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新妈妈的产后子宫恢复DIY

绝大部分妈妈生完宝宝后都能顺利恢复,但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来讲,产后4-6周,子宫会逐渐复原,6-8周才能完全愈合。不过,要想恢复得又快又好,还需要妈妈们自己做点“功课”了!

妙招一:及时排尿

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妙招二:产褥期别“赖床”

老人都讲究分娩后要卧床,怕受凉。不过,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妙招三:哺乳刺激

刺激乳头也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妙招四:别当脏妈妈

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正常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如果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妙招五:按摩

在产后初期经常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也是刺激恢复的方式。

产后新妈妈的子宫恢复是产后恢复头等大事

经过漫漫的十月怀胎,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在复原的过程中,会有疼痛、疾病不断来袭,若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导致的产后出血是产褥期最危险的事,所以产后的子宫恢复对新妈妈来说是头等大事。想让子宫平安健康吗?究竟怎样做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娇小玲珑”呢?

“恶露”——子宫复原指标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新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和气味的变化,及时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

指标1排出量

健康:排出的恶露有光泽,不污浊。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有时会持续时间长,一般不超过产后42天。

非健康:倘若血性恶露量多、持续时司长,则提示子宫恢复不良,应酌情给予子宫收缩剂,促使子宫收缩。

指标2色泽

健康:在产后三四天,排出的恶露都是血性的,伴有少量血液,宫腔的黏液,脱落的膜组织等等,随着子宫不断恢复,恶露呈淡粉色、咖啡色,最后变成淡黄色,稀薄的白色,一般持续时间在1周内。

非健康:产褥感染的恶露颜色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应警惕有胎盘残留的可能,需及时就诊,进行宫腔探查,必要时进行刮宫术,以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

指标3气味

健康:正常的恶露带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产后根据每个人子宫恢复的情况,7~10天左右恶露一般是没有异味的。如果感染了,则可能会有一些腥臭味。

非健康:若恶露量多,且有腐臭味,色泽污浊,再结合腹部检查子宫有压痛,甚至新妈妈还有发热,则有宫腔内感染的可能。

子宫复原指南:

清洁:产后应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以去除外阴部的恶露和污垢。

休息:如果发现恶露增多,首先要减少活动,不要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尤其不要提拉重物;不要长时间站立,也不要久蹲,这些部容易引发产后子宫脱垂。

就医指征:产后适当服用益母草制剂,有协助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恢复,减少恶露排出量,缩短恶露排出时间的作用。如果产后42天恶露仍然没有干净,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

3大招数加速子宫复原

招数1:及时排尿+子宫复原操

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新妈妈应尽量在产后2小时排尿一次,不要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否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在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床,在产后24小时,新妈妈可以下床进行一些子宫复原操,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运动等。

招数2:子宫收缩剂+生化汤

为了预防产后大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子宫收缩剂。除了西药以外,中国民间自古流传的生化汤也可以去瘀活血,帮助子宫恢复。

产后子宫有自然收缩并排血的机制,一旦发现有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使用子宫收缩剂是最好的选择,它的作用发挥会比较快。而生化汤本身的成分就中医而言,化掉的瘀血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的保健用。

招数3:按摩子宫+母乳

若子宫收缩不良,除了西药跟中药调理之外,在产后初期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是最自然的方式。

让宝宝尽早吃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频繁地吸吮、产生生理反射,也能加速子宫的恢复。对于不进行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则可以通过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子宫恢复是产后新妈妈的头等大事

经过漫漫的十月怀胎,子宫变为原来的数十倍大,在复原的过程中,会有疼痛、疾病不断来袭,若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导致的产后出血是产褥期最危险的事,所以产后的子宫恢复对新妈妈来说是头等大事。想让子宫平安健康吗?究竟怎样做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娇小玲珑”呢?

“恶露”——子宫复原指标

产后,随着子宫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从阴道内流出,这就是恶露。新妈妈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和气味的变化,及时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

指标1排出量

健康:排出的恶露有光泽,不污浊。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就干净了,有时会持续时间长,一般不超过产后42天。

非健康:倘若血性恶露量多、持续时司长,则提示子宫恢复不良,应酌情给予子宫收缩剂,促使子宫收缩。

指标2色泽

健康:在产后三四天,排出的恶露都是血性的,伴有少量血液,宫腔的黏液,脱落的膜组织等等,随着子宫不断恢复,恶露呈淡粉色、咖啡色,最后变成淡黄色,稀薄的白色,一般持续时间在1周内。

非健康:产褥感染的恶露颜色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应警惕有胎盘残留的可能,需及时就诊,进行宫腔探查,必要时进行刮宫术,以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

指标3气味

健康:正常的恶露带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产后根据每个人子宫恢复的情况,7~10天左右恶露一般是没有异味的。如果感染了,则可能会有一些腥臭味。

非健康:若恶露量多,且有腐臭味,色泽污浊,再结合腹部检查子宫有压痛,甚至新妈妈还有发热,则有宫腔内感染的可能。

子宫复原指南:

清洁:产后应每天用温开水清洗外阴,以去除外阴部的恶露和污垢。

休息:如果发现恶露增多,首先要减少活动,不要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尤其不要提拉重物;不要长时间站立,也不要久蹲,这些部容易引发产后子宫脱垂。

就医指征:产后适当服用益母草制剂,有协助子宫收缩,促进子宫恢复,减少恶露排出量,缩短恶露排出时间的作用。如果产后42天恶露仍然没有干净,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

3大招数加速子宫复原

招数1、及时排尿+子宫复原操

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新妈妈应尽量在产后2小时排尿一次,不要使膀胱过胀或经常处于膨胀状态,否则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在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床,在产后24小时,新妈妈可以下床进行一些子宫复原操,如进行腹式深呼吸,以及在产后一周躺在硬床上进行抬腿、提臀运动等。

招数2、子宫收缩剂+生化汤

为了预防产后大量出血,医生通常会用子宫收缩剂。除了西药以外,中国民间自古流传的生化汤也可以去瘀活血,帮助子宫恢复。

产后子宫有自然收缩并排血的机制,一旦发现有产后出血过多的现象,使用子宫收缩剂是最好的选择,它的作用发挥会比较快。而生化汤本身的成分就中医而言,化掉的瘀血流出来之后,子宫自然会收缩,所以生化汤比较适合在产褥期的保健用。

招数3、按摩子宫+母乳

若子宫收缩不良,除了西药跟中药调理之外,在产后初期按摩子宫底,让子宫肌肉受刺激收缩,是最自然的方式。

让宝宝尽早吃母乳也会刺激子宫收缩。频繁地吸吮、产生生理反射,也能加速子宫的恢复。对于不进行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则可以通过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来达到相同的效果。(文/玛丽医生)

产后新妈妈子宫恢复不全的两种情况

子宫要完全恢复健康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需要妈妈精心照料。一旦照顾不周,就很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不好、还是很大很柔软、迟迟不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褐色出血持续不断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

血量猛增。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睑。

这是产后子宫不全最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妈妈们要特别注意。

突然长出“小肚腩”。有些妈妈生完宝宝后,小腹一时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大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

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当然还要看出血情况。

本文Hash:b61bae8793edcd0ecf5e620b2d5714a000fca9e6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