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4)

主题:最后请教张教授,翩妈,和妈妈们一个问题。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23:11:1609月27日

我仔细想了想我担心的“能力问题”主要是心心哪方面的能力?

我想主要是

1.对老师的漠视,对老师如果缺乏威信在心中的建立,自然不会遵守老师的规范,虽然两个老师都不是和蔼型的,可心心就是不“怕”;她还是个随兴而致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特别专注,可以不管老师其他的安排。

2.我行我素,自说自话。不管客观的状况如何,好象都很难影响她想做的行为。而且只有耐心引导,老师靠威严转换,她必不买帐,她不会哭,会坚持。由此,她只对老师安排的自己感兴趣的有反应。如果不感兴趣,她甚至会离队。但是因为她一直快乐的,不受环境影响的情绪也不让老师讨厌,老师的理解是她还小。

我想问问教授,这主要是年龄的特征还是个性特征?如果是年龄特征,我还是想等等看,也许大点就服管了。因为她其他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包括吃饭睡觉在幼儿园都不错。如果是个性特征我就想转托,等大点再规范。

张仲华教授回复:小心心妈妈:不能对两岁多的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对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你说的这些情况都应该是优点,不是问题。说明孩子的适应性很好,也很会交往。孩子积极探索他感兴趣的各种事物。如果真的是很听话,坐到那里一动不动,从不给老师惹麻烦,我们反而认为这样的孩子有问题。

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11)

作者:韬韬爸发表日期:2004-09-2021:41:37

主题:小心心妈妈:

这种方法无法指望对思维有什么好处,这是肯定的。

唯一的好处:他说那些复杂句子说顺了,就不至于怕复杂的句子了,韬和别人不一样,说话晚,平时特别喜欢用简句,一般孩子脱口而出的句子,对韬来说,他就有些胆怯,主要是说的时候换气掌握不好,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换气掌握不好,他很可能就不愿意说,不愿意说,一些复杂的思想就表现不出来。

至于说想像、开放心灵、敢说敢想敢表达思想,那是另外一码事,跟这个无关,上面这个主要是让韬好好掌握说话的节奏,说话也更有信心一点。

韬不到三岁就认识很多字句了,基本上是在句子中学会的,讽刺的是,那个时候也是为了鼓励他多说话,他说什么我们就敲什么,激发他表达的愿望,不知不觉他就认识了很多东西。

其实这个也谈不上反复的认读,认识字也不是目的,读400字是很快的,读几分钟很快就读完了,跟做一个轻松的游戏差不了多少。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022:01:27

主题:我怎么觉得

我有点看不懂呢?

为什么要训练说复杂的句子?听多了,也许就会说了?我隐隐觉得韬韬的发展也许走的路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有些走得前了,如认字,识句,但这些反倒没形成整体助动?

心心最近也是读了不少儿歌,明显增加了随口编的素材,且不象小时候编得那么无序了,其中有些很长,很有趣,可惜她说过就忘了,我能记录下来的不多。这两天的有:

“小蚂蚁,爬呀爬,爬到屋顶吹喇叭,嘀嘀嗒嗒真高兴。”

“五颜六色小颜料,小颜料,有不同,有不同,兰绿红紫真漂亮”

“小小夜晚真可笑,月亮星星骑头上,一个人,两个人都没睡,一个人,两个人都没睡……”

所以我觉得读得多对思维一定是有好处的,只是每个人厚积薄发的过程不一样。

作者:韬韬爸发表日期:2004-09-2022:13:28

主题:认字、识句并不能推动什么

即使有作用,也不是在5岁之前有推动作用。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孩子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多体验语言,在交往中多体验语言,在和周围人的交流沟通中多体验语言。

当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这方面和父母本身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韬从小走过的路和别人很不很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从小的语言环境很差,一直到两岁的语言环境都很差(依恋也不好),即使到了两岁之后,他的语言环境相比起心心、阿迪而言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对心心等很多从比较好的环境走过来的孩子,就无法理解语言表达中的不自信、就无法理解语言环境的贫乏带来的语言理解能力的不足。

我只能这么说,感情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沟通能力,感情提升了表达的自信,语言说多了也提高了表达的自信(但这个多说对韬而言,靠日常生活中的多说是不够的,要通过讲故事进一步激发,至于编故事那是下一步),下一步是在交往中提高表达的自信。

对韬这样的孩子,有很多路都注定和心心这样的孩子不一样。

作者:阿迪妈发表日期:2004-09-2023:02:57

主题:如果说读故事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韬说话的语言不够丰富,说话声音较小,说话有的时候大喘气"的问题,那么倒是和crazyEnglish有些象,多读了自然口腔肌肉的控制熟练了。

这种读故事,类似于给孩子增加多一些的书面语言熏陶,或者其他语言氛围的熏陶,应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不 两条腿走路,鼓励孩子多编故事.韬爸我给你支个招,你把韬熟悉的一些句子打印并且分割开,比如"玛莎迷路了,来到大熊的家",分割成:玛莎,迷路了,来到,大熊的家.此外多加一些相应的元素,比如松鼠的家,狐狸的家.....总之,你选取几个孩子熟悉的故事,摘取其中部分元素,然后跟孩子一起拼一个简单的句子,在此基础上编故事,我想会是照本宣科和胡言乱语之间一个比较好的过渡,帮助孩子放开了编.

当然了,这只是我一时拍脑袋想的,阿迪还没到这个阶段,他现在说话有时候还是慢于思维,前几天一晚对迪爸说:我去跟你妈妈睡.....然后下一句一路磕巴过来快把我们憋背过气去了,才蹦出:你跟我妈妈睡.......句子其实很简单,但是要把这个关系理顺了,你妈妈我妈妈小家伙脑子已经想清楚了就是舌头不听使唤.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我粗略总结一下:

1,语言和逻辑,类似我爱我家的那种练习.按照某种规律组织语言.

2,语言和想象力,编故事;

3,语言和观察力,编谜语猜谜语.

有些乱,算我胡言乱语吧

47

主题:《华山神童》,请张教授和爸爸妈妈们进来看看,提提意见,[精]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11:04:20[表状]

怎么引导孩子组织语言?能回忆并陈述一段思想?心心平时瞎编的话,能编很久,但讲真实的发生过的事,好象不象编话那么随意,而且她的个性好象也有点逃避真实的生活,基本不讲幼儿园发生的事和自己经历的事,只有自己想象的世界的欢乐着......

昨天,心心突然提起看了快有一个月的《华山神童》,因为我没去看,也不晓得他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但至少听起来象那么回事。:))

心心平时从来不会主动说现实中刚经历的事,一般你问她,她理也不会理,《华山神童》刚看完的时候也是这样,我问过她一句的。她没睬我。不晓得昨天怎么兴致那么高,主动跟我讲起来......一听,虽然看了快一个月了,听上去还象个故事。

因为是mp3实录,所以有些句子不连贯,我还是以保持原样为主。

M:心心说看了华山神童,妈妈那天没空,没有陪你去看,能不能跟妈妈讲讲是讲什么的?

A:就是讲一个小孩子救他妈妈呀

M:他妈妈怎么了?

A:压在华山底下了

M:为什么要压在华山底下啊

A:因为他舅舅跟他说天上的人不能和地上的人结婚。

M:谁是天上的人?

A:他妈妈

M:谁是地上的人?

A:他爸爸

M:他们生下的谁呀?

A:华山神童

M:谁把他妈妈压在华山底下

A:他舅舅

M:他舅舅是天上的人还是地上的人?

A:天上的人

M:华山神童是怎么样把妈妈救出来的?

A:他找了个马车,就去救妈妈了,然后有个声音跑过来了,然后他就躲在别人的后面,然后就把妈妈救出来了。

A:我一开始看很害怕的,我就捂住嘴,后来看还是很害怕,我还是捂住嘴,后来看到有假的火!一看就是假的火,我就哈哈笑、笑到莽蛇出来还在笑,笑得都把舌头吐出来了……

M:以后你看戏看到坏蛋出来还怕不怕

A:还怕,

M:为什么

A:因为坏蛋很怕人的

M:老师有没有跟你说表演都是假的呀,假的你怕不怕

A:还怕的。

主题:心心平时瞎编的话,能编很久,但讲真实的发生过的事,好象不象编话那么随意,而且她的个性好象也有点逃避真实的生活,基本不讲幼

作者:九儿0708发表日期:2004-09-2411:25:45[表状]

--这一点跟99很象。

你有没有接着问:这么怕,以后还看不看,我们99说:“我就是爱看恐怖片。”其实他也很怕的。

主题:她一定会说:不要看!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 2411:28:06[表状]

但看了也会很喜欢,看到怕的时候会有点闹,不过,还能安慰得下来,紧张的情节过了就好了。

主题:99是用手遮着眼睛偷看,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心心还小呢,能看下去就不错了。我感兴趣的是,前面引用的那段是不是表现了一种气

作者:九儿0708发表日期:2004-09-2411:32:27[表状]

质类型呢

主题:应该是一种个性?我也不晓得。反正心心很少和我沟通现实世界。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12:21:03

主题:心心随兴编的三首小儿歌:[精]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11:09:10[表状]

“小蚂蚁,爬呀爬,爬到屋顶吹喇叭,嘀嘀嗒嗒真高兴。”

“五颜六色小颜料,小颜料,有不同,有不同,兰绿红紫真漂亮”

“小小夜晚真可笑,月亮星星骑头上,一个人,两个人都没睡,一个人,两个人都没睡……”

主题:心心说老师都很可怕的,眼睛和身体都象大灰狼!:))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11:26:26[表状]

M:心心,你喜欢**老师吗?

摇头

M:为什么

A:因为**老师好怕人,**老师就是大灰狼

M:那幼儿园的老师你喜欢谁?幼儿园的老师姓什么?

A:*老师和*老师啊?哦,还有*老师和*老师(这是她第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一、亏她这个时候都记起来了)

A:不喜欢!

M:都不喜欢啊?

A:都不喜欢。

M:为什么?

A:因为他们都是大灰狼,我吓都吓死了!

A:我的老师都很可怕的,眼睛和身体都象大灰狼!

M:妈妈看你的老师都很和善的呀!

M:那你做妈妈的老师的时候象不象大灰狼啊?

A:不象

M:那你象什么啊

A:我象小东西。

M:那你喜欢哪个老师,你想不想得出来的

A:你,我喜欢你

M:我又不是老师罗

A:唔,我是说你这个同学

M:哦,我是你的同学啊

A:我是老师,你是同学啊,你忘记啦……

M:妈妈,A:心心

说明,我最近一直和她玩我是学生,她是老师的游戏,所以她说我是同学。

题:张教授:编故事和复述故事之间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12:39:32[表状]

有没有冲突的?看了楼下这么多妈妈上的故事,好象会编的,多不愿复述,会复述的,多不愿编。当然也有象凌儿等全才的。我想问问,对孩子来说,这两者冲突吗?是代表不同的个性呢?还是不同的接受方法?心心就是典型的不愿复述尽瞎编的孩子。我从没听她有过完整的复述。我该怎么引导?

小心心妈妈:尽可能让孩子少去完整复述。

不赞成孩子比较完整的去复述故事。完整复述并不表明孩子理解。在一个故事中,包含着语言、文学。语言是很奇妙,你能把学过的所有文章都能背下来,好的词句都能脱口而出。但是你对这些词字能很好掌握、应用吗?不一定!我们讲要多听、多读。也要多想、多编、多讲。这样才能去掌握语言。“诗言志、思无邪”。只有用这些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感情。才能准确去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才能更好的去掌握语言、学习文学。

儿童故事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儿童把自己的生活、感情、想象组织到一块的时候,才能去锻炼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更多的是去复述一个故事,特别是去完完整整的去复述故事,就失去了锻炼儿童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机会。

小心心自己编的儿歌真是太天真、朴实,小心心的心态真是好!

主题:张教授,谢谢您的答疑,我还有个一直以来的困惑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9-2421:22:54[表状]

心心为什么不肯叙述当前发生的事,也 肯讲现实中的事,不讲幼儿园的事呢??她记性并不差,但从记不住同班同学的名字,老师的姓也少见她清清楚楚的,她心里清不清楚也只有她知道

虽然她很开心,很快乐,但是她哪怕是小时候在幼儿园最黑暗的日子,回家也是这样的,只有在入园前才象刚想起来一样哭一下。

她的个性让我觉得又亲近又疏远呢。

张仲华教授回复:为什么要叙述现实中的事情?

一个三岁多一点的孩子,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就足以使她很快乐,就没有必要去过多关注周围中的一些事情。从长远看,小心心的这样心态可能会影响她将来去和各种人沟通。但是现在毕竟还很小。这个时期的想象力发展对她将来太重要了。再继续发展的过程中,适当注意即可。

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9)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0913:18:15

主题:20040306的日记,其中有些是关于孩子的交往的。希望教授,黄海,狼和各位看官指点:

以下是三月六日的知泓活动的确日记,里面有些没写完,我也懒得为了上贴写全他了,还请妈妈们凑和着看吧。

2004.3.6

今天,是今年第一次跟知泓参加植树的活动。真好。

天气很帮忙,阳光明媚。因为是在郊外活动,风很大。但对有很深厚的游历经验的心心,这已经不算什么了。

早上先是到陈云的故居,参观了这个据说是耗资两个亿的纪念馆,真是建得精到。我们在那里种了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树。五个家庭为一组,和心心一组的四个哥哥姐姐都是四五岁的大孩子了,尤其是三个大男孩子,充分带动了心心的劳动积极性。铲土,拍土,浇水,:“我是农民伯伯!”心心一样不拉地干得象模象样的“你是农民小姐!”妈妈在边上调侃地更正。小家伙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在边上聊天正兴的妈妈们,心心发话了:“你们大人在干什么?快点过来帮忙呀!”

就完午餐,玩了一会游戏。

再次跟车来到青浦的农业园。象今天在田埂里疯跑,真的很开心。这一望无际的田埂,对我这个城市妈妈也是充满了魅力。我这辈子都没象心心这样欢快地,心灵纯净开放地在田地里跑过。

还有暖房里盛开的桃花,真好看。心心捡拾着花瓣,

种桃树,心心种得依然是很认真,挖土,下树,埋土,浇水。倒过来的次序又种了一遍树。虽然鼻子,脸颊都只吹得红红的,唇边也因为劲风吹得有点开裂,心心依然是雀跃并劳动着。身边不止一个妈妈对我说:“心心真厉害,穿得这么少,我们穿这么多,都快觉得被风吹了跑了”,是啊,这可是没遮没拦的荒野呢(这个农业园还没有开垦,据说要到明年才会对外开放,我们这次算是这里的开荒牛了)。心心听了,悄悄地在嘴里咕哝:“我是一颗小松树”

玩蝙蝠的游戏,心心显然还没太懂这个游戏规则,沉迷在瞎跑瞎叫的快乐里。

种树回来的路上,心心和湛湛哥哥用枝条开了一仗,还在哥哥鼻梁边划了个口子,顿时鲜血就渗了出来,哥哥大哭了。心心的眼里顿时盛满了眼泪,显得很委屈,可是这样的事情不教育,以后再发生更严重的就更不好办了。看着妈妈严厉的目光,心心抿着嘴,噙着泪,沉着脸,显得又是惊恐又是坚硬。妈妈是真的不忍心了,可是看到湛湛的伤口,又忍不住责备着心心。心心别过头,说了句:“我不是故意的”就不理我了,任我再说了许多大道理,她都无言。

直到回程的车上,心心的情绪已经自我调整得很好了,看着兴高采烈的小东西,妈妈觉得还是要让她对自己的行为有个“认识”,

“心心,去对湛湛哥哥说声对不起”

“不,我不说”

“心心,孙悟空可是知错能改的,你再不说对不起,师付可要念紧箍咒了”妈妈笑着引导,心想,只要说了,就好,就达到了让她对自己行为有个惦量的目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坐在前座的心心扯开了嗓子叫开了

“不行,太轻了,再响些”

“湛湛哥哥,对不起!”心心开始当玩儿一样,叫得全车都听得见,远远地也传来了湛湛妈妈体谅的回声:“没关系的,没关系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

“湛湛哥哥,对不起!”心心又扯了好几嗓子,才心满意足地落坐了。

晚上回到家,我们对今天的游玩作了个总结,妈妈拉住心心的肩膀问

:“心心,今天种树好玩吗?”

“好玩”

“以后还要这样出去玩吗?”

“要”

“心心,妈妈今天还要表扬你一件事,心心 真的很棒!”

心心很疑惑,但明显很有兴趣地看着妈妈

“心心今天虽然把湛湛哥哥弄伤了,但是勇于承认自己的行为,并主动道歉,真的是棒!”

因为不放心心心的理解能力,妈妈再说

:“心心把湛湛哥哥弄伤了,有没有主动承认自己的行为?”(当时的过程实在太快了,妈妈们都没看到,等听到湛湛的哭声,看到鼻梁上的血迹,一切动作已经静止了,且两个孩子的距离也很远,妈妈们都不敢相信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还是心心的惊恐的表情的语言证实了事情的过程:“是他先动手打我的,我划在他的鼻子上”)

“有”心心边说边点了点头

“在车上,心心有没有主动道歉?”

“有”

“怎么说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

“看看,心心真棒!”听了这话,心心的脸上这时明显浮起了宽释且骄傲的笑容。这时妈妈话峰转了回来:

“心心,以后手上拿着尖的棒子能不能打架?”

“不能。可是,已经如果打了怎么办啦?”

“真打了起来,也不能用工具,太危险了!”

“可是,已经用工具了怎么办啦?”

看着孩子天真和轻松的表情,妈妈不想和孩子缠下去了,,深究起来,她未必认识到,我也未必讲得清楚。我再看了她几眼,抱了抱她,拍拍她,便松开她的肩膀,她也无心要这些个答案,玩去了。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213:21:40

主题:主题:我在想,规则意识是不是到自我建立好了再建立比较好呢?(下面的回贴,提上来说)

我总觉得两三岁的孩子,自我的意识才刚荫芽,判断力还很弱,在这个时候强调规则意识,很容易会让孩子没有判断力。

当然,也有早熟的孩子,既能遵守规则,又有自我的主张,且能调节得很好,这样当然是理想的。可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呢?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对于孩子的天性发展过程而言,是不是应该有个次序呢?为什么我们要阻止孩子用他的方式玩?为什么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我老是为心心不安份的行为而不安?其实细细想来,她的行为并无太多的不妥呀,只是违反了我对循规蹈矩的认识,所以我不安,甚至是恐慌(教授看到了我这种恐慌的心态)。

小小的孩子,有能力把规则意识作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来遵守吗?我想大部分孩子还是为了讨好大人,讨好大人的期望,把自己的冲动,兴趣和欲望掩盖起来了,希望能符合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再不相信自已的判断。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里成长,很多人在长大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做这样一件事:寻找自我。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00:26:00

主题:如何建立这个社会规则,纪律的意识?再和家慧妈妈和各位爸爸妈妈探讨

家慧妈妈,谢谢你急我所急,能从另一个角度不断地提醒我的想法和做法,谢谢!

我看了摇篮妈妈的困惑的贴,从她的很多描述里看到了熟悉的心心,很理解她的心情。三岁的心心已经扰得我心神“恐慌”(我觉得教授这个词用得很到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不一样,那种不安,恐慌,置疑和困惑……),她的孩子已经五岁了,想象得出妈妈的着急;我也看到了你发的宋庆龄的理念。

我想说的是:

1.先说说幼儿园的理念和实践。宋庆龄幼儿园的确是上海响当当的,她的理念一直走得很前。但是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就我听到的令我很困惑,前不久在画画班,一个宋庆龄幼儿园的妈妈唉叹,孩子的课排得太紧了。中班的孩子,已经排上的课表(当时她是强调了“课表”,我还通过反问确认了的确是“课表”令我咋舌),要上英文,数学 ,识字,老师说不建议“缺课”,否则会跟不上。兴趣班,虽然不是强制上的。但家长在老师的“话音”里不敢不上,可是上了创意画画班的孩子里(大多是男孩子,可能男孩子天生的反抗性和自我精神比女孩子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没女孩子强),都不再喜欢画画,甚至不再愿意去画。因为老师对画画的切入途径还是离不开“传统的”模式,要求看物画,一起画一样的,画得象......好的幼儿园是在理念上,理论上是新的,可是在实践上还是路漫漫......家慧妈妈,我看了你当老师妈妈的观察和反思,从一个角度是证实了这种理念和实际的反差的确是存在的。

回说心心,她前后转过两个一级一类的示范园,有一个的名气我觉得在上海能和宋齐名。当我报名时,园长也是说:我们的幼儿园是鼓励孩子的自主性,以尊重和信任孩子为前提等等等等,但是了解下来,也一样,幼儿园对管理重于教育,“立壁角”和“到别的班上去”已经成为老师对托班的孩子的普遍教育办法(既然这两家示范园都差不多,我觉得说上海所有的公立园都差不多,是不为过的),老师的理念很新,做法多还是传统。孩子从中体会到的当然有对“规则”遵守的必要性,但是你觉得,在两三岁的年龄,孩子更多从中感受到的会是什么?

最后说我的态度:我是准备让心心来适应幼儿园的,因为经过两个上海最好的地段相对最好的幼儿园的经历让我看清了这是社会现实。但怎么适应,我真的很疑惑。尤其是对心心这样个性的孩子,我是有些无措。我既不想“盲目跟进”,又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度”,因为这个度对孩子来说实在太难把握。所以上来求教!

2.摇篮上的孩子才五岁,我们能不能把眼光放远点,到二十岁时,你觉得她会有何想?

我是看到的实际例子的,在网上请教过张教授我侄子的问题,从小没问题,到了大学毕业后,才发现早没有了自我,要找回何其难。在他的自述里,明显感到在从小到大,为了向师长的期望靠拢,为了得到学校的认同,他是在逐步否定了自我的。而当需要自我时,需要走向社会时,他却走不出这一步了。而我另一个表弟,和他同龄,学历没他高,但是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所以正在挑战他的人生,很有趣味地享受自己思考,选择和成长的过程。

我写这段话的意思还是:人是需要自我的。我们的教育本身在这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正视的,而不是讲两句新的理念就可以当没问题的。那么家庭在其中该起什么作用?怎么起作用?

3.对规则的理解,如果纯粹从自己的事自己做,说到做到等角度,我可以说,心心不会比别的孩子差,有很多方面会遵守得比很多孩子都好,因为她的意志力较强,很多时候她本能地讨厌别人的越俎代刨(包括她能配合三年洗冷水澡,我觉得也和她的意志力和承受力有关的)。但是从纪律,从集体的统一角度来看,她显然很弱,我觉得很多孩子对纪律的遵守还是逼于对老师的威严和对师长的期望的趋同,而心心对这两样在乎吗?我想每个孩子都需要认同,象得到的小红花,她半夜醒来要找三回,找到了才肯入睡。但是怎么认同,每个孩子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对心心,还是不自觉地却也是很强烈地表现出自我的意识高于他人的认同。

我一方面也希望她能趋同于幼儿园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害怕孩子的凌角在老师的影响力下,在现有的幼儿园的激励机制下磨平。

4.我觉得这和注意力时间短或所谓的多动症是绝对无关的,只是孩子的兴趣点不同而已。反而和这类孩子精力太充沛,相对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天性有关。

摇 的孩子拿在手上的东西似乎都可以玩,就连移动的校门也可以玩上很久,上课时注意力极其短暂。老师也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很短,但她似乎特别的短,一直在一刻不停的动,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这些都体现她的兴趣点的转移和对自己的兴趣点的专注。这些真的和心心很象:精力充沛,兴趣点多多,对兴趣点一旦抓住会很专注,决不可能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半途而废。

我前两天上的“下山的太阳”,心心玩这些时的专注我想至少是不比同龄人弱的。怎么利用好这份专注?

天生的充沛的精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她不想睡午觉,睡不着,能要求她怎么办呢?每天使不完的劲,也会让她不定心于纪律上需要的安静。心心每天晚上至少十点到十点半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半就醒了,只要有活动,她是决不会午睡的,蹦蹦跳跳,嘴上不仃,笑声不断,精力充沛让她很难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安静规定的时间。

我承认在心心已经过去的三年里,我的确是关注得多,思考得多,干涉得少,除了些社会规范类的,如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简单礼貌,先来后到等等行为,心心因为有要求也渐成习惯;而对于“管理”的确是鲜有,我一般都尊重她的选择,甚至力图从她的选择中发现惊喜,我这种心态也许也是心心行为导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妈妈的态度我想孩子还是很能明察的)。但往下何去何从?

我上次自己总结出几条

1.培养让孩子有体谅之心

2.在家庭和生活环境处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3.尽量在条件范围内选择理念和实践能协调,小班化的教育环境。

4.和老师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能随年龄成长渐渐进入社会的,集体的角色。

但这几条看上去都是急不得的,都是需要从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增长,和家庭的生活点滴入手来慢慢等待成效的,具体怎么做,不要说对小孩子,对大人也是很难的生活课题。

我觉得第一条如果能做好,可能还是会有很大的效果的,如心心现在一直问我:

为什么有这么多车在路上开?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和我们往一个方向走?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向反方向开?

为什么高楼大厦里住了这么多人?

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要上幼儿园,要上班?

为什么有的人要到北京去有的人到到深圳去?

为什么还有外国人?

……

哪怕我一遍遍用我的话解释给她听,但明显她是不满足于我的解释,而继续在自己的困惑和思考里的继续地问着,这些需要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感知能力的成长,等到她想明白了,不问这些问题了,然后大概就可以引导体谅心了?有了体谅心会不会就对行为有所约束了呢?还希望过来的妈妈指教。

我想还是要先从理性上明确大方向,再从行为上想清楚怎么做。希望能从论坛上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作者:greenye发表日期:2004-04-1409:05:41

主题:小心心妈妈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偶在后面跟着

天生的充沛的精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她不想睡午觉,睡不着,能要求她怎么办呢?每天使不完的劲,也会让她不定心于纪律上需要的安静。心心每天晚上至少十点到十点半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半就醒了,只要有活动,她是决不会午睡的,蹦蹦跳跳,嘴上不仃,笑声不断,精力充沛让她很难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安静规定的时间。

我承认在心心已经过去的三年里,我的确是关注得多,思考得多,干涉得少,除了些社会规范类的,如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简单礼貌,先来后到等等行为,心心因为有要求也渐成习惯;而对于“管理”的确是鲜有,我一般都尊重她的选择,甚至力图从她的 选择中发现惊喜,我这种心态也许也是心心行为导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妈妈的态度我想孩子还是很能明察的)。但往下何去何从?

这两段话简直是在说我和儿子呀!所以我的烦恼也多多:精力旺盛,不午睡,有主见,估计幼儿园里要教的儿歌什么的我儿子都会了......

看上去好象都是优点。:(

现在儿子还没上幼儿园,可“不愿午睡”一直令我头疼。我是不强迫他午睡的,可轮到我上班时,总不能让老人也不午睡呀!到上幼儿园又该怎么办?那时是十二点就得上床!所以我只好随大流就把这当“逆境训练”吧

作者:北京菲菲妈发表日期:2004-04-1409:25:32

主题:真佩服小心心妈

你觉得自己想得还不够清楚吗?你总结的那几条如果都能实行起来不就很好了!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你是低估了孩子的--就是孩子对规范的理解力和体谅之心。就说体谅吧,有没有心心让你抱或者让你陪她玩而你因为疲劳拒绝她的情形发生过呢?要她理解这种情况不是什么难事吧。再说规则,心心有没有问过“为什么我们要在十字路口挺下来”?你不会回答说“因为这是警察叔叔要求的,否则他会抓我们”吧,你肯定会说“否则大家都别想走,而且还会有危险”。对于这样的回答,心心难道会不能理解吗?

很理解你担心孩子因为渴望外界的认同而否定自己的感受,进而丧失自主的能力--这种情况在咱们国家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我同意你说的心心“自我意识高于他人认同”是一件好事。那么,在自我决定的前提下,如何与社会要求协调--还是我上次说的,我觉得不过是个权衡的问题,或者说是“成本收益”分析。也许心心还不会这么做,不过你可以帮她--如果确实觉得老师的课没意思,并且这个老师根本不值得学生的尊重,那就我行我素、蔑视老师以及其他孩子的不认同,并对“立壁角”甘之如饴;反过来,如果觉得这种反抗、这种张扬不值得为之付出立壁角的代价,那就向老师妥协(妥协也是思考后的一种选择,不是没有自主能力下的盲目服从)。

其实,说到权威,我觉得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权威”。你对于社会规范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态度,你如果可以蔑视立壁角,那大概孩子也可以;你如果在重重规矩之下还能保持思考能力,那大概就不必担心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只会服从的小木偶。

越说越乱,全当凑个热闹吧。

作者:小杨的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0:01:26

主题:匆匆说几句,感性的与理性的妈妈有点区别

1.关于适应幼儿园

关于适应幼儿园的“度”,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即使偶尔不开心,在家长的帮助下,又能变得开心就行。这是我的度。我对孩子上课的表现不在乎。

曾经跟老师打电话问别的事,老师向我提起由于小杨调皮她们怎样批评她、也因为抢别人的玩具让她独坐一边。可是,小杨回家还说开心,喜欢老师。批评就批评吧,我袖手旁观,让孩子适应环境。

但如果孩子几天都不开心,或者强烈拒绝上幼儿园,我是一定要解决的。

2.关于自我的问题

大凡学习好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学校各个方面都不错,可以说是向老师的期望、学校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靠拢。可是出问题的还是少数。可能这样的孩子的兴趣刚好与学校和老师的期望相符。说到底,自我的问题可能是个人的兴趣能不能发展的问题。找到了兴趣所在、并能有渠道发展,也就找到了自我。当你的志趣与你的职业吻合时,成功与快乐是连在一起的。当不吻合时,我有自己的生活乐趣,也能自得其乐。

所以,我除了想培养小杨这个那个之 ,我希望她将来能对做饭、家务在行。一个女性如果能这样,她怎么也不会太闷吧。

3.关于规则

对孩子的规则每个家长心中都有一个谱,这与家长的素质有关,这是没法改变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大于老师的影响力吧。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幼儿园的对纪律的要求有点过高。还是那句话,孩子只要愿意上幼儿园就行。对孩子个性的保护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家长。你愿意孩子怎样,你就怎样做。

4.多动症不应该成为话题,多动症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

作者:黄海月明发表日期:2004-04-1410:36:08

主题:简单发言,有则思之,无则笑之:

我觉得小心心妈妈有些过虑。当然,针对某些征兆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大道理通则事达、知机而后动的境界也是我自己的追求,然而这种思考应该放在自己心里,不要溢于呀言表,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单纯谈论小心新的表现,我觉得小心心妈妈和张教授的问题是一样的根源:使用自己的判断限制了自己进一步判断的能力-----我觉得最好先把自己的某些判断抛弃。我下面打算帮一个小忙:-))

小心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运动能力特别强,并且愿意运动:比方跳跃台阶。

2,喜欢绘画:作品都很出色。

3,玩的时候很专注:她摆得积木多达70多块,连续的,有特定思路的!

4,上课经常跑动:我不知道是什么程度,看不见,无法判断。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既定的事实。从这些事实里面,小心心妈妈看到了“自我与规则”的协调,张教授看到了“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问题。说实在的,我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会跟一个39个月的孩子联系起来的呢?我一直没有弄明白。

我看到的是:

1,小心心喜欢运动,所以他愿意把他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2,她喜欢绘画,她绘画的过程之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同时发现了与自己不同的环境。

3,她喜欢摆弄积木,说明数学能力正在提高,数学能力提高之后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规则意识,规则一时总是数学能力的副产品(顶多是同步的)。

针对这3点,说明孩子的感受能力或者观察能力都很出色,妈妈能否与之交流,把这些优秀的能力转移到对“人”(同学,老师,。。。)的身上?拥有这些能力,固然是自我意识;把这些能力运用到观察自己的邻居伙伴,也是自我意识;如果妈妈适当的引导,孩子的能力竟然能够应用到更宽广的领域,孩子肯定会很骄傲。

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担心4,孩子愿意跑动?为什么还需要作出如此不实际的判断呢?

当然,我随便说一说总是比真正的坐起来容易:-))

作者:mwslam发表日期:2004-04-1410:45:26

主题:哈哈.

你终于出现了

不好意思,我没有读上面的贴.我总觉得大人们有时是小题大作,上纲上线的.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既定的事实。从这些事实里面,小心心妈妈看到了“自我与规则”的协调,张教授看到了“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问题。说实在的,我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会跟一个39个月的孩子联系起来的呢?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哈哈.我也经常搞不明白.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1:14:00

主题:说我过虑,我喜欢听。:)

但说我的焦虑,影响到孩子,我不同意哈。就是因为对孩子行为上长期不干涉,甚至还乐在其中的顾虑,才到网上来请教该怎么管怎么顾。我想心心更感知到的是妈妈的放任和欣赏。因为至今只要有人叫她不要调皮,她就会回应说: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 。

谢谢你的贴,我会细细想想的。:))

作者:上网看风景123发表日期:2004-04-1410:58:21

主题:胡说几句。

我觉得小心心妈妈总在寻找一种“理论”,然后试图再用这一理论去指导自己对孩子的养育。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只要凭“本能”和“感觉”就能决定自己要怎么做的。我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孩子一定也差不多就是怎样的。所以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怎么处理,和家长自己的素质、处世方式是绝对相关的。学了再多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是和自己的处世方式根本上不同的,实施起来就会变了样。

回到小心心具体的“问题”上来,如果妈妈觉得孩子这样没什么不好,对老师的“白眼”或者“惩罚”能够安之若素的,就没必要做什么。

我本人觉得,小孩到幼儿园去,与其说是为了培养交往能力,不如说是为了让他们学会遵守一定规则。要让他们看到家庭以外的另一个世界,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象父母那样无条件地喜欢他们。

正在上班,就胡乱地说这些。

作者:小玩的妈发表日期:2004-04-1412:15:23

主题:感觉心心真是个哲学家

呵呵,点名要过来人的妈妈说说。我是过来人,说说直接的感觉了。

我真的很感兴趣,当初面临这个小家伙的问题,你是怎么用你的话解释的呢?能这么想的孩子是个宝呢,如果是我,就这么几个问题够我喝一壶的。

我个人感觉最好的方法是用当初人类面临这个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孩子探讨,而不是解释。

我替心心问出她还没有问出的话吧。

为什么有这么多车在路上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和我们往一个方向走?

这个问题真大呀,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车那里来的,去哪,都是干什么的,马路是干什么的,当初马路怎么来的,人们怎么想起来修路的,如果这么多人在马路上乱走,马路很挤,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呢?这还涉及到最大效率的问题呢。路有没有头啊,路的头在哪里呀,

人们为什么要出行啊,东南西北的方向啊等等,这个话题真大。

为什么高楼大厦里住了这么多人?

这更涉及到为什么要盖房子啊,盖房子要用多少时间和多少东西呀,人们怎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呀,人们为什么要住房子呀,什么时候有的高楼啊?(这些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以前没有楼吧)

为什么要上班?涉及得更多了,就是最初人们要活着,后来怎么出现了社会分工,又怎么演变成上班(农业社会没有上班一说的),幼儿园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去北京和深圳?可以从需求、工作、生活等等,也可以让她帮你分析一下你的情况啊。

为什么还有外国人?

这个话题更大了,成了国际问题了。

你家心心整个一个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难怪人家天天在那里想着你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呢。

“继续在自己的困惑和思考里的继续地问着,这些需要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感知能力的成长”,嘿嘿,这就是孩子的优势,而我们成人,不少已经成了定势呢,最缺少的就是这种“倒过来想一想”。

感觉心心很好呀

“我想还是要先从理性上明确大方向,再从行为上想清楚怎么做。希望能从论坛上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其实我觉得你的大方向很明确的,你心里的迷惑是心心这种行为是对她今后的生活有不良影响。

我没觉得心心有什么问题,教授不是说要明确目的吗,既然明确目的了还有什么迷惑的。

俺儿子小时候没你那么用心,没有刻意想着怎么培养他,就是翩妈的话:“沿着孩子小手指的方向”,我只是他一个玩伴,有时候能给他帮助有时侯只能给他支持的玩伴。其实养子更似治国,有 的有计划的形式莫如制定游戏规则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寻找、发现。我相信自己的儿子。我想心心妈妈有些焦虑了,其实养儿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明确方向和确定政策后就是观察和等待,等待是重要的一课,不会等待很可能导致拔苗助长。

孩子自己学会变通的,如果他明白自己必须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人最大的本事就生存本领,这是与生俱来的。

喜欢范例吗?给你讲几个建立你的信心吧。中午不睡觉,自己变着法找乐呗,上课不喜欢听,自己在那里做白日梦呗,到别的班去,太好了,更可以离开老师的眼睛了。我那儿子中午不睡觉已经成了一大怪,开始老师让他去别的班去,他去别的班有点压抑,只能睡觉,可后来他哭着向我抗议,说再去别的班就不去幼儿园了,老师只好罢了,看学会用抗议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了。等到到了大班,中午去别的班又成了他的一个乐趣,帮老师管人家中班的孩子,帮助人家叠被,也是一种游戏,看,又学会把惩罚当成一种奖赏了。呆着没事,好象儿子用手指头也能玩出花样来,瞧,还发明了新的玩法了。

儿子的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也排课表,但是没有心心那么严重,比如,没有数学、识字等等(我看现在好像有识字了)。试问,我们能改变幼儿园的方式么?如果能改变,我们就尽力改变它,如果不能改变,就有两个选择:转学或变通。我儿子在幼儿园时,我遵循一个规则:幼儿园重视的,我一概不管,不是我不重视,是不用我操心,这也是他必须适应社会的一课。幼儿园里缺少的,我要补给他,所以就一直带孩子疯玩了。

至于考虑到是否将来理解规则,觉得担心没有必要,规则这东西到处都有,小心心这个哲学家要问了: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规则呢?呵呵,慢慢等待吧,规则也是生存的一课。

至于对上学后的影响,没看到有什么。现在上学了,觉得孩子也很正常。很多妈妈担心过于自由孩子上课有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些孩子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像小心心这样对学习探讨感兴趣的孩子你还担心什么。另外,规则不用你强调,上学后,老师强调的比你好。也别怕孩子吃亏,让老师惩罚几回只要孩子心理好也未尝不是个办法。比如我儿子,作业,人家知道作业是帮助人学会的,既然学会了,不做也可。比如纪律,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早上迟到如果给班级扣分,就力求早点到,比如升旗的时候。如果只是扣个人的星星,比如平时,那迟到几回也未尝不可,大不了我的那个星星就当没有就是了。看,人家对规则理解得很透,我还操心什么。

前一阵还有个事,什么原因我忘了,反正我告诉他这事必须执行,这是规矩。人家冲我白白眼,在一张纸上写“严禁规矩”。

瞧,能把自己的不喜欢写出来也很好,当然,人家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也执行了。

前面都有那么多跟贴了,我这个贴纯属让你开心,离题万里,看着玩吧。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2:37:12

主题::))

我也是从你说的几个角度来“认真”地回答孩子的,但我觉得孩子需要的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她的执着并不在于要理解我的话,而是在跟自己较劲。从她这几个定式的问题里,她是在一遍遍反问自己。象她一遍翩地问: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其实她对定式的答案很清楚了,可是她还是一遍遍地问,我觉得她是对身边太多的和自己的不同的困惑,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路上,为什么红灯一亮,我要仃了,别人就要走了,别人走到哪里去啊?这些都是她延伸地问题。

孩子是个哲学家!我这两天正在看这本书 :)

我的焦虑来自别的孩子对规则的渐渐接受,小时候,孩子们都一样,我没什么好焦虑的,现在,老师反应,我自己立处课堂环境的坐也不是,拉也不是的心境让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是不是该建立规则了?怎么建立呢?

说明一下,心心还在托班,我说的中班排课是别的孩子,在上海最好的幼儿园,以此说明社会现实如此。

一直以来,喜欢小玩。但如教授所示,小玩是个“小天才”呢,他的天份是已经崭露了头角了,怎么引导,有你这个智慧的妈妈,真的是一路看好。:))(绝无恭维的意思)

而心心,还是个平常的孩子,在三岁这个当口,是顺着小手指的方向走,还是顺着大流指引的方向走,我是倾向于前都,但一直在论坛上寻找“信心”。:))

谢谢你,给了我信心!

作者:澄妈发表日期:2004-04-1413:07:31

主题:澄也是这样不停地问的):

“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其实她对定式的答案很清楚了,可是她还是一遍遍地问”--她知道了不等于她就理解了。

澄就是这样的,老爱问为什么要有交通灯,为什么要有黄灯,为什么行人过马路的没有黄灯,为什么要划分车道,为什么要有车,……而且还反反复复,刚回答完又问,能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吗,当反过来问他,没有交通灯会怎么样时,他回答得头头是道,关键是他还没有理解,所以他还要继续思考。一旦他理解了,他就不会问了。

作者:cindytan511发表日期:2004-04-1413:36:24

主题:帮家慧妈妈发贴

没想到又引起那么多争议,然而在办公室不能回复,真是难受。

总结一下,我比较同意北京菲菲妈妈的想法,小杨的妈妈的快乐说和上网看风景的本能说,黄海的具体操作办法。原则上就象小心心妈妈说的父母选择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早教的父母花那么多心思,孩子多半会顺着父母的想法或更确切地说,使用的早教方法走。

宋幼的课表也许吓人,但经常去看他们上课,就知道,原来他们的英语课,识字课是这样上的,怪不得孩子很快乐,那家长就没啥好担忧的。小心心妈妈提到小心心的幼儿园也是类似的幼儿园,也就是说,相对大众的幼儿园是更宽松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如果小心心有那些妈妈担忧的问题,妈妈着急一点,很正常!别说妈妈,我作为旁人,看到家慧同学的问题,也很急呢!但我们不需要恐慌,思考或者通过同有不同看法的人交流,在交流中思考,然后采取对策,是很必要的。

黄海等已经说了一些在我看来,很好的方法,我也贡献一点想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作者:cindytan511发表日期:2004-04-1413:41:51

主题:如何建立这个社会规则,纪律的意识?再和家慧妈妈和各 位爸爸妈妈探讨

帮家慧妈妈发贴----

没想到又引起那么多争议,然而在办公室不能回复,真是难受。

总结一下,我比较同意北京菲菲妈妈的想法,小杨的妈妈的快乐说和上网看风景的本能说,黄海的具体操作办法。原则上就象小心心妈妈说的父母选择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早教的父母花那么多心思,孩子多半会顺着父母的想法或更确切地说,使用的早教方法走。

宋幼的课表也许吓人,但经常去看他们上课,就知道,原来他们的英语课,识字课是这样上的,怪不得孩子很快乐,那家长就没啥好担忧的。小心心妈妈提到小心心的幼儿园也是类似的幼儿园,也就是说,相对大众的幼儿园是更宽松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如果小心心有那些妈妈担忧的问题,妈妈着急一点,很正常!别说妈妈,我作为旁人,看到家慧同学的问题,也很急呢!但我们不需要恐慌,思考或者通过同有不同看法的人交流,在交流中思考,然后采取对策,是很必要的。

黄海等已经说了一些在我看来,很好的方法,我也贡献一点想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作者:闪_亮_的_日_子发表日期:2004-04-1416:11:35

主题:好呀,继续讨论讨论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第一种说法,如果妈妈真的喜欢调皮捣蛋和淘气的孩子,那说出来的就是真话,没有什么不妥。第二种说法,看得出妈妈真的不喜欢调皮捣蛋。我联想到国民党引诱被抓住的共*产*党干部变节时候的手段,话好听,但是其中的意思却很险恶。所以呀,两种说法,体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是不可以调和的。

建议第二种说法改进一下,就更有意思一些:“妈妈永远爱你。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如果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不过呢,现在你还小,还可以闹好几年,如果你觉得这样舒服的话。妈妈想,按妈妈这样有教养的人生出来 孩子,你长大以后一定特别有教养,跟你现在怎样没有什么关系,妈妈也照样PROUDOFYOU,你闹也要闹出一点水平哦。因此,趁着小时候的日子,你可以使劲闹,闹个痛快多好,妈妈在一边看了也欣慰呢。万一你很小年纪就老气横秋的,不想闹了,妈妈也喜欢你。不管怎样,妈妈都喜欢你,你随便吧,嘿嘿嘿...”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你难道不明白,存在有的类型家长自己真的淘气,也发自内心真的喜欢孩子淘气?如果你认为鼓励孩子淘气,是一种假装的鼓励,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人家的问题。所谓“淘气”,这词汇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不就是淘气么,不是杀人,不是放火。而是淘气。这是非常温柔的一个词了。淘气的孩子长大了就一定...?如果有兴趣可以接着讨论这个问题。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看样子说这话的人不够偏激。可能以前也不偏激,现在也不偏激,只是以为自己偏激而已。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封园长是谁?抱歉没有看前面的帖子。是“封建”的“封”吧?

社会化,有给社会捐献小羊的,有捐献小狼的。难道培养出吃人的狼的,就不是社会化了?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6:17:07

主题:鼓励孩子淘气,为孩子的淘气时的奇思妙想喝彩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尤其是在有老人的情况下,处处都是“规矩”,我就给心心设了这样一条底线:只要不闯祸就可以了。(当然,这条底线也只是一说,一般还是父母小心处理当时的环境是对孩子安全的,对家居安全的,就可以了。)

孩子淘气,调皮是好奇心的外在体现,每个孩子都向往的,比如听调皮蛋的故事,不妖怪的故事,苏斯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喜欢一遍一遍地听,为什么?因为孩子向往这样的身心的无拘无束,喜欢这种童真童趣。

我喜欢看着心心哼着小调画画的样子,喜欢看她专注于她的淘气,这样的纯净的快乐,真是羡慕啊。

三岁的心心,我带她去公共场合,如果要求高的,我不去,如果她吵闹了,我抱走,当然从三岁开始,我也会跟她说你讲的那些大道理,但不会作为主调。

她很脏?那洗干净不就干净了?自己干净自己舒服,她为自己的好心情唱歌,为自己能玩得好而健康,我祝福她,可是为什么要迎合别人的期望呢?每个人的标准和期望都不一样,每个孩子对脏的理解也不一样,让孩子过于注重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对于三岁多的孩子过早了。如果成人刻意这样引导,我觉得大可不必。

还有一点,你说上课,是不是老师以为上课的形式很快乐,孩子就应该投入?只要是以快乐的形式上的识字,英语,就不是知识的硬性灌输了?我觉得这是成人的理解。还要看孩子愿不愿意,感不感兴趣,在这个年龄点学这些适不适合?这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课堂表现的。

作者:家慧0711发表日期:2004-04-1420:24:18

主题:家慧在妈妈的期望里快乐着!

如果看过我以往的记录,就会知道,家慧是个快乐而正常的孩子,她一点也没有因为我对她有期望而不快乐,而我对她的期望,也是顺应她的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的。比如,在家慧可以走路以后,我就让她拿蜡笔,水彩,粉笔,各种笔画我们家的墙壁,在家慧3岁我们搬新家之前,我们刷过三次墙!但是,我没有因为我能容忍她画墙就不告诉她,她在外面不可以随便乱画,当她 的涂鸦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她2岁多以后,渐渐懂得了为什么大人要保持墙壁干净以后,我们就给她买了宜家的画板,从此,她就不在墙上画了,我们搬家以后,家慧没有把墙弄脏过。我和家慧都为此骄傲。比如,只要环境允许,我们都是带家慧参加我们的社交活动的,她小时候,喜欢爬来爬去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条件好一点的餐馆,她在吃完饭以后,可以爬来爬去,我会跟着她,那时侯,我唯一的原则是,她不可以去碰别的客人和他们的桌椅,我跟着她的目的,除了保证她的安全,还负责向被骚扰的客人说对不起;等她会走路的时候,我甚至为她选择有楼梯的位置,她吃完饭后总是乐此不疲地走上走下;巧合的是,同闪亮的日子说的一样,我开始对家慧说,家慧,你看,爸爸妈妈吃饭都是坐在位置上的,别的客人也是,这是进餐的礼仪,你是小孩,有特权,可以玩一会,但你不可以妨碍别的客人。现在说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有从几个月到两岁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因为她小而不带她出门,或者主观地认为她不能适应环境,我们带她去很多不同的环境,她通过观察和妈妈的解释,知道各种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她在淘气的同时,认识到淘气的极限。当她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的重要客人来访,我们全家请他们全家吃饭,家慧非常淑女地过了一个晚上,客人赞不绝口,家慧当然为自己骄傲!再比如,幼儿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在教学楼里走道,楼梯,不可以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在外面的水泥走道上,尽量不要奔跑,怕摔交了容易受伤,在草地上,奔跑啊,跳跃啊,什么都可以,3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明白这些道理,他们不一定时时刻刻能想到,做到这些,但他们已经到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年纪,合理的提醒是需要的。

早上我说了,我喜欢快乐说,很多时候,就怕标准太多,无所适从,如果简单地以快乐为标准,其实早教也容易些。快乐说可以反证我的适应规则说,因为,家慧总是可以找到同环境相适应的方法来快乐地做她当时愿意做的事情,她做的时候,她快乐,因为她没有给别人带来不快乐,也没有人干涉她的行动,于是她更尽兴,更快乐。假如小心心一直是快乐的,在家里自由地画画,在学校自由地听课,小心心妈妈就没有必要恐慌,没有必要提出专心听讲的问题。正因为孩子如果特别不遵守规则,可能受到老师,同伴的排斥,可能不快乐,我们才需要讨论怎样对待规则不是?

如果孩子们真的快乐,那么,他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称为灌输,因为灌输是那么明显的贬义词。老师当然需要动脑筋用快乐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我也在尝试呢,昨天的课效果很好,孩子们快乐的声音传到走廊里来接孩子的家长耳朵,他们也跟着快乐,我更快乐!)没有孩子是不愿意学新的东西的,孩子们天生就是爱学习的,而我们教育最要紧不就是要让孩子爱上学习,保持学习的热情?我想,小心心妈妈说的,要看孩子愿不愿意,应该也是指愿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形式,而不是说孩子不愿意学知识本身吧?

作者:闪_亮_的_日_子发表日期:2004-04-1500:10:14

主题:读后感...

“那时侯,我唯一的原则是,她不可以去碰别的客人和他们的桌椅,我跟着她的目的,除了保证她的安全,还负责向被骚扰的客人说对不起”

如果孩子很小,她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别人打交道,虽然有时采用的方式会让别人很吃惊(例如我看到过很小的孩子上去就啃别人的脸的,其实那是极端亲热的表示),但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看到是很小的 孩子,也就不会介意。当然,这个时候,家长要替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有些环境就不要去了。有时不是孩子不对,而是环境不合适。如果在家里,就当然是以孩子的需求为主,比方说家具都是圆角的,怕伤害到孩子,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孩子可以够着的位置等等。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要过分内疚,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骚扰了别人什么。谁家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可以理解。

“现在说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有从几个月到两岁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因为她小而不带她出门,或者主观地认为她不能适应环境,我们带她去很多不同的环境,她通过观察和妈妈的解释,知道各种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她在淘气的同时,认识到淘气的极限。”

带孩子去什么环境,当然要有所选择。大胆的父母,可以稍微超出自己认为的极限,但是不要太离谱。这一切,目的都是要给孩子尽可能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快乐中生活。一旦选好的环境,在合适的场合,就放手让孩子释放能量。

如果是很小的孩子,说话教育不一定管用,遇上不当动的东西,父母可以一边说话解释,一边把孩子的手从物体上拿开,或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到别的事情上。这一切,都因为孩子是一个小小的“人”,要用适合她的方式来办事。

长大一点后,就可以讲道理了。讲道理到什么程度,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如果一时间讲不清、听不懂道理,可以温和地“强制”执行。

总之,不要带着歉疚的眼神看社会。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对孩子太好,而是许多时候太刻薄了一些。

感觉你对家慧有点那么不够意思,居然还挺自得的。我是从心态这个角度来说的,不是别的意思。

“有一次,我的重要客人来访,我们全家请他们全家吃饭,家慧非常淑女地过了一个晚上,客人赞不绝口,家慧当然为自己骄傲!”

这种效果是可遇不可求的。从你的话看出来,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看重的。我觉得,小孩子的偶然性很强,如果一直要淑女下去,恐怕要求太高。虽然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心里是有数的,但是孩子不一定可以每次都“稳定发挥”,只要一个孩子总体上表现不错,就应当很满足。至于“重要客人”,如果这个客人不是儿童,那重要程度也超不过家慧是不是?家慧是重要的主人呢。越是重要的客人,越应当懂得宽容孩子是不是?一些概念,还是不要加到小孩子身上为好。

“再比如,幼儿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在教学楼里走道,楼梯,不可以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在外面的水泥走道上,尽量不要奔跑,怕摔交了容易受伤,在草地上,奔跑啊,跳跃啊,什么都可以,3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明白这些道理,他们不一定时时刻刻能想到,做到这些,但他们已经到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年纪,合理的提醒是需要的。”

老师的角度和家长不太一样。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没有关系,如果是老师管理下孩子出事了,似乎老师的责任就要严重一些。所以一般老师都是看管孩子比较紧一些。让孩子明白这些差异,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总体上还是要鼓励孩子放开,我觉得大部分孩子每天的精力还是没有发泄干净的。

“快乐说可以反证我的适应规则说,因为,家慧总是可以找到同环境相适应的方法来快乐地做她当时愿意做的事情,她做的时候,她快乐,因为她没有给别人带来不快乐,也没有人干涉她的行动,于是她更尽兴,更快乐。”

这个有一个度和量的问题。比方说,一个人被诬陷后进了监狱,如果和监狱合作,也可以快乐,但是这是苦涩的快 。我以为,在总体上无奈的适应中,(比方说生存的需要,策略的需要)出现一定程度的与环境冲突,在成长中的孩子的角度,是很自然的,这个和快乐不快乐没有关系。我见过一些孩子,为了急于讨老师欢心,牺牲了自主的快乐,过分看重从老师的认可中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我以为是苦涩的快乐,不一定太高级。

“假如小心心一直是快乐的,在家里自由地画画,在学校自由地听课,小心心妈妈就没有必要恐慌,没有必要提出专心听讲的问题。正因为孩子如果特别不遵守规则,可能受到老师,同伴的排斥,可能不快乐,我们才需要讨论怎样对待规则不是?”

任何孩子,在这种顺从和违背比例程度的取舍上,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我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判断能力。父母给出建议,阐明因果关系,当然是不错的。不过不必代替孩子思考,为孩子做主。孩子们都是很会见风使舵的,父母的大部分担心都是多余的。如果一件事情,孩子觉得特别难以容忍,宁可面临排斥,那就是从他的角度真切的感受,我们不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如果觉得她经常和环境发生冲突,这并不一定代表这个孩子不快乐。孩子的快乐,我们永远只能体会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还是谨慎一些评价为好。

作者:小杨的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508:53:50

主题:一点感想

首先家惠妈妈所说的“淘气”可能和小心心妈所指的可能不是一个概念。

象小心心妈自己描述的“孩子一边哼着小调,一边作画”,这些家惠妈妈也乐意接受。把油彩弄得到处都是也不算淘气。家惠妈妈的做法:即给孩子一个特定的空间可能更好。

孩子打扰了别人,向别人道歉,而不是阻止自己的孩子。很对,尊重被人体现在任何场合。

来了客人,孩子表现淑女,妈妈为此骄傲。鼓励孩子遵守一般礼仪,这没有什么不对。不对的是强迫。

家惠妈妈处理方式更西化一些。

42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413:40:45

主题:我不喜欢你!

珊珊娘,心心和珊珊不一般大,所以我提不出较好的意见,就把我曾经类似的日记贴上来给你看看,逗你一乐吧。:)

三月十三日

心心喜欢把自己当时当刻的想法用简短的话表达出来:我喜欢,我不喜欢……这本来是好事,可是这东西变本加厉,还要加上自己的臆想:我不喜欢你,我要打断你的腿,然后把你扔到垃圾桐里去!我要把你扔进池塘里!我要抠你的眼睛,挖你的鼻子……听得我直犯恶心,用手捂住她的嘴,可是绝对没有用的,她会竭尽全力,声嘶力竭地叫。真是令人难堪。按说家里是绝没有这样的环境,她能说出这些我只能想大概是从听故事里臆想出来的。

可是她这样子表达常令我很尴尬。有时她对人小小声的说一句话,别人很有兴趣地凑过头来想听清楚,却往往是:我要把你扔进池塘里之类,害得别人不晓得这个凑过来的这个头怎么缩回去,一下愣那儿不知如何作答了。

心心这样的现象至少也有一个月了,今天,当她再次向爸爸吼出了:我不喜欢你,我要打断你的腿后,我再也忍无可忍了。我抱起了她,向她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心心,你这样子说话,别人听了会很不开心,一不开心就会还击,与其让你在外面受责罚,还不如让妈妈来教育你,下次再给我听到一次,只要一次,妈妈一定是要下狠手把你打得屁股开花的。

心心睁大着眼睛,向我做了个鬼脸,然后问:那我真的不喜欢他们怎么办啦?

人是你要喜欢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的吗?象爸爸,你因为要和他一起玩电脑,就叫好爸爸,我喜欢你 ,你因为不想和他睡一张床,就叫我不喜欢你,要把爸爸扔到池塘里。这样子随心所欲地可以吗?

四月一日

现在可能真是大了,有些道理能听进一点了。象她会对阿姨说: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不告诉你,我放在心里,跟爸爸妈妈说。这一看就是我教的,可她活学死用啊。我看她老对人说:不喜欢。就跟她说,放在心里,回来跟妈妈说。她小人家就是这样放在心里的。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516:49:36

主题:为什么老师说不喜欢顽皮捣蛋的孩子啊?

心心蹦蹦跳跳地回了家,一进家门口,妈妈就抱起她在怀里猛亲:“小宝贝,回来啦!”

“妈妈,为什么为什么老师说不喜欢顽皮捣蛋的孩子啊?”心心调皮的样子真可爱。

“老师喜欢顽皮的孩子的,只要不捣蛋就可以了”

“可是老师问Doyoulike?我说不喜欢,她又问Doyoulike?我还是说不喜欢,老师说说我顽皮捣蛋,说不喜欢我了,哈哈哈”看她的样子一点不难过哦

心心笑着继续说“老师问我书Doyoulike?是本大的,我说不喜欢,又问我Doyoulike?是把伞也是大的,我又说不喜欢,小朋友一个个都说喜欢,就我说不喜欢。我不喜欢大的,我喜欢小的,我的孙悟空宝贝喜欢小的,我要给他小的。”

这回我明白了八九不离十,一定是外教课,老师教句型Doyoulike?,拿书和伞问孩子,别人都说喜欢,就她在想什么大的小的,她的孙悟空宝贝(心心一直自诩是孙悟空的妈妈),执着地说她不喜欢,所以老师说了句顽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不喜欢。

不管事情的事实和心心的叙述有没有偏差,这孩子的样子真是可爱,妈妈看得欢喜得不得了,搂在怀里:“调皮捣蛋只要不影响别人,就是好孩子,心心说不喜欢,说得出理由,顶呱呱!言论自由嘛”

我想心心一定不明白什么叫:言论自由。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514:56:44

主题:太容易得到=缺乏动力=消极?(婉儿妈和心心妈讨论集)--欢迎教授和更多的妈妈参与意见

心说:

我很认同你那几个等不等的。心心和灵灵的条件都太好了。

婉灵说:

可是,她们的性格却不太一样。

心说:

看过我那篇礼物不拆的事吗?到现在,那四个礼盒还躺在她房里等着她。

个性本身不一样呗,八字五行

婉灵说:

是,我就是对此疑惑。

张教授对心心的情况,好象是赞许的,

心说:

还有就是孩子的兴趣点。

婉灵说:

为什么在球球这里就成问题了呢?关键是什么?

心说:

我想是表现的地方吧。如果心心对世界的好奇会象对新衣服,对礼物,对吃的,对玩具那么不经心,可能问题就一样了。可是她对世界是充满了好奇的。

她对人也很不经心,每回叫人都要提醒,小时候更是我的难题,可是她看到小鸟,甚至是树叶都要上去说:你好,你好,还要感慨:我好喜欢你们呀。

我想这些可能是个性,也是差别

婉灵说:

照你这么说,是个性的原因,是先天的,与环境无关?

心说:

和家庭的氛围,父母和领带人的个性有关吧

虽然孩子什么都有了,但是强化呢,还是弱化。心心是弱化的,我想她大概觉得所有的孩子跟她差不多,但球不同,他有对比。

婉灵说:

那就不是这个原因----得到的一切太容易。

那得到的爱太容易就不成为孩子不积极的理由?

心说:

不会。我觉得得到的爱多,对孩子肯定是正面的。

象翩翩,我觉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真正意义上的优越性,都是来自对感情,爱的信任。孩子有了这些,会自信且无畏的。

但是我觉得球和琵的家庭配比的关系不是很合理,对两个孩子 个性成长都不好。如果是同父母的亲姐弟又会好些,象她们那样,孩子的理解力有限,易失衡

婉灵说:

那是不是可以推断:球球的不积极主动,不是因

本文Hash:76902d443ca15579d8f6e432254365b5afe3464b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