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注意:宝宝6个月之后一定要吃辅食!

小琦琦长到6个月了,妈妈开始给她添加辅食了,但孩子好像一点也不喜欢吃,无论妈妈做的是水果泥、蔬菜泥还是粥,小家伙总是舌头一碰到就把脸转向一边,怎么也不肯张口吃,这可让妈妈苦恼了:难道只能继续吃奶?可医生说不添加辅食,宝宝营养就会跟不上啊……于是妈妈抱着琦琦来到儿童保健科,希望能寻找一些如何让宝宝顺利添加辅食的方法。

辅食添加

孩子光吃奶还不够,4-6个月该吃辅食

虽然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但一般母乳只能满足4-6个月内宝宝的营养需要,随着宝宝的长大,对营养素及能量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如果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而不添加辅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不足量时,就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在6个月之后,小婴儿是一定要添加辅食的。

然而,吃和吞咽是一种天然的进食行为,但很多进食行为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所以,在这个转折点的时候,家长与孩子就可能因为吃辅食而遇到各种“吃”的问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林少勇说,通常婴儿在5个月左右,不管有无长乳牙,只要有上下咬合动作,表明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经开始发育,此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吃一些除了奶以外的其他食物。

六个要诀,让宝宝顺利过渡到辅食

在临床上,儿保科医生遇到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添加辅食不顺利,很多小朋友跟小琦琦一样,拒绝吃任何其他食物,有时候喂进嘴巴里,也给吐出来。林少勇说,添加辅食并不像父母想像得那么简单,通常还需要花点心思,费一点精力来帮助宝宝顺利从奶过渡到辅食。这其中有一些要诀,需要家长掌握。

循序渐进

要诀一:辅食添加要先稀后稠,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顺序为先谷类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泥、水果泥,再加肝泥、鱼泥、肉泥等,先稀后稠,逐渐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一般来说,4-6个月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尝试期和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每天给宝宝1-2次的辅食喂养。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吃面条、面包等有渣食物,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在8个月时,孩子就可以吃各种煮软的蔬菜和切细的肉类,9个月时,孩子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了。从质地来讲,应按遵循“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面包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

要诀二:添加量从少到多开始喂宝宝吃辅食时,量是非常少的。比如在吃完母乳后,喂一到两勺米粉,喂1/4个蛋黄,或更少一些,随着孩子身体发育需要以及对某一种辅食适应了,可能吃的会多一些。如果添加辅食后,孩子的体重增加,身高也增长,表明孩子的营养已经够了。假如辅食的量不够,孩子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不爱活动,身高、体重的增长不太好等。

要诀三:食物搭配荤素结合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还应该要兼顾食物营养的互补性,如谷类或蔬菜与蛋白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搭配。但是,给营养高的食物时,不要一味只吃肉、鱼、蛋等,容易增加宝宝肾脏负担。比如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足,就随意将浓缩奶粉或蛋白高的蛋黄、肉松及肉加入奶里以增加奶的浓稠度,这种错误喂养可能会因食物味道香浓,添加初期婴儿产生易于接受的假象而误导家长,一旦消化系统不能承受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睡眠不安、哭闹、无饥饿感、大便干燥或腹泻等。

改变烹调方式

要诀四:改变烹饪方式。当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可能是 对这种食物的味道不习惯,那么爸爸妈妈可以动动心思,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改变口味来吸引宝宝,比如宝宝不喜欢吃水煮蛋的蛋黄的时候,可以采用蒸水蛋的方式。不喜欢吃蔬菜的时候,可以改用包饺子的方式,总之,变着花样,让宝宝不断尝试不同的口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添加时要从一种到多种,当宝宝尝试了一种没有过敏现象后再添加另一种。

要诀五:给宝宝准备一套儿童餐具。有些宝宝在进餐时家人都是眼睛盯着电视,或多人围观,或多人参与喂食,过度分散了宝宝对食物的注意和进食时的专注,降低了由食物带来的快乐体验和满足感。因此,在就餐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套专属他自己的儿童餐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再大一点能自己用餐时,可以与家人一起吃。

要诀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强迫。有些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养辅食时,总担心孩子把食物撒到餐桌、地板上,弄得满地都是,于是就干脆剥夺宝宝自我进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父母自己来一口一口地喂饭,不允许宝宝用手抓食物。林少勇说,如果宝宝开始想自己吃,父母应多些鼓励他,虽然宝宝一开始吃饭可能会制造一些麻烦,但自己动手吃饭避免了以后“追着喂饭”的坏习惯养成。另外,宝宝强烈拒绝某种食物时,不能强迫进食,而应该先行喂别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尝试,但也不能因为一两次不成功后,就认为宝宝不喜欢这种食物,就不再喂了,家长应该多一些耐心,多花一些时间反复强化,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后,宝宝慢慢就会接受这种食物了.

小编总结:0~1岁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免疫力也比较低,妈妈们在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尽量避免一切使宝宝的肠胃受伤害的因素。

注意:6个月前的宝宝辅食没必要加食盐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的饮食习惯等基本趋同。可为人父为人母的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口味是否真的适合您的孩子?专家提醒,在多数家庭里,孩子的食物往往是根据父母的口味烹制的,对于还不能有效表达的婴幼儿来说,这很可能出现孩子摄入盐量过多的问题,这对孩子的健康很不利。

早教专家提醒,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很多父母喜欢先尝一尝,感觉一下咸淡。但这样做往往是以父母的口味来判断咸淡,很可能出现孩子的食物过咸的情况。而由于婴幼儿不会说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这个咸度产生耐受。如果父母不有意加以控制的话,宝宝以后的食盐摄入量在多数情况下还会逐渐增加,这样对宝宝的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盐吃得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大。此外,大量的食盐对婴幼儿尚未成熟的肾脏来说是一种负担。

早教专家建议,6个月内的宝宝,饮食以清淡为主,辅食没必要添加食盐。6个月后,每天给宝宝喂一两次加盐的辅食就可以了

妈妈请注意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不要过咸

食盐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也是辅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辅食中适当加点盐,可使味道鲜美,促进食欲。但由于婴儿的肾脏发育尚不成熟、排钠能力弱,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排出大量溶质,如果吃的食物太咸,就会使血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加。婴儿辅食千万不要太咸

肾脏为了排出过多的溶质,就要汇集体内的大量水分来增加尿量。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也会导致身体脱水。同时,婴儿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造成钾离子随尿排出过多,从而易引起心脏、肌肉衰弱。

此外,食盐过多,可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美国某医疗组织调查学龄儿童,发现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多吃罐头装的成食品,他们之中有11%的人在10-13岁就患了高血压病,故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婴儿食物不宜太咸。

()编辑

本文Hash:bba5c7f39bfe47a37364ea3c47525f1e20e2bfc3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