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了解“黄体素”

黄体素在怀孕期间究竟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黄体素”的奥秘。

何谓黄体素

黄体素是在排卵后经由黄体分泌,目的在于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以便在受孕时,能提供胚胎一个良好的发育、成长环境。长庚纪念医院台北院区妇产科主治医师罗崇晋进一步指出,怀孕时,由于受到胎盘所分泌的人类绒毛膜刺激激素(hCG)刺激,所以能持续分泌黄体素,因此在怀孕后,黄体能继续提供黄体素,如此可以维持至受孕后的8-9周,之后,黄体将会慢慢的萎缩,此时黄体素则改由“胎盘”继续分泌。

因此,当黄体素不足时,受孕及正常的怀孕就无法维持,换言之,当黄体素不足,不仅会影响精卵之间受精,也会影响着床,甚至造成“早期流产”等危险。所以,黄体素又有“助孕素”之称号,因此,为了让胚胎更为稳定,医师会建议准妈妈注射或口服黄体素。

黄体素的二三事

浓度

黄体素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前的时期都处在“低浓度”状态,小于2ng/ml。在排卵后的黄体期则增加到大于5ng/ml。如果怀孕,在怀孕初期浓度会维持在黄体期浓度,等到黄体素开始由胎盘供应,浓度则会增加到100-200ng/ml。

诊断

黄体不足的诊断并不难,只要“测量基础体温”谜底即可揭晓,若是高温期低于10天者便应高度怀疑是黄体不足,须进一步在月经周期的后期,抽血检查黄体素,若黄体素值小于12ng/ml,那么则属“黄体素不足”的情况。

治疗

至于,黄体素不足又该如何治疗?罗崇晋医师表示,“黄体不足的治疗又分为下列两种方式,若属未排卵的妇女所造成的黄体不足,则给予刺激排卵药物,如:clomiphene、Clomiphene可通过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而促使脑下垂体释放滤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达到促进滤泡发育的目的;至于已排卵而黄体不足的妇女,则需补充天然黄体素,自排卵后或预期下次月经前12~14日每日补充黄体素,以补充黄体的分泌不足。”

我们一起来解读儿童体内的维生素E

脂溶性维生素,储存在体内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会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易受到加热、冷冻、氧气、食品加工等的破坏。

功能:

1.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生物膜,使组织器官免受氧化损伤。

2.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有助于阻断与衰老有关的氧化连锁反应。

3.可通过促进RNA更新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缺乏症状:

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几乎可贮存在体内所有的器官组织中,且在体内贮留的时间较长,一般不会造成缺乏。不过,脂肪吸收不良(患口炎性腹泻、胰腺病变)者、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者,可能会引起维生素E的缺乏。

缺乏维生素E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出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症状。维生素E缺乏还可能导致一些人免疫力低下。新生婴儿(尤其是早产儿)缺乏维生素E,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摄取量:

1岁以内3毫克,1~4岁4毫克。

食物来源: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麦芽、西兰花、鸡蛋、菠菜、大豆、强化面粉中含量丰富,而肉、奶、蛋及鱼肝油中含量较少。

*充须知:

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日量400毫克以上,会产生视力模糊、腹泻、乏力等副作用,应注意避免。如果宝宝有风湿性心脏病,补充维生素E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若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K,大剂量的维生素E会削弱血液的正常凝结而使缺乏的状况更加糟糕。

我们一起来解读儿童体内的维生素K

有3种,维生素K1、K2可以由肠道中的天然细菌形成,而维生素K3是合成的,它们都是脂溶性维生素,会受X射线、空气污染、冷冻等影响而被破坏。

功能:

1.使血液适时的凝结,有助于凝血酶元的形成,有止血功效。

2.能防止内出血和外出血。

缺乏症状:

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主要疾病是“新生儿出血症”。由于新生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很少,且合成能力很弱,如果再加上牛奶喂养,很可能会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缺乏时会发生内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较高的病死率。

摄取量:

我国对于维生素K没有制订相应的推荐量。正常人肠道内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并基本满足正常生理需要。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一般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作为新生儿常规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婴幼儿维生素K缺乏的好办法。

食物来源:

酸奶、蛋黄、海藻、鱼肝油、绿叶蔬菜中含量较丰富。

补充须知:

天然维生素K的含量非常丰富,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复合维生素胶囊中一般不包括这种维生素。

本文Hash:de86f8216d1883d1ff5aef2a550ffe5c154b79c6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