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了看看北大推荐生的成才秘诀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热贴,《北大推荐生牛人之最》,我看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江苏南京师大附中的匡超,他被媒体冠以“推荐第一人”,这位个性张扬的少年,不仅以“匡夫子云”起笔,模仿太史公的笔调,指点江山,而且口出豪言说:历史选择他,是为了改造世界。他成绩优秀,文理兼修,素质超强,多次在省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我最欣赏的是他略带自负、敢于展示自我的个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如此自信、个性张扬的孩子呢?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人性最闪光的东西。恩格斯曾说过:“个性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可惜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只注重知识结构的构筑,而忽视了孩子个性的塑造,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孩子分数高,办起事来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内向胆小,不敢充分表现自我。这对于孩子今后就业、走向社会很不利。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塑造:

1.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挥洒个性的机会

在和同伴交往中,孩子需要自己动脑判断,需要体现自己的力量,于是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激发,可以锻炼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孩子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自己,并磨炼出自己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要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交往条件,让孩子多与同龄伙伴接触。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

有时,孩子已经很努力地去做某一件事,但仍然达不到大人的要求,此刻,他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鼓励。家长千万不要责备打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陪他一起探讨,怎样做才能完成得更出色。亲朋好友来访时,偶尔谈及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拿些孩子的作文、绘画或小手工制作等,给他们欣赏。亲友的赞叹声,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孩子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慢慢就树立起来了。

3.多给孩子提供磨炼的机会

当孩子有一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后,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件事。碰到困难,家长可以教给他一些方法。经过磨炼后,得来的成功,会让孩子在感受喜悦的同时,不断增强抗挫折能力,就好比戈壁滩上的白杨,经得起沙尘暴的考验。

在北大的推荐生中,很多孩子都有多项科技小发明,具有创造力,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杭州学军中学的邵林博,被誉为“明天小小科学家”的他是杭州少年科学院的院长、奥运火炬传递手。很多家长觉得,这样优秀的孩子很难得,我家的孩子没那个天赋。其实每个孩子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在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方面,家长也可以进行引导。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爱迪生说过,好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好奇心既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发明创造必须具备的条件。要允许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即使孩子的想法再荒唐、再异想天开或不切实际,家长都要给予支持和指导。要全力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家长能解答的就要帮孩子解答,不能解答的要引导孩子通过问老师、查找百科全书、上网搜索等途径解决,直到弄懂为止。查找答案的整个过程父母都要参与陪伴,这样能提高孩子的探索乐趣。

2.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孩子的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就培养。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双手的灵巧性得到锻炼,促使孩子大脑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得到开发。父母还可以给孩子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有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对诱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要。这样的玩具可以是智力拼图、魔方,一般组合式而非成品的玩具(如积木),或可拆可分的、多用途的玩具,更能促使儿童发挥创造力。自主性绘画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所谓自主,不是模仿,也不是让孩子自己随便涂鸦,而是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在懂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可以先教会孩子知识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让他自主绘画。

在北大推荐生中,有些孩子是靠出色的文笔受到了幸运女神的青睐。比如说江苏海门中学的朱臻慧,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写作能力非常突出,已经出版了12万字的武侠小说《在江湖》,目前正在创作续集。而很多孩子,甚至连平时的作文都写不好,写作又是每一次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许多家长都为此愁坏了。

写作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写作就像做饭,第一需要米,第二需要技巧。米就相当于写文章的材料与词汇。而技巧则是写作方法。这些既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书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词汇是习作的细胞,而阅读则是积累细胞的最有效途径。书读万卷,下笔有神。可并非每个孩子都喜欢阅读,因此家长要多花心思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不喜欢看课外书,家长可以先给他讲故事,等孩子喜欢听了,你就故意只讲一半,如果急着知道故事结局,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书籍也要循序渐进,先给孩子看最简单最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然后再给孩子读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最后再到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世界名著等等。家长给孩子买课外书,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由拼音版本逐渐过渡到儿童版、青年版。年龄太小看青年版,很难看明白,孩子就容易失去阅读兴趣。

2.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家长不但要多带孩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多参与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创造机会,帮助孩子获取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比如带孩子春游,回来后引导孩子写春天的文章,或者开展家庭知识竞赛,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孩子把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作,既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又让他在欣赏父母的习作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3.教给孩子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剖析文章,帮助孩子从中总结各种写作技巧。比如读完一篇文章,家长可以问孩子文章好在哪里或者是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在此基础上,家长要让孩子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当孩子完成习作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点评,把好词佳句勾画出来,还可以念给爷爷奶奶听。总之,发现孩子作文进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在赞扬声中爱上写作。

4.培养孩子勤练笔的习惯

想要孩子写作能力突飞猛进,除了多阅读,就是勤练笔。比如看完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体会感触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日记当成知心老师,向日记倾诉心声。还可以鼓励孩子创作童话、小说。孩子喜欢看书,看的书多了,自然就有想创作的欲望。父母可以在网上为孩子申请一个博客,让孩子两三天更新一次。当文章得到网友的肯定与鼓励后,那股强大的动力,会驱使孩子继续创作。长期坚持下去,拥有出色的文笔并非难事。

教育小贴士:

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不愿学习的知识,不要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后面,否则只会削弱孩子的意志。

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梦想,父母不是孩子梦想的决定者,而仅仅是辅助者。

伟大的法国文学巨匠雨果说过:“塑成一 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作为父母,我们能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生命和充足的物质,而更要教他真理,教他学会爱和尊重,教他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有助于社会的人,这比任何成就都重要。

让我们看看对大师们的“穿越”式访问

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儿童早期,父母对儿童的管理方式是日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

――弗洛伊德

从儿子到父亲――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家庭生活故事①

作者简介:

教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青少年研究和培训中心督导,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

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也曾是父母的儿子,更是6个孩子的父亲。弗洛伊德说:“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儿童早期,父母对儿童的管理方式是日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

那么,弗洛伊德本人――

他会有怎样的早期家庭生活经验?

他的自信、单纯、独立与创造性在早期就注定了吗?

他的父母对他这个儿子有哪些特别的养育?

当他成为一个父亲时,又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呢?

……

上一期我们谈论的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理论家,今天我们将走进这位大师的日常家庭生活,看看他是怎么被父母养育成人,又是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的。一位大师由儿子到父亲的道路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一个被母亲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

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母亲的宠爱

弗洛伊德的母亲是一位慈善而虔诚的犹太教徒,她生了七个孩子,弗洛伊德是老大,另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对弗洛伊德特别宠爱,可能因为他是长子,母亲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在很多事情上偏爱他。弗洛伊德在其自传中这样写道:“可以说,母亲总是给予我无限的满足②,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总是温情脉脉和亲切温暖的。总之,我认为,一个为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母亲的影响力

弗洛伊德说,母亲对他的影响力至少有两点:

一、对女性尊重与接纳。我对母亲的热爱使我在一生中从来都没有指责过女性背弃了我或欺骗了我。

二、看到了“恋母情结”。我在自我分析中发现,自己从小就有亲近母亲的特殊感情,而且这种感情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甚至由此妒忌父亲对母亲的态度。这使我确信――人从小就有一种“性欲”。

弗洛伊德始终热爱、尊敬母亲。成年后,星期日是他的休息日,不见病人。早晨,弗洛伊德总会去看望他的母亲,跟母亲在一起时,他听多于说。星期日晚上,母亲和他的姐妹们通常都会过来一起聚餐。

母亲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比父亲更深远。这不仅是因为母亲对弗洛伊德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使弗洛伊德对他母亲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而且还因为母亲比弗洛伊德的父亲更长久地同弗洛伊德生活在一起。

“我一直高度地尊敬和热爱他,他的聪明才智与明晰的想象力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的生活。他的死终结了他的一生,但却在我的内心深处唤起我的全部早年感受……”

早年,负责对弗洛伊德进行教育的,一直是他的父亲。

弗洛伊德10岁前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父亲是他最早的老师。父亲文化水平很低,但会抓紧一切机会向自己的儿子传授基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父亲经常带年幼的弗洛伊德外出散步,途中不断跟儿子聊天对话。后来散步成为成年后弗洛伊德最主要的爱好。

在弗洛伊德65岁的时候,同六、七个年轻的同事一起爬山,这些年轻人虽然都是身体健壮的25~26岁的小伙子,但不论在爬山速度还 是耐力,弗洛伊德都是首屈一指的。”

父亲的尊重

相对母亲的温情与钟爱,父亲对弗洛伊德是既亲近又有距离。“他和母亲一样,对我很偏爱”,可能是出于对儿子的高期望,父母一直对弗洛伊德给予特殊照顾。为了保证他的学习,父母为他看书的小房间装上了当时相当昂贵的油灯。全家各个房间,晚上点的都是蜡烛,唯独弗洛伊德的小书房是比较亮堂的油灯。弗洛伊德经常看书到深夜,灯油很快就耗尽了,但是,父母亲并无二话。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安静的看书环境,父母甚至中断了妹妹的钢琴练习。

在弗洛伊德的记忆中,父亲很给他尊重。他在家庭会议中的意见颇受重视。

弗洛伊德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犹太家里经常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家中的一切问题和重要事务。依据犹太教的规定,父亲是当然的“会议主席”,家中的每个成员,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都要参加,发表意见,参与举手表决。

有一次,家庭会议研究给新生的小弟弟取什么名字。弗洛伊德主张取名“亚历山大”,并给出了理由。最后,全家人(包括父亲)都接受了他的意见,小弟弟取名为亚历山大。

父亲的“强势和尊严”

尽管弗洛伊德表现出超人的智慧,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始终在他面前保持父亲的尊严。一次,弗洛伊德当街与父亲争论,父亲说:“怎么,你跟你父亲对立?我的西格蒙特的小蹄子虽然比我的脑袋更机智,但你休想有胆量同我对立!”

有遗尿症的弗洛伊德7~8岁时竟然在父母的卧室里尿了床②。父亲叹息道:“这孩子一点也没出息!”这对弗洛伊德是很大的打击,以至于当时情景后来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他的梦里,而且始终都同他的累累成果联系在一起,好像在辩解:“父亲,你看,我已经做出了成果!”

不过,父亲给予弗洛伊德的期望、尊重与支持是主要的。

父亲的影响力

谈到父亲对自己性格影响,弗洛伊德说:

“无疑是乐观与单纯。我父亲很象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米考白先生,是一个乐天派,始终都充满希望期待着未来。”弗洛伊德的父亲总是好心地看待别人和周围的事物。他虽然是商人,但为人诚实、单纯。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曾经这样说:

“‘单纯’应该是我父亲最突出的性格。”

弗洛伊德最讨厌把生活复杂化。他一共只有3套衣服、3双鞋子和3套内衣,就是外出度长假,他的行李也往往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这一性格对他的研究工作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将极其复杂的精神现象分析成最单纯的“潜意识”和“性动力”,与他酷爱事物的单纯化结构密不可分。

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日益受到关注。父亲不仅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力量。甚至在很多方面,父亲与孩子的互动有其不同于母亲的独特意义。

弗洛伊德与其父亲的故事,至少有以下三点印证了相关研究:

第一,父子间约定式的接触(比如,散步、将儿子抛起的游戏等)与儿子的自信有关;

第二,父子之间的温情(爱、尊重、接纳与期望)会促进孩子的能力发展,比如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有更高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温暖亲密的父子关系中,儿童更能形成内在的性别角色标准,如有责任心、顾及家庭等。让孩子们穿着好的衣服,对于他们的自重、自爱也是很重要的。他是一位和蔼可亲、溺爱孩子的爸爸父母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深远,当他成为父亲时,又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呢?弗洛伊德很看 家庭,不论多忙,每天下午一点左右,是全家午餐的时间,也是一天中全家聚在一起的唯一时间。弗洛伊德进晚餐时,每每已经入夜,孩子们都去睡了。弗洛伊德喜欢听一家人谈天,说一天的消息,尽管他很少说话。有时,哪个孩子没赶上吃饭,他会以询问的眼光看看太太,弗洛伊德太太就会向他解释孩子不来吃饭的理由……

弗洛伊德是一位和蔼可亲、溺爱孩子的爸爸。他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假期和旅游,绝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扫他们的兴。弗洛伊德特别喜欢送孩子礼物,而且往往迫不及待,比孩子还心急。他总是在孩子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就把礼物送到孩子的手上……

孩子患病的时候,慈爱的父亲总是心焦如焚。

大女儿5、6岁的时候,差一点死于白喉。当时情势危急,弗洛伊德心乱如麻,问她最喜欢什么东西,孩子说“草莓”。那时候草莓已过了季节,但在一家昂贵的有名商店里,还可以买到。弗洛伊德不顾一切地去买来,就在孩子吃第一个草莓时,引起了一阵咳嗽,把喉头上的那些白喉假膜吐了出来。第二天起,孩子的病竟然日见好转。

大家都说,一颗草莓和一个爱子心切的父亲救了女儿的小生命……

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

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

他尊重女儿,像女士一样对待她们

弗洛伊德说:“她不仅是女儿,也是一位女士。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弗洛伊德带女儿散步时,总是让女儿走在自己的右边,用手挽着,彬彬有礼,像女士一样对待。

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她们开始清晰地看到父亲的不同,于是更愿于父亲接近,让父亲抱,变得柔媚。这时候,父亲如何对待女儿,将对女儿未来的人格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发现,女儿的自信与父女间的温情(亲吻、拥抱)有关,与母亲的支持(同意、赞扬、鼓励)有关;父亲对于女儿的拒绝(如冷漠、分离、训斥或贬损)会使女儿日后更可能发生心理障碍(如进食障碍、人格病态、抑郁、品行问题等)。

从弗洛伊德的家庭生活中,不论是他作为儿子的原生家庭,还是作为父亲的新家庭,以下三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温情,一种渗透在衣食住行中的爱与陪伴,既有来自母亲的(如:无私的满足),也有父亲的(如日常散步、送礼物、病中陪护等),更有整个家庭的(如每日的家庭聚餐、周末探访亲人及聊天等);

2.高期望,对孩子满怀信心与盼望,这是一种对能力的支持与信任;

3.尊重,给予孩子表达与参与的机会。通过“家庭会议”给予孩子积极表达的机会与权利,让孩子体验被尊重与被接纳的感受;在生活细节中(比如:让女儿像大人一样被尊重,走在男士的右边)融入尊重,培育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非常有趣的是,在我近来关于儿童“抗逆力”的研究(即面对困难或逆境能“不倒”,甚至转危为安后变得更有生命力时)发现,培育儿童抗逆力最有效的介入也正是成年人给予他们正面发展的支持与机会。

具体包含了三个要素:

关怀;

适度的高期望;

参与机会。

弗洛伊德的家庭教育非常巧合地体现了这三要素。弗洛伊德强大的抗逆精神――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在挑战已有的成果,并敢于冒天下大不韪提出“潜意识”、“性本能”等概念,并自创“精神分析”一派。这些无疑都与他的早期家庭经验密切相关!

希望父母们在弗洛伊德从儿子到父亲的道路上能领会到爱、期望与参与的魅力和意义。

①参见《弗洛伊德自传》,弗洛伊德著,廖运范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3月。

②据弗洛伊德的朋友容格说,弗洛伊德一直到成年还患有遗尿症。所以,他幼年时在父母卧室和自己的睡床上的遗尿并非他的有意识的动作。文/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

让我们了看看慢半拍的父子檔!

有一次,我收到立言写的一封信,信中写着,他每次听到别人说他长得很像我,他就会很高兴,因为没人讲他的弟弟、妹妹像我,大家只说他真的跟我很像。他觉得长得像我是一种赞美,其实我比他还开心;就像我跟我父亲,当我高一在桃园农校,父亲刚好从校外走过,同学说我长得很像爸爸,我也好高兴;从这点大概可以看出一个父亲在小孩心中真的具有一定份量。

外貌像不像只是一小部分,如果说到个性、做事的习惯、风格,立言真的跟我很像;我们都很喜欢写作,属于比较感性的人。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电影院里面看《大河恋》,因为太感动,在电影结束后,我竟然冲动的跑到第一排,跟陌生的观众说:“哇!这电影真的好好看,好令人感动,对不对?”好几次黑立言看电影或专栏的时候,也会热泪盈眶,这种情绪也很像我,虽然我们父子相像的地方真的不少,但糟糕的是,包括我的很多缺点、毛病,立言也通通都有。

我是一个很爱拖的人,以前一个礼拜要写一次专栏,我都到最后一、两天才写出文章,这还是因为有截稿压力,如果没有时间表的话,有时候我可以一直无限期拖延下去,根本写不出东西来。我也必须坦白承认,我一直跟立言说,要找一、两天时间跟他好好聊聊一个新的计划,但这个构想已经三年了,我们还是找不到时间好好谈……

拖延的毛病,立言也有。有一次我们到耶鲁大学去看他,结果因为我们提早到了,他的房间来不及整理,简直乱得一塌糊涂,妈妈看不过去,就开始帮他整理房间、洗冲水马桶。本来我以为他会不好意思,会觉得尴尬,没想到他竟然说:“我的教授告诉我们,会拖的人比较聪明,因为他知道他到时候一定做得完!交报告也一样,比较笨的人很早就要开始准备,不然他最后一天才写,写得出来吗?”我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竟然说出这番歪理来。也让我想起写武侠小说的作家高阳,他总是拖到最后一分钟才交稿,交稿的时候他的信封里面会多塞一百块钱,给那些已经等了他几小时的可怜排字先生吃宵夜。

除了拖延这个坏毛病,立言和我还有另一个缺点也很像,就是很爱睡觉!我们常常睡过头,早上爬不起来,我现在已经改掉这个毛病,但黑立言比我还严重。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每天都迟到,进教室时还迷迷糊糊一脸睡眼惺忪,连老师看了都又气又好笑,他虽然下了好多次决心,告诉自己一定不可以迟到,但想睡觉的毛病却是怎么改都改不过来。立言在UCLA读书的时候,因为睡过头错过考试,教授让他补考,没想到他竟然连补考都睡过头!后来他到耶鲁大学念研究所的时候,他干脆所有第一堂的课都不选了,因为知道自己绝对无法早起!这个毛病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不想要他改了,因为他就是起不来,能怎么办呢?我只能谅解立言需要的睡眠时间,可能真的比一般人多。

我和立言另一个小小的不同点是,我从小就很活泼,虽然没有受过卡内基训练,但也常常代表班上参加演讲,而立言小时候则是比较害羞退缩,受过卡内基训练后,才开始勇于表达。在UCLA念大学的时候,他当选中国同学会副会长、后来当上会长,刚好遇到六四天安门事件,他就带着同学示威游行,还有电视台到学校来采访,他们那个时候的论点跟政治无关,而是诉求同样都是大学生,可以了解北京年轻人的感受等,所以后来我看立言在同学会办活动的晚会录像带,或当节目主持人在台上讲话的样子,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害羞的小男孩了。

立 后来回到台湾卡内基帮忙,每一次我看到他在办公室和员工谈话,总是非常尊重别人,员工都很喜欢他,大家一起出去旅游的时候,他也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虽然是老板的儿子,但一点架子都没有,像我会要求自己应该注意和员工相处的方式,但黑立言则完全是自然的表现,这一点他做得比我好,也让我非常欣慰。

本文Hash:72814b568b3a3aa39077a4af3e4a54782ddf27e8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