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学汉语就好像上苦刑

苏棣小朋友的妹妹朵朵,从美国回来了。确切地说,是被人从美国带回来了,因为朵朵的芳龄只有三岁两个月,回来,自然要靠大人的引领。

朵朵学汉语就好像上苦刑

朵朵这次回来,主要的目的是要学中文。她母亲听人说,三岁是小孩子学语言的关键期,立刻就有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焦灼和迫切。匆匆安排好手头上的事务,连孩子带行李一块儿打包,回国。小朵朵很争气,回到奶奶家没多少日子,就学会了一个完整而铿锵的判断句——她伸出绿豆芽一样白嫩细巧的手指头,点中哥哥苏棣的脑门,斩钉截铁地宣告:“苏棣是个大坏蛋!”

举座哗然——没人教她这一句啊!立刻,又击掌相庆——这是朵朵说出的第一个完整的中文句子!虽然说得九曲八弯、回肠荡气的,可是主谓宾齐全,而且全部到位,一点毛病没有。到底是故国和热土啊,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孩子的中文水平PIAPIA地突飞猛进,那是必须滴!

于是,在一片鼓励跟喝彩声中,朵朵开始了她的汉语学习。可是过了没有多久,爸爸妈妈就在她的身上发现了问题:规划中,汉语跟美语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并没有出现,而很多中美合璧的奇怪句式,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的涌现出来。有一次坐地铁,朵朵看着座位上有个阿姨,正撩起衣服给怀里的宝宝喂奶,感觉十分新奇,小脑袋凑过去盯了半天,转过头来向母亲汇报:“阿姨在给baby吃牛奶!”

周围的乘客听了这话,会心地大笑。朵朵开始以为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同,脸上颇有几分得意。母亲却拍拍她的头,庄严肃穆地纠正:“阿姨是给baby吃‘奶’,不是吃‘牛奶’——是吃breastmilk,不是吃milk。”朵朵本来以为自己自主完成了一个大发现,没想到原来是闹了一个笑话,觉得自己在这么大一堆人面前出了丑,糗得把脸埋在妈妈的裙子上,抽抽噎噎地憋了半天,终于“哇”地一下大放悲声。下车后,爸爸妈妈带她去吃饭,她对菜谱上玲珑剔透的小笼包发生了兴趣,妈妈简而言之地教她说,这个满脸皱纹的小东西叫“包子”,她喜滋滋地记下,等爸爸妈妈叫服务员来点菜的时候,便自告奋勇地说:“请,给我——报纸,谢谢。”服务员一头雾水,看看朵朵又看看朵朵妈,朵朵妈对朵朵说:“是‘包子’,宝贝。告诉阿姨:你想要包子”!

对于妈妈指出的这些错误,朵朵开始都还乖乖地修正,后来渐渐表现得很厌烦,甚至是暴躁,最后干脆成了金口玉言,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了。她妈一见这阵势,有点起急,先是耐着性子哄,遇到朵朵坚持不买账,也恼。看到妈妈发了脾气,朵朵索性大哭:“不要,不要!NOChinese!”

听了这母女俩打不完的嘴官司,我想起以前听说的一件事。我有个表弟在德国,有一次说到女儿的语言学习,也提到这个问题。“别信那些所谓的双语教学,没好处——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在两套语言体系里迂回辗转……哪个也学不好。”跟着用女儿回国学中文时遇到的苦难以资证明,一副苦大愁深的语气。我问:“那孩子这样一边说,一边忙着在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里来回切换,是不也挺辛苦的啊?”他说:“她不辛苦——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把中文的句法用到德文里,或者是把中文里掺两个德文单词,呵呵,说点子肉夹馍式的德语,常事儿。”

我不知道表弟的说法,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反正想到这些小香蕉孩儿们为了学汉语弄得愁苦不堪,心里实在觉得可惜:这么小的宝宝,这么苦哈哈地学,再碰上个不会“弯弯绕”,永远都是直 线教学的妈妈……想想真是让人疼得慌;汉语啊,汉语——这么可爱的汉语,怎么竟成了有些孩子的一场苦刑?

孩子不足六岁就上学到底好不好

每年一到小学招生时,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不到年龄的孩子提前入学,想法设法,托人情、找门路,甚至不惜更改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日期。也有的家长千方百计将不够入学年龄的孩子“塞进”入学年龄卡得不太严的学校,然后再转学,来了个“曲线入学”。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入学越早,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因此,为此费尽心机。

据一项对100名提前入学学生的调查显示:只有18%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56%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16%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据老师反映,提前入学的孩子在自立能力、注意力集中、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明显比其他孩子差一截。当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一般处于中心地位,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使孩子生活自立能力差。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甚至吃饭、上厕所都需要老师照顾,学习上更是力不从心。由于孩子年龄小,老师和家长往往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处处给孩子以特殊的照顾,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长期得到别人特殊照顾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依赖性和自卑感。另外,当前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一般学生都感到课业负担重,如果再提前入学更是吃不消。

一位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分析说:“家长让孩子提前入学,其理由是认为他的孩子聪明。”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认识一些汉字,会做几道算数题,甚至会背几首唐诗,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具备条件,那些孩子学到的那点知识和能力,是家长提前、强化培养的结果。那点“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是虚假的,可以说是“泡沫优势”,上学后过不了多久,就会不复存在了。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生活自立能力、反应速度等,与年龄大小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成年人,在年龄上有几年、甚至十年的差异,在能力上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差别。而对小孩子来说,不用说相差几岁,就是差几个月,在能力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千方百计地把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提前,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一位提前入学的孩子的家长后悔不迭地说:“由于孩子提前入学,在班里各方面都一直处于劣势,始终‘赶不上趟’。由于学习的不成功,使他对自己丧失自信心,小学六年级毕业时,竟然没有勇气面对初中学习的激烈竞争。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他们只好将他转到另外一所小学,重新读了一个小学六年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棕种人居住地区,基本上都是规定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入小学读书。这种入学年龄的规定,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龄前阶段的儿童是以游戏为主,即使是学一些书本知识,也是在玩中学,并且没有固定的统一的要求,伸缩性很大。而进入小学以后就不同了。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开始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教学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每个孩子必须要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压力是很大的。不能还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想学多少就学多少,那是不允许的。

许多家长只是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让孩子提前入学,使孩子过嫩的肩膀承担起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重担,那是不明智的举动。对年龄比较 的孩子来说,过难的知识和过重的负担,容易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刚开始读书学习,就厌烦学习,那可不是好的征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甚至一生都会产生持久的副作用。家长要慎之又慎,不可盲动。

孩子不足六岁就上学到底好不好

每年一到小学招生时,总有一些家长为了让不到年龄的孩子提前入学,想法设法,托人情、找门路,甚至不惜更改户口本上孩子的出生日期。也有的家长千方百计将不够入学年龄的孩子“塞进”入学年龄卡得不太严的学校,然后再转学,来了个“曲线入学”。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入学越早,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因此,为此费尽心机。

据一项对100名提前入学学生的调查显示:只有18%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56%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16%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据老师反映,提前入学的孩子在自立能力、注意力集中、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明显比其他孩子差一截。当前,由于独生子女在家里一般处于中心地位,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使孩子生活自立能力差。那些年龄偏小的孩子,甚至吃饭、上厕所都需要老师照顾,学习上更是力不从心。由于孩子年龄小,老师和家长往往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处处给孩子以特殊的照顾,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长期得到别人特殊照顾的孩子,不知不觉就会产生依赖性和自卑感。另外,当前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一般学生都感到课业负担重,如果再提前入学更是吃不消。

一位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分析说:“家长让孩子提前入学,其理由是认为他的孩子聪明。”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认识一些汉字,会做几道算数题,甚至会背几首唐诗,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具备条件,那些孩子学到的那点知识和能力,是家长提前、强化培养的结果。那点“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是虚假的,可以说是“泡沫优势”,上学后过不了多久,就会不复存在了。因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生活自立能力、反应速度等,与年龄大小有相当大的关系。我们成年人,在年龄上有几年、甚至十年的差异,在能力上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差别。而对小孩子来说,不用说相差几岁,就是差几个月,在能力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千方百计地把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提前,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一位提前入学的孩子的家长后悔不迭地说:“由于孩子提前入学,在班里各方面都一直处于劣势,始终‘赶不上趟’。由于学习的不成功,使他对自己丧失自信心,小学六年级毕业时,竟然没有勇气面对初中学习的激烈竞争。在孩子的一再要求下,他们只好将他转到另外一所小学,重新读了一个小学六年级。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棕种人居住地区,基本上都是规定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入小学读书。这种入学年龄的规定,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龄前阶段的儿童是以游戏为主,即使是学一些书本知识,也是在玩中学,并且没有固定的统一的要求,伸缩性很大。而进入小学以后就不同了。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开始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教学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每个孩子必须要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要求,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压力是很大的。不能还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想学多少就学多少,那是不允许的。

许多家长只是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让孩子提前入学,使孩子过嫩的肩膀承担起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重担,那是不明智的举动。对年龄比较 的孩子来说,过难的知识和过重的负担,容易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刚开始读书学习,就厌烦学习,那可不是好的征兆,会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甚至一生都会产生持久的副作用。家长要慎之又慎,不可盲动。

本文Hash:e1b2c623a94941b9479a5075d193773bee97066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