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快乐,让孩子学会分享

你快乐,我也快乐!

小主人紧张地护卫着自己的玩具,小客人拿一样,小主人就夺回一样,场面开始紧张火爆起来,怎么会有这么小气的主人呢?

小气的小主人

虽然不少妈妈会骄傲地说,我们家的孩子有多大方,多懂事,但是真正慷慨大方的孩子还真是不多见。

最常见的,是当家里来了小客人时,会紧张兮兮地全力“保护”自己的玩具;小客人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收进自己的“疆界”中,造成两人紧张的对峙局面。

大人对孩子这样的反应最直接的批评,就是两个字:“小气!”然而,若是能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孩子认知发展的限制,晓得他们小小心灵的感受和想法,则这份会心的了解会使亲子双方都受益匪浅。

分享的快乐

事实上,人们能够大方地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是有一些基本的认知作为前提的,包括:我分给你,你下次也会分给我;先借给你玩,没关系,你玩好了会选我;我若是不分给你,你好可怜喔;或是,糖果分给你吃,我看到你快乐,我也快乐!

这些基本的认知,提供了与人分享事物时的一份“安全感”,但三、四岁的孩子只在意此时此刻,或者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只顾得到此时此刻;也就是:“饼干分给你,我就没了,我不要‘没了’,不管你明天给我或待会儿就还我,我就是不能忍受现在失去饼干。”孩子对“此时此刻”的需要很难被将来甚或是稍待一会儿的承诺所抚平,那只是发展上暂时的限制,因此,不必反它看作是孩子的缺点。

除此之外,三岁左右的孩子还非常自我中心,还不能体会别人的感受,自然谈不上在意别人的需要和快乐与否了。

帮助孩子学习与人分享

然而,父母还是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与人分享的:

●首先,了解孩子难以割舍的那份“痛苦”,是很重要的;多一份谅解的心情,使孩子明白,你并不是强制地要剥夺他的东西。

●教孩子把东西借给客人的同时,当着对方的面说清楚;这只是“借”,玩过了就还给主人。可能的话,起初借的时间尽量别太久,借着短暂不太痛苦的出借经验,孩子或许能逐渐体会:东西其实是有借有还,很完全的。

●提供一个人以上才能玩的游戏,例如:投球、扮家家酒等,可以使孩子自然而然地与人同乐。

●值得提醒家长的是,连大人都有些东西舍不得分给虽人,因此不必勉强孩子什么东西都与人分享,尤其是新的或是最喜爱的玩具。可能的话,可以小客人到来之前,先和孩子讨论哪些东西是不愿借人的,先妥善收藏好;当然也可以先想好,待会儿可以跟客人玩些什么。如此,孩子不但受到尊重,也有了较好的心理准备。

给孩子时间成长

儿童心理学家虽然提供了这些引导孩子的招术,但是重要的原则却是:永远不要期望孩子在你教一次、两次或三次的时候,就转达身一变,变成一个“又懂事又大方”的小主人。他们的表现可能有时让你感到欣慰,有时却不尽理想;毕竟孩子的学习需要身心及环境因素的相互配合。学习“分享”是如此,学习其他的成长功课,又何尝不不是这样呢!

让孩子学会分享快乐

孩子不愿意和他人分享东西,作为父母的你们一定是相当的困惑,想知道如何让孩子自愿分享吗?下面有几个解决方法也许能帮到你们喔。

关键词:未经过允许使用他人物品

情境

我的孩子不太喜欢与人分享东西,她非常宝贝自己的玩具和其他东西,但这只是开始而已。在公园她甚至不与其他孩子分享荡秋千;在公交车上她也不会和其他人分享座位;在沙滩上她甚至独自霸占她认为是属于“她”的区域。

思考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你的,也许在你生日时你得到了一支特别的令牌,但当你用这个打你的哥哥时,你父亲就会将它没收了;也许你有一件非常喜欢的毛衣,但当你长大时,你母亲就会将它送给其他亲戚;也许是在公园的一座荡秋千,但当你到公园时,其他孩子正霸占着不走,然后你的保姆告诉你稍等一下吧!你也许会开始相信要把你重要的东西藏起来,确保它们会安全而不被拿走。

不懂分享的人生缺乏快乐

解决方法

1、安排一个让孩子感到无威胁的情境,让孩子练习分享东西;玩一些需要两人一起的游戏,像是羽毛球或是售货游戏、迷宫游戏、任何可以让孩子分享东西的活动,如画画时分享蜡笔和马克笔,或者是堆积木时分享积木。

2、在分享东西的情境开始前,让孩子了解状况。例如,在朋友来访前,告诉他这位朋友预计会待在这里多久,而在这位朋友回家后,向他保证他所有的东西还是会在原来的地方。允许孩子将少数他不必分享的东西收起来,但让他知道,客人在来访的期间会玩其他没有收起来的玩具。

3、和孩子分享你的东西,并且让他知道你在做什么,例如,“安亚,你想按按看我的计算器吗?我很乐意跟你分享喔!“

4、鼓励孩子跟你分享玩具。和父母分享东西通常较简单,因为孩子知道你会小心使用,并且用后也会归还,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

5、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而不是直接要求他分享玩具。例如,“莎拉想要玩一些动物娃娃,你想借她哪一个?”

6、不是在分享的情境时教导孩子如何分享会比较简单,在他正在拉扯争夺兔娃娃的战争当中,他不会察觉到你心中那些关于分享的想法。有很多关于分享的书可以用来教导孩子,并且有很多在家中就可以练习分享的机会。

7建立一些关于分享的特殊规定,对于一些拥有权是孩子或是家庭的东西,例如,游戏器材、运动器材,应该要有一些“分享拥有关系”的规定,针对个人所有的东西设一些特别的规定。例如,别人送的玩具或是孩子自己买的玩具,允许孩子保有一些可以不用和别人分享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会更乐意跟别人分享其他较无所有权东西。

小编总结:很多小朋友天生都比较倔强,不太喜欢和他人分享东西,这就需要父母为他们引导,好好的教会他们分享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学会“分享”,孩子更快乐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在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快乐的分享,是痛苦的承担,反之亦然,痛苦的分享是快乐的承担。

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拿着一辆红色的玩具小汽车玩耍,他轻轻一推,小汽车跑得好远,他快速跑到小汽车旁,再把小汽车推回原处。很快,广场上的小朋友就被吸引过来,他们一块儿跟着小汽车奔跑。这时,小汽车停在一个小女孩脚下,她正想蹲下摸一摸,妈妈却对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要动。”说着,就把小女孩抱走了。小男孩依旧一个人玩,别的孩子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站在旁边的男孩的母亲面对发生的事,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吭声。对这类场景,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上述场景中的两个妈妈都没抓住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机会。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孩子学会“分享”,可以让他们懂和谐相处,学会爱别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懂分享的孩子往往独占欲强,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想法,长大后容易形成明显的性格缺陷,甚至不能正常与人交往。

一两岁的孩子都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自己,不许别人侵犯。随着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的独占欲和对私物的保护欲更强。在孩子出现“这是我的”意识的萌芽期,开始教孩子学习“分享”比较容易。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不会担心父母抢他们的东西,也不害怕父母因得不到而生气,所以,更易于接受和父母一同分享。当孩子吃苹果时,父母可以说:“你的苹果可以让我咬一口吗?”或在他玩玩具时,询问能否把玩具给父母玩一会儿。然后,将“分享”的范围逐渐扩展至其他人。同时,父母要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处处表现得很大方,经常拿出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或与别人一同分享,自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记忆,不知不觉学父母的样子做。

学会“分享”,孩子更快乐

上述男孩的妈妈在看到别的孩子对儿子手中的小汽车感兴趣时,应该鼓励儿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分享过程中,男孩能感受到“分享互动”比“独自享有”带来的快乐更多,从而强化心中的“分享”意识。

但是,父母也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分享”。经常有家长强行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给其他小孩玩,结果使孩子伤心、家长尴尬。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强迫,只能提醒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或提议交换玩具,让他们自愿接受“分享”,否则,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无法体会分享的快乐,反而敌视“分享”。

孩子天性好奇,看到别人手中的玩具,就想摸一摸,而很多家长都和上述小女孩的妈妈一样予以阻止,其实,这时也是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时机。遇到类似情况,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在拿别人的东西前,必须征得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就可以一起玩了。”也可以建议他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交换,等玩过之后,再换回各自的玩具。

小编总结:当你拥有快乐时,你是否想过把自己的快乐分给父母,分给朋友,分给老师吗?你是否想过让他们共享你的快乐?当你痛苦时,你可曾想过把自己的难过告诉他们,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乐,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本文Hash:59d7aad8738e724439520cb4f4474ab13b580d37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