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有“利他”的一面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显得特别的自我,什么东西都想自己得到,只知道获取不去想怎么付出,孩子这么自私该怎么办呢?别急,听听专家的意见。

孩子也有“利他”的一面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大人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是的,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但是他们懂不懂得付出呢?

最近,荷兰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的《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中发表了一项对儿童利他行为的调查,并且分析了儿童的发育情形、社会经济学环境和性别是否会对他们的付出行为以及付出的多少产生影响。

荷兰研究人员设计使用了一种方法,即所谓的"独裁者博弈"(DG)---由一个人决定其他人能获得多少。这个游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DG包含了从参选者到接受者的重要资源的一次性分配过程,并且上述双方彼此之间以及对其他人都是匿名的。

为了形成一种特定的DG氛围,研究人员从英国4所收费较低的学校中分别选取了4岁、6岁和9岁的6个班级的儿童进行试验。他们同时还在英国两所收费较高的学校中选取了相同年龄段的4个班级的儿童。最终有360名儿童扮演了申请者的角色。游戏要求这些儿童从一堆漂亮的贴画中选出他们最喜欢的10枚。之后,这些儿童被询问是否愿意向班里的其他孩子捐赠出自己的一些贴画且不会得到任何回报,并要求这些儿童将其打算捐赠的贴画放到一个白色的信封中,而将其打算保留的贴画放到一个棕色的信封中。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贴画到底捐赠给谁,整个过程都是匿名的。

游戏结果显示,即便是最小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利他行为,捐赠出大约20%-30%的贴画给其他小朋友。除此之外,结果还表明,他们的利他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同时,与那些来自收费较低的学校里的儿童相比,来自收费较高的学校的儿童捐赠给同学的贴画显然要多于前者。到9岁时,那些就读于收费较高学校的儿童的利他行为与那些年幼的或就读于收费较低学校的同龄儿童显然不同,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获得了不同的社会标准。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正如游戏所显示的那样,我们可能低估了这些孩子。他们能够作出无私的行为并且愿意为别人付出,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他们的发育过程和社交过程继续培养这种可贵的行为。

小编总结:家长们不必要过多的担心孩子,其实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或许他们只是觉得在家里就想让父母们多关注自己、多去迁就自己,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等到需要孩子表现出利他行为的时候,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

孩子也有底线教育孩子别碰他的底线

导读:成年人总会说我是有底线的,不要去碰,其实在孩子的世界,孩子也是有底线的,教育孩子的时候别去触碰他们的底线,不然在他们心中你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老话常说:骂人不揭短。在行事风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的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做个合格父母,就请别进雷区!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包括: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某次郊游出了洋相,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没齿难忘”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底线五:身体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独处的小天地

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并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领地”里“检查”一番,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隐私”的公然侵犯。

底线七: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孩子也有生气的权利

许豆豆(美国)

三五岁的孩童,也有嘟嘴生气的时候。可是,大人们会埋怨他们不乖,一顶顶大帽子不问情由地扣下来。但大人生气时,却没谁来说三道四。看来,生气是大人的专利。这对语言能力缺乏的幼孩来说,是不公平的。殊不知,大人们自己也常生气呵―――只是,不会用镜子自照罢了。比如,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好,达不到自己或别人的要求时,不也同样会发脾气,甚至找人吵架么?要知道,孩子“生气”不都是错的。且听听一个女童的“生气宣言”吧:

我要说,我不是BB了,我多么能干,我知道该怎样去做!

要是你对我说“不”,我就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了……

那么,我就踢,就扔东西!

我不是想做坏孩子,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作为“我”,是多么的不简单!

我可以自己穿衣服,这样有趣多了!

穿好衣服我会跑会跳。

你知道,我很难让自己的手闲着―――不抓东西不行的啦。

我喜欢找东西来玩,我喜欢探索!

如果你不让我这样做,我可要赖在地上!

我喜欢扯开嗓子叫,喜欢唱歌,喜欢把所有东西弄出怪怪的声音(例:把饭勺当鼓敲)。

如果大人专横地吼:“安静点!”我反而会吵得更响!

我会喂自己吃饭,但得慢慢来,慢慢来!

要是你命令道:“现在就吃完它。”或“快点吃!”

我可要推掉碟子或杯子―――噢,它们或许会自动滑落到地毯上!

我是个好孩子,但如果大人一脸不耐烦地催我,我会由好变坏!

如果让我按自己的方式做,那么,我们彼此都会相安无事。

我想尝试新鲜的事,但你可要在旁边看着我保护我。

……

从“宣言”中,我们了解到,“生气”是孩子感情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元素”之一。关键在于两点:首先,孩子生气时,应该如何引导他们通过正当渠道发泄。其次,教会他们如何控制情绪不要“气昏头”,被“生气”控制了自己。我曾修过一门有关疏导幼儿舒缓紧张情绪的课程,其中一条途径,是练类似“瑜伽”的运动:摇摇头甩甩手,坐在地毯上,一边拍地一边叫喊。动作看上去有点怪怪的,但真有使人精神上放松之效:心中憋着的“气”不必“转让”就得以宣泄。总的说来,大人要把孩子“发泄愤怒”简单地视为“有意破坏”,更不要动不动就严词训斥孩子,指他们“发脾气”,不要剥夺孩子自我心理调节的权利,若他们把怨气积存在心里,紧张和焦虑情绪就会不断增加。原则是,在不致伤害到孩子自己或别人的前提下,让他生气好了,那是被允许的―――就像成人自己,不也同样以流泪或生气来宣泄的么?

本文Hash:834aba102c68e8dfbf6c368082d767d846a34876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