

对于这些宝宝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家长们也不要过度担心,也无需做出过激的行为,以免对宝宝的幼小心灵造成伤害,以下是专家为各位家长介绍的几种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家长要积极引导宝宝。

不能一直惯着,溺爱着宝宝,很多时候宝宝的无理取闹或者不合理的表现都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和放纵导致的。尤其是现在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各位父母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迁就而不是放纵。

第二、家长需要鼓励宝宝。

当宝宝有了表现欲,希望引起别人注意时,家长一定要在此时加以引导,与宝宝多多交流,家长的一声加油,一个肯定的微笑,对宝宝的成长尤为关键!

第三、家长在培养宝宝的辨别能力。

这对于家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宝宝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一点一点帮他们建立起来的。

第四、家长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家庭中,父母一定要避免在宝宝面前争吵,也千万别打架,这样也是对宝宝的成长环境起到了相当关键的影响作用,让宝宝远离了暴力。在思维和心灵上也都是最好的教育。

温馨提示:暴力行为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家长要合理和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只有家长给予了正确的方式,对于宝宝的成长也是起到了最大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Hash:a8bd13ccca0deea2abae29bfbbcf049e689e54f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