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美国肯塔基州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打鼾的儿童在学习及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障碍,如口头表达能力低下,容易焦虑,萎靡不振等。

人们已经了解到儿童打鼾是出现疾病的前兆,如人们所熟知的障碍性睡眠窒息,可使人睡眠时屡次出现呼吸暂停。如果对睡眠窒息不加治疗,就可能出现其他可能危及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儿童有打鼾的习惯,即使不出现睡眠窒息现象,也意味着他们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对儿童日常机能造成影响。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打鼾,他可能会出现某种行为与学习问题,比较明智的办法是尽快寻求睡眠专家的帮助。

研究表明,在所有10%打鼾的儿童中,有3%的儿童都有睡眠窒息现象。研究人员日前举行的美国胸部研究国际大会上公布了他们的发现。这项研究涉及87个年龄在5岁至7岁年龄段未出现过睡眠窒息现象的打鼾儿童以及31个同年龄段无打鼾习惯的儿童。

这些儿童的父母都填写了标准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中所包含的问题诸如:过度兴奋、容易焦虑以及注意力等。儿童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推断能力的认知测试以及一项判断他们计划以及完成任务能力的神经心理学测试。

奥布赖恩博士说,测试结果显示,有打鼾习惯的儿童在每项测试结果中的表现都要比那些没有打鼾习惯的儿童差。尽管他们的测试结果还在正常的范围内,但与那些没有打鼾习惯的儿童相比,他们的行为更亢奋、更冲动,有较多的社交问题,而且他们更容易焦虑、更容易失望。认知测试的结果显示,打鼾儿童与不打鼾儿童最显著的差异是,前者的口头表达、语言及空间想象能力都要比后者差。

尽管此项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出打鼾导致心理问题及学习不足的原因,但研究人员还是指出,打鼾可能妨碍了呼吸,使儿童睡眠时吸入氧气减少。此外,打鼾可能使儿童睡眠时断时续,从而影响睡眠质量。研究者认为,治疗儿童打鼾习惯的良方有几种,如制定一个就寝时间表,比如每晚讲故事的时间,同时尽量减少儿童夜间的活动。

肯塔基州研究人员还建议限制儿童食用糖和咖啡因。由于美国小儿研究院此前曾指出,打鼾的儿童没有出现睡眠窒息现象应该对儿童的健康无害,因此,目前控制打鼾的指导方针可能还需要重新评估。虽然目前还无法找到如何有效控制儿童打鼾的方法,但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些打鼾儿童易受神经心理问题的影响。

打孩子的屁股有可能会影响孩子智商

孩子的屁股也是打不得的,打不巧就会影响孩子的智商的。

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阻碍孩童智商发展。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打屁股容易伤到孩子的肾脏

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打不得。

事实上,对于平时打屁股之类比较轻的体罚,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肾脏和身高受到影响。

而较早前已有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被体罚可能导致儿童脑萎缩。

研究发现,对于体罚时间超过三年的儿童,其大脑中与感情和决策能力相关的额叶皮质区内侧部分平均要比未受体罚者小19.1%,与注意力相关的扣带前回以及与认知力相关的额叶皮质区背外侧部分,分别要小16.9%和14.5%。

经常打孩子屁股的家长要注意了,以后可要改改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睡眠模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吗

睡眠模式与智商和学习能力

睡眠模式真的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吗?会的!对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研究都证实了这点。下面我们以完全正常、健康的儿童为例,探讨婴儿、学前班儿童和学龄儿童的睡眠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婴儿

康涅狄格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宝宝的活动睡眠时间的长短和“安静觉醒”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当宝宝处于安静觉醒状态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看上去很机敏,不笑也不皱眉头,对周围的事物很关注。有一个四个月大的宝宝经常处在这种安静觉醒的状态。妈妈这样形容他:他是一个观察家和思想家。这个比喻很恰当。安静觉醒的宝宝,对周围任何一个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斯坦福大学关于睡眠发育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大脑发育程度不是影响婴儿活动睡眠时间长短的唯一因素因素。环境对于宝宝活动睡眠的影响也很大。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表明具体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到宝宝的活动睡眠时间。这项研究只是大概指出,父母抚育婴儿的方式会对婴儿的睡眠模式、活动睡眠时间比例以及安静觉醒时间的长短会有影响。

而经常处于活动觉醒状态的宝宝,很可能有小儿疝气,或者本身脾气不太顺。宝宝爱哭闹,常常是由体内化学物质不能达到平衡所导致,如黄体酮、皮质醇等。研究表明,如果婴儿体内皮质醇过多,会导致婴儿处于活动觉醒的时间更长。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对于幼儿来说,体内的化学物质、睡眠模式以及清醒时的行为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而且,爱哭闹的宝宝,作息不规律,也无法对事物集中注意力。对两三个月大的婴儿的一项研究表明,作息、活动不规律,对事物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婴儿,学习新事物的速度也相应地要慢。在图9你可以看到,那些患有小儿疝气或者脾气不稳定的宝宝,每次睡眠时间都很短,作息活动不规律,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率不如那些不用大人太操心就能安然入睡的宝宝。前者很容易变为缺觉、疲倦但是多动的宝宝,看上去要比同龄宝宝显得老。

我认为打盹对宝宝来说很有用。在研究中我发现,宝宝白天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宝宝对事物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关联紧密。宝宝白天打盹时间长,对事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相应地要长。他们安静觉醒的时间长,学习新事物也快。而那些白天不怎么打盹的宝宝,要么昏昏欲睡,要么又哭又闹,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对于长时间打盹是怎样促进宝宝学习社会化技能或与外部刺激相协调的,我们还不得而知。现在宝宝们常有参加游泳班、亲子班、婴幼儿训练班等。在这些活动和课程里,几乎不用考虑宝宝是否打盹的问题。这样不好吗?如果宝宝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会对宝宝不利吗?宝宝会因此进不了好的幼儿园、学前班和私立学校吗?不是这样的。

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在这些精心组织的活动里花了大量时间就忽视掉宝宝与生俱来的高度的社会意识。事实的真相是,是否参加这些婴幼儿训练班对宝宝无关紧要,受益更大的是宝宝的父母:在婴幼儿训练班上,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以免由于长时间呆在家里照顾宝宝而疏于社会交流。

学前班的儿童

那些小睡质量高的3岁大的孩子适应力很强(适应力指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适应力是学校需要培养孩子的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评判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最主要指标。孩子小睡时间越短,适应能力越差。事实上,那些白天从来不小睡的孩子,没有适应能力。而恰恰是这些白天不小睡,没有适应力的孩子,晚上总要醒。

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形成了短促的睡眠模式,即便5个月大的时候脾气很好,在3岁的时候也要变得脾气暴躁。相反的是,如果形成了长而稳定的睡眠模式,即便孩子在5个月大的时候敏感爱闹,到了3岁的时候脾气也会变得很招人爱。我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是因为父母破坏或培养了孩子好的睡眠习惯。

学龄儿童

1925年,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之父刘易斯.M.特曼博士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天才的发生学研究》。在书中,他对600多名IQ超过140的儿童和2700多名IQ低于140的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数据表明,智商高的儿童睡眠时间长。

2年之后,有人对大约5500名日本学龄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是:成绩好的儿童睡眠时间长。

79年过去了,特曼博士的研究在方案设计、执行以及完整性方面,卓然依旧。1983年加拿大的一个睡眠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又进一步支持了特曼博士的研究成果:智商高的儿童总睡眠时间长。他们都认为,智力超群的儿童每晚睡眠时间要比同龄儿童的平均睡眠时间长30~40分钟。

本文Hash:020e061442c99e59983ead35e693d96f6fbdd513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