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感影响成长 宝宝打针疼痛指数


旁白:没感觉,呵呵,你揉我呢!


哎哟,妈,有个蚂蚁咬我!


疼疼疼,哪个坏人拿针扎我啊?


啊啊啊啊啊啊……还让不让我活了……

  痛感会影响孩子成长 但宝宝无法诉说

  刚出生的宝宝,打针时觉得有多疼,妈妈们知道吗?宝贝苦于无法诉说疼痛感,只能用哭声和表情来告诉你。

  根据最近一些年的研究证实,出生4周内的小宝贝,就已经有了疼痛感受的能力。虽然他们的神经系统仍然在发育中,但对疼痛的感知却比儿童甚至是成年人更强烈和持久。

  而且,新妈妈们知道吗?宝贝反复经历足底采血、动静脉穿刺、皮下和肌肉注射等的疼痛刺激,也会对他(她)的成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严重影响。

  “因为新生儿不能自己表述疼痛的感受,妈妈们又没有经验,所以就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人工疼痛评估,这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评估结果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知识与经验,还会受到个人的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新生儿疼痛程度。”南京邮电大学老师卢官明介绍。

  南邮老师采集2000多个新生儿表情建立数据库

  2006年,卢官明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李晓南博士一同开展新生儿面部疼痛课题的研究,帮助宝贝爸爸妈妈以及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宝贝那些苦于无法诉说的疼痛感。

  在研究中采集了2000多个刚出生28天以内宝宝的疼痛表情,输入到电脑记忆库中,通过图像识别得出规律。未来或将制作成监测仪,抓取宝宝打针后的面部表情,机器一扫经过对比就能告诉你,宝宝的“疼痛指数”是多少。

  “我们从拍摄的视频中截取了2000多幅图像,然后从中选择出医生评分一致的典型表情,包括安静、哭、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的图像。”

  “嘴巴张开很大的,表情痛苦的,医生就会评估剧烈疼痛,而这个面部表情稍微有些痛苦的,就是轻度疼痛,普通人很难一下子就准确分辨。”

  机器读取宝宝疼痛表情 避免主观误差

  卢官明指出,这种实验的结果,一定是数据越大,准确率越高。因此,他计划在未来3-5年内,采集百万新生儿面部表情样本,进行大数据库分析。“这一研究在未来临床使用上,将制作成监测仪,采取24小时监护,帮助医护人员诊断,这样可以提示医生进行相应的跟踪护理。”

  卢官明说,新生儿有病住院治疗,打针或者手术需要打麻药,麻药用量多少,未来通过疼痛监测仪,了解孩子的疼痛程度,可以给医务人员提示,以便于医生做出适度的处理。“这样也可以避免判断出现主观误差,由机器来评估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及时报警,提醒医生。”

减轻宝宝打针时的疼痛

小宝宝时常在睡梦中惊醒并且大声啼哭(夜惊),是否因为在接受治疗时经受了打针的皮肉疼痛而出现夜惊呢?打针输液的疼痛会不会有长时间的记忆呢?打针的疼痛会不会对小孩的智力有影响呢?

减轻宝宝打针时的疼痛

人们对于一些重大的身体创伤总是记忆犹新,即使是几十年以后,仍然能想起创伤所带来的剧烈疼痛,但是,人们并不能清晰地回忆起2-3岁以前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更没有婴幼儿时期的印象。所以,人们往往会认为,新生儿没有记忆,特别是疼痛记忆。可是,事实却是如此吗?

新生儿有疼痛的记忆

新生婴儿并不是没有疼痛记忆,而是他们的记忆都变成了潜意识。一般人最多只能回忆三四岁之后的事情,3岁之前的记忆,包括愉快的记忆,疼痛的记忆,并不能在脑海里保存为鲜明的画面,它们都转化成了潜意识。如果新生儿被伤害(如注射,手术等),同时又得不到应有的母亲的照顾(如母子隔离),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对外界产生出一种情绪上的抗拒,在成长中会更多地表现为压抑、孤独和在学校中有不良行为。国外有调查显示,经历过一次以上创伤性经历的患儿,出现生活质量下降、精神障碍、情感角色障碍、社会角色障碍、活力下降的现象比较多。发生情绪压抑、有孤独感或者在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几率也较大。这说明,新生儿对以往的不良刺激确实是有记忆的。

怎样减轻宝宝打针时的疼痛

为了减轻宝宝打针的疼痛,针头都会做得尽量细。因为疼痛感是皮肤组织中的感受器受到了针头的刺激而引起的,针头越小刺激的感受器也就越少,疼痛的感觉也就越小。

另一个与疼痛有关的因素是针头扎入的深度。传统打针方法是由护士根据经验来掌握扎入的深度,从而有可能因为扎得过深或过浅都会增加挨针者的疼痛。为此,为婴幼儿设计的注射器都又细又短,宝宝打针时的痛苦就可以减轻。

此外,运用娱乐、谈话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可以减少孩子流泪现象以及减轻痛苦的。国外曾有调查显示,催眠、分心、游戏等多种方法以及万花筒、木偶和机器人等玩具,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从抽取血样、打针等医学治疗中转移。所以,有的儿科在儿童病区里播放轻快的音乐、安装有线电视、摆放滑梯等玩具,可以供宝宝们随时听着轻快的音乐、看卡通片、玩游戏,以减轻治疗带来的痛苦。

但要注意一点:父母尤其是母亲可能会感到惊慌并把这种忧虑感传递给她的孩子。

小编总结:除此之外,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也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心理上与他一起分担痛苦。所以,儿科医生也会积极同父母沟通,让他们通过对话、鼓励等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轻打针时孩子的疼痛。

缓解宝宝打针时的疼痛

小宝宝难免有点病痛,住院、打针康复出院后,不少妈妈发现,宝宝时常在睡梦中惊醒并且大声啼哭,仿佛疾病的梦靥还没有过去。宝宝这么怕打针吗?妈妈们该怎么保护孩子呢?

新生儿有疼痛的记忆

别看成年人大多记不起3岁之前的事,其实,这些记忆都变成了潜意识,新生婴儿并不是没有疼痛记忆。

如果新生儿被大量的伤害(如注射,手术等),同时又得不到母亲应有的的照顾,比如他打针时父母照顾不周,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对外界产生出一种情绪上的抗拒,在成长中会更多地表现为压抑、孤独和在学校中有不良行为。

国外大量的研究证实,经历过一次以上创伤性经历的患儿,出现情感角色障碍、社会角色障碍、活力下降的现象比较多。

打针之痛怎么缓解?

医学上为了减轻宝宝打针时的疼痛,为婴幼儿设计的注射器都又细又短,但是,小宝宝对“异物入侵”会心慌,哇哇大哭。该怎么办。

1、妈妈的抚摸与安慰

建议,打针时,父母一定要陪伴他,抚摸他,轻言细语鼓励他。别以为他听不懂。心理学研究发现,亲人的语言与肢体安慰对孩子有类似于“情感镇定剂”的作用。

孩子还与母亲心心相印!妈妈如果感到惊慌,这种忧虑感会传递给孩子,当他感觉到气氛不对时也会哇哇大哭!看来,你都得保持镇定,让孩子始终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和安全感。

2、转移注意力

此外,可以准备些小玩具让孩子“分心”,比如公仔、机器人等等,小宝宝心爱的玩具可以将他的注意力从抽取血样、打针等医学治疗中转移。此外,有些医院在儿童病区里播放轻快的音乐、摆放滑梯等玩具,可以供宝宝们随时看卡通片、玩游戏,这些都能减轻治疗带来的痛苦。

本文Hash:93bba50619109d46429ced387ef1ad366c349c69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