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当孩子走进幼儿园时,也就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这段期间,孩子难免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时老师就要针对不同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尽快的习惯这个大集体,感受下集体的温暖!

幼儿入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受到一家人的宠爱,而到幼儿园后,却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及素不相识的老师,一切都难以接受。所以幼儿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并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等。所以怎样才能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当如何去引导孩子稳定孩子们的情绪呢?这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待不同的新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而且我发现新生大致分三种类型:依恋型、抗拒型、新奇型。

入园指导依恋型的孩子在家里一般非常的粘人,而到幼儿园以后没有了依靠,往往会选择第一个去迎接他的老师作为他的依恋对象,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们老师要让他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的亲人,可以给他依靠并能保护他。

仔仔小朋友刚入园时,一直跟着第一个去迎接他的老师,不愿意参加任何日常活动,于是其他老师就亲切地拉拉他的小手,跟他聊天,喂他吃饭等等。让他感受到老师妈妈般的温暖。一天下来,老师们基本得到了仔仔的信任。但对于这类的孩子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安抚,在他情绪相对稳定后,老师应多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融入到小朋友的圈子里去。因为一直粘着老师对他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很不利,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应懂得放手。

抗拒型的孩子性格相对都是比较倔的,对他们空洞的讲道理往往是行不通的,而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找到一个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

萱萱从小由保姆带大,什么事情都依她,比较娇惯。来园后天天哭,老师抱她就躲开,跟她讲道理她就跟你烦,嘴巴里不停的念“妈妈来接,阿姨来接~~~~~~~”,不吃东西也不喝水。有一天我看她实在哭得渴了,就倒了杯水给她喝,她不肯喝,于是我就说:“妈妈喜欢喝水的小朋友”,于是她就勉强地喝了一口,边喝边说:“喝光了妈妈就来了”。于是我就顺着她说:“对”。就在这她说我哄的过程中,一杯水喝光了。吃饭的时候,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哄她吃了饭,虽然没有吃光,但总也吃了一些。暂时答应孩子的要求是对孩子的慰籍,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时间观念还没有建立,在一个个的慰藉中,孩子会在满怀希望的过程中渡过在幼儿园的一天。从而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当然我们老师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作出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要及时的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里多给孩子讲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好玩的故事等等。还有就是新奇型的孩子了,这类孩子往往刚入园的前几天不哭不闹,反而很开心地玩玩具,也很愿意参加日常活动。但是老师切不可以为没哭没闹就“万事大吉”了,而要积极主动地去亲近他们,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并引导他们认识新伙伴,进而加入到同伴的集体活动中。不然,一但他的新鲜劲过去了反而会哭的更厉害。

川川小朋友性格开朗,颇有些小男子汉的味道。一来幼儿园,看到到处都是玩具开心地到处翻到处跑,并且高兴地跟奶奶说再见。我们一边陪他玩一边跟他聊天培养感情,一会儿又拉着他的小手跟大家一起进行游戏。开饭的时候又跟他介绍幼儿园的饭菜。 他对某样东西失去兴趣情绪开始波动时,我们通过手偶讲故事给他听、或者给他介绍新玩具及时的转移了他的注意力。让他继续对幼儿园产生好奇,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川川产生了对幼儿园的好感,情绪也一步步地趋向稳定。

做为老师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学习东西,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爱,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升小学: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

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新学期,新阶段,新开始。为了让同学们顺利过渡,本栏目特约请有关名师,助力同学们尽快适应即将开始的新的学习生活。——编者

每年的九月一日,对于适龄儿童家长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天,年满六周岁的孩子,告别幼儿园时代,背上小书包,开始正式的学生生涯。就在这一天的早晨,学校的大门口,总会上演这样的场面:一群一年级新生快乐地挥着小手兴奋地“蹦进”学校;三三两两的孩子不肯离开妈妈怀抱哭闹不止;久久不忍离去的家长,隔着大门找寻着早已进入教室的孩子……不同的孩子表现出对新环境不同的适应度。那么,如何尽量缩短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期,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

一、放松心情,让孩子自然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孩子从踏入小学校门那天起,就开始了人生真正的学习生涯,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这一切的改变,让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孩子一时间难以适应,特别是对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来说适应起来时间还要更长一些。因此,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有条件,在假期里可以领孩子到即将就读的学校附近多转一转,熟悉一下环境,最好能征得学校的同意,领孩子到校园内参观熟悉一下环境,让孩子自然地从心里接受新环境,这也是一项很好的亲子活动。家长千万不要过多地渲染某种自认为的小学的所谓“紧张”气氛,更不可夸大小学老师超过幼儿园老师的“威严”成分,以免孩子在上学前就产生对学习和老师的恐惧感。如果能通过沟通,让孩子产生对“九月一日”的向往与盼望,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小学,是孩子一生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奠基阶段,如果能帮助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笔无穷的财富。有些不明白教育规律的家长,认为“小学不重要,就那么点知识,到中学再抓也不晚”是非常错误的。的确,小学的知识很浅显易懂,但起步阶段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胜过学习本身。因此,从开学第一天起,家长就要教育孩子按时起居,改变幼儿期一些作息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它往往直接决定着孩子未来飞翔的能力与距离。

三、接受差异,鼓励孩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性格特点等,决定了孩子的个性差异,这很有可能表现在孩子之间成绩的高下上。虽然如此,家长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其实,除了某些极个别的“天才”,我们的孩子智力都是正常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的优势与缺点,切不可盲目攀比对照,而要把孩子的个性差异看成你无我有的“特点”,再加以光大,这种“特点”就可变成自己孩子超过别人孩子的优势了。当然,家长在教育孩子中还要避免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特点”来光大,结果成了一味放纵孩子的问题、缺点,适得其反。要做一个智慧的家长,针对孩子的特点加以引导,积极和学校老师取得配合,让孩子顺利过渡,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四、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独生子女普遍从小缺乏合作意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因此,家长从孩子入学第一天起,就应和学校老师一起配合,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日常的活动、交流,鼓励孩子多关心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润物 声的过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没有小事,只有家长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智慧,孩子才会在父母、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时代在发展,我们已经超越了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的初级阶段的要求,培养识大体、表现大气的孩子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本文Hash:1cf6400e3234db64aea1db580a7a1ac5ff358875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