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生儿败血症

败血征可以由于母亲感染所致,在分娩前如果母亲有发烧,细菌感染,细菌可以通过羊水感染胎儿,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浑浊发臭、新生儿皮肤破损、脐炎等都提示有造成新生儿败血征的可能性。败血症严重者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关于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菌血症(bacterimia)指细菌侵入人体循环后迅速被清除,无毒血症,不发生任何症状。

症状

新生儿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6)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胀、纳差。拒吃奶水。

(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哭声低弱。

(8)抽痉。

(9)瘀斑或瘀点。

(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11)面色青灰。有黄疸者可加重。

(12)可发现有感染灶:新生儿脐带炎、新生儿肺炎等。

除上列症状外,下列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

欧美国家常见的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败血症,我国也有报道。美国孕妇阴道和直肠GBS带菌率高达20%~35%,出生的婴儿生后3天内约有40%~75%带同型细菌,但发病的仅1~2%。GBS败血症分早发和晚发两型,早发型感染来自宫内或产时,GBSⅠa、Ⅰb、Ⅰc、ⅡⅢ各型都可能是病因。主要累及肺脏。婴儿在生后0~4天发病,临床表现和肺部X线片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相似,甚至病理改变也相仿。晚发型感染多来自医护人员,90%由GBSⅢ型引起,起病多在出生5天后,约80%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疗法

败血征的治疗主要是抗菌疗法,可先用两种抗菌素,如耐酶青霉素加第三代头孢菌素,待病原明确、药敏结果出来后可停用一种,再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疗程7-10天,应静脉用药。

还要加强支持疗法,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免疫力,是近年来广泛推荐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之,宝宝特别是早产儿,要多加以注意,悉心照顾并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等,避免有不适但由于疏于看管而错过治疗时机的情况出现。

警惕新生儿败血症可影响智力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有很多,新生儿因自身抵抗力差、皮肤薄嫩、易受损伤,发病快,一不小心就容易感染而迅速发展为败血症;另外出生后头几天患儿脐部未愈合均是细菌进入血中的入口,这几天也极易感染引发败血症;还有如果怀孕的母亲有细菌感染,也可通过血液引起胎儿感染引发败血症;如果孕妇生产时间过长,早破水,细菌也可通过母亲产道污染羊水,小儿吸入或咽下被污染的羊水都可受感染引发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可表现为患儿吃奶减少、少哭闹、面色差、发热或体温不升(35℃以下)、腹胀、腹泻,半数小儿出现黄疸。大多数小儿可有皮肤脓疱疹,口腔有白膜,脐部发炎,臀部有皮疹、破溃等感染病灶。如果细菌侵入脑部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有尖声哭叫、哭闹不安、嗜睡、抽筋等表现。警惕新生儿败血症可影响智力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主要是怀孕妇女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感染。严格执行科学接生法,接生员的手及接生用具应严格彻底消毒。出生后注意小儿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脐带未完全脱落干燥之前应避免被水或尿液浸湿,如被浸湿应及时消毒处理。另外应避免小儿接触患有感染的人。小编提醒:新生儿败血症如果治愈不及时,易引发脑膜炎影响宝宝智力。父母们要多了解些败血症的发病症状,并且多观察,如有异常,就及时送医就诊。

更多妈妈正在讨论“新生儿败血症”话题:宝宝第一次生病:败血症全记录

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2症状

摘要: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2症状,大家通常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

大家通常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到宝宝的身体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浙江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每月基本上都会收治20-30名溶血宝宝。虽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母婴血型不合的10%,但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然而,在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检测部门每个星期只有五六对夫妇前来做产前血型检查,相比庞大的生育群体,这个数字少得可怜。

溶血宝宝易得贫血和黄疸

据了解,溶血病的症状有轻有重。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黄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头面部或者胸腹部会出现柠檬黄一样的颜色;到了4-6天的时候黄疸更加厉害,出现一个小高峰;大约出生后10天左右黄色就逐渐消退,恢复正常,因为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每天在消耗,所以症状会逐渐好转。如果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疸,进展迅速,甚至发展到全身,颜色由浅黄变成金黄色、橘黄,这个时候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当溶血比较严重时,孩子会出现贫血,甚至“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名为胆红素的物质进入了大脑后,引起手足残疾、视力障碍、耳聋、牙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这是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溶血时除了黄疸外,还会出现贫血、肝脾肿大,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不过年轻的爸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孩子病情都可以缓解,即使是严重的Rh溶血病,若及时进行换血,绝大多数宝宝也都能转危为安。另外,并不是宝宝患黄疸就说明有溶血病。浙医妇院吴明远主任说,一般新生宝宝中有80%左右可能发生黄疸,而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因为溶血引起的。同样,溶血宝宝也不一定就会有上述症状,有些孩子直到长大成人后才发现自己与爸妈的血型是不相同的。

母亲O型、父亲AB型婴儿最易发病

据了解,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ABO血型系统不合,Rh血型系统不合。在我国,最常见的是ABO血型系统不合,尤其是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是AB型的时候,因为这样血型的父母生出的孩子,血型不是A型就是B型,很容易发生溶血病。

浙医妇院新生儿科主任吴明远介绍,虽然胎儿在母亲体内依靠母亲供应营养,但是母亲和胎儿之间有一道“胎盘屏障”,这道屏障可以保护母婴血液不会“相互来往”。但是仍有少量的婴儿红细胞会渗入母体循环,由此导致了抗体产生,母亲的血液也会有少部分血液进入胎儿体内。母亲一般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而这两种不同的 血液在孩子身体里则可能“打架”,从而引起溶血病。当然,也不是所有母婴血型不合的孩子体内都会出现“打架”现象,因为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婴儿体内的来自母亲的带有抗体的血液就会在一定时间内代谢耗尽,孩子很快会恢复正常。

所以,O型血的准妈妈照样能够怀孕生孩子。不过,一些较为严重的溶血病可能会导致流产或者死胎,如果有些年轻夫妇遇到莫名其妙的反复流产或死胎时,就需要考虑是否有溶血的原因在里头。

另外一种溶血病发生在母婴Rh血型不合,汉族人群中发生该病的几率比较小。

把好产前和产后两道关

如果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准妈妈是O型血,且有过流产史或者输血史的话,就要当心新生宝宝有无贫血以及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不要和其他原因所致的黄疸、贫血混淆,以免耽误治疗。

浙江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副所长傅启华博士说,如果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准妈妈在怀孕前就要做一个“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查一查血液里抗体的情况。要是抗体的“活性”不高,准爸妈可以安心生孩子,要是抗体的“活性”很高,则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治疗来降低,现在杭州不少医院都有相应的中药治疗。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降低母亲抗体的“杀伤力”。

如果已经怀上宝宝,准妈妈们要记得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一般在四周左右一次,密切注意宝宝有否发生溶血可能。如有异常可以在孕期治疗,效果也不错。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第一次怀孕时基本上没事,但如果有过流产或生过孩子等现象,一定要查准妈妈体内Rh抗体。若抗体阳性的“活性”很强,就不应该怀孕,否则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2大症状

大家通常知道,如果输血时血型不合,两种血型就会在体内“战斗”而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同样,如果母亲与孩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身体,从而使“战场”转移到宝宝的身体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一项统计显示,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即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只有不到一成的父母会到医院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来使孩子远离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夫妻血型不合造成的,夫妻血型不合现象很普遍,所以新生儿溶血病也很常见,浙江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每月基本上都会收治20-30名溶血宝宝。虽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母婴血型不合的10%,但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然而,在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检测部门每个星期只有五六对夫妇前来做产前血型检查,相比庞大的生育群体,这个数字少得可怜。

溶血宝宝易得贫血和黄疸

据了解,溶血病的症状有轻有重。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开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黄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头面部或者胸腹部会出现柠檬黄一样的颜色;到了4-6天的时候黄疸更加厉害,出现一个小高峰;大约出生后10天左右黄色就逐渐消退,恢复正常,因为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抗体每天在消耗,所以症状会逐渐好转。如果在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疸,进展迅速,甚至发展到全身,颜色由浅黄变成金黄色、橘黄,这个时候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当溶血比较严重时,孩子会出现贫血,甚至“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这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名为胆红素的物质进入了大脑后,引起手足残疾、视力障碍、耳聋、牙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这是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溶血时除了黄疸外,还会出现贫血、肝脾肿大,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不过年轻的爸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般情况下ABO血型溶血症状很轻,孩子出生后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及时进行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孩子病情都可以缓解,即使是严重的Rh溶血病,若及时进行换血,绝大多数宝宝也都能转危为安。另外,并不是宝宝患黄疸就说明有溶血病。浙医妇院吴明远主任说,一般新生宝宝中有80%左右可能发生黄疸,而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因为溶血引起的。同样,溶血宝宝也不一定就会有上述症状,有些孩子直到长大成人后才发现自己与爸妈的血型是不相同的。

本文Hash:10295d2eca68f430c7ff6f23983a73b10db462ee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