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眼泪别心软!

当孩子想要的到某样东西而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哇哇大哭起来,而家长看到这种情景也往往会满足小孩的需求。然而,正是由于家长的这种惯性思维,宠坏了孩子。当孩子得到一次的满足后,下次还是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打到目的。

但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而是想通过“掉眼泪”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家长要善于识破孩子的小聪明,不被孩子的眼泪所蒙蔽,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泪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

南南本来是个很乖巧的小女孩,成天都是乐呵呵的。最近一段时间,南南突然变得特别容易哭,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比如想买一条漂亮裙子,爸爸不让她把动画片看完,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她都会大哭大闹。父母不由自主地心软下来。最近几天,南南的哭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连她自己做错了事也哭个不停。

对孩子的眼泪别心软!

为什么南南会突然变得爱哭了呢?事情还得从一个星期天说起。南南同妈妈一起逛街时,看到了一个很可爱的洋娃娃,可是妈妈不同意买。南南哇一声就当街大哭起来,她响亮的哭声引来许多过路人驻足观望和议论。妈妈窘极了,只好匆匆买下了娃娃就往家里赶。从这以后,南南越来越尝到了哭泣的甜头。她发现,只要自己一哭泣,妈妈就招架不住,进而就会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南南掌握了“眼泪”这个对付父母的好武器。以后,只要父母不能满足她的要求,就会大哭大闹,终于养成了爱哭的坏毛病。

其实,对孩子而言,这种哭泣并非表明他们真正受到了伤害,他们更多的是把眼泪当成对付父母的武器。通过哭,他们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怀和注意,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还可以逃避许多惩罚。

真正造成孩子把“哭泣”当武器的是父母。当孩子第一次无意识地想通过哭泣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比如得到某个玩具、逃避某种惩罚,让父母带自己去公园玩耍时,如果父母由于孩子的哭泣而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就等于间接地告诉孩子,只要哭泣就一定能使愿望得到实现。无形中,也就间接地鼓励了孩子的哭泣行为,使他们领悟到,可以用哭泣作为武器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样,久而久之,哭泣就成为了孩子的“法宝”,他们就逐渐学会用哭泣来解决问题,用哭泣使自己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东西。

要使孩子改掉爱哭的坏毛病,父母就不应被孩子的哭泣所迷惑和软化。家长要善于识破孩子的小聪明,更不要由于孩子的眼泪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因为这样做不但会给孩子造成父母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印象,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也使孩子的哭泣得到了“回报”,间接鼓励了他们的哭泣行为。父母要记住,坚持原来的决定,就是一种对孩子把“哭泣”当武器的行为最有效的改进。

此外,当孩子哭泣时,父母不需要去安慰他们、劝阻他们,而是要有意识地忽略他们、冷淡他们,让孩子知道,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眼泪改变不了什么。或者,当时就直接向孩子明确指出,哭泣是没有作用的,让孩子主动放弃“哭泣”这一武器。这样几次之后,当孩子发现哭泣的确不能让父母关注自己,眼泪的确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不再用眼泪做武器了。

小编总结:当小孩自己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而用哭来威胁家长的时候,爸爸妈妈这个时候不能立刻向小孩妥协。家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时候有意识地忽略他们,让他们知道哭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以后才会变得坚强起来哦!

对孩子的期待从眼泪到信心

很难想象一个小孩哭得死去活来,原来就是因为一件简单得何足挂齿的事。可是孩子一哭,小事就化大了。为什么哭得如生离死别那样痛苦呢?可能只是因为父母要求孩子向陌生人打个招呼、被逼着坐上跷跷板、被爸爸妈妈带到成人泳池较深的一处、在生日宴会上见到一个小丑……

胆子,是慢慢练出来的

在阿李妈妈的记忆中,哭得最深的童年经历是第一天上幼儿园,一个人从未去过一个陌生环境,而且没有父母在身边,所以,哭几声也不为过吧。不过,那也只是哭了一天而已。阿李妈妈很小就明白,再哭也没有用,因为家人根本不在身边,没有人会来逗我们,所以,还是别浪费眼泪了。

在送sistermoon上幼儿园时,听说班上有的孩子要哭上两个星期才肯罢休,这种性格说是倔强也可、胆小也可,但是不论怎样,总有一天这哭声是要收起来的。

有位朋友的小女儿特别爱哭,哪怕是让她抱着救生圈下泳池,她也可以哭上半小时,然后一直依在妈妈怀中,不许妈妈离开半步。小孩子依恋妈妈是正常的,有依靠当然是尽情依靠,问题是,小朋友长此以往只会练成“胆小如鼠”,对谁都没好处。

有时见老外父母教小朋友,说放纵也可,说放心也可,外国小孩就是胜在胆子够大。一次在泳池见到一位洋太太在泳池中,一手抱着一个未满一岁的婴儿,一边训练四五岁大的女儿游泳,她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求大女儿放开手,自己去游一段路程,虽然孩子本来很不愿意,但最后还是学会了游上一会儿。

孩子的胆,很多时候是父母培养出来的。

跟陌生人说话

小时候经常听到父母教导,千叮嘱万叮嘱“别跟陌生人说话”,但是到了21世纪,小朋友都要建立待人接物的风度,恐怕不能不跟陌生人说话,甚至有些父母就怕子女不肯跟陌生人说话,否则要考名校见校长、老师,人家十问九不应,就肯定不会被取录。

见到陌生成年人或相熟成年人就躲在父母背后的孩子,倒是也屡见不鲜。其实,父母都希望小朋友能大方得体一点,问题是如何去教呢?有时候越叫小朋友跟人打招呼,他们就越是不叫,真不知是胆小还是反叛。

阿李妈妈的大女儿moonmoon原本也是怕丑之人,但这都已成为过去的事了。如今朋友见到她都没有觉得她内向胆小,这是因为从她开始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阿李妈妈就不断制造机会,让她跟陌生人说话。

其中一个令moonmoon无法抗拒的机会,是在餐厅或快餐店点雪糕时,因为阿李妈妈很明确底表明,如果moonmoon自己不去买或跟服务员说要什么雪糕,那么她就不会有雪糕吃。

老外常说:“你想要,就要自己去争取,没有人会给你。”听说过有些成年人在长大后仍然怕跟陌生人说话,甚至乘小巴时都不能在目的地下车,原因是不敢大声呼叫“请停车”。

已经是21世纪了,不可以教小孩子不跟陌生人说话,请告诉孩子:“你可以跟陌生人说话,但别跟陌生人离开。”

信心,从朗诵开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有很多不同的途径,但加速自信心建立往往是在接受过挑战之后。阿李妈妈念中学时曾被老师挑选参加朗诵比赛,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老师的训练和一两次台上经验之后,阿李妈妈发现,站在台上说话并不是那样可怕的一回事,既然可以站在台上说话,那么在台下和日常生活中就更容易。

朗诵是锻炼胆量的一个好方法,而且还可以学习说话的艺术。

moonmoon曾在幼儿园时参加朗诵比赛,在小班也拿过季军,但这风光只是其中一面,大家很难想 象,这个小女孩之前连望着人说话的胆子都没有。很幸运的是,我们在幼儿园遇到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她让moonmoon参加双人朗诵,同时锻炼2个小孩的胆量。有人陪着上台,胆子真是可以大一点,人也放得开一点。虽然那一次没有拿奖,但可以令moonmoon第一次踏上舞台,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之后,每年阿李妈妈也坚持让moonmoon参加一至两个朗诵比赛,念一些短短的诗,以免疏于练习而功亏一篑。经过两三年的朗诵,moonmoon已经不再怯场,现在她说上台时还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而不是畏惧。

同样地,阿李妈妈也让小女儿sistermoon参加朗诵,再一次实践自己一套建立信心的理念。

上台的自信

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大明星也会怯场,只是他们几经辛苦克服了,巨星背后的故事,并不是每个细节都众所周知。

美国著名男演员德格拉斯,很清晰地记得怯场怎样折磨他和阻碍他的事业发展,他说:“我与戏剧学院台下的一个垃圾桶为伴,呕过之后便上台。我克服了,但要花很多时间。”

听说很多名人都是害羞的,林肯、爱迪生、爱因斯坦都不爱在人前说话,更何况上台演戏?

戏剧的训练可令人在台上放松,而曾经有人教阿李妈妈,别看观众的脸孔,视台下云云观众如一个森林,这样就会减少看见人们凌厉的目光。

除了对观众视而不见,深呼吸也是很好的定神方法,因为人在紧张时会不自觉地急促呼吸,那么静气就可以平心,用生理来控制心理。

其实,上台表演是极好的胆量和自信训练,开始训练的时间越早,将来的顾虑就越少。学习朗诵、演戏的最终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当明星、歌星,现代社会出来做事,谁都需要与人沟通,如何得体、大方是重点,也将会是一个人相比其他人的优胜之处。

在台上做到了,在台下的自信就更加绰绰有余。

制造自信环境

小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其实只要注意一下爸爸、妈妈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发现孩子也相差无几。例如说一些自信心爆棚的家庭,妈妈常夸孩子怎么怎么聪明,那孩子也会以为自己是地球上最醒目、最聪明的人。

小朋友需要别人的确认,如果你告诉他糖是咸的、盐是甜的,那么在经过十个人确认之后,他就会深信。同样,你告诉一个小孩他可以做到十次,又或者他不可以十次,他一样也会相信。

失明失聪的海伦・凯勒(HelenKeller)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是因为她拥有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安?苏利文(AnneSulliman)。由不会说、不会听至成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你可以想象,这当中需要多少自信才能成功?

改变命运需要2个条件,一是运气,二是自信。既然运气不能掌握,那就要完全靠自信,而自信背后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

在一些校际比赛的场合,见到某些传统名校的学生,其实并不知道他们的本事到底有多少,但是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是充满自信,能向竞争者摆出下马威。这是因为“自信”就是这些传统名校的风格,这也是为何家长对子女入名校如此上心的原因之一。

不过,学校也只能帮一部分,如果自己技术不济,那么这份自信就是虚的,结果终究也是输。这好比名贵跑车斗普通品牌车,如果驾驶技术不济的话,名车也可以落后,而且输得更丑。

自己哪儿好,自己哪儿不够好

相信自己的好,知道自己哪儿不够好。

我以为“自信”并非觉得自己什么都行,而是大概了解自己的能力到什么程度,同时乐观、积极地参与,并坦然接受成败的结果。

世上总不可能有人什么都赢,而且长胜 “surewin”的态度不可以24小时挂在心头上,万一输了,人就可能崩溃。很多从小到大在学业成绩上表现很出色的人,踏入社会做事后却自视过高,很难与人相处,所以人际关系搞得不太好,也直接间接阻碍了事业发展。可是,有些自信心很强的人,在遇到危机时总是先怪别人不够好、不懂得处理事情等,一次如是两次如是,终有一天要怪罪全世界。而一个憎恨全世界的人,是没办法活得开心的。

调节自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好比有盖世武功但又不主张动武。每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其实还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事实上,要竞争就是要赢别人,但同时又要明白,有竞争便有失败的机会,我们怎能保证在人生中一次失败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要有自信卷土重来,再接再厉。在一个人处于低潮期时,自信更显重要。

有人说:“有自信的人,也能赢取别人的信任。”做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这样才能令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同时,父母对自己也要有信心。文/李敏

别轻易相信孩子的眼泪

妈妈其实很困扰

瞧这一老一小不亦乐乎的样子,好像是我把家里的气氛给搞砸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书上说,孩子小,并不是可以放纵他们的理由,不该做的事情从一开始就要杜绝,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对宝宝的小毛病置若罔闻,等于纵容他不好的行为,有了第一次,后面就可能有无数次,小毛病很容易演变成大问题,会宠坏宝宝。那样,岂不是害了宝宝,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我们的“标尺”在这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对小宝宝同样适用。所以,妈妈应该给宝宝一个“可以”的界限,超出了这个范围,红灯就要亮起来。即便身边有没有支持者,也要“咬牙”挺着。

建议妈妈这么办

别怕宝宝的眼泪

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一看到孩子的眼泪就心软,无条件地满足宝宝是老人的“通病”。这个时候,妈妈既不要和老人“硬顶”,也别妥协,不妨请老人暂时离开,理直气壮地照着你认准的做法去做。当然,千万不能被宝宝的眼泪乱了阵脚,因孩子的大哭大闹就改变初衷。毕竟,好的理念必须得以实施才能见效。

该坚持时就坚持

要想让老人接受你的育儿观点,沟通和共同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渗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你的坚持要用耐心做支撑,给老人一点时间去转变“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另外,如果帮你带孩子的是公婆,还要处理好和公婆的关系。老人心情舒畅,才不会跟你作对

用事实说话

如果老人的善良一而再、再而三地助长了宝宝的坏习惯,一定抓住这个机会现身说法。告诉他们,宝宝正处于“学规矩”的年龄,如果这时不提出严格的要求,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是很难改的。在事实面前,老人通常比较容易接受你的理念。

本文Hash:3bfbd00f5a496eb754c4b7a549ccc08437aff7c5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