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才是彻底解决孩子“撒谎”问题的关键

近期在家长群里看到一个家长的求助,她非常郁闷的请大家帮忙出主意,说她发现近期8岁的女儿总是撒谎。撒谎这件事作为一个她无法接受也无法原谅的恶习,让她深恶痛绝。但是对女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心也谈了……如今真的是黔驴技穷,求大家支招。

具体到孩子怎样撒谎的事情上,她也是滔滔不绝,一副与女儿斗智斗勇的“正义战士”模样:

孩子回家手里多了几个小印章,她追问从哪里来的。孩子回答说是同桌送她的。她看到孩子目光闪烁的样子,追问再三,在答案一直肯定的情况下,她特意给孩子的同桌家长打了电话。结果证明印章不是同桌送的。孩子又改口说是自己捡的,然后忘记了以为是同桌送的。再追问哪里捡的,孩子闪烁其词,后来说是在操场捡的。她一听就知道是谎话,因为这几个小印章连外包装都没有拆开,怎么可能是在操场捡的呢?可是孩子就是咬定在操场捡到的。最后她让孩子把印章教给老师,事情也只好不了了之……

孩子不想去上舞蹈的兴趣班,就借助老师偶有表演的机会告诉她说兴趣班停课了。因为接送孩子去兴趣班一直是爷爷的事情,所以最开始她也没有在意。可是经过隔三差五的停课,她不由有些怀疑,就去找老师询问,才发现舞蹈班并没有频繁停课,而孩子只是不想去而已……

孩子告诉她家庭作业写完了,其实压根儿就是贪玩没有写,还把课堂上写的作业当作家庭作业交给她看。由于她忙,也没有仔细检查就签了字。后来老师在校信通上点名批评孩子连续几次没有交作业她才知道……

孩子的同学告诉她,孩子在班里说自己过年得了多少多少的压岁钱,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

……

类似这样的事情,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不是没有沟通过,孩子在她试图好好沟通的情况下,也总是会痛哭流涕、认真认错并表示要痛改前非,可是转过身就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不就依旧是说话不算数或者等同于撒谎的一种吗?后来她发现孩子的撒谎趋势有愈演愈烈的症状;而且她现在和孩子说话也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疑惑的眼光和态度,总觉得孩子在欺骗她……

诚然,撒谎对于孩子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好的品质。但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以及面对孩子不同类型的谎言,家长要首先学会理解与宽容,同时要有不同的方法和办法来引导孩子,区别对待。

从本质上来讲,孩子的撒谎也不意味着孩子无可救药的不好。我们有句老话叫“童言无忌”,就是特指孩子本性中与生俱来的纯真。但是随着孩子逐步的成长,孩子也一直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赤子之心面对世界的是是非非。他们可能会发现,有时候自己的本性流露并不见得是大人所喜欢的。比如他们喜欢自由自在的玩,但是大人却自有一套能不能玩的理论来随时束缚他们。随着矛盾的产生与冲突不断加深,渐渐地孩子发现,原来适当的隐藏自己才可以得到更多的赞赏,不得已的谎言由此而来。成人世界也自有“言不由衷”的说法,只是比孩子做的更巧妙一些而已。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孩子从实话实说到想要用谎言来换取“世界和平”,既是孩子成长的代价,也是孩子用自己的心灵去探索世界的过程。作为家长,与其火冒三丈的去判断、堵截孩子是否说谎,不如换一个思路,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并将孩子的小聪明引导成为大智慧!

孩子的“谎言”对于家长来讲,基本上都是比较拙略、甚至于不用判断就可以明白的。但是,作为家长仅仅判断出孩子说谎难道就是最后的结局吗?就着孩子的说谎的问题去想着如何解 决或者杜绝,其实是很笨拙的做法。没有无缘无故的结果,孩子之所以去撒谎,一定是有起因的。

不要总想着去“教育”孩子,这样只是会本末倒置的小题大做;而要多花费心思去琢磨如何“理解”孩子才可能会事半功倍的彻底解决问题。

一、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会让自己的思想沉浸在幻想中的世界,以至于往往分不清现实与童话。所以他们常常会随心随性说一些成人认为是谎言的话,其实本质上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说谎。作为家长,如果直接给孩子扣上撒谎的大帽子,实在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与影响。

二、针对在小学阶段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撒谎。因为他们意识到,说谎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或者逃避一些惩罚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好方法。

比如说上面那个小女生,按照她妈妈的说法,那些个小印章是“来路不明”的。小女孩从同桌送到自己捡,从头到尾的说法不但矛盾且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同。可是小女孩知道只要自己坚持,最后结果就是不了了之。可见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她家里出现不止一次两次,家长的处理意见她心中也非常清楚。不如换一个做法,认同孩子“捡”到了小印章,但是捡到的东西据为己有也不是一件正确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判断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同时花费时间陪同孩子一起把捡到的东西交给老师,而不是花费精力去找同学家长验证孩子是否说谎。

至于兴趣班的问题,兴趣班之所以称之为兴趣班,是以让孩子开心有信心去参与为前提的。如果兴趣班最后变成了鸡肋或者压力与负担,那么孩子想要逃避也是正常的想法。与其纠结孩子为什么总是要说谎不去上课,不如先判断孩子是否愿意去提升兴趣。

家庭作业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想,孩子冒着被老师批评的危险也不愿意写作业,究竟是怎样的心理?作业太多?太难?不会?还是贪玩?先理解孩子,与其产生共情,再帮助孩子。而非直接火冒三丈的指责孩子逃避作业。

过年红包的问题,更不能往“撒谎”这个性质去靠拢。承认孩子的自尊心,适当满足孩子的某些愿望,帮助孩子圆一些似乎奢侈的梦,都是有必要的。

当然,我不是说让我们理解孩子的“谎言”,而是要真正的理解孩子本身,才可以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孩子谎言的问题。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很多的矛盾并不是无法解决的矛盾,只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个必然而已。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给孩子在时间上留白,让孩子有一定的时间玩,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占得满满的,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针对孩子的“谎言”,我们重点不是要宣判孩子“说谎”不对,直接扣上“说谎”的大帽子,贴上“说谎”的标签,然后逼迫他们承认错误,并保证改正。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孩子之所以如此“说谎”的原因和情境的判断,冷静思考之后才能够理智的帮助孩子,彻底解决问题。

科学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的心理问题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引导孩子走向健康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心里健康教育。

据研究,孩子的心理问题会给他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会把家庭问题延续下去。因此,孩子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受到重视,要多于孩子交流,指定解决方法。

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现状,小学生的父母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长,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待离婚问题要谨慎

对待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其次,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理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理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给予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3-4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最后,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宽或过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陷于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尊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本文Hash:2f214ab3d1806da5eb7d50050f4b2c74b7d462b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