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有一句话这样评价中国的家长们:他们太爱孩子了,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

中国父母大多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那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溺爱是一种后患无穷的爱,它使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线!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刊出署名文章说: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三成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难怪不少人都在高喊:慎防“养儿啃老”颠覆中国人多年来的“养儿防老”现象。

文章总结说:“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没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不幸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我遇到过许多家长对孩子付出一片爱心却收效甚微:孩子不听话,不理解父母,偶尔还是小昏君,并且出现啃老苗头。可是当我们透过这种表象就会发现,导致这个问题的并不是子女,而是父母。是父母在伟大的爱子光环中走进了误区,才不小心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如何走出这个误区,是中国新一代父母养儿育女面对的新课题、新挑战。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理≠艺术教育

症状:国内近年来流行“素质教育”,可惜的是,没有主心骨的家长把音乐、美术、武术、舞蹈、书法、外语错当成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为人处事、价值坐标的建立,孩子的品格,孩子对知识与职业关系的理解,孩子的人生理想以及付诸实践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明确内涵,是一个孩子走向社会舞台最必要的素质。这种素质,名牌学校、高级辅导班都没有精力和义务去培养,只有那双推动摇篮的父母之手才能给孩子这份价值连城的礼物。

缺陷:好分数=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但是,好工作≠事业成功。在孩子小的时候,好成绩确实能说明他是个好学生,可当孩子长大成人,需要离开学校走入全球化竞争,问题就出来了。未来后工业化社会需要人才具备财商、管理能力、逆商等多种生存技能,光会读书没有这些技能的孩子就会很吃亏,包括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出了校门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谋生处事,甚至前途堪忧,更别说成家立业了。结果,养儿“啃”老颠覆了中国人多年来的养儿“防”老。

误区之二:习惯性满足各种要求

症状:主要表现为长辈们对孩子的物质娇宠和情感娇宠。父母是孩子的提款机。你喜欢什么,给你什么;爱吃什么,给你吃什么;爱穿什么,给你穿什么。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给的越多,表明父母爱得越深。这直接导致幼儿和青少年消费日益攀高。一个4岁的幼儿园的小孩,身着米奇的外套、巴布豆的T恤、丽婴房的裤子和阿迪达斯的休闲鞋,整套装备下来要上千元。父母成了“孩奴”,孩子成了“啃老族”。

缺陷:“钱是从爸爸兜里掏出来的”、“钱是银行给的”,如此想法不是孩子的悲哀,而是中国父母教育的悲哀。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劳动的价值,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这将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婚姻生活。

很多中国家长觉得教育孩子不看重钱是一种美德,这没错!不过,教育孩子不看重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他们在金钱上的虚荣心和攀比风,而不是让他们不在乎钱、大手大 、坐享其成,当下的“啃老族”就是鲜活的例子。

而且,即时满足、超前满足、超量满足容易养成孩子我行我素、任性、情绪不稳定、安全感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感恩的个性。

误区之三:知爱而不知教

症状:爱子对家长来说发自人伦天性。动物尚且舔犊情深,人类爱子的例子更是俯首即拾。但是,爱子不是家教的终点,爱而不知教更耽误孩子。我们现代中国父母,把“爱而知教”的家训演绎的怎么样呢?应该说,我们更重视了教育,但却没有领略“爱而知教”的内涵。“爱而知教”是家范教育,是素质教育,是慎始教育。而不仅仅是音乐、美术、书法、跆拳道、智能、英语、奥数教育。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镜头: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端着饭碗追着已经半大的孩子喂饭,被追的孩子往往手里还拿着什么玩具,吃一口,玩几下,跑一圈,再吃一口,直到饭凉了,还有一大半没吃。而家长会感觉特别心疼,因为宝贝没吃饱。

缺陷: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明确规范的家庭,家中的长辈都争着对孩子施爱,唯恐孩子不快乐、受委屈,但是却忽略了给孩子从小“慎于始”教育的家庭,往往就是这样的家庭,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放肆,那么不理解父母。你越是给孩子无原则的宽容和无原则的耐心,他越会巧妙地借用你的爱心,最后擒拿了你。

误区之四:过度抚养:Over-arranged,关怀强迫、过度热心(overzealous)

症状:妈妈们过度介入进孩子的生活,在孩子上空盘旋、转悠,不肯撤退,而孩子的想法经常成了泡影。“关怀强迫”的妈妈们反对其他人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任何意见,她们觉得她们和孩子最近,所以最了解孩子、最关心孩子的人,无疑也是她这个母亲。从酸奶的牌子、衣服的挑选、零食的口味到食谱的搭配,从学习音乐、绘画、运动量的安排,到玩具、小伙伴、游戏的内容、活动的限制,甚至连人生目标、道路选择都要一手包办。

另外,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失败,而过度的忧伤、哭泣,较多负面的想法、较少的愉悦与生活满意度。他们还不敢减速,甚至愈管愈多,生怕一减速,就摧毁了自己与孩子的人生。

缺陷:这个误区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灵侵犯,也是对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忽略,会降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孩子越不适应,家长越去过度保护,这样长期恶性循环,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坚忍性、耐苦性和艰难意识。等孩子稍大后,毛病就日趋明显,做家长的还时不时地指责道:“你看看你,这么大了,还是不懂事,还要我操心,唉,真把我给急死了!“然后,还要去尽力而为地过度保护孩子。在爱的名义下,家长们付出了辛苦的代价,却收获了对孩子的唠叨与担忧。

过度抚养是一种把握不好情绪的母爱,它导致的结果往往危害无穷。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过度抚养教育风格会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能力。甚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以上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或多或少都涉足了这些误区,即使是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

乍看起来,满足、关怀、热心、爱,都仿佛有伟大的牺牲奉献的味道,因为 症状上看,陷入爱的误区的父母正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父母们爱的误区让孩子的未来毁于一旦,也让自己的牺牲付诸东流。

为人父母总是艰难与伟大同行,辛苦与幸福同在,世上歌颂这种亲情的文字俯首皆是。但是,就如高尔基所说的,生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爱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爱孩子一旦被人类赋予了教育的因素,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只凭父母对孩子的满腔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科学的理念,掌握爱孩子的艺术与学问,如果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波及全球,世界上数万种工作中,养儿育女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代教育学对家庭教育更给予了特别关注。前文提到过,犹太人家教传统与中国人家教传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犹太中产阶级家庭,更针对怎么把母爱变成篝火,充分利用优越的经济条件,发挥有利的教育因素,演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爱子秘籍,并将它传授给后代。这套爱子秘籍是什么呢?我把它总结起来,就是七个字:特别狠心特别爱!

这样做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里,许多孩子都收到了父母准备的各种礼物,但一些孩子并不开心,因为父母并没跟他们一起过节。和溺爱、强求、限制一样,重视物质却忽视亲情是许多父母常有的“非爱行为”,这一心理学专业词汇如今正在教育领域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

父母应注意三类“非爱行为”

在心理学上,“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的专家余允珠,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分析了目前家长和老师针对孩子的几类“非爱行为”。

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

很多孩子从幼儿起就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乖才爱你”之类的话。这种情况随着孩子长大演变为对孩子学习成绩、艺术特长等的要求——这时候常有“你看XX学习多好,你要是像她一样妈妈就高兴了”的话。如一个小学男生向余允珠的热线倾诉,自己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回家被妈妈痛骂一顿:“我是单亲妈妈,拉扯你多不容易,你就这样不给我争气……你给我滚!”他觉得压力很大,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非常痛苦。

很多时候,也许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过高、过多的要求就是一种“非爱行为”。

二是没有原则的爱。

最常见的是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如今年媒体曾报道,一位母亲为庆祝女儿小学毕业,买了个价值约2万元的LV手提包送孩子。

三是强制或限制的爱。

余允珠手机上有这样一条短信:“妈妈从小替代我的太多。我不能再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了,不然我什么也面对不了。我现在感觉我和其他同学有差别,跟他们喜欢的不一样,我就像异类!”一个女生则发短信“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因为父母强制她把打篮球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可那是她最大的爱好。余允珠说,家长往往打着爱的旗号,要么替代包办孩子的生活,要么强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从岁至6岁的“宠物期”,到12岁至18岁的“压迫期”,很多孩子就这样在非爱行为中成长起来,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伤害。

“非爱行为”会导致仇亲、仇师。余允珠曾针对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95%的孩子都对父母家庭有意见和不满;对老师有意见的则达到了1%。1%的孩子都表示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绝大部分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非爱行为”使父母与孩子无法互相感受到对方的爱,例如一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说孩子床上藏着铁棍。孩子哭诉:知道爸爸在外面工作辛苦,他有时对自己非常好,但只要自己学习出问题父亲就凶残地打自己。父亲则说,自己小时也常挨打,打着打着就长大了,这是为了让孩子成才。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记者看到这样一条发给余允珠的短信:“也许我真的是垃圾,真的是他们口中的烂泥扶不上墙”。余允珠说,现在心理亚健康的孩子很多,他们幼小的心灵无法承载父母的过多要求和期望,导致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最终失去自我。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里,表现出不合群、遇到挫折就产生极端情绪等问题,而心理和身体的亚健康最后会导致品德的亚健康。

“非爱行为”弱化孩子能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渐渐变质为操纵孩子的生活,强制孩子按自 的意愿做事,孩子习惯了凡事听人安排后,能力越来越差。记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非常溺爱女儿,且要求女儿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钢琴考级上,生活琐事全部由她代办。以至于到孩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她开始为孩子的生活自理发愁,因为女儿连洗澡都不会:直到女儿18岁,每次洗澡都是母亲帮她洗的。

尊重孩子给予不掺杂念的爱

怎么改变自己的“非爱行为”?如何避免因爱给孩子带来伤害?余允珠认为,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纯净无暇的爱是最好的教育。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行为,父母要给孩子相当的空间,让他发展个性。例如,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因为不但侵犯孩子的隐私,也关闭了他宣泄交流情感、自我调节心理的渠道;不要像审问犯人一样询问孩子一天的行踪、发生的事情,可以问“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在孩子愿意倾诉的时候要认真聆听,而不是忙着做自己的事。

其次是引导和适当的帮助。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不乖”的行为应“放而不弃、管而不压、训而不辱、帮而不替。”如一位小学生发短信倾诉:“我实在太想养一只小猫了,可是爸爸不同意,老师帮帮我吧。”余允珠对她说:“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会照顾好小猫,养了小猫我会更有爱心,而且不会影响学习。”在这样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最终达成了愿望,而且意识到了养小猫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三是正视亲情中的矛盾。对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应当理性处理,不应一味采取打骂方式,这样反而会激化矛盾。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家帮助。例如床上藏着钢管、与父亲关系紧张的那位孩子,在父母带着他找专家咨询后,最终化解了父子矛盾。

四是不求回报。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心态,不能有“现在我养了你,你以后就养我”“以后要让我过好日子”“要好好学习我才有面子”等心理。这样要回报有条件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这样做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在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里,许多孩子都收到了父母准备的各种礼物,但一些孩子并不开心,因为父母并没跟他们一起过节。和溺爱、强求、限制一样,重视物质却忽视亲情是许多父母常有的“非爱行为”,这一心理学专业词汇如今正在教育领域引起越来越大的关注。

父母应注意三类“非爱行为”

在心理学上,“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的专家余允珠,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收集到的案例,分析了目前家长和老师针对孩子的几类“非爱行为”。

一是带附加条件的爱。

很多孩子从幼儿起就常听父母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乖才爱你”之类的话。这种情况随着孩子长大演变为对孩子学习成绩、艺术特长等的要求——这时候常有“你看XX学习多好,你要是像她一样妈妈就高兴了”的话。如一个小学男生向余允珠的热线倾诉,自己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回家被妈妈痛骂一顿:“我是单亲妈妈,拉扯你多不容易,你就这样不给我争气……你给我滚!”他觉得压力很大,觉得妈妈不再爱自己了,非常痛苦。

很多时候,也许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过高、过多的要求就是一种“非爱行为”。

二是没有原则的爱。

最常见的是家长无限制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如今年媒体曾报道,一位母亲为庆祝女儿小学毕业,买了个价值约2万元的LV手提包送孩子。

三是强制或限制的爱。

余允珠手机上有这样一条短信:“妈妈从小替代我的太多。我不能再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了,不然我什么也面对不了。我现在感觉我和其他同学有差别,跟他们喜欢的不一样,我就像异类!”一个女生则发短信“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因为父母强制她把打篮球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可那是她最大的爱好。余允珠说,家长往往打着爱的旗号,要么替代包办孩子的生活,要么强求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从岁至6岁的“宠物期”,到12岁至18岁的“压迫期”,很多孩子就这样在非爱行为中成长起来,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人格伤害。

“非爱行为”会导致仇亲、仇师。余允珠曾针对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95%的孩子都对父母家庭有意见和不满;对老师有意见的则达到了1%。1%的孩子都表示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但绝大部分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非爱行为”使父母与孩子无法互相感受到对方的爱,例如一对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说孩子床上藏着铁棍。孩子哭诉:知道爸爸在外面工作辛苦,他有时对自己非常好,但只要自己学习出问题父亲就凶残地打自己。父亲则说,自己小时也常挨打,打着打着就长大了,这是为了让孩子成才。

“非爱行为”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记者看到这样一条发给余允珠的短信:“也许我真的是垃圾,真的是他们口中的烂泥扶不上墙”。余允珠说,现在心理亚健康的孩子很多,他们幼小的心灵无法承载父母的过多要求和期望,导致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最终失去自我。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里,表现出不合群、遇到挫折就产生极端情绪等问题,而心理和身体的亚健康最后会导致品德的亚健康。

“非爱行为”弱化孩子能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渐渐变质为操纵孩子的生活,强制孩子按自 的意愿做事,孩子习惯了凡事听人安排后,能力越来越差。记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母亲非常溺爱女儿,且要求女儿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钢琴考级上,生活琐事全部由她代办。以至于到孩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她开始为孩子的生活自理发愁,因为女儿连洗澡都不会:直到女儿18岁,每次洗澡都是母亲帮她洗的。

尊重孩子给予不掺杂念的爱

怎么改变自己的“非爱行为”?如何避免因爱给孩子带来伤害?余允珠认为,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纯净无暇的爱是最好的教育。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首先是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行为,父母要给孩子相当的空间,让他发展个性。例如,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因为不但侵犯孩子的隐私,也关闭了他宣泄交流情感、自我调节心理的渠道;不要像审问犯人一样询问孩子一天的行踪、发生的事情,可以问“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在孩子愿意倾诉的时候要认真聆听,而不是忙着做自己的事。

其次是引导和适当的帮助。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不乖”的行为应“放而不弃、管而不压、训而不辱、帮而不替。”如一位小学生发短信倾诉:“我实在太想养一只小猫了,可是爸爸不同意,老师帮帮我吧。”余允珠对她说:“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会照顾好小猫,养了小猫我会更有爱心,而且不会影响学习。”在这样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最终达成了愿望,而且意识到了养小猫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三是正视亲情中的矛盾。对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应当理性处理,不应一味采取打骂方式,这样反而会激化矛盾。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寻求专家帮助。例如床上藏着钢管、与父亲关系紧张的那位孩子,在父母带着他找专家咨询后,最终化解了父子矛盾。

四是不求回报。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心态,不能有“现在我养了你,你以后就养我”“以后要让我过好日子”“要好好学习我才有面子”等心理。这样要回报有条件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本文Hash:75245c67fbc49f344c73cfcdfe68b33fac8dda45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