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使用抗生素才算合理?

网上一直强调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那么怎样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答:抗生素就是常说的消炎药。人们一般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几乎80%都是病毒感染引发的。关节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属于无菌性炎症。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但是任何药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

每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谱。凡是能杀灭或抑制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阴性菌、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凡是能够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则称为广谱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由于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称为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范围,不但对革兰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阴性菌也很有效,特别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很好;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也很广。窄谱抗生素针对性强,不容易产生二重感染,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等,针对性也不如窄谱抗生素强。因此医生会根据抗生素使用原则做出选择,达到尽快地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临床医生选择抗生素的原则是:

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具体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能够口服制剂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能够使用肌内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无菌炎症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经明确某种细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者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不但没有杀死致病菌、病毒,或者即使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或抑制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真菌乘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成人可能不会造成损害的抗生素,往往对于婴幼儿和儿童造成严重的损害。一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孩子肝功能的严重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儿童软骨有潜在损害;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发血液病和灰婴综合征。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孩子的耳聋和肾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据《生命时报》报道:2005年全国春节联欢会上由21名聋哑表演者献 上的“千手观音”让太多人感到了震惊和感动。这21名表演者中,竟有18名是由于小时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聋的。滥用抗生素也增加了孩子过敏的机会,儿童哮喘病的增多,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不少的家长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滥用抗生素:错误地认为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好;喜欢把抗生素作为预防药物长期使用;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只要用上一两天不见效,也不管自己使用剂量够不够、药物在体内是否达到有效浓度、用药途径是否对,使用时间是否够,孩子本身的免疫机制是否有问题,则频繁更换医院不断就诊,造成同一种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有的家长只要治疗一旦见效就马上停止用药,造成致病菌死灰复燃,病情迁延不愈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有的家长总说自己孩子的体质不好,爱生病,抵抗力差,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药物提升孩子的抵抗力,但是家长想到了没有:孩子体质之所以这样,家长是负有很大责任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健康就攥在家长的手里!

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现在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时间,而医药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如此发展下去,我们早晚有一天会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境地。

因此呼吁家长和医药界人士,现在赶快治理我们身边抗生素污染的环境,实行用药的绿色革命――为了孩子的健康,不要滥用抗生素!

怎样才算合理应用抗生素?

怎样才算合理应用抗生素?

(1)合理选择:

抗生素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所有细菌,只有使用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才能有效。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高低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结合有关化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适当的给药途径:

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缺点及应用指征,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采用口服给药,宜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口服后极少吸收入体内,故不能用口服法治疗全身性感染,但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对严重感染则应采用静脉给药。

(3)掌握疗程:

一般抗生素宜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3~4天。如果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后临床效果欠佳,可考虑调整用药。但应注意使用抗生素不可用用停停,也不能过于频繁调换抗生素,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用药后短时间内症状未见好转,就盲目认为该药不灵,而频频调换其他抗生素,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疾病的反复,延误治疗。

(4)合理联用:

由于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原理各不相同,作用环节不同,毒性反应也不一样,任意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理联用,才能增加疗效,降低毒性。

(5)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有时不慎扭伤胳膊或腿脚,受伤的地方马上出现红肿热痛,有些人一看有炎症,赶快用抗生素消炎。其实这种炎症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不一样,它是由于局部肌肉、血管、淋巴管及末梢神经被拉断而形成的水肿,而并不是细菌感染所致,因此被称为“无菌性炎症”。还有些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炎症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也同样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还会引起新的过敏反应。

宝宝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才安全

1、不以价格为判断标准

抗生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和级别是错误的。而是应该听从医嘱,根据宝宝的症状及有关化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2、辨明症状再用

一般的伤风感冒,用些抗病毒的药就可以了,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爸妈就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抗生素。

3、不要随意换药

抗生素的用量和疗程要依照宝宝感染的轻重程度来决定,爸妈切记不要频繁换药,一种药物起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随意换药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延误洽疗。

4、抗生素不是万能消炎药

有些对某种物质过敏而引起的炎症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也同样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这时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反而会引起新的过敏反应。

5、抗生素不需要预防用药

有的爸妈觉得宝宝有感冒前兆的病症,会预防性地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以为这样会控制感冒病情,其实对宝宝的病情是没有好处的,随意给宝宝用抗生素也是不可取的。

宝宝服用抗生素时的注意事项

有些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肠胃有副作用,要饭后服用,可以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肠胃的刺激。如果宝宝是静脉点滴注射,尽量安排在饭后,或者点滴期间,吃一些小饼干和点心。必须使用抗生素时,能用口服的就不要打针,能肌肉注射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另外,用一种抗生素能治疗疾病的就不要用两种,能用普通抗生素的就不要用药效特别强的抗生素,以免机体产生耐药性。

怎样正确给宝宝喂抗生素?

儿科医院一般都有宝宝专用的抗生素药物,味道也做成宝宝比较喜欢的水果甜味,这样的药物直接用温水冲服。

有苦味的药物不要在里面加糖,虽然加了糖宝宝会吃得顺利些,但是糖分会影响药物的药效,所以还是尽量不要在药物里加糖。

给宝宝喂药不宜用奶瓶喂,因为药物会被奶瓶粘住,难以保证药物全部被喂入。

宝宝如果对抗生素过敏应该怎么办?

服药期间,要注意宝宝是否对此类药物有过敏反应。青霉素类一定要做皮试,如果是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就算皮试反应是阴性,在注射期间也要注意过敏反应出现。服药后如果出现皮疹、耳鸣、恶心呕吐等强烈的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及时送医院就诊。引起宝宝过敏的药物爸妈要记住名称。下次就诊时及时告诉一声,避免给宝宝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本文Hash:d666f76ffb154d716aab309cf45b5003b192867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