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应该如何护理新生儿

小儿难养,新生儿更难养!照顾新生儿要有适宜的温度,恰当的光线,纯棉好穿脱的衣服,纯棉勤换的尿布。而且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大概会在20个小时左右。

1、温度和光线

室内温度:25℃——28℃为最适合宝宝生活的温度。

光线:接受恰当光线的刺激,有利于宝宝视力的发育。有些妈妈觉得阳光会刺激新生儿的眼睛,因此常常在室内挂上厚厚的、深颜色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尿布或尿不湿的换洗

勤洗勤换勤清洗,每次更换用水洗。尿布大小合月龄,质量上剩最重要。可以使用软膏按,不紧不松最舒适。

3、衣服和尿布的挑选

无论是新生儿的衣物还是尿布,都应该以百分百的纯棉制作,化纤、印染都是不合适的。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和尚衣易于穿脱,适合新生儿使用。

4、睡眠和睡姿

睡眠:新生儿睡眠一般会在20个小时左右,如果宝宝偶尔出现整天不睡的情况,一般能够自我调整,不必担心。

睡姿:新生儿睡眠以浅睡为主,所以睡姿容易改变。家长在宝宝吃奶后应该让他侧睡,以免奶液反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半个小时可以变换一次睡姿。

5、哺乳和喂养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的多少和妈妈乳房的大小是没有直接的练习的,只要给宝宝多吸允,注意饮食,就能够增加母乳量。新生儿喂养只要按需喂养即可,到宝宝2个月开始才需要逐步调整到规律的喂养时间。

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的话,除了要遵循按需喂养外,还要注意宝宝一次的奶量发展会从小到多。新生儿一次的奶量可能只有20-40毫升,而满月的时候宝宝一次就能吃60-100毫升了。一般来说每两顿奶粉之间要添加20毫升水,避免宝宝发生便秘的情况。

6、生理性状况

宝宝出生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这些变化都不是疾病,家长也无需担心。宝宝出生后生理性变化有:鼻子上面的生理性粟粒疹,发生在出生后3周内的生理性黄疸,出生后7天内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以及女宝宝专有的生理性白带和生理性月经。

7、大便观察

新生宝宝大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的次数会比较多,也没有一个标准。

新生宝宝大便性状:宝宝第一次大便,也就是胎粪为墨绿色,有时候需要几天大便才会转变为黄色。正常的宝宝大便是黄色的粘稠状,没有奶瓣或者只有少量奶瓣。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几天一次大便,大便不干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之为攒肚,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处理。

妈咪们应该如何护理新生儿

  1、固定新生宝宝睡眠姿势

  “听说宝宝侧睡会造成偏头,俯睡容易造成窒息,所以每次宝宝在我怀中睡着后,我都是轻轻放下宝宝,然后摆正他的头,并在头两边用小枕头抵着。这样宝宝很安全。”

  正确做法: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蜷曲,为了帮他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黏液流出,在生后 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形扁平,正确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这次睡觉左侧卧,下次就要平躺,再下次右侧卧,这样才能使宝宝头形长得匀称好看。吃奶后要注意侧卧不要仰卧,以免吐奶呛到气管。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廓压向前方,否则耳廓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2、唤醒熟睡中的宝宝把尿

  “我怕宝宝尿床,每隔几个小时就把宝宝抱起来把尿,有时候宝宝被我弄醒后哇哇大哭,没办法,我可不想他的小屁屁被湿湿的尿布包着,得了红屁股多不好。”

  正确做法:宝宝的睡眠很重要,如果牺牲了宝宝宝贵的睡眠只为了不弄脏他的小屁屁,那就得不偿失了。选用优质的尿不湿保护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宝宝尿湿了很不舒服,他会用哭声提醒你及时更换。两三岁以后的宝宝夜里小便时,有的已经知道叫人,有的会在有尿意时自然醒了,根本不需要非把宝宝弄醒不可。

  3、开灯睡觉

  “我喜欢在卧室里留灯,一来方便照顾宝宝,另一方面让宝宝有安全感。”

  正确做法:关灯睡觉。床头的灯光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视力发育。任何人工光源都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微弱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长期存在,会使婴幼儿焦虑、紧张,难于成眠。长期在灯光下睡觉,还会影响眼睛的网状激活系统,导致每次睡眠的时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被惊醒。睡在灯光下的婴儿与睡在黑暗中的婴儿相比,近视发病率要高出4倍。

  4、穿太多衣服睡

  “我怕宝宝睡觉着凉,给宝宝穿一件薄毛衣睡,这样就不怕冻着小肚子了。”

  正确做法:睡觉不宜穿太热。被窝湿度较高,加上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同样,用电热毯也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5、奶粉冲泡过浓

  “我总觉得照说明泡出来的奶太淡了,所以都会自己加一些奶粉,这样宝宝才能吃饱长胖。”

  正确做法:奶粉不宜过浓或过淡。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6、过早添加辅食

  “我宝宝满月后就开始喝果汁,这样可以给她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正确做法:起码等到4个月后再添加辅食。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天然营养品和饮料,可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维生素。所以,对4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饮料。

  7、过早喂鸡蛋羹

  “宝宝4个月后可以吃蛋黄了,我还蒸鸡蛋羹给她吃,鸡蛋羹比较好消化,营养更全面,应该没事吧。”

  正确做法:4个月内只喂蛋黄。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质,宝宝过早食用,容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等。患有奶癣和尿布疹的宝宝,食用鸡蛋羹后,会使症状反复和加重。

  8、用奶瓶喂固体食物

  “我发现一个喂宝宝吃饭的好办法,把米粉、蛋黄糊等辅食装进奶瓶里,宝宝就可以吃快一些了。”

  正确做法:用小勺喂固体食物。不少父母喂食怕麻烦,或者担心宝宝吃得太少,把米粉等固体食物灌软奶瓶里来喂宝宝。这可能会增加宝宝的食量,导致体重过重,同时使宝宝失去了练习咀嚼的机会。其实,宝宝吃固体食物的一个重要目的——让宝宝了解进食的过程。

  (编辑:荀满满)

新生儿手脚抖动新妈妈如何护理?

“我的宝宝产后7天了,在睡觉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声音,总是会出现四肢抖动现象,是不是宝宝受惊吓了?”这是个月子妈妈的提问。

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

新生儿手脚抖动新妈妈如何护理

新生儿出现惊跳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受刺激容易引起兴奋,多数宝宝睡觉时处在浅睡眠的状态,遇有声音、光亮、震动以及改变宝宝的体位都会使新生儿有惊跳的现象出现。当宝宝在睡眠时发生这种没有规律的、全身性的、短暂的不协调的抖动现象时,家长不必紧张,不是宝宝受惊吓了,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新生儿出现惊跳时,妈妈用手轻轻安抚宝宝身体或双手,让宝宝产生一种安全感,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妈妈完全可以放心,新生儿惊跳对脑的发育没有影响。

小编总结:一般来说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惊跳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不需特殊处理。

本文Hash:bb026a709e5b7ffcc159f97864ddb8f42b9e3301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