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抵御危险

授之以渔—教孩子抵御危险

我们不可能时刻不离的保护孩子,我们更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试想一下,如果每次离开宝宝我们都要提心吊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假如我们每离开宝宝一刻,他都将自身难保,那又是怎样一种悲哀!其实孩子从小就有一定的认识危险和保护自己的本能,我们需要做的是发展这种能力而不是去简单的代替孩子战胜困难。

“那一天我吓坏了,宝宝手里挥舞着一把锋利的刀,兴冲冲的从厨房里跑出来.我愣在那里,既不敢吼他也不敢冲过去夺刀,因为害怕宝宝受到惊吓而伤到自己.还是牛牛爸爸,一边拖长声音叫着他的名字,一边慢慢走过去然后一下子抓住牛牛的手腕,把刀取了下来.我哭了,哭的特别伤心,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是为孩子感到后怕?是感到自己无能?还是为老公的镇定而感动?或许都有一点.”

牛牛妈妈讲给我听的时候,眼睛里仍然充满泪花.是啊,孩子成长的漫长岁月里,究竟会遇到多少危险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才能让孩子远离伤害呢?

危险来自何方

很多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对孩子来说都可能具有危险,且不说火呀、刀呀、电呀等等很容易理解的危险物,塑料袋、茶杯、衣服上的扣子、床上的被子就都曾经要过孩子的命,甚至连专为宝宝制作的糖果不小心也会造成意外伤害.如果我们从发现危险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生活,说他们每一天都是在危险中度过的或许也不算过分.

一岁以内的宝宝喜欢把什么东西都放到嘴里尝尝,凡是可能卡到气管里去的小物件和吃到胃里后会产生特殊反应的东西都是危险的,比如钮扣、戒指、耳环、化妆品、药品等等.一岁以后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加了,但因为认知水平的限制,常常做出可怕的举动,他们活动范围内的任何尖锐棱角、他们可能移动却又无法掌控的任何重物、他们可能攀爬其上的任何不稳定的家具、他们乐于钻藏其中的可能卡住头、手和身体的任何缝隙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精心打理.两岁以后渐渐增多的独立活动,又将让宝宝面临许多新的危险,厨房里的大小器具、卫生间的热水和马桶、路上的沟沟坎坎、邻居家的宠物、奔忙的交通工具,还有心怀叵测的坏人等等,都可能置宝宝于不幸的境地.

一一列举宝宝可能面临的危险难免挂一漏万,总结分析起来大概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认知水平不足而面临的危险,比如火、开水等,宝宝不知道它们会带来烧烫伤,常常无知无畏的去接近;二是技能不够而面临的危险,比如花盆,宝宝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搬动,但会因为力量不足而搬起来砸伤自己;再比如剪刀,可能因为控制不好而剪破自己的手指;三是生活环境中的客观危险,比如家中的电器,户外的深沟、水塘;四是需要特别防范的人为危险,比如鲁莽少年的冲撞等等.

授之以渔

尽管我们害怕孩子遭遇危险,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他们关到笼子里加以保护,最积极的办法是教给孩子掌握识别和抵御危险的本领.人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一个鱼讲的是在别人饥饿的时候,我们送给他一条鱼充饥,第二个渔则是说别人需要时我们教给他打鱼的本领,显而易见,授之以鱼只能惠及一时,而授之以渔才能够恩及永远.

面对幼小的孩子,任何一位家长都会出于本能地进行保护,但如果我们做的过度了,不仅会限制孩子能力的发展,还会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依赖,丧失自信,丧失独立自主的精神。我经常看到扶着栏杆灵活上下楼梯的宝宝却不会放手走路,尽管 孩子总有一天不再需要牵着家长的大手,可到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很难追上同龄的伙伴了。还有的家长因为怕宝宝生病,恨不得把家里变成无菌室,不让宝宝接触任何未经消毒的东西,结果孩子反倒娇嫩的弱不禁风.我们不可能时刻不离的保护孩子,我们更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试想一下,如果每次离开宝宝我们都要提心吊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假如我们每离开宝宝一刻,他都将自身难保,那又是怎样一种悲哀!趁我们还在身边的时候,多教孩子一点吧,教给他们如何识别危险,教给他们怎样战胜危险.示范而不说教

教给宝宝识别危险千万不能性急,也不能空谈道理.孩子认识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必须具体形象的去感知.家长教宝宝正面的东西相对容易,我们可以让孩子去看、去听、去触摸、去体验,然后不断重复总结经验。可是危险的东西就完全不能这样,躲还来不及怎么可以让宝宝身临其境呢?所以“危险”常常是抽象的概念,宝宝理解起来会更难一些,家长的努力也就需要更多一些.

教给孩子识别和抵御危险大概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让宝宝认识什么是危险.家长需要提醒孩子注意危险的事物和危险的活动,关键要做到引起宝宝的注意而不要激起他的兴趣.其次要让宝宝理解它们为什么危险.这时一定要适应宝宝的认知能力,利用曾经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不良体验,通过归纳、总结或类比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孩子曾经被温热水烫过或者见过塑料玩具被开水烫变了形,家长就可以利用宝宝已经知道的概念来做比喻.

第三要让宝宝学会应对危险的办法,包括提高运动和操作技能,主动避开危险,积极寻求帮助等等.注意应该是锻炼宝宝增长技能事先抵御危险,而不是让孩子遭受伤害以后简单的发泄情绪.比如,看到小狗冲自己跑过来,可以跳到一边躲到树后大叫两声,而不是吓的坐在地下大哭。再比如,遇到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不要教孩子动武反抗,因为这样常常带来更大的危险,较好的办法是抵消对方的进攻,比如大叫、求救、跑掉、告状等等。总之家长要运用形象的示范帮助孩子学会战胜危险的本领。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试验叫做“视崖”反应,就是在平地上画一个悬崖,让宝宝从一侧爬过去,结果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在“悬崖”边上停了下来,有的转身就爬回来,有的坐在“悬崖”边上大哭不止。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家长,其实孩子从小就有一定的认识危险和保护自己的本能,我们需要做的是发展这种能力而不是去简单的代替孩子战胜困难。

教会孩子这些,能在危险时刻帮助孩子!

关于被受人关注的话题是单身女孩入住北京酒店,被人从电梯拉到走道,人群来来往往,却无人救援。如何保护好自己,我压根儿没考虑,首先想到的是:女儿长大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不怕不怕!女儿跆拳道练得杠杠的。遇到坏人,一脚抬腿,叫他屁股尿流!我自我安慰道!说笑呢,讲正经的,小孩子真的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今年女儿四岁多,我就开始让她自由出入当时住的“开放式社区”,前提是:去哪里必须要和我们说清楚;换个地方玩,必须事先通知我们。

但是,奶奶特别没有安全感。作为社会节目的拥趸,她不仅自己看完,还要消化后讲给我们听:有小孩去游泳,家长一眼没看到,溺水了;有小孩在街上玩耍,大人一不留神,被人直接抱走了;有小孩一个人被锁家里,结果爬到阳台上,从上面摔了下来……

“妈,这是新闻!既然上了电视和报纸,就说明它发生的几率很小!”每回我都这样回应她。

事实上,我更担心,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会影响孩子对社会的认知。

我一直认为,没有任何力量能确保孩子百分百安全。

生双胞胎儿子的时候,在月子医院听说过一件事:一个宝宝出生哭得厉害,外婆就抱着孩子一起睡,结果,有一天,外婆坐在沙发上哄孩子入睡,没想哄着哄着自己睡着了,手一松,孩子就摔在了地上。才出生不到7天的小孩,立马被送到医院,接连动了两次开颅手术,但恢复正常的几率却几乎没有。

自己看管孩子,孩子遇到意外,这种创伤太致命。

孩子若要安全,还是得靠自己。当然,躲避危险的方式方法还是要教的。

各种危险,眼下最可怕的应该是坏人:拐带、恐吓和骚扰。

所以如何从坏人手中挣脱是必须告诉孩子的。

上个月有个新闻,东莞一个五年级孩子放学回家。怪叔叔用一根棒棒糖诱惑不了小孩,就直接把他抱走。小孩喊救命也没用,因为绑架的人当街骂小孩是不孝子。

没想小朋友很机灵,马上闭口不再喊救命。倒是到了一个小区口上,见到一个男的,就大喊:“爸爸!爸爸!”假爸爸对假爸爸,绑架者心虚跑了。

总结出的经验:遇到危险,一定要向固定的人求救!心理学很著名的理论——“旁观者效应”说的也是这个。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曾经进行过一次实验,来测试人们面对紧急情况时的态度。

实验中,72名参与者分别以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方式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并利用对讲机交谈。假癫痫病人会在交谈中突然“癫痫”发作,大呼救命,然后晕过去。

事后统计显示,在一对一通话的那些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一对多通话的那组,只有31%的人去帮忙了。

由此明白了,遇到危险,向一个人求救,他伸出援手的几率高,因为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可能会困扰他一辈子;向一群人求救,原来聚焦在一个人身上的责任感就分散了,甚至压根感觉不到责任感,因为“有人会救”的。

于是,我不准备再跟小孩说,遇到危险,去找警察。警察太远,鞭长莫及。而是告诉他:找最近的那个,死命地喊,当然足够镇定,嘴甜一点会更好。

教孩子如何“抵御外侵”

宝妈的原帖:(写于11/6/0010:15:17AM)我一向都是跟宝宝说,“有什么事情慢慢说,想玩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要好好商量”等和平相处的处事原则,可最近我发现,“外部环境”并不是这样。有许多孩子的家长很是“鼓励”孩子争斗的,还阵阵有词地说“是为了适应这个现实社会”,“以后不致于受欺负”。有几次,宝宝跟别的小朋友说“让我玩会儿你的玩具,行吗”,而那个孩子一边把手里的东西高高举起的同时,另一只手也伸过来用力推宝宝,甚至直接就伸过手来做出“打”的动作;我有一个同事的孩子,比宝宝还小一个月,到家里来玩的时候总是玩一会儿,就抱住宝宝往地上推;宝宝每每到这种时候,总是大叫,但绝对不会动手。想想那些妈妈的话,觉得是有一点道理;可反过来一想,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是很低的,当他认为“打”可以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他会不会把这种行为发展到“习惯”呢?请教各位,该不该教孩子一些“打斗”的“本领”?1806的回复:(写于11/7/0012:30:00PM)要教孩子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很重要!如果受到外界“侵犯”,不一定非要用“拳头还拳头”,可让孩子大声指责对方。心痕的回复:(写于11/6/003:43:08PM)这个问题似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特别是男孩子。如果孩子让人打了,父母要教会孩子处理和小朋友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告诉孩子:如果小朋友不经意推了你,或不小心碰了你,他不是故意的,不要太在意;如果小朋友故意欺负你,甚至打你,一定要保护自己,赶紧找父母或老师,大人会帮孩子处理。

本文Hash:2e6575339d7c341a76e223a3cd88a8d396f9b3b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