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品德教育会让孩子认不清社会现实

教师教育孩子跟其他家长教育孩子存在相同点,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发现与其他家长教育孩子存在哪些不同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因为教师家庭教育的优势与隐患都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王晓春正是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切入,较详细地讲解了教师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8个方面。王晓春指出,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孩子的问题非常重要,道理很简单,如果“后院着火了”,“前面”就不好办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学生会想: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还来教我们?所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教师的腰板才会挺得更直,说话也才硬气。清静的生活可能造成孩子应变能力缺乏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方式较稳定、规律且清静。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是最有益的,所以教师的孩子“问题生”占的比例很少,要有的话也是“心理问题生”。但是,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对孩子来说也有害处,就是会造成孩子应变能力的缺乏。因为一旦生活不规律以后,孩子就难于适应了,他们在家呆惯了,很多教师的孩子害怕挑战性的活动和生活,生存能力差。王晓春建议,教师要避免把孩子的生活搞得太文静、太规律、太清静,要适当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以免将来真的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的孩子吃大亏。单纯的品德教育会让孩子认不清社会现实教师家庭的道德氛围普遍比较好,所以孩子容易养成好品德,“但存在另一个问题,”王晓春特别指出,“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被教师误认为是品德问题。”比如“打架”“偷东西”,有些就是心理问题引起的,所以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你今天打同学,明天就进监狱!教师不必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变坏,问题在于你们应该注意孩子会不会变得太窝囊、受欺负。当然不能鼓励孩子打架,但一定要教孩子用什么方法保护好自己,要让孩子了解社会,孩子不要做坏事,但是要懂什么是坏事、谁是坏人。千万别把孩子关在一个“无菌的隔音箱里”,否则当孩子走向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中怎么会有那么些“勾心斗角”“骗局”,他满脑子都是仁义道德,那个时候他会非常苦恼,弄不好会崩溃,甚至自杀。交际圈子小或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小,不爱串门。这使得孩子避免了接触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反过来看,孩子接触到的人就显得太少了,使他不了解除知识分子之外的其他人是怎么生活的。王晓春建议教师在假期里把自己孩子派到其他家庭去“留学”,让他知道生活还有另外的过法,否则他认为全世界的家庭都像自己家一样;另外,把孩子放到没有网络、没有空调的农村去,也是一个锻炼孩子的好方法。虽然教师的交际圈子小,但在教育口是有人脉的,所以社会上“上学难”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就不存在了。但就孩子是否应该在自己教书的学校上学的问题,还要视情况而定。王晓春的建议是,最好别把孩子放在自己教书的学校。他指出,孩子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势必得到同事的照顾,孩子各方面都会顺风顺水,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另外,当孩子升学之后没有同事的照顾了又该怎么办呢?作为教育内行不要试图包办孩子的人生教师是教育的内行,可以少犯很多外行常犯的低级错误,可以自己辅导孩子的功课。“我提醒各位,”王晓春说,“辅导孩子要把握好度,你要辅导惯了,到了孩子离开你不会学习的地步可就麻烦了!”教师都喜欢好学生,脑袋里有好学生的样子,回到家会不自觉地拿学校里的好 生跟自己的孩子比,因此经常会很失望:我的孩子怎么没有人家的好呢?“问题是,”王晓春说,“凭什么你的孩子一定要超过你的好学生呢?”他提醒教师一定要放平心态,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王晓春指出,教师千万别自以为是,总给自己孩子包办、设计前程。有句话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很容易产生误导,事实上,不少教师还没有塑造好自己呢,就不要那么自信地说能塑造孩子了!教师能帮孩子认识自我,然后实现自我,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按你的计划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追求完美会让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教师好面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所以不会给孩子“放羊”,不会疏于管理;“但完美主义是能杀人的!”王晓春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包括科学家,绝大多数都输在起点,而赢在终点,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起点少做了很多无用功。“赢在起点”坏就坏在,让孩子在小的时候投入大量精力去做无用功。在家里不做老师要做孩子的朋友教师大多数是管理主义者,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管理;而教育不是管理,是什么呢?王晓春说,教育应该是互相影响和沟通,就如孔子那样,与学生一块生活;如苏格拉底一样,跟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教师都是管理主义者,在家里仍做权威、当老师。王晓春告诫教师:在家千万别当老师,要当个好妈妈、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师生关系不要挪到家庭中,如果孩子永远不敢跟你唱反调,什么实话都不跟你说,那就非常危险了,等到孩子闯了大祸就晚了。当然在特别重大的事情上,该权威就得权威,尤其是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时候,一些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决定的。可以重视学习但不应对分数升降过于敏感教师多是应试主义者,重视学习成绩。王晓春说,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当前“分”的作用依然强大。应试主义者重视分数,教师对分数升降非常敏感,自己的孩子刚掉下几分,就急了;同事也会给你打电话,说你孩子考试掉了多少分。可谁能保证考试分数只升不降呢?孩子的考分有起伏是很正常的,如果降得太多再做认真研究,否则不要太较真儿。只注重传承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但只注重传承,则不利于创新。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创新,是传承,所以在王晓春看来,教师基本都是保守主义者,尤其是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几乎个个保守,大学教师好一些。这种思维束缚下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即便长大以后,都不敢跳出条条框框,鲜有创新。此外,王晓春认为,好学生都会“演戏”,因为好学生怕家长、老师失望,就不停地演;而演戏的特点就是压抑自我,把本色压抑住,把好的一方面表演给别人看,但是如果有一天演不下去了,他就彻底崩溃了。而教师的孩子多属于这类好学生,这一点也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早期教育会不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能成为有出息的人,因此都特别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过,有些父母认为3岁时的孩子还太小,担心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甚至有的父母以唐代文学家王勃为例,认为智力早熟的人生命短暂。

其实,这是一个无需顾虑的问题。王勃虽然只活了26岁,就离开了人世。但历史资料告诉我们,他是溺水受惊而死的,并不是脑力衰竭。我国古代也有不少“神童”长寿的例子。比如:著名诗人白居易5岁时就能作诗,说明他受教育很早,但他却活了74岁。又如:宋代当过宰相的曼殊,7岁能写文章,并和千余名进士一起参加廷试,年虽少却不畏惧,挥笔成章,由此名震一时。郭沫若在4、5岁时每天必读《四书》、《五经》,他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诗人,活了80多岁。

在国外也有很多早熟的人寿命并不短。比如: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很小便开始受教育,8岁时就能使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文字看书和写东西,他活了83岁。英国的威廉・汤姆生是继牛顿之后的大物理学家,从小就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8岁能在大学听他父亲和别的教授讲课,10岁正式入了大学,他的寿命也不短,和歌德一样也是活了83岁。

从各国的历史资料来看,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并不至于会影响他们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早期教育会不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能成为有出息的人,因此都特别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过,有些父母认为3岁时的孩子还太小,担心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甚至有的父母以唐代文学家王勃为例,认为智力早熟的人生命短暂。

其实,这是一个无需顾虑的问题。王勃虽然只活了26岁,就离开了人世。但历史资料告诉我们,他是溺水受惊而死的,并不是脑力衰竭。我国古代也有不少“神童”长寿的例子。比如:著名诗人白居易5岁时就能作诗,说明他受教育很早,但他却活了74岁。又如:宋代当过宰相的曼殊,7岁能写文章,并和千余名进士一起参加廷试,年虽少却不畏惧,挥笔成章,由此名震一时。郭沫若在4、5岁时每天必读《四书》、《五经》,他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诗人,活了80多岁。

在国外也有很多早熟的人寿命并不短。比如: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很小便开始受教育,8岁时就能使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文字看书和写东西,他活了83岁。英国的威廉・汤姆生是继牛顿之后的大物理学家,从小就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8岁能在大学听他父亲和别的教授讲课,10岁正式入了大学,他的寿命也不短,和歌德一样也是活了83岁。

从各国的历史资料来看,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并不至于会影响他们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本文Hash:d98fcd1bc7ad36f07b3d5ff1e2b3efb56f79216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