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9)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0913:18:15

主题:20040306的日记,其中有些是关于孩子的交往的。希望教授,黄海,狼和各位看官指点:

以下是三月六日的知泓活动的确日记,里面有些没写完,我也懒得为了上贴写全他了,还请妈妈们凑和着看吧。

2004.3.6

今天,是今年第一次跟知泓参加植树的活动。真好。

天气很帮忙,阳光明媚。因为是在郊外活动,风很大。但对有很深厚的游历经验的心心,这已经不算什么了。

早上先是到陈云的故居,参观了这个据说是耗资两个亿的纪念馆,真是建得精到。我们在那里种了上海的市花白玉兰树。五个家庭为一组,和心心一组的四个哥哥姐姐都是四五岁的大孩子了,尤其是三个大男孩子,充分带动了心心的劳动积极性。铲土,拍土,浇水,:“我是农民伯伯!”心心一样不拉地干得象模象样的“你是农民小姐!”妈妈在边上调侃地更正。小家伙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在边上聊天正兴的妈妈们,心心发话了:“你们大人在干什么?快点过来帮忙呀!”

就完午餐,玩了一会游戏。

再次跟车来到青浦的农业园。象今天在田埂里疯跑,真的很开心。这一望无际的田埂,对我这个城市妈妈也是充满了魅力。我这辈子都没象心心这样欢快地,心灵纯净开放地在田地里跑过。

还有暖房里盛开的桃花,真好看。心心捡拾着花瓣,

种桃树,心心种得依然是很认真,挖土,下树,埋土,浇水。倒过来的次序又种了一遍树。虽然鼻子,脸颊都只吹得红红的,唇边也因为劲风吹得有点开裂,心心依然是雀跃并劳动着。身边不止一个妈妈对我说:“心心真厉害,穿得这么少,我们穿这么多,都快觉得被风吹了跑了”,是啊,这可是没遮没拦的荒野呢(这个农业园还没有开垦,据说要到明年才会对外开放,我们这次算是这里的开荒牛了)。心心听了,悄悄地在嘴里咕哝:“我是一颗小松树”

玩蝙蝠的游戏,心心显然还没太懂这个游戏规则,沉迷在瞎跑瞎叫的快乐里。

种树回来的路上,心心和湛湛哥哥用枝条开了一仗,还在哥哥鼻梁边划了个口子,顿时鲜血就渗了出来,哥哥大哭了。心心的眼里顿时盛满了眼泪,显得很委屈,可是这样的事情不教育,以后再发生更严重的就更不好办了。看着妈妈严厉的目光,心心抿着嘴,噙着泪,沉着脸,显得又是惊恐又是坚硬。妈妈是真的不忍心了,可是看到湛湛的伤口,又忍不住责备着心心。心心别过头,说了句:“我不是故意的”就不理我了,任我再说了许多大道理,她都无言。

直到回程的车上,心心的情绪已经自我调整得很好了,看着兴高采烈的小东西,妈妈觉得还是要让她对自己的行为有个“认识”,

“心心,去对湛湛哥哥说声对不起”

“不,我不说”

“心心,孙悟空可是知错能改的,你再不说对不起,师付可要念紧箍咒了”妈妈笑着引导,心想,只要说了,就好,就达到了让她对自己行为有个惦量的目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坐在前座的心心扯开了嗓子叫开了

“不行,太轻了,再响些”

“湛湛哥哥,对不起!”心心开始当玩儿一样,叫得全车都听得见,远远地也传来了湛湛妈妈体谅的回声:“没关系的,没关系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

“湛湛哥哥,对不起!”心心又扯了好几嗓子,才心满意足地落坐了。

晚上回到家,我们对今天的游玩作了个总结,妈妈拉住心心的肩膀问

:“心心,今天种树好玩吗?”

“好玩”

“以后还要这样出去玩吗?”

“要”

“心心,妈妈今天还要表扬你一件事,心心真 的很棒!”

心心很疑惑,但明显很有兴趣地看着妈妈

“心心今天虽然把湛湛哥哥弄伤了,但是勇于承认自己的行为,并主动道歉,真的是棒!”

因为不放心心心的理解能力,妈妈再说

:“心心把湛湛哥哥弄伤了,有没有主动承认自己的行为?”(当时的过程实在太快了,妈妈们都没看到,等听到湛湛的哭声,看到鼻梁上的血迹,一切动作已经静止了,且两个孩子的距离也很远,妈妈们都不敢相信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还是心心的惊恐的表情的语言证实了事情的过程:“是他先动手打我的,我划在他的鼻子上”)

“有”心心边说边点了点头

“在车上,心心有没有主动道歉?”

“有”

“怎么说的?”

“湛湛哥哥对不起!”

“看看,心心真棒!”听了这话,心心的脸上这时明显浮起了宽释且骄傲的笑容。这时妈妈话峰转了回来:

“心心,以后手上拿着尖的棒子能不能打架?”

“不能。可是,已经如果打了怎么办啦?”

“真打了起来,也不能用工具,太危险了!”

“可是,已经用工具了怎么办啦?”

看着孩子天真和轻松的表情,妈妈不想和孩子缠下去了,,深究起来,她未必认识到,我也未必讲得清楚。我再看了她几眼,抱了抱她,拍拍她,便松开她的肩膀,她也无心要这些个答案,玩去了。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213:21:40

主题:主题:我在想,规则意识是不是到自我建立好了再建立比较好呢?(下面的回贴,提上来说)

我总觉得两三岁的孩子,自我的意识才刚荫芽,判断力还很弱,在这个时候强调规则意识,很容易会让孩子没有判断力。

当然,也有早熟的孩子,既能遵守规则,又有自我的主张,且能调节得很好,这样当然是理想的。可这样的孩子有多少呢?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对于孩子的天性发展过程而言,是不是应该有个次序呢?为什么我们要阻止孩子用他的方式玩?为什么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我老是为心心不安份的行为而不安?其实细细想来,她的行为并无太多的不妥呀,只是违反了我对循规蹈矩的认识,所以我不安,甚至是恐慌(教授看到了我这种恐慌的心态)。

小小的孩子,有能力把规则意识作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来遵守吗?我想大部分孩子还是为了讨好大人,讨好大人的期望,把自己的冲动,兴趣和欲望掩盖起来了,希望能符合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再不相信自已的判断。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里成长,很多人在长大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做这样一件事:寻找自我。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00:26:00

主题:如何建立这个社会规则,纪律的意识?再和家慧妈妈和各位爸爸妈妈探讨

家慧妈妈,谢谢你急我所急,能从另一个角度不断地提醒我的想法和做法,谢谢!

我看了摇篮妈妈的困惑的贴,从她的很多描述里看到了熟悉的心心,很理解她的心情。三岁的心心已经扰得我心神“恐慌”(我觉得教授这个词用得很到位,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不一样,那种不安,恐慌,置疑和困惑……),她的孩子已经五岁了,想象得出妈妈的着急;我也看到了你发的宋庆龄的理念。

我想说的是:

1.先说说幼儿园的理念和实践。宋庆龄幼儿园的确是上海响当当的,她的理念一直走得很前。但是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就我听到的令我很困惑,前不久在画画班,一个宋庆龄幼儿园的妈妈唉叹,孩子的课排得太紧了。中班的孩子,已经排上的课表(当时她是强调了“课表”,我还通过反问确认了的确是“课表”令我咋舌),要上英文,数学, 识字,老师说不建议“缺课”,否则会跟不上。兴趣班,虽然不是强制上的。但家长在老师的“话音”里不敢不上,可是上了创意画画班的孩子里(大多是男孩子,可能男孩子天生的反抗性和自我精神比女孩子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没女孩子强),都不再喜欢画画,甚至不再愿意去画。因为老师对画画的切入途径还是离不开“传统的”模式,要求看物画,一起画一样的,画得象......好的幼儿园是在理念上,理论上是新的,可是在实践上还是路漫漫......家慧妈妈,我看了你当老师妈妈的观察和反思,从一个角度是证实了这种理念和实际的反差的确是存在的。

回说心心,她前后转过两个一级一类的示范园,有一个的名气我觉得在上海能和宋齐名。当我报名时,园长也是说:我们的幼儿园是鼓励孩子的自主性,以尊重和信任孩子为前提等等等等,但是了解下来,也一样,幼儿园对管理重于教育,“立壁角”和“到别的班上去”已经成为老师对托班的孩子的普遍教育办法(既然这两家示范园都差不多,我觉得说上海所有的公立园都差不多,是不为过的),老师的理念很新,做法多还是传统。孩子从中体会到的当然有对“规则”遵守的必要性,但是你觉得,在两三岁的年龄,孩子更多从中感受到的会是什么?

最后说我的态度:我是准备让心心来适应幼儿园的,因为经过两个上海最好的地段相对最好的幼儿园的经历让我看清了这是社会现实。但怎么适应,我真的很疑惑。尤其是对心心这样个性的孩子,我是有些无措。我既不想“盲目跟进”,又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度”,因为这个度对孩子来说实在太难把握。所以上来求教!

2.摇篮上的孩子才五岁,我们能不能把眼光放远点,到二十岁时,你觉得她会有何想?

我是看到的实际例子的,在网上请教过张教授我侄子的问题,从小没问题,到了大学毕业后,才发现早没有了自我,要找回何其难。在他的自述里,明显感到在从小到大,为了向师长的期望靠拢,为了得到学校的认同,他是在逐步否定了自我的。而当需要自我时,需要走向社会时,他却走不出这一步了。而我另一个表弟,和他同龄,学历没他高,但是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所以正在挑战他的人生,很有趣味地享受自己思考,选择和成长的过程。

我写这段话的意思还是:人是需要自我的。我们的教育本身在这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正视的,而不是讲两句新的理念就可以当没问题的。那么家庭在其中该起什么作用?怎么起作用?

3.对规则的理解,如果纯粹从自己的事自己做,说到做到等角度,我可以说,心心不会比别的孩子差,有很多方面会遵守得比很多孩子都好,因为她的意志力较强,很多时候她本能地讨厌别人的越俎代刨(包括她能配合三年洗冷水澡,我觉得也和她的意志力和承受力有关的)。但是从纪律,从集体的统一角度来看,她显然很弱,我觉得很多孩子对纪律的遵守还是逼于对老师的威严和对师长的期望的趋同,而心心对这两样在乎吗?我想每个孩子都需要认同,象得到的小红花,她半夜醒来要找三回,找到了才肯入睡。但是怎么认同,每个孩子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对心心,还是不自觉地却也是很强烈地表现出自我的意识高于他人的认同。

我一方面也希望她能趋同于幼儿园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害怕孩子的凌角在老师的影响力下,在现有的幼儿园的激励机制下磨平。

4.我觉得这和注意力时间短或所谓的多动症是绝对无关的,只是孩子的兴趣点不同而已。反而和这类孩子精力太充沛,相对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天性有关。

摇篮 孩子拿在手上的东西似乎都可以玩,就连移动的校门也可以玩上很久,上课时注意力极其短暂。老师也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很短,但她似乎特别的短,一直在一刻不停的动,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这些都体现她的兴趣点的转移和对自己的兴趣点的专注。这些真的和心心很象:精力充沛,兴趣点多多,对兴趣点一旦抓住会很专注,决不可能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半途而废。

我前两天上的“下山的太阳”,心心玩这些时的专注我想至少是不比同龄人弱的。怎么利用好这份专注?

天生的充沛的精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她不想睡午觉,睡不着,能要求她怎么办呢?每天使不完的劲,也会让她不定心于纪律上需要的安静。心心每天晚上至少十点到十点半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半就醒了,只要有活动,她是决不会午睡的,蹦蹦跳跳,嘴上不仃,笑声不断,精力充沛让她很难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安静规定的时间。

我承认在心心已经过去的三年里,我的确是关注得多,思考得多,干涉得少,除了些社会规范类的,如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简单礼貌,先来后到等等行为,心心因为有要求也渐成习惯;而对于“管理”的确是鲜有,我一般都尊重她的选择,甚至力图从她的选择中发现惊喜,我这种心态也许也是心心行为导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妈妈的态度我想孩子还是很能明察的)。但往下何去何从?

我上次自己总结出几条

1.培养让孩子有体谅之心

2.在家庭和生活环境处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主性。

3.尽量在条件范围内选择理念和实践能协调,小班化的教育环境。

4.和老师有良好的沟通,让孩子能随年龄成长渐渐进入社会的,集体的角色。

但这几条看上去都是急不得的,都是需要从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增长,和家庭的生活点滴入手来慢慢等待成效的,具体怎么做,不要说对小孩子,对大人也是很难的生活课题。

我觉得第一条如果能做好,可能还是会有很大的效果的,如心心现在一直问我:

为什么有这么多车在路上开?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和我们往一个方向走?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向反方向开?

为什么高楼大厦里住了这么多人?

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要上幼儿园,要上班?

为什么有的人要到北京去有的人到到深圳去?

为什么还有外国人?

……

哪怕我一遍遍用我的话解释给她听,但明显她是不满足于我的解释,而继续在自己的困惑和思考里的继续地问着,这些需要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感知能力的成长,等到她想明白了,不问这些问题了,然后大概就可以引导体谅心了?有了体谅心会不会就对行为有所约束了呢?还希望过来的妈妈指教。

我想还是要先从理性上明确大方向,再从行为上想清楚怎么做。希望能从论坛上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作者:greenye发表日期:2004-04-1409:05:41

主题:小心心妈妈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偶在后面跟着

天生的充沛的精力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她不想睡午觉,睡不着,能要求她怎么办呢?每天使不完的劲,也会让她不定心于纪律上需要的安静。心心每天晚上至少十点到十点半才能入睡,早上七点半就醒了,只要有活动,她是决不会午睡的,蹦蹦跳跳,嘴上不仃,笑声不断,精力充沛让她很难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安静规定的时间。

我承认在心心已经过去的三年里,我的确是关注得多,思考得多,干涉得少,除了些社会规范类的,如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简单礼貌,先来后到等等行为,心心因为有要求也渐成习惯;而对于“管理”的确是鲜有,我一般都尊重她的选择,甚至力图从她的选 择中发现惊喜,我这种心态也许也是心心行为导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妈妈的态度我想孩子还是很能明察的)。但往下何去何从?

这两段话简直是在说我和儿子呀!所以我的烦恼也多多:精力旺盛,不午睡,有主见,估计幼儿园里要教的儿歌什么的我儿子都会了......

看上去好象都是优点。:(

现在儿子还没上幼儿园,可“不愿午睡”一直令我头疼。我是不强迫他午睡的,可轮到我上班时,总不能让老人也不午睡呀!到上幼儿园又该怎么办?那时是十二点就得上床!所以我只好随大流就把这当“逆境训练”吧

作者:北京菲菲妈发表日期:2004-04-1409:25:32

主题:真佩服小心心妈

你觉得自己想得还不够清楚吗?你总结的那几条如果都能实行起来不就很好了!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你是低估了孩子的--就是孩子对规范的理解力和体谅之心。就说体谅吧,有没有心心让你抱或者让你陪她玩而你因为疲劳拒绝她的情形发生过呢?要她理解这种情况不是什么难事吧。再说规则,心心有没有问过“为什么我们要在十字路口挺下来”?你不会回答说“因为这是警察叔叔要求的,否则他会抓我们”吧,你肯定会说“否则大家都别想走,而且还会有危险”。对于这样的回答,心心难道会不能理解吗?

很理解你担心孩子因为渴望外界的认同而否定自己的感受,进而丧失自主的能力--这种情况在咱们国家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我同意你说的心心“自我意识高于他人认同”是一件好事。那么,在自我决定的前提下,如何与社会要求协调--还是我上次说的,我觉得不过是个权衡的问题,或者说是“成本收益”分析。也许心心还不会这么做,不过你可以帮她--如果确实觉得老师的课没意思,并且这个老师根本不值得学生的尊重,那就我行我素、蔑视老师以及其他孩子的不认同,并对“立壁角”甘之如饴;反过来,如果觉得这种反抗、这种张扬不值得为之付出立壁角的代价,那就向老师妥协(妥协也是思考后的一种选择,不是没有自主能力下的盲目服从)。

其实,说到权威,我觉得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权威”。你对于社会规范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态度,你如果可以蔑视立壁角,那大概孩子也可以;你如果在重重规矩之下还能保持思考能力,那大概就不必担心你的孩子变成一个只会服从的小木偶。

越说越乱,全当凑个热闹吧。

作者:小杨的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0:01:26

主题:匆匆说几句,感性的与理性的妈妈有点区别

1.关于适应幼儿园

关于适应幼儿园的“度”,我有一个原则,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即使偶尔不开心,在家长的帮助下,又能变得开心就行。这是我的度。我对孩子上课的表现不在乎。

曾经跟老师打电话问别的事,老师向我提起由于小杨调皮她们怎样批评她、也因为抢别人的玩具让她独坐一边。可是,小杨回家还说开心,喜欢老师。批评就批评吧,我袖手旁观,让孩子适应环境。

但如果孩子几天都不开心,或者强烈拒绝上幼儿园,我是一定要解决的。

2.关于自我的问题

大凡学习好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学校各个方面都不错,可以说是向老师的期望、学校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靠拢。可是出问题的还是少数。可能这样的孩子的兴趣刚好与学校和老师的期望相符。说到底,自我的问题可能是个人的兴趣能不能发展的问题。找到了兴趣所在、并能有渠道发展,也就找到了自我。当你的志趣与你的职业吻合时,成功与快乐是连在一起的。当不吻合时,我有自己的生活乐趣,也能自得其乐。

所以,我除了想培养小杨这个那个之外 我希望她将来能对做饭、家务在行。一个女性如果能这样,她怎么也不会太闷吧。

3.关于规则

对孩子的规则每个家长心中都有一个谱,这与家长的素质有关,这是没法改变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大于老师的影响力吧。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幼儿园的对纪律的要求有点过高。还是那句话,孩子只要愿意上幼儿园就行。对孩子个性的保护的责任主要还在于家长。你愿意孩子怎样,你就怎样做。

4.多动症不应该成为话题,多动症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

作者:黄海月明发表日期:2004-04-1410:36:08

主题:简单发言,有则思之,无则笑之:

我觉得小心心妈妈有些过虑。当然,针对某些征兆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大道理通则事达、知机而后动的境界也是我自己的追求,然而这种思考应该放在自己心里,不要溢于呀言表,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焦虑,影响了孩子。

单纯谈论小心新的表现,我觉得小心心妈妈和张教授的问题是一样的根源:使用自己的判断限制了自己进一步判断的能力-----我觉得最好先把自己的某些判断抛弃。我下面打算帮一个小忙:-))

小心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运动能力特别强,并且愿意运动:比方跳跃台阶。

2,喜欢绘画:作品都很出色。

3,玩的时候很专注:她摆得积木多达70多块,连续的,有特定思路的!

4,上课经常跑动:我不知道是什么程度,看不见,无法判断。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既定的事实。从这些事实里面,小心心妈妈看到了“自我与规则”的协调,张教授看到了“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问题。说实在的,我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会跟一个39个月的孩子联系起来的呢?我一直没有弄明白。

我看到的是:

1,小心心喜欢运动,所以他愿意把他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2,她喜欢绘画,她绘画的过程之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同时发现了与自己不同的环境。

3,她喜欢摆弄积木,说明数学能力正在提高,数学能力提高之后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规则意识,规则一时总是数学能力的副产品(顶多是同步的)。

针对这3点,说明孩子的感受能力或者观察能力都很出色,妈妈能否与之交流,把这些优秀的能力转移到对“人”(同学,老师,。。。)的身上?拥有这些能力,固然是自我意识;把这些能力运用到观察自己的邻居伙伴,也是自我意识;如果妈妈适当的引导,孩子的能力竟然能够应用到更宽广的领域,孩子肯定会很骄傲。

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担心4,孩子愿意跑动?为什么还需要作出如此不实际的判断呢?

当然,我随便说一说总是比真正的坐起来容易:-))

作者:mwslam发表日期:2004-04-1410:45:26

主题:哈哈.

你终于出现了

不好意思,我没有读上面的贴.我总觉得大人们有时是小题大作,上纲上线的.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既定的事实。从这些事实里面,小心心妈妈看到了“自我与规则”的协调,张教授看到了“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问题。说实在的,我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会跟一个39个月的孩子联系起来的呢?我一直没有弄明白。"哈哈.我也经常搞不明白.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1:14:00

主题:说我过虑,我喜欢听。:)

但说我的焦虑,影响到孩子,我不同意哈。就是因为对孩子行为上长期不干涉,甚至还乐在其中的顾虑,才到网上来请教该怎么管怎么顾。我想心心更感知到的是妈妈的放任和欣赏。因为至今只要有人叫她不要调皮,她就会回应说: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

谢谢你的贴,我会细细想想的。:))

作者:上网看风景123发表日期:2004-04-1410:58:21

主题:胡说几句。

我觉得小心心妈妈总在寻找一种“理论”,然后试图再用这一理论去指导自己对孩子的养育。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只要凭“本能”和“感觉”就能决定自己要怎么做的。我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孩子一定也差不多就是怎样的。所以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怎么处理,和家长自己的素质、处世方式是绝对相关的。学了再多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是和自己的处世方式根本上不同的,实施起来就会变了样。

回到小心心具体的“问题”上来,如果妈妈觉得孩子这样没什么不好,对老师的“白眼”或者“惩罚”能够安之若素的,就没必要做什么。

我本人觉得,小孩到幼儿园去,与其说是为了培养交往能力,不如说是为了让他们学会遵守一定规则。要让他们看到家庭以外的另一个世界,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象父母那样无条件地喜欢他们。

正在上班,就胡乱地说这些。

作者:小玩的妈发表日期:2004-04-1412:15:23

主题:感觉心心真是个哲学家

呵呵,点名要过来人的妈妈说说。我是过来人,说说直接的感觉了。

我真的很感兴趣,当初面临这个小家伙的问题,你是怎么用你的话解释的呢?能这么想的孩子是个宝呢,如果是我,就这么几个问题够我喝一壶的。

我个人感觉最好的方法是用当初人类面临这个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孩子探讨,而不是解释。

我替心心问出她还没有问出的话吧。

为什么有这么多车在路上开?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和我们往一个方向走?

这个问题真大呀,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车那里来的,去哪,都是干什么的,马路是干什么的,当初马路怎么来的,人们怎么想起来修路的,如果这么多人在马路上乱走,马路很挤,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呢?这还涉及到最大效率的问题呢。路有没有头啊,路的头在哪里呀,

人们为什么要出行啊,东南西北的方向啊等等,这个话题真大。

为什么高楼大厦里住了这么多人?

这更涉及到为什么要盖房子啊,盖房子要用多少时间和多少东西呀,人们怎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房子呀,人们为什么要住房子呀,什么时候有的高楼啊?(这些孩子可能还不知道以前没有楼吧)

为什么要上班?涉及得更多了,就是最初人们要活着,后来怎么出现了社会分工,又怎么演变成上班(农业社会没有上班一说的),幼儿园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去北京和深圳?可以从需求、工作、生活等等,也可以让她帮你分析一下你的情况啊。

为什么还有外国人?

这个话题更大了,成了国际问题了。

你家心心整个一个哲学家和人类学家,难怪人家天天在那里想着你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呢。

“继续在自己的困惑和思考里的继续地问着,这些需要理解能力和对社会的感知能力的成长”,嘿嘿,这就是孩子的优势,而我们成人,不少已经成了定势呢,最缺少的就是这种“倒过来想一想”。

感觉心心很好呀

“我想还是要先从理性上明确大方向,再从行为上想清楚怎么做。希望能从论坛上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其实我觉得你的大方向很明确的,你心里的迷惑是心心这种行为是对她今后的生活有不良影响。

我没觉得心心有什么问题,教授不是说要明确目的吗,既然明确目的了还有什么迷惑的。

俺儿子小时候没你那么用心,没有刻意想着怎么培养他,就是翩妈的话:“沿着孩子小手指的方向”,我只是他一个玩伴,有时候能给他帮助有时侯只能给他支持的玩伴。其实养子更似治国,有目 有计划的形式莫如制定游戏规则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寻找、发现。我相信自己的儿子。我想心心妈妈有些焦虑了,其实养儿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明确方向和确定政策后就是观察和等待,等待是重要的一课,不会等待很可能导致拔苗助长。

孩子自己学会变通的,如果他明白自己必须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人最大的本事就生存本领,这是与生俱来的。

喜欢范例吗?给你讲几个建立你的信心吧。中午不睡觉,自己变着法找乐呗,上课不喜欢听,自己在那里做白日梦呗,到别的班去,太好了,更可以离开老师的眼睛了。我那儿子中午不睡觉已经成了一大怪,开始老师让他去别的班去,他去别的班有点压抑,只能睡觉,可后来他哭着向我抗议,说再去别的班就不去幼儿园了,老师只好罢了,看学会用抗议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了。等到到了大班,中午去别的班又成了他的一个乐趣,帮老师管人家中班的孩子,帮助人家叠被,也是一种游戏,看,又学会把惩罚当成一种奖赏了。呆着没事,好象儿子用手指头也能玩出花样来,瞧,还发明了新的玩法了。

儿子的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也排课表,但是没有心心那么严重,比如,没有数学、识字等等(我看现在好像有识字了)。试问,我们能改变幼儿园的方式么?如果能改变,我们就尽力改变它,如果不能改变,就有两个选择:转学或变通。我儿子在幼儿园时,我遵循一个规则:幼儿园重视的,我一概不管,不是我不重视,是不用我操心,这也是他必须适应社会的一课。幼儿园里缺少的,我要补给他,所以就一直带孩子疯玩了。

至于考虑到是否将来理解规则,觉得担心没有必要,规则这东西到处都有,小心心这个哲学家要问了: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规则呢?呵呵,慢慢等待吧,规则也是生存的一课。

至于对上学后的影响,没看到有什么。现在上学了,觉得孩子也很正常。很多妈妈担心过于自由孩子上课有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些孩子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像小心心这样对学习探讨感兴趣的孩子你还担心什么。另外,规则不用你强调,上学后,老师强调的比你好。也别怕孩子吃亏,让老师惩罚几回只要孩子心理好也未尝不是个办法。比如我儿子,作业,人家知道作业是帮助人学会的,既然学会了,不做也可。比如纪律,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早上迟到如果给班级扣分,就力求早点到,比如升旗的时候。如果只是扣个人的星星,比如平时,那迟到几回也未尝不可,大不了我的那个星星就当没有就是了。看,人家对规则理解得很透,我还操心什么。

前一阵还有个事,什么原因我忘了,反正我告诉他这事必须执行,这是规矩。人家冲我白白眼,在一张纸上写“严禁规矩”。

瞧,能把自己的不喜欢写出来也很好,当然,人家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也执行了。

前面都有那么多跟贴了,我这个贴纯属让你开心,离题万里,看着玩吧。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2:37:12

主题::))

我也是从你说的几个角度来“认真”地回答孩子的,但我觉得孩子需要的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她的执着并不在于要理解我的话,而是在跟自己较劲。从她这几个定式的问题里,她是在一遍遍反问自己。象她一遍翩地问: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其实她对定式的答案很清楚了,可是她还是一遍遍地问,我觉得她是对身边太多的和自己的不同的困惑,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路上,为什么红灯一亮,我要仃了,别人就要走了,别人走到哪里去啊?这些都是她延伸地问题。

孩子是个哲学家!我这两天正在看这本书。 )

我的焦虑来自别的孩子对规则的渐渐接受,小时候,孩子们都一样,我没什么好焦虑的,现在,老师反应,我自己立处课堂环境的坐也不是,拉也不是的心境让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是不是该建立规则了?怎么建立呢?

说明一下,心心还在托班,我说的中班排课是别的孩子,在上海最好的幼儿园,以此说明社会现实如此。

一直以来,喜欢小玩。但如教授所示,小玩是个“小天才”呢,他的天份是已经崭露了头角了,怎么引导,有你这个智慧的妈妈,真的是一路看好。:))(绝无恭维的意思)

而心心,还是个平常的孩子,在三岁这个当口,是顺着小手指的方向走,还是顺着大流指引的方向走,我是倾向于前都,但一直在论坛上寻找“信心”。:))

谢谢你,给了我信心!

作者:澄妈发表日期:2004-04-1413:07:31

主题:澄也是这样不停地问的):

“为什么要有红绿灯?其实她对定式的答案很清楚了,可是她还是一遍遍地问”--她知道了不等于她就理解了。

澄就是这样的,老爱问为什么要有交通灯,为什么要有黄灯,为什么行人过马路的没有黄灯,为什么要划分车道,为什么要有车,……而且还反反复复,刚回答完又问,能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吗,当反过来问他,没有交通灯会怎么样时,他回答得头头是道,关键是他还没有理解,所以他还要继续思考。一旦他理解了,他就不会问了。

作者:cindytan511发表日期:2004-04-1413:36:24

主题:帮家慧妈妈发贴

没想到又引起那么多争议,然而在办公室不能回复,真是难受。

总结一下,我比较同意北京菲菲妈妈的想法,小杨的妈妈的快乐说和上网看风景的本能说,黄海的具体操作办法。原则上就象小心心妈妈说的父母选择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早教的父母花那么多心思,孩子多半会顺着父母的想法或更确切地说,使用的早教方法走。

宋幼的课表也许吓人,但经常去看他们上课,就知道,原来他们的英语课,识字课是这样上的,怪不得孩子很快乐,那家长就没啥好担忧的。小心心妈妈提到小心心的幼儿园也是类似的幼儿园,也就是说,相对大众的幼儿园是更宽松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如果小心心有那些妈妈担忧的问题,妈妈着急一点,很正常!别说妈妈,我作为旁人,看到家慧同学的问题,也很急呢!但我们不需要恐慌,思考或者通过同有不同看法的人交流,在交流中思考,然后采取对策,是很必要的。

黄海等已经说了一些在我看来,很好的方法,我也贡献一点想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作者:cindytan511发表日期:2004-04-1413:41:51

主题:如何建立这个社会规则,纪律的意识?再和家慧妈妈和各位 爸爸妈妈探讨

帮家慧妈妈发贴----

没想到又引起那么多争议,然而在办公室不能回复,真是难受。

总结一下,我比较同意北京菲菲妈妈的想法,小杨的妈妈的快乐说和上网看风景的本能说,黄海的具体操作办法。原则上就象小心心妈妈说的父母选择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早教的父母花那么多心思,孩子多半会顺着父母的想法或更确切地说,使用的早教方法走。

宋幼的课表也许吓人,但经常去看他们上课,就知道,原来他们的英语课,识字课是这样上的,怪不得孩子很快乐,那家长就没啥好担忧的。小心心妈妈提到小心心的幼儿园也是类似的幼儿园,也就是说,相对大众的幼儿园是更宽松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如果小心心有那些妈妈担忧的问题,妈妈着急一点,很正常!别说妈妈,我作为旁人,看到家慧同学的问题,也很急呢!但我们不需要恐慌,思考或者通过同有不同看法的人交流,在交流中思考,然后采取对策,是很必要的。

黄海等已经说了一些在我看来,很好的方法,我也贡献一点想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作者:闪_亮_的_日_子发表日期:2004-04-1416:11:35

主题:好呀,继续讨论讨论

我觉得,妈妈的指向有点问题“妈妈喜欢调皮捣蛋的心心。淘气妈妈最喜欢了。”这句话很说明问题的,可能是小心心问题的根源,我说一下我对家慧是怎么说的,小心心妈妈可以看出我们的分歧:妈妈永远爱你,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

第一种说法,如果妈妈真的喜欢调皮捣蛋和淘气的孩子,那说出来的就是真话,没有什么不妥。第二种说法,看得出妈妈真的不喜欢调皮捣蛋。我联想到国民党引诱被抓住的共*产*党干部变节时候的手段,话好听,但是其中的意思却很险恶。所以呀,两种说法,体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念,是不可以调和的。

建议第二种说法改进一下,就更有意思一些:“妈妈永远爱你。如果你健康,漂亮,唱歌唱得好听...妈妈就PROUDOFYOU,你自己也可以更快乐,PROUDOFYOURSELF。如果你不乖,难看,脏...妈妈也爱你,不管你怎样,妈妈总是喜欢你的。如果你在饭店或别的公共场所喧哗,吵闹,别人会讨厌我们,不欢迎我们;你很脏,别的小朋友也许不愿意同你牵手;不过呢,现在你还小,还可以闹好几年,如果你觉得这样舒服的话。妈妈想,按妈妈这样有教养的人生出来的 子,你长大以后一定特别有教养,跟你现在怎样没有什么关系,妈妈也照样PROUDOFYOU,你闹也要闹出一点水平哦。因此,趁着小时候的日子,你可以使劲闹,闹个痛快多好,妈妈在一边看了也欣慰呢。万一你很小年纪就老气横秋的,不想闹了,妈妈也喜欢你。不管怎样,妈妈都喜欢你,你随便吧,嘿嘿嘿...”

如果我们从处处给孩子设限,啥也不许孩子做,走到鼓励孩子淘气,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

你难道不明白,存在有的类型家长自己真的淘气,也发自内心真的喜欢孩子淘气?如果你认为鼓励孩子淘气,是一种假装的鼓励,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人家的问题。所谓“淘气”,这词汇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不就是淘气么,不是杀人,不是放火。而是淘气。这是非常温柔的一个词了。淘气的孩子长大了就一定...?如果有兴趣可以接着讨论这个问题。

我曾经是很偏激的人,有了孩子却中庸起来,所以,我对封园长有要求的尊重和在培养孩子的社会性的过程中尊重和发扬孩子的个性的理论很满意。说到底,孩子的成长,不就是社会化吗?

看样子说这话的人不够偏激。可能以前也不偏激,现在也不偏激,只是以为自己偏激而已。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封园长是谁?抱歉没有看前面的帖子。是“封建”的“封”吧?

社会化,有给社会捐献小羊的,有捐献小狼的。难道培养出吃人的狼的,就不是社会化了?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416:17:07

主题:鼓励孩子淘气,为孩子的淘气时的奇思妙想喝彩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尤其是在有老人的情况下,处处都是“规矩”,我就给心心设了这样一条底线:只要不闯祸就可以了。(当然,这条底线也只是一说,一般还是父母小心处理当时的环境是对孩子安全的,对家居安全的,就可以了。)

孩子淘气,调皮是好奇心的外在体现,每个孩子都向往的,比如听调皮蛋的故事,不妖怪的故事,苏斯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喜欢一遍一遍地听,为什么?因为孩子向往这样的身心的无拘无束,喜欢这种童真童趣。

我喜欢看着心心哼着小调画画的样子,喜欢看她专注于她的淘气,这样的纯净的快乐,真是羡慕啊。

三岁的心心,我带她去公共场合,如果要求高的,我不去,如果她吵闹了,我抱走,当然从三岁开始,我也会跟她说你讲的那些大道理,但不会作为主调。

她很脏?那洗干净不就干净了?自己干净自己舒服,她为自己的好心情唱歌,为自己能玩得好而健康,我祝福她,可是为什么要迎合别人的期望呢?每个人的标准和期望都不一样,每个孩子对脏的理解也不一样,让孩子过于注重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对于三岁多的孩子过早了。如果成人刻意这样引导,我觉得大可不必。

还有一点,你说上课,是不是老师以为上课的形式很快乐,孩子就应该投入?只要是以快乐的形式上的识字,英语,就不是知识的硬性灌输了?我觉得这是成人的理解。还要看孩子愿不愿意,感不感兴趣,在这个年龄点学这些适不适合?这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课堂表现的。

作者:家慧0711发表日期:2004-04-1420:24:18

主题:家慧在妈妈的期望里快乐着!

如果看过我以往的记录,就会知道,家慧是个快乐而正常的孩子,她一点也没有因为我对她有期望而不快乐,而我对她的期望,也是顺应她的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的。比如,在家慧可以走路以后,我就让她拿蜡笔,水彩,粉笔,各种笔画我们家的墙壁,在家慧3岁我们搬新家之前,我们刷过三次墙!但是,我没有因为我能容忍她画墙就不告诉她,她在外面不可以随便乱画,当她的 涂鸦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她2岁多以后,渐渐懂得了为什么大人要保持墙壁干净以后,我们就给她买了宜家的画板,从此,她就不在墙上画了,我们搬家以后,家慧没有把墙弄脏过。我和家慧都为此骄傲。比如,只要环境允许,我们都是带家慧参加我们的社交活动的,她小时候,喜欢爬来爬去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条件好一点的餐馆,她在吃完饭以后,可以爬来爬去,我会跟着她,那时侯,我唯一的原则是,她不可以去碰别的客人和他们的桌椅,我跟着她的目的,除了保证她的安全,还负责向被骚扰的客人说对不起;等她会走路的时候,我甚至为她选择有楼梯的位置,她吃完饭后总是乐此不疲地走上走下;巧合的是,同闪亮的日子说的一样,我开始对家慧说,家慧,你看,爸爸妈妈吃饭都是坐在位置上的,别的客人也是,这是进餐的礼仪,你是小孩,有特权,可以玩一会,但你不可以妨碍别的客人。现在说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有从几个月到两岁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因为她小而不带她出门,或者主观地认为她不能适应环境,我们带她去很多不同的环境,她通过观察和妈妈的解释,知道各种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她在淘气的同时,认识到淘气的极限。当她两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的重要客人来访,我们全家请他们全家吃饭,家慧非常淑女地过了一个晚上,客人赞不绝口,家慧当然为自己骄傲!再比如,幼儿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在教学楼里走道,楼梯,不可以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在外面的水泥走道上,尽量不要奔跑,怕摔交了容易受伤,在草地上,奔跑啊,跳跃啊,什么都可以,3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明白这些道理,他们不一定时时刻刻能想到,做到这些,但他们已经到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年纪,合理的提醒是需要的。

早上我说了,我喜欢快乐说,很多时候,就怕标准太多,无所适从,如果简单地以快乐为标准,其实早教也容易些。快乐说可以反证我的适应规则说,因为,家慧总是可以找到同环境相适应的方法来快乐地做她当时愿意做的事情,她做的时候,她快乐,因为她没有给别人带来不快乐,也没有人干涉她的行动,于是她更尽兴,更快乐。假如小心心一直是快乐的,在家里自由地画画,在学校自由地听课,小心心妈妈就没有必要恐慌,没有必要提出专心听讲的问题。正因为孩子如果特别不遵守规则,可能受到老师,同伴的排斥,可能不快乐,我们才需要讨论怎样对待规则不是?

如果孩子们真的快乐,那么,他们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称为灌输,因为灌输是那么明显的贬义词。老师当然需要动脑筋用快乐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我也在尝试呢,昨天的课效果很好,孩子们快乐的声音传到走廊里来接孩子的家长耳朵,他们也跟着快乐,我更快乐!)没有孩子是不愿意学新的东西的,孩子们天生就是爱学习的,而我们教育最要紧不就是要让孩子爱上学习,保持学习的热情?我想,小心心妈妈说的,要看孩子愿不愿意,应该也是指愿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形式,而不是说孩子不愿意学知识本身吧?

作者:闪_亮_的_日_子发表日期:2004-04-1500:10:14

主题:读后感...

“那时侯,我唯一的原则是,她不可以去碰别的客人和他们的桌椅,我跟着她的目的,除了保证她的安全,还负责向被骚扰的客人说对不起”

如果孩子很小,她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别人打交道,虽然有时采用的方式会让别人很吃惊(例如我看到过很小的孩子上去就啃别人的脸的,其实那是极端亲热的表示),但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看到是很小的孩 子,也就不会介意。当然,这个时候,家长要替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有些环境就不要去了。有时不是孩子不对,而是环境不合适。如果在家里,就当然是以孩子的需求为主,比方说家具都是圆角的,怕伤害到孩子,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孩子可以够着的位置等等。在这个时期,父母不要过分内疚,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骚扰了别人什么。谁家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可以理解。

“现在说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有从几个月到两岁很长的时间,我们并没有因为她小而不带她出门,或者主观地认为她不能适应环境,我们带她去很多不同的环境,她通过观察和妈妈的解释,知道各种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要求,她在淘气的同时,认识到淘气的极限。”

带孩子去什么环境,当然要有所选择。大胆的父母,可以稍微超出自己认为的极限,但是不要太离谱。这一切,目的都是要给孩子尽可能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快乐中生活。一旦选好的环境,在合适的场合,就放手让孩子释放能量。

如果是很小的孩子,说话教育不一定管用,遇上不当动的东西,父母可以一边说话解释,一边把孩子的手从物体上拿开,或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到别的事情上。这一切,都因为孩子是一个小小的“人”,要用适合她的方式来办事。

长大一点后,就可以讲道理了。讲道理到什么程度,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如果一时间讲不清、听不懂道理,可以温和地“强制”执行。

总之,不要带着歉疚的眼神看社会。我们这个社会,不是对孩子太好,而是许多时候太刻薄了一些。

感觉你对家慧有点那么不够意思,居然还挺自得的。我是从心态这个角度来说的,不是别的意思。

“有一次,我的重要客人来访,我们全家请他们全家吃饭,家慧非常淑女地过了一个晚上,客人赞不绝口,家慧当然为自己骄傲!”

这种效果是可遇不可求的。从你的话看出来,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看重的。我觉得,小孩子的偶然性很强,如果一直要淑女下去,恐怕要求太高。虽然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心里是有数的,但是孩子不一定可以每次都“稳定发挥”,只要一个孩子总体上表现不错,就应当很满足。至于“重要客人”,如果这个客人不是儿童,那重要程度也超不过家慧是不是?家慧是重要的主人呢。越是重要的客人,越应当懂得宽容孩子是不是?一些概念,还是不要加到小孩子身上为好。

“再比如,幼儿园,老师总是提醒孩子们,在教学楼里走道,楼梯,不可以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在外面的水泥走道上,尽量不要奔跑,怕摔交了容易受伤,在草地上,奔跑啊,跳跃啊,什么都可以,3周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明白这些道理,他们不一定时时刻刻能想到,做到这些,但他们已经到了能够懂得这些道理的年纪,合理的提醒是需要的。”

老师的角度和家长不太一样。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没有关系,如果是老师管理下孩子出事了,似乎老师的责任就要严重一些。所以一般老师都是看管孩子比较紧一些。让孩子明白这些差异,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总体上还是要鼓励孩子放开,我觉得大部分孩子每天的精力还是没有发泄干净的。

“快乐说可以反证我的适应规则说,因为,家慧总是可以找到同环境相适应的方法来快乐地做她当时愿意做的事情,她做的时候,她快乐,因为她没有给别人带来不快乐,也没有人干涉她的行动,于是她更尽兴,更快乐。”

这个有一个度和量的问题。比方说,一个人被诬陷后进了监狱,如果和监狱合作,也可以快乐,但是这是苦涩的快乐 我以为,在总体上无奈的适应中,(比方说生存的需要,策略的需要)出现一定程度的与环境冲突,在成长中的孩子的角度,是很自然的,这个和快乐不快乐没有关系。我见过一些孩子,为了急于讨老师欢心,牺牲了自主的快乐,过分看重从老师的认可中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我以为是苦涩的快乐,不一定太高级。

“假如小心心一直是快乐的,在家里自由地画画,在学校自由地听课,小心心妈妈就没有必要恐慌,没有必要提出专心听讲的问题。正因为孩子如果特别不遵守规则,可能受到老师,同伴的排斥,可能不快乐,我们才需要讨论怎样对待规则不是?”

任何孩子,在这种顺从和违背比例程度的取舍上,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我们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判断能力。父母给出建议,阐明因果关系,当然是不错的。不过不必代替孩子思考,为孩子做主。孩子们都是很会见风使舵的,父母的大部分担心都是多余的。如果一件事情,孩子觉得特别难以容忍,宁可面临排斥,那就是从他的角度真切的感受,我们不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如果觉得她经常和环境发生冲突,这并不一定代表这个孩子不快乐。孩子的快乐,我们永远只能体会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还是谨慎一些评价为好。

作者:小杨的妈妈发表日期:2004-04-1508:53:50

主题:一点感想

首先家惠妈妈所说的“淘气”可能和小心心妈所指的可能不是一个概念。

象小心心妈自己描述的“孩子一边哼着小调,一边作画”,这些家惠妈妈也乐意接受。把油彩弄得到处都是也不算淘气。家惠妈妈的做法:即给孩子一个特定的空间可能更好。

孩子打扰了别人,向别人道歉,而不是阻止自己的孩子。很对,尊重被人体现在任何场合。

来了客人,孩子表现淑女,妈妈为此骄傲。鼓励孩子遵守一般礼仪,这没有什么不对。不对的是强迫。

家惠妈妈处理方式更西化一些。

42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413:40:45

主题:我不喜欢你!

珊珊娘,心心和珊珊不一般大,所以我提不出较好的意见,就把我曾经类似的日记贴上来给你看看,逗你一乐吧。:)

三月十三日

心心喜欢把自己当时当刻的想法用简短的话表达出来:我喜欢,我不喜欢……这本来是好事,可是这东西变本加厉,还要加上自己的臆想:我不喜欢你,我要打断你的腿,然后把你扔到垃圾桐里去!我要把你扔进池塘里!我要抠你的眼睛,挖你的鼻子……听得我直犯恶心,用手捂住她的嘴,可是绝对没有用的,她会竭尽全力,声嘶力竭地叫。真是令人难堪。按说家里是绝没有这样的环境,她能说出这些我只能想大概是从听故事里臆想出来的。

可是她这样子表达常令我很尴尬。有时她对人小小声的说一句话,别人很有兴趣地凑过头来想听清楚,却往往是:我要把你扔进池塘里之类,害得别人不晓得这个凑过来的这个头怎么缩回去,一下愣那儿不知如何作答了。

心心这样的现象至少也有一个月了,今天,当她再次向爸爸吼出了:我不喜欢你,我要打断你的腿后,我再也忍无可忍了。我抱起了她,向她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心心,你这样子说话,别人听了会很不开心,一不开心就会还击,与其让你在外面受责罚,还不如让妈妈来教育你,下次再给我听到一次,只要一次,妈妈一定是要下狠手把你打得屁股开花的。

心心睁大着眼睛,向我做了个鬼脸,然后问:那我真的不喜欢他们怎么办啦?

人是你要喜欢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的吗?象爸爸,你因为要和他一起玩电脑,就叫好爸爸,我喜欢你, 你因为不想和他睡一张床,就叫我不喜欢你,要把爸爸扔到池塘里。这样子随心所欲地可以吗?

四月一日

现在可能真是大了,有些道理能听进一点了。象她会对阿姨说: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不告诉你,我放在心里,跟爸爸妈妈说。这一看就是我教的,可她活学死用啊。我看她老对人说:不喜欢。就跟她说,放在心里,回来跟妈妈说。她小人家就是这样放在心里的。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516:49:36

主题:为什么老师说不喜欢顽皮捣蛋的孩子啊?

心心蹦蹦跳跳地回了家,一进家门口,妈妈就抱起她在怀里猛亲:“小宝贝,回来啦!”

“妈妈,为什么为什么老师说不喜欢顽皮捣蛋的孩子啊?”心心调皮的样子真可爱。

“老师喜欢顽皮的孩子的,只要不捣蛋就可以了”

“可是老师问Doyoulike?我说不喜欢,她又问Doyoulike?我还是说不喜欢,老师说说我顽皮捣蛋,说不喜欢我了,哈哈哈”看她的样子一点不难过哦

心心笑着继续说“老师问我书Doyoulike?是本大的,我说不喜欢,又问我Doyoulike?是把伞也是大的,我又说不喜欢,小朋友一个个都说喜欢,就我说不喜欢。我不喜欢大的,我喜欢小的,我的孙悟空宝贝喜欢小的,我要给他小的。”

这回我明白了八九不离十,一定是外教课,老师教句型Doyoulike?,拿书和伞问孩子,别人都说喜欢,就她在想什么大的小的,她的孙悟空宝贝(心心一直自诩是孙悟空的妈妈),执着地说她不喜欢,所以老师说了句顽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不喜欢。

不管事情的事实和心心的叙述有没有偏差,这孩子的样子真是可爱,妈妈看得欢喜得不得了,搂在怀里:“调皮捣蛋只要不影响别人,就是好孩子,心心说不喜欢,说得出理由,顶呱呱!言论自由嘛”

我想心心一定不明白什么叫:言论自由。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5-2514:56:44

主题:太容易得到=缺乏动力=消极?(婉儿妈和心心妈讨论集)--欢迎教授和更多的妈妈参与意见

心说:

我很认同你那几个等不等的。心心和灵灵的条件都太好了。

婉灵说:

可是,她们的性格却不太一样。

心说:

看过我那篇礼物不拆的事吗?到现在,那四个礼盒还躺在她房里等着她。

个性本身不一样呗,八字五行

婉灵说:

是,我就是对此疑惑。

张教授对心心的情况,好象是赞许的,

心说:

还有就是孩子的兴趣点。

婉灵说:

为什么在球球这里就成问题了呢?关键是什么?

心说:

我想是表现的地方吧。如果心心对世界的好奇会象对新衣服,对礼物,对吃的,对玩具那么不经心,可能问题就一样了。可是她对世界是充满了好奇的。

她对人也很不经心,每回叫人都要提醒,小时候更是我的难题,可是她看到小鸟,甚至是树叶都要上去说:你好,你好,还要感慨:我好喜欢你们呀。

我想这些可能是个性,也是差别

婉灵说:

照你这么说,是个性的原因,是先天的,与环境无关?

心说:

和家庭的氛围,父母和领带人的个性有关吧

虽然孩子什么都有了,但是强化呢,还是弱化。心心是弱化的,我想她大概觉得所有的孩子跟她差不多,但球不同,他有对比。

婉灵说:

那就不是这个原因----得到的一切太容易。

那得到的爱太容易就不成为孩子不积极的理由?

心说:

不会。我觉得得到的爱多,对孩子肯定是正面的。

象翩翩,我觉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真正意义上的优越性,都是来自对感情,爱的信任。孩子有了这些,会自信且无畏的。

但是我觉得球和琵的家庭配比的关系不是很合理,对两个孩子的 性成长都不好。如果是同父母的亲姐弟又会好些,象她们那样,孩子的理解力有限,易失衡

婉灵说:

那是不是可以推断:球球的不积极主动,不是因

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7)

主题:亲子共戏:从《小妖怪》到《1+26只戴高帽的猫》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17:20:4211月30日

心心这两天是乐疯了,前两天看了小妖怪系列的《给你剪个酷发型》,每天钻在被窝里扮小妖怪,叫着笑着:“我是小妖怪!我是小妖怪!”在被窝里爬着想象着“飞”的欢欣,还有,爬桌子山,椅子峡谷,真是太乐了,太疯了,太有意思了,被孩子哈哈哈的笑声,和兴奋得发红的小脸蛋的渲染,连一向反对“捣蛋”的爸爸也忍不住抱住心心猛亲猛亲。

天哪,爸爸可没料到,紧跟着还有它,那只《1+26只戴高帽的猫》,听着妈妈晚上讲的带劲,孩子听得着迷的样子,第二天就要出差的爸爸不免有些心惊胆跳,因为这母女俩讲完后一致决定,明天,就明天,趁着爸爸不在家,我们,就我们俩,一定要把这个家来闹个天翻地覆,乱七八糟,当然为了能让爸爸放心地出门,我们也及时表示了会象那只戴高帽的猫一样最后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决心。

于是,我们早早地就买定了奶油蛋糕,把心心的小红伞放在最悦目的位置,想象着“在浴缸里打着伞吃蛋糕”,心里急巴巴地盼着,盼着爸爸快点出去玩他的。终于,爸爸要出门了,临行前不忘千百遍地叮咛:“不要把家闹得一塌糊涂”,在“放心,放心,请放心”的一致应答里,爸爸终于不放心地走了,走了,出差了,爸爸今晚不回家。心心乐得蹦上了天,哦!可以听妈妈讲故事,可以和妈妈疯,还可以跟妈妈一起睡觉罗。

妈妈着实比心心更心急,“哦,心心,咱们终于翻身作主人罗”,心心表露出一副不解的模样,可能她在妈妈的庇荫下,还没太多尝到“被压迫”的苦难,现在,先不要去管这些三七二十一的事,咱们就先我们最想干的,放水,取蛋糕,撑起了心心的小红伞,当然还不能忘了泡泡浴的主角,泡泡盐。一切准备就绪,当母女俩坐进热气腾腾的浴缸,心满意足地互相喂了口鲜奶油蛋糕,然后美美地躺在缸里都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太舒服啦,太享受啦,做神仙也不过如此啊”虽然心心那是紧跟着鹦鹉学舌,但妈妈我绝对相信那也一定是这孩子的肺腑心声。仅仅放松少刻,小人儿就开始忙乎开啦,妈妈在边上仔细观瞧,天哪,这“猫”已经在这孩子心里络了魂,瞧,她那安部就绪的动作,开冷水龙头,再开热水龙头,还要撑起她的那把伞,居然还尝试了几次试图用脚来夹住这把伞,在几声自嘲“咦,我怎么不行的?哦,我不会”后,心心美美地尝了口蛋糕,然后,把她的KITTY们,DUCKING们,一字排开围住了放蛋糕的盘,“来,吃,大家一起来吃蛋糕吧,我来帮你们打上伞”。这时,妈妈悄悄地出了浴缸,心心,妈妈的小可爱,这里是你的天地了,尽情地玩吧。

紧跟着,妈妈听到心心一个人在里头快乐的歌声,听到她在说:“这水落在伞上的声音真好听”,听到她把她的伙伴们一一喂饱,当然也没漏了她自己,因为妈妈还听到她在很大声地笑叫:“哦,我也吃得饱饱的了,瞧,我的肚皮圆圆滚滚的”(心心这两天说话很喜欢用“瞧”这个字),想象着宝贝向她的小伙伴们展示她圆圆滚滚的肚子的可爱状,妈妈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手指飞起打下了这篇《亲子共戏》。

附注,这个《1+26只戴高帽的猫》的故事,给心心的另外一个收获是学会了+1的是怎么回事,为了闹清楚1+26只是多少只猫,妈妈从1+1,2+1,3+1,4+1……直到妈妈说到11+1后,心心就会跟着妈妈把余下一直到26+1的问题给解决了。

37

主题:翩翩妈:翩翩真的好可爱!

版权所 :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10:04:2812月02日

回想自己的小时候,何尝没有相同疑惑,就象你的惊讶。可是我小时候,真没翩翩这么幸福,有个懂得心疼她的妈妈,其实孩子都特别愿意和大人沟通,得到大人的理解就会和理解她的人特别地亲,自己觉得自己的心灵和她是相通的。

我小时候,却是只要表露些心声,都特别得不到想要的关怀和理解,家长老是不解地看着我:衣食无缺,好好学习不就行了?

由此,心灵的门就越来越紧闭了,自己时刻注意着关上自己的房间门,给自己的抽屉装上锁,看着“闲”书(记得在初中的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看尼采,卡夫卡,因为一知半解,把自己封闭得更紧了)。再后,原本和现在的心心一样快乐开朗的我,到了高中后竟被一致地被评为:自以为是,自命清高,自说自话。因为我听不进师长的话,想上的课上,不想上的课自己就回家了,因为师长觉得怎么也不能和“坏孩子”搭上边,所以也拿我没办法。我呢,还在自鸣得意呢。

这道门锁一直到入了大学后靠自己的内省慢慢打开的。现在回过来看,当时如果得到象翩妈给予孩子的精神上的理解和爱,能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和快乐,那我的学生时代会少很多的遗憾,会多很多的快乐,会有更多“真正”的“自主”地选择(虽然评语里都是“自”,其实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当时真没理解这些,也没人帮我解这些惑)。

39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2-1613:07:26

主题:二月十五日日记(三岁两个月)

“我喝巧克力奶!”

阿姨很快端来一杯。心心就着吸管猛吹泡泡,边吹边乐,笑得哈哈的。

什么逗得她这么乐?这个想法害我忍不住凑过头去。可是又免不了适时灌输知识点俗:“心心,你这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你知道吗?”(我想就势就跟再讲讲空气)

“我嘴里长了个屁股,我正在放屁呢!哈哈哈”

天,她对知识理解得比我透彻多了。:(

《小花狗去上学》-小花狗的妈妈特意为小狗准备的信号铃。心心听了很向往,不但嘴巴贴在狗的铃铛上亲了又亲(她从小听故事,都会对她喜欢的人,物,亲了又亲,恨不得挖下来):“妈妈,我喜欢这个狗铃铛,我也想要一个,好不好呀?”

“好呀,明天妈妈帮你找个狗铃铛”

“不行,不行,不行嘛”心心脸上又浮起了最近一个月里我见惯了的鬼笑:“狗铃铛给你,给我一个人铃铛”

妈妈把俄罗斯大马戏团即将访沪演出的消息告诉了心心,问她有没有兴趣。这倒勾起了心心十一月份去常州恐龙园看到的一场马戏表演:“妈妈,为什么要狠狠地打那些狮子老虎呀?”

“因为那些狮子老虎不乖啊”

心心听后,少有地沉默了很久。我见此情形不禁想逗逗她:“心心,如果你不乖的话,也是要打屁股的哦”

“打得轻一点”

“不行,要打就要打得屁滚尿流,皮开肉绽,血肉模糊的”

“这样两个屁股不就变一个屁股了(我的理解是界限打模糊了)?那怎么大便,怎么尿尿呢?如果不能大便,不能尿尿,那怎么办呢?”说着,两手一摊,眉头一皱……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2-1615:35:21

主题:自主表达和购物交费(读凌妈,琬妈的贴记下心心的进步)

假期里,带孩子出去玩的机会多了,也做了些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主表达和一些简单的购物交费的实战。

先说自主表达,假期前,如果在服务的场所发生些心心正当愿望的索取,我们会当着心心的面先把服务生叫过来,然后把她的要求说前半段,让她说些关键词语。

但是随着心心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开始高高地昂头,什么都要, 有些已经未必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如自从看了MAISY作搅拌工作(把调味品混在一起调啊,搅啊,拌啊,)的VCD,她小人家每次入座餐厅,对吃是从不上心的,她必先要找糖包,胡椒,醋,茶……这些都是她的“工作”的必需品。如果走进的是家西餐厅或咖啡厅,那自然是正中下怀,临到走时,必是水淋溚滴,满盘残籍,否则是决不肯全身而退的。可是如果进的是中餐厅呢,这些东东就要靠“嘴”去要的,而如果让我出面去要这些东西来任她蹂躏,她爸必会骂我“溺爱”“专宠”“慈母败儿”之类的,所以我就跟心心说:“你自己想要的,自己去要,要来是你的本事,要不来说明你的要求不合理,那就算了”在强烈的欲望心的驱使下,孩子是会发挥潜能的,这话真是一点也不错。“姐姐,我要一个糖!”“姐姐,我还要一个醋!”一般服务生对孩子的态度是宽容的,心心也就利用大人对孩子的包容心,屡屡得逞。而她老爸只是眼巴巴地瞅着她一得手就兴致盎然地埋头象做化学实验一样(从这个杯倒到那个杯,加完盐回糖,再加些酱油,醋之类,翻云覆雨)地穷折腾,心里难受----如果在家里,“没眼睇”(广东话:眼不见为净)早走了,可是这儿只一桌的范围,没处清静啊。最绝的是,她小人家拌完后经常还会用手指伸进去搅上半宿后,颤颤微微地把这杯不知所谓的东东端到她爸面前:“很好喝的,来喝一口”如果你回她说:“好喝就自己喝吧,别吆喝了”她就会鬼笑两声,然后作充耳不闻状,继续作她的“工作”,看来这玩意儿啥味她心里也很了然呢。

再说购物交费,假期前,在小超市里或对小金额的东东,我们一般都只是把钱交给心心,让她作个“传递”的过程,如果有幸得到收银员“侬真来三”(上海话“棒”的意思)的夸奖,她必喜笑颜开,可也有不耐烦的收银员没心情配合你们的育儿过程,会催促说:“快点,快点,介小搞啥搞”那她也会一脸的无辜,悻悻而回。

一过三岁,欲望也大大地膨胀了。以前只要我说贵,她会加上一句说:“真的很贵的”,有时候我说不买,她会主动解嘲:“是不是太贵啦?”可是最近,会执着地要求:“我要我要我就要,不贵不贵就是不贵”这不由得提醒我是不是该到时候让她理解什么是“贵”。

那天去向阳儿童用品商店,我让她在下面先玩着,自己上去兜一圈。等我下来看到她在瞎叫,一问之下,原来她是看上了hellokitty的贴纸,天,看上哪的贴纸不好,看上这儿的:“心心,这儿的贴纸这么小一张,要二十九元呢,太贵了,我们不买”“不贵的嘛,就不贵,我要!我喜欢贴纸”她几乎要哭了,妈妈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的,不爱着新装,不爱洋娃娃,唯独看到贴纸穷追不舍,真到手上很快就四处贴完了,反正“千金散去还复来”,家里的贴纸也是一叠叠地等着她折腾,她从不晓得珍惜。

想到贴纸一般都在十块钱以内,心心对三十以内的点数报总数已经很熟练了,正好趁此让她对数和量有个更具体的理解,也晓得一下什么叫贵。可我不能拿这二十九元钱的奢侈品开涮呀。于是抱起心心相念,不依不饶的心心向前面吴江路走去(这个时候让她自己迈步走,肯定是不爽快的),我晓得那里有家小店专卖女孩子的小精品的。

两分钟,到了那小店里,一问之下,要六块,天!也很贵。算了,当教育付出吧,我暗自对自己说。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满手心的一元硬币,让她自己给六块“1.2.3.4.5.6”很快,心心数出六块钱交到服务生手里,美滋滋地撕出来,边贴边跟我走,拐个弯,走到泰兴路姨婆家(本来就打算要去拜 年的)楼下,我指着弄堂里的小店张贴的米老鼠贴纸叫心心:“快去问问那家贴纸多少钱”心心刚好把手上的贴纸贴完最后的一张在我的衣服上,喜笑顔开地疾步上去问:“你这个贴纸多少钱呀?”

“两块”

“妈妈,两块!”

我又掏出一手的硬币,她很熟练地拿了两块钱,买回了贴纸。

“心心,刚才那张贴纸多少钱?”我指着衣服上一身的贴纸问她

“六块”

“那你手上的呢?”]

“两块”

“哪张贵啊?”

她毫不犹豫地指着我的衣服,主动说:“这张贵”然后扬起自己的小手:“这张便宜”呵,我就喜欢我们心心这一点,一点即通,马上明白你什么意思,教啥都不费太大劲。

从那天起,我就教她认价目,因为她已经能认电子钟,所以认价目也很快上手了。当然她对“毛”的概念还不是很懂,我也没深入教她,就教她说是?块钱。刚好昨天幼儿园组织到港汇用五块钱购物,看谁买得多,当然精打细算的都是妈妈,心心认价目,然后想一想她买不买得起,当然也未必想得明白,就当是个好的开始吧。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2-2813:59:08

主题:张教授,翩妈和各位妈妈,我也有类似的疑问想请求帮助,谢谢。

为孩子大声读,该怎么读,怎么引导才能既保护且更激发孩子的兴趣,又真正地做到了理解能力的提升?

其实,在理解能力上怎样提升对字词的理解,我是做了些工夫的。因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总觉得有些字词,如果不挑出来个别地通过情境游戏来让孩子理解,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是不会主动问及含义(可能也是年龄还不到),而事实上也是不理解这些含义的。所以我会在讲完故事后,就故事里出现的我以为心心不理解的字词,如“咆哮”“尴尬”……和心心做些情境界的互动游戏,帮助孩子对字词义的表面的理解和结合故事情境的神会。

可是这又涉及一个精读和泛读的问题。心心现在的书很多,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上架,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封皮图画书,小家伙和她的妈妈都很兴奋。这样,以前数天讲一本书的经历不知从何时起已经不复返了,现在是一天讲几本图画书,由她挑。妈妈尽量在给她挑的书里做到每本故事书能听三遍以上。可即使如此,我还是很疑惑,这样子的泛读,对她的理解能力到底有多大的提高?在这个年龄段,是不是读透一本书比通读几本书来得有意义得多?

前两天看琬妈的贴,她提到教授曾提醒每天让孩子够一够她理解能力的极限很重要,不要老在她的理解能力里阅读。每天够一够,非常有利于阅读和理解能力真正提升。可是具体怎么做,怎么选书,她没有提及。我想在此请教教授和有经验的妈妈。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110:05:37

主题:从阅读转贴筱音爸爸的关于:精读和泛读的困惑的回答。

主题:小心心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我觉得语言始终是一种工具,孩子在阅读的过程,重要的是对阅读对象本身的理解,还有整体的阅读感受,语言的学习倒像是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生成的。我比较偏向于这样的阅读状态,读者完好地理解了原意甚至字面背后的意思,但可能忘记了原话是怎么说的。

我有时候就会碰到类似的状态。知道曾经有人说过大概类似的话,原意和深意都能理解,但忘记那人是怎么说的,甚至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会忘记。

我相信,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比大人还强。这有点类似本能的东西,孩子甚至可以天然地纠正大人的某些语言错误。所以,我想能让孩子多接触,特别是相似状态的不同的表述方法,这是最好的语言学习 法。反过来,大人如果总是拿着一种或几种素材,反复考究孩子的语言理解(实际上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理解去理解),这反而会限制孩子的发展。所以我不太主张给小孩子一般意义上的精读。相比之下,聊书会更有效且更有意义。

我读过一本小册子,应该是俞平伯的《读词偶得》,其中收录的一部分是俞平伯先生父亲的一个讲古诗的点评,那位老先生经常拉自己的三个孩子在一起,讲评古诗。我想他的这种讲评大概算是精读。对于这种经典,孩子们早已耳熟能详(估计已背得滚瓜烂熟),当父亲的又能集多年之造诣,以聊天的方式加以提点,这种精读,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只要孩子们也能喜欢。但是就大多数读物而言,我想并不适合这么做。

对于心心这么大的小孩子来说,我想“重复”二字很重要,这本来也是孩子的天性。重复的要求越强烈,就说明孩子喜爱的程度越强烈。筱音也有许多书,不少书读一两遍就放到一边,但有些书却是要经常读的,有时重复的密度很高,我有时候会开玩笑地说“饶了我吧,怎么换点儿新鲜的”。其实,我觉得重复是挺好的事情。

我观察孩子通过阅读学语言,主要是靠带兴奋点的强记,还有反复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为了阅读本身的快乐体验,不愿意就语言的问题提问,也不大愿意回答大人中途对这种问题的提问,他们遇到语言上的“难点”,往往采取“强记-暂时搁置”的态度,如果恰好在另外的地方遇到同样的“难点”,他们就会“噢”地恍然大悟,如果搁置得太久,可能遗忘,甚至产生歧义。我觉得这都很正常。只要接触得多,迟早会恍然大悟的。

我们可以看看苏斯博士的书,他的童话就是很典型的不断反复语言点的故事,如果能找到原版来看看,就会发现他往往在一篇故事中,不断重复一些词语和说法,然后翻来覆去又来一遍。大概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被美国的教育部推荐作语言学习辅助读物。

现在中文作家中特别留意这种问题的好像还没有。但让孩子接触多种作品,自然也会起到类似的效果。

还有,关于挑战孩子的语言理解力,我想也是一件适可而止的事情。我认为,在语言的学习上,简单并不等于不好。而在阅读的问题上,理解除了语言本身,还包括情感上的,社会常识上的(大概也就是阅历吧),如果是图画书,还包括对图画叙事的把握;另外,我觉得也有综合的智力因素,包括逻辑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不宜让语言学习在阅读中占太重的位置。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09:39

主题:心心:三岁两个月

1.别人的东西不能动。

2.不许打人的脸,眼睛,不许咬人。

3.不是吃的不能放嘴里。

征集“规则”:每人不超过5条。

作者:cici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14:42

主题:现在征集对父母的“规则”:每人不超过3条

我们习惯给孩子设立规则,不准这个不准那个。大家有没有想过给自己设立一个规则呢?比如不允许将自己的坏情绪带给孩子?欢迎父母积极反省自己在育儿中的教训!

作者:顽皮璐璐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26:17

主题:我们的

1.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和露出对对方的愤怒表情

2.不对孩子说:你不乖,我不要你了之类的傻话

3.不随便打骂孩子,除非到了必要的时候。(和璐璐爸达成协议:打骂并不能树立父母威严,在和孩子冲突时,尽量控制自己的怒火)

作者:婉儿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25:04

主题:我的:

1)不可向孩子发火。

想发火时,先冷静10分钟,先替孩子想想他的理由。

2)尽可能多陪孩子玩。

不 等到他不需要你陪时,才来后悔。

3)答应孩子的事,要做到。实在是计划不如变化时,也要向孩子解释好,征求孩子的原谅。

作者:顽皮璐璐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26:17

主题:我们的

1.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和露出对对方的愤怒表情

2.不对孩子说:你不乖,我不要你了之类的傻话

3.不随便打骂孩子,除非到了必要的时候。(和璐璐爸达成协议:打骂并不能树立父母威严,在和孩子冲突时,尽量控制自己的怒火)

作者:小心_鱼儿发表日期:2004-03-0115:31:15

主题:我对自己定的规则更多,而且常作自我批评。

1.绝不对孩子说:你真笨。

2.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否则就不许诺。

3.认真地听孩子说话,有问必答。

作者:阿迪妈发表日期:2004-03-0115:35:59

主题:我的

1,盛怒之下,或者情绪极端激动,尽量先回避问题。

2,每天让阿迪大笑3次以上。

3,无论多忙,每天争取一点时间和孩子相处,哪怕10分钟

作者:秋爽妈发表日期:2004-03-0116:16:17

主题:我家:

1)父母教育孩子意见一致;如果不一致,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表示异议(这个做得好)

2)言出必行,不吓唬欺哄孩子.(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

3)不因孩子调皮而大发雷霆(这个会犯规:()

作者:cici妈发表日期:2004-03-0117:16:05

主题:我的指导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希望别人对我有礼貌,那么我也对孩子要有礼貌。

我不希望被冤屈,那么我也不能不弄清情况,就想当然地批评孩子。

我不希望别人告诉我怎么做,那么我也应该给孩子自己尝试的权利。

我希望自己犯了点小错误时,不要总被人揪小辫,那么我也应该对孩子宽容。

还有吗?使劲儿想。。。欢迎大家来提醒。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212:35:53

主题:婉儿妈:我对心心画画的感悟

心心的画画课,家长是不能进去听的。

但我听过一两次示范课,平时上课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的。老师先讲一讲今天的主题,当然讲的方式轻松活泼,不会是教条的那种,老师边讲边自己画,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讲完后,老师会把自己画的擦掉,(说是不想用形式约束孩子的想象力)然后适当地给于表达方式的切入指导:提供纸,笔,画材,用法。

其中材质的选择是多样的,我觉得象我这样门外的妈妈即使给了她同样的材质,也是无从指导的,因为我们对材质本身不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效果最好,怎么搭配和组合效果最好等等)。因为被新奇的事物(颜料,材质)吸引,孩子们一般投入得都很快。老师会就步骤对孩子引导,而不是笔法,技巧。

老师也跟我说,相对心心这个年纪的小小孩子,也许对故事的体会也不会象大孩子那样切入,反而会一下子被色彩,被纸,笔等带入情绪,那就让她涂沫自己的,不会用课堂的要求来强求她。所以心心在三岁前,基本都是自己抹啊,抹。她会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手去堆色,拿水润得色彩和纸张都近糊烂,或者索性把笔放在纸上,在色彩上翻滚……这些都会是老师鼓励的。(我在家也会提供环境让她浪费纸,浪费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胡闹,记得有一次,他把整盆的水浇一一张画上,很乐呢。)

所以心心三岁前的画基本都是一个色彩的整体,因为顔色在玩了近一个小时后必然都混在一起了,而三岁后,老师说心心最大的进步就是对画的构局有了从面到点的理解。在我的理解是,随着知性的成长,什么玩具玩得多了,孩子总想换些更进步的玩法,让自己更尽兴,而在老师宽松自由的引导方式下,更激发了孩子在这样的玩色彩的氛围随心 随兴地发挥自己的灵性和悟性。

老师说两岁到四岁都是以感受色彩和涂鸦为主。我在心心这段时间的画作里,也深深体会到这一阶段孩子的涂鸦是纯感性的,也是四岁后再也无法乞及的珍宝。因为四岁后的孩子会更有意识地让自己向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期盼靠近拢,向画的对象的本身靠拢,画画对他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变成了爱好,而不再是纯粹的快乐。

其中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对画的了解,对材质和色彩搭配的理解,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解。在老师的功力的基础上,在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眼球的基础上,尽量让每个孩子发挥出自己对画画的理解,让小孩子为能如此地沉浸于色彩的变化而快乐,让大孩子为是自己成就的作品自豪而快乐,结果是孩子在兴趣的推进下把自己的童真童趣玩得淋漓尽致。

主题:翩翩学画中的郁闷和我的心得--与小心心妈合唱一下:)

和心心同在一个绘画班,翩翩也非常享受这个画画教室。

但是,画了一段儿,我发现翩翩的画,还是约束比较多,在色彩和线条上放不开。一般而言,如果是画有故事性情节的画,她的画面还比较丰富有变化,比如《魔罐》、《桃林中的风》、《拍死萨斯》等,但如果是画比较静物,但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夸张变形的,她就不如别的孩子那样张扬了,用老师的话说:她太注重对称,注重“像”现实的东东。

这印证了我原来的一个观点:开始阅读较早的孩子,在图像思维方面,是有欠缺的。因为她容易有文字上的先入为主。比如有情节的画,她也可能是先在脑子里用文字去想象,然后表现出来,是用图画去解释;而不是像其他孩子,直接用图画表达,然后再安一个故事甚至数个故事的情节去解释。而那些老师曾出示过的静物呢,本身提供的想象空间不大,而脑子里积累了太多知识的孩子,往往拘泥于约定俗成,不愿去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

所以,我曾经劝过大家,不一定要早识字早阅读,它也有副作用。

但是,这只是一个因果。至于究竟偏好文字还是偏好图像思维,其实也是有天性或潜意识的引导在里面的。

我不会画,也不懂画。从小我对翩翩影响最大的,是已经变成我的生活方式的文字和语言的浸润,所以,她很小就表现出对语言文字的颖悟。而画画,几乎除了她自发性地瞎画以外和幼儿园要求画得像的教学外,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引导。因而,她就一直习惯了语言先行的思维方式。

这可能是翩翩在画画方面虽极有兴趣,但在表现的创新大胆方面有所欠缺的原因所在。

老师评价的时候,翩翩是在旁边听到的。那天她很沮丧,一直闷闷不乐。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是有一阵子了。曾经一度为此非常后悔翩翩那么早就沉迷于阅读和书籍之中。但现在我已经想开了: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要求孩子面面俱到。

在回家的路上,我给她讲了毛泽东和钱钟书当年数学和画画几乎得零分的故事,她听了非常惊讶:想不到了不起的人物也会“偏科”?

我进一步对她说,画画上的想象很重要,但是,画画中想象力不足的人,并不一定就没有创新的能力,这两个人的一生,就充满了创造的欲望--当然,是在画画以外的地方。

翩翩释然了,笑容重回脸上。

补充这段翩翩学画的故事,是让热衷于教孩子识字阅读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早期阅读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虽然,我也不认为这副作用对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有太大的影响:)

呵呵,可能我比较容易转悲为喜,而且太宠翩翩,太容易欣赏她了。

主题:补充一下: 较的对象很重要

开爸提醒了我。

其实,如果单论在学校的话,翩翩的画常受老师表扬,认为虽然技法一般,但想像大胆有创意。每学期都得优。我想,这是那个画画班的功劳。她敢于提笔就画,不像小时候,常常说:妈妈我不会画。常常老师留作业,就是给摘抄配画,她很快一笔挥就,很漫画,但也很有趣,比我是强得多。

可是,在那个画画班就不同了。班上很多孩子是台湾的或海外的,他们比国内的孩子要放得开,所以,在画画上也能体现出来。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413:14:39

作者:石榴妈2001发表日期:2004-03-0415:00:02

主题:对于幼儿来说,树立父母的权威是必要的

孩子随时都在观察、在判断,不要低估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我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树立父母的权威是必要的,软弱、摇摆不定的父母更容易让他们迷惘。有的孩子在上了小学以后,被人评价说这个孩子谁都不怕、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总是和同学吵架、打架,就是父母权威不足的后果。当然,父母的权威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更不是通过强制力来实施的,而是在生活照顾、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石榴的确常有明知故犯的言行,有时她是带着狡猾的表情,有时她是用试探的语气,我想这是她挑战父母权威的一种方式。有的时候我们会让步,有的时候我们不会让步;我们让步的时候当然她没有意见,我们不让步的时候她有时放弃,如果不放弃就大哭一场了。我想:即使昨天我同意她的那个杯子是我的,她同样会大哭一场的。以前有过类似的场景--大人让步了,她还是哭闹,我理解为她是感觉不哭一场不行了。

我说不可以的情况不象你想像的那样多,我对孩子宣讲的也不是我个人的价值观,我理解为是社会相处的一般规则。例如:不可以自己撕开超市的食品包装纸,不可以把手和玩具放进嘴里,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发脾气就扔东西。我知道,越少说不可以,这个不可以才越有效。其它的我不好说,石榴在超市可从没让我难堪。我相信她也知道:妈妈答应给她买的,就一定会给她买;不给她买的,她抓着不放也不会买。

你说的从读物里引发孩子思考、理解、认同道德观,我很同意。但书本上的东西还要在生活中检验呀,她口头上明白的道理生活中能不能做到呢?她能不能用这些道理自觉校正自己的行为呢?这需要父母的长期观察和耐心指导。孩子总是有反复的,我允许她有重复的不良行为,每一次我见到都同样这样说。以我的体会,孩子是能记得大部分道理的。有的可能说了也白说,但如果我不说,我会更不舒服。

养育孩子真是苦乐交织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成人世界的规则是她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吧。事实上,孩子会乐意学习一些规则的,对于她能接受的部分。我先生说石榴是只小鹦鹉,妈妈怎么说她也怎么说,我想石榴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有选择地说的。你所说的让孩子“自己去悟”,也是一种方式,但我以为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可能比较困难。黄海月明在读书沙龙发了很多关于禅的文章,引来一些评论,赞赏反对皆有之。有生活经历的成人,要想真正悟道还很困难,何况没有生活经历的孩子。

我的教育方式比较急功近利哈,欢迎你继续批判。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415:58:58

主题:父母的权威是从哪里建立的?

是从诸多的不可以里建立的吗?

是从严厉的目光里建立的吗?

你说的“有的孩子在上了小学以后,被人评价说这个孩子谁都不怕、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总是和同学吵架、打架, 就是父母权威不足的后果。”我觉得这些孩子缺的不是父母的权威,缺的是父母的关注,爱护,沟通,理解。

象你这样时刻在关注着孩子的妈妈,是不需要通过“规则”来建立权威的。可以通过母女间彼此间紧密的理角,信任,沟通来建立她对你牢不可破的依存。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教育”。

我说,在孩子两三岁时,我不会用太多的规则去约束孩子,到孩子有能力和我较劲时,大概也要四五岁了,当思想的荫芽在她的心里成长时,我会想办法,通过故事,生活情境的引导,让孩子去体味,去悟。当然,这些一开始都是不成熟的,稚嫩的。但我宁愿要稚嫩的思想,而不要简单的服从。

你说两三岁的孩子没有生活经历,真正悟是很难的。这我同意。但是我们为什么给孩子讲故事呢?故事其实也是生活经历的补充,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里,给他另样的人生,让她窥视正途(当然,是非本身也是相对的)。所以我一直说我很佩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作者李跃儿,她在选择故事的同时,不但考虑到孩子的理解力,也考虑到在这样的年龄怎么让孩子有通过不同的人生触觉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感悟。文学作品的魃力就在于透视人性,如果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有个无形的人性升华,这些都是讲多少大道理都比不上的。

当然还有的,从生活中来的就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记得翩妈有篇文章,具体我记不清了,大意是把路边的老人家扶回了家,在旁经历了这一切的小翩翩,所受的“教育”也一定不是大道理能比得上的。

当然,这些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行,所以我不急,你也不用急,我刚才也说了,家庭不错,父母不错,孩子也错不到哪里去了。到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的时候,抓住孩子的思想盲点加以引导,孩子错不了。

作者:石榴妈2001发表日期:2004-03-0416:32:44

主题:嘿嘿,狡辩几句

我和她爸爸都是比较挑剔的人,对孩子的约束的确比较多。暂时,石榴还是很依恋我们的,如果我们用严厉的眼光,她是有点畏惧的,但不会太久。

最近,石榴爸接受了早教的教育,表态要对孩子减少一些要求,只要不影响安全,尽量不约束她的行为。石榴爸还批评我是一个太多原则的人,想想也是的:各家的习惯真的有很多不同,就象你实行的“少穿衣”政策,我家就难以实施。

你说不用急是很对的。在石榴发脾气时,我就暗暗运气:不要生气,不要生气,谁急谁就输。

至于你说我讲大道理,我就不承认了。我的所谓规则、要求只是一些词语和短句,在平时对话中进行教育(我们与石榴对话多是用书面语),并没有安排专门上课时间的。以后我打一些具体事例上来,可能讨论起来更容易产生共鸣。

作者:小虫子妈咪发表日期:2004-03-0417:29:01

主题:我赞同小心心妈妈的观念

对于幼儿来讲,宽容、平等、让她感受爱远比原则、严厉重要的多。真正的权威并不在于你是否严厉,是否有很多原则,而在于你说的话,能让孩子从心底理解并认同或者是促进孩子自己去重新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很喜欢心心,觉得她性格很好,小心心妈妈不必太担心。心心在新的幼儿园还适应吧!你要多与老师沟通沟通,让她能尽早融入集体中去!

石榴虽然没见过,但从其他妈妈描述中,也能知道她也是一个很聪明乖巧的孩子。她才2岁多,石榴妈不必老想着要束缚她。她这个阶段正是需要自由空间的时候,让她无拘无束、尽情享受吧!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3-0909:24:52

主题:翩的幼儿园经历,让我和YY妈妈一致认为孩子的适 力是很强的。

没什么趟不过去的河。

当然这其中和翩妈给了翩足够的爱和信赖大有关系,孩子无形中有了力量在这不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成长起来。

心心转了三个园了,体会是幼儿园都差不多,当然园所的管理上健全些固然好些。但关键还在于家庭,在于妈妈给了孩子怎么样的“生存能力”,别看翩从小宠爱着呵护着长大的,同样是爱的付出,翩妈的爱,真的是有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翩从家庭里获得了安慰,信任,自信......

40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0107:56:38

主题:和同龄的孩子有相处的乐趣,我觉得并不仅在于游戏本身“有没有意思”。而在于看似没有意思的游戏带给孩子社会和群体的认同感。

我看到很多重点小学的孩子,对简单的疯玩疯跑还是乐此不疲的。甚至只要有玩的环境,对玩的对象和玩法也不是很挑的。

我想一个人和一个群体的活动所需要的内涵是不同,而天分高的孩子不一定在体能上也高,和同龄的孩子有相处的乐趣,其中的乐趣并不仅在于游戏本身“有没有意思”。而在于看似没有意思的游戏带给孩子社会和群体的认同感。

41

作者:小心心妈妈发表日期:2004-04-0819:36:16

主题:张教授,我有问题请教,快来帮我看看该怎么办?(心心三岁三个月)--看到贴沉得很下了,再贴一次,诸位见谅!

幼儿园老师一直以来对心心的评价是:对感兴趣的东西很专注,注意力的时间也很长;对没有兴趣的东西就很“调皮”。老师说的“调皮”是客气了,其实就是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地玩,叫不听的,所以令老师也头疼。

老师说,在大操场上做操,心心从来都是自顾自地瞎乐。上外教课,她在上课时也是坐不仃,立不仃,只有到和外教互动时,兴趣来了,才参与进来。而且,她的参与和不参与都有个共性,就是自我的取向很严重,自身的兴致很高。

这种“叫也叫不回来”的自由散漫通过一堂音乐的示范课,我算是有了领教。她只对互动的游戏感兴趣,并积极地乐乐哈哈地参与,可对于老师的示范和教授,她可以一个人绕着教室疯跑,同时竟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而这种快乐具有相当的感染力,会搅得其他的孩子也心神不宁。

在上课的过程中,她会对边上的孩子旁若无人地要求:“我们两个出去玩好不好”;她还会就几句听到的只字片语向老师提要求,诸如在老师讲故事时,她说:“你再讲一遍,重新再来过好不好?”;在老师要求接龙地游戏的时候她竟对老师大叫“我们应该象火车一样开,这样不好玩!__仃!”可想而知,老师对她只能是客气地拒绝,我在一旁也只能是尴尬地啼笑皆非。

课后,我也和老师沟通,老师说,这是想吸引老师注意的表现,有些自我主张很重,自尊心很重的孩子是会这样的。可我并不赞同老师的说法,我觉得心心这样子,据我对她的了解,心心并不是想吸引注意,反而是根本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太从自我的体验的角度出发。她的表现在我总结是:第一她无心融入,第二她过于沉浸在自己设想的乐子里。

同样是上课,画画课刚好相反,老师对她的评价就是专注力好,专注时间长,对外界的影响不为所动,甚至还会问我平时是怎么培养的。这也是因为心心沉浸在自己的乐趣里。

我今天去接她,平时如果看到是我,早不管不顾地扑到我怀里了(我很少去接她)。今天却出奇地安静,原来在做一个她感兴趣的粘贴手工,她坐得是正对我的,只看了我一眼,就继续她的工作了。一直等她做好了,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她才兴高采烈地拿着她 的作品扑过来。对于这些,我倒是不惊奇的,我熟悉的心心就是这样的,对于关注的东西是不为外界所动的,也不是轻易能打断的,

我平时带心心时,如果是讲故事,画画,做手工,搭积木等有意识的引领,会首先考虑到她的兴趣,所以我一直认为她是个很专注的,且专注的时间可以超长的孩子。心心可以爸爸在边上看电视,她专神地听妈妈讲故事,外面闹翻了天,她也不会放下手上的玩具出去“轧闹猛”,一个人随手拿本哪怕是无图的字典,也可以自言自语讲半天的故事。她一贯专注的神态用“凝神屏息”这个成语一点也不会夸张。如果就是简简单单的玩,她的快乐更是有感染力的疯野,所以我也觉得她是很专心地在玩。当然我也看到过,别的孩子在一起唱歌,她一个人在专心地追打洋泡泡等,可因为是场景对一致性的要求没那么高,所以没突显得那么怪异,我一般也是随她的兴,不会往回强拉。

可是今天在音乐课上看到这一幕,其实也是幼儿园天天在上演的一幕,就是她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的反应就是自得其乐地玩,根本不顾集体的存在。在三岁前,她是索性会离开群体,独管独自顾自地玩,三岁以后,懂得了顾忌到老师的态度,反而变成了影响整体次序地自得其乐。就是意识上去了,效果反而更糟了。我真想不通,心心一岁十一个月就上幼儿园了,而且都是公立的规范要求比较重的园,怎么看不出一点对她行为和个性的拘束呢?

而我也观察了别的孩子,第一大部分孩子对有兴趣的东西专注力和专注的时间都没心心强,第二,别的孩子对老师的在意远比心心强,哪怕是三岁不到的孩子,即使分神,也是要看老师的脸色的,至少老师是唤得回的。第三,别的孩子对情境的变换比她拎得清得多,心心给人的感觉,她的情境世界似乎只有自己。

张教授,我想请问的是,您认为她是想引人注目?还是心智就是比别的孩子单纯,自我?这样的个性,这样的行为作为父母平时应该怎么引导修正?我还担心随着心心的年纪越往上走,外界对她的体谅也会越少,要求会越多,到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谢谢谢谢!

张仲华教授回复:小心心妈妈:小心心很好,你别担心。

三岁多一点的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经常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面,对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情非常专注,童心无忌。要求一个三岁的孩子有“集体观念”,只是一种玩笑。那些服从老师的孩子是有集体观念吗?肯定不是,仅仅是服从。但是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老师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教。示范教学,老师在那里给孩子讲,让三岁多一点的孩子在现面很安静的听,本身就不是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这也没有办法,教师的水平,教学的环境,孩子太多都是实际情况。也可以理解。

你不要担心小心心,很好,没有问题。不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心里就恐慌,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我希望其他的孩子也能像小心心一样,将来这些长大就会有更大的出息,有更大的创造力。一个孩子在这个年龄时时刻刻都要看老师、父母的眼色,才能决定自己有什么想法,自己应不应该去想象,将来如何会有自信,如何会有创造力!

早期教育个案-小心心妈妈(1)

主题:心心第一次看电影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10:34:2908月04日

昨天带心心去看了《海底总动员》,因为是第一次看电影,怕她坐不住,怕她影响别人,怕她会哭......可小家伙真是枉费了我的担心,一路表现得很“老茄”,好象三天两头往影院跑的样子,小小的身子斜在椅背上,两只脚极尽放松之态,横陈在坐椅上,给我的感觉是如果她的腿够长的话,一定会搁到前排小哥哥的头顶上去的,一边看,一边一只手象长了眼睛一样熟练地捞着她爸身上的爆米花往嘴里送,时不时还起身吸几口芬达(怕她倒翻,我规定她不能拿着喝),真是太享受了!!只可惜电影讲的是个小鱼儿找爸爸的故事,引不起心心的共鸣,今天早上还在问我:“干什么小鱼要去找爸爸呀,爸爸有什么好找的呀?”(上星期带她去看《丑小鸭》的木偶剧,分上下扬,中场休息时,小鸭子还没找到妈妈,心心哭得泪涟涟的可怜模样还犹在眼前)。105分钟的电影,剧场里还真时不时能听到小孩子的叽喳声和哭声,心心倒是除了爆米花吃完了的时候欠了欠身问了我一声还有没有之外,一点没让我操心。

不过,我觉得电影好象没木偶剧来得能抓住孩子的眼睛,木偶剧的形式更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专注力。至少在看木偶剧时,心心是不会象看电影时那样想吃想喝的,小身子挺得笔笔直的,目不转睛,一刻也不愿错过。

主题:[作文]印象中的香港

版权所有:雨点爸原作提交时间:10:33:2808月04日

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正好是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港台文化大举涌进大陆的时代。

我的家乡是大陆的一个小县城。我的那些中学同学,放学后一个重大的享受,就是到街边的录像厅看来自香港的各种录像作品,其中尤以武打、警匪的最为喜爱。每当看了以后,总是要掀起一阵互相切磋武功的热潮,要兴奋上很多天。其间,就不知道谁要伤了谁,又私下里“约”了多少场架喽。

当然,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电视连续剧也是同学们的最爱,不过,美国不如香港好,人家香港是系统完整地搞这个,总是推陈出新,总有新片让你看。

那时,同学中对于香港的印象,就是黑帮林立,不停打打杀杀,警察不太管事。香港也没有什么实业,要说实业,也主要是赌场(也许愣拉上了澳门的特长),或者干脆就是实质上贩毒的所谓公司。香港人都很凶,很霸道,杀人如麻。

人家香港暴力它自己的,本来和我无关,可是周围的同学朋友受到了巨大影响,我也在这个激动而混乱的环境下生活了多年,就不能说和我无关了。所以我一直对于香港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初期是厌恶(现在开始原谅它了)。

上大学以后,我才反思了一下。人家香港,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平时见惯了谦谦君子,难怪心理上对于暴力作品有这么大的需求,原来是什么没有就欠什么--欠打。此外,电影和录像也是一种工业,需要输出的,输出到哪里呢?第一个目标当然就是内地,你总不能让人家把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输出到美国,让美国人民去欣赏。

可怜我和我那些同学,当时年龄还小,不知道香港人民也是热爱和平的,要是香港真的如电影中那样,恐怕,嘿嘿,早逃难到大陆来了。

载北京混了多年,偶尔因为生意见到香港来的客人,我总是有一种潜在的冲动,特别想按照小时候看见过的场景和人家切磋一通武功,尽管连想想有些失望--这些香港人比我还文弱有礼。我的想法有点类似拍摄现场外的Fans因极度崇拜而以中国功夫进攻李小龙或成龙。

本来这些都是久远的记忆了,现在想起来,也许 源于去年回老家的一次经历:在长途客车上,我们一家3口又被迫看了一次精彩的打斗录像片,不过这次似乎是大陆拍的。故事是说,几个大陆的武警,武功特别高,混乱中不知道怎么搞的帮助了一个被追杀的香港黑帮老大,被香港黑帮看上了--无论是关注武功、还是出于报恩。这几个傻乎乎的武警,到了香港,发现只要通过拳头,就可以得到金钱美女,还顺便重新整顿了原来的黑帮内的秩序,真是青出于蓝。

当时,我有一个冲动,特别想给我当年的同学一人买一片这个“电影”的CD,送给他们,以纪念那个流金岁月,因为这简直是我们同学当年的梦想的一个翻版,实在太让人激动了。也许此时,我们那些同学,都在不同的单位工作多年了,也都成家生了孩子吧,也许此时正在被老婆数落呢。我想,如果他们不能立即辞职去修炼武功,也要培养下一代高超的武艺,不为别的,就为了将来“打”到香港去,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到时候,我过去,就算是黑帮老大的爸爸的兄弟了,辈分挺高的,不用亲自打,就可以直接享福了。

嘿嘿,我真的害怕,这样的电影现在还有人入迷,在偏僻的山乡,还继续成为一代一代少年的梦想。可笑的是,这种片子也许不是香港人自己在拍了,而也许是大陆的艺术家在拍,这样就注定青出于蓝。不光是观念更加贴近大陆少年们的梦想,可以按照咱们自己的调子拍,而且,咱们大陆不是富裕了么,拍个把电影,咱们到香港拍外景,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了,甚至花大价钱拉香港名人出面演个把角色也可以的,延续香港人没有延续下去的梦想。

类似的,还有记忆中永不褪色的上海滩,永恒的主题。香港导演心中的上海滩,就更加出色了,简直是原来值的平方。也没有少看香港导演眼中的大陆人,特别是大陆公安的形象,还不分年代地说着文革的话语,嘿嘿,有意思。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多年以前回去,看到古老的小城,还是一如既往不断增加着各种怪样的建筑,街上游荡着崇拜暴力的青年。听说每天在那些歌厅舞厅里面都有打伤杀伤人的事情,男青年们,在不停的排定自己在模拟黑帮中的座次,女青年们,在以自己的价值观指挥男青年们继续奋斗。我于是很害怕回到老家。父母退休以后,也离开了那里,到别处定居了。我梦中的小城,只能永远在梦中了,我不忍再破坏这一点残存的印象。

香港,你、你还我一个故乡小城的古朴氛围;香港,你小心这一堆人将来去香港用暴力建造他们心中的真香港。这一切,也许不能单单责怪香港。但是,香港作为一个特定的代表符号,是注定了无法抹去的。

(本文纯属乱说,请香港政府、黑帮均不要太介意)

主题:暑期日记(心心:两岁八个月)--请张教授和妈妈们指教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12:21:4408月27日

上篇暑期日记,没怎么整理,有点乱。请张教授和妈妈们看看这孩子是不是象她爸和爷爷说的那样一定要做规矩,他们都说象我这样溺爱孩子的妈妈不行,说这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太倔强了再加上妈妈的纵容,更是没边了。我有时候道理说不通就恨恨地说:“即使真搞坏了这小囡,也是这孩子的命,谁叫我是她妈呢!”

2003.6.25

“冷空气碰到热空气会怎么样啊?”“会不会打架啊?”

“风为什么有时候吹得重重的,有时候吹得轻轻的呀”

“为什么呀?”“为什么呀?””“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会打雷呀?”“为什么云会是黑的呀?”“为什么鱼妈妈会给梭鱼吃掉呀?”无数个为什么,心心,妈妈招架不住了!真要找百科全书来了。

可 恨每每心心这么多的“为什么”的时候,她的动脑筋爸爸都不知所踪,只剩下讲故事妈妈,大宝贝妈妈我一个人留守招架,心心,你知道妈妈有多不容易吗?

不过,没关系,不是有十万个为什么嘛。

心心趣语二则:

一:

妈妈,我们去爸爸的房间吧,我去占他的位置,去抢他的位子

那爸爸呢,爸爸睡到哪去呢

爸爸睡到阿姨床上去

那阿姨呢

阿姨睡到公主床上去

二:

妈妈去把阿姨吃到肚子里去吧

爸爸呢?

快吹一阵大风,呼,一阵大风吹来吧,就把爸爸吹走啦!哈哈哈。。。对自己的创想意犹未尽,得意不已

7月18日

我一直有这方面的担心,别因为零食这点小事反诱发出孩子偷偷摸摸或是撒谎的品性,那多不值呀?所以决定索性明了告诉她:零食能吃,得吃完饭才能吃,吃饭时不可以到处走。先利用零食来养成她吃饭的好习惯。

我昨天和心心干了一仗,真累啊。缘由是心心心系着一根棒棒糖和一盒雀巢的咖啡牛奶而不肯好好吃饭。吃一口得把屋子几间房给跑个遍,还得又哄又骗,我看了立刻让阿姨把饭和奶都收了,很明确地告诉心心:一吃饭不能到处跑,否则就不要吃了;二不吃饭可以,但也不能再吃任何零食;三吃饱了就说吃饱了,妈妈不会逼你吃完的;(这一点我正在想修改方案,因为她太活学活用了)四吃完饭可以吃任何你想吃的零食,爱吃多少吃多少。

心心听了便走开了,拿着雀巢的咖啡牛奶让阿姨帮她打开吸管(她会插,不会撕吸管纸),阿姨看了我一眼摆摆手,心心又走到外婆那里,外婆只问了一句:“心心饭吃完了没有?”小家伙一听就知道没戏,一声没吭径直去找外公了,嗲声嗲气地对外公撒娇:“外公,帮帮我嘛,帮我打开好不好呀,好外公。”我在厅里一听,就知道老爸是抵受不住这样的诱惑的,赶着跑进老爸的房间,叫了一声:“心心!”,老爸倒也拎清,无奈地对心心说:“外公要睡了,找你妈妈去吧”

于是心心只得又兜回了客厅,在我身边转悠,每每她依在我身边,乞怜地看着我时我就对她说:“一吃饭不能到处跑,否则就不要吃了;二不吃饭可以,但也不能再吃任何零食;三吃饱了就说吃饱了,妈妈不会逼你吃完的;四吃完饭可以吃任何你想吃的零食,爱吃多少吃多少。”这样大概有四五个来回,磨了一个钟点,心心又粘到我身边:“妈妈,我吃饭了”我听了真是很意外,欣喜之余,又把我的四点方针重申了一遍,心心都点头了。这顿饭心心吃得很爽快。留了最后一口,说:“我吃饱了”我一听就意识到这是利用了四点方针的软档。(果然,今天早饭只吃了两口,就说:“我吃饱了。”阿姨再多说两句,她马上回嘴:“妈妈说吃饱了就可以了”)因为一言既出,就收了碗。还大大地夸了小东西一番。

心心这时候才不理戴我的“高帽子”,她急急地去找了咖啡奶出来,让我打开,一口气享用完了后,对我说了句话,我听了几遍才听明白:“我还有的零食上哪去了?”于是再拿出她爸从刚北京带回来的叫茯苓饼,吃完了她又发话了:“棒棒糖呢?妈妈,我吃完饭啦”结果不用想,她居然含着棒棒糖又把屋子跑了个遍,看到每一个人都高举在手:“看,棒棒糖,我的棒棒糖!”

7月28日(一)

认字:我,会,绘,糖,唐,溏,爸,巴,把,吧,妈,马,骂,吗,吃,这是心心有生以来,第二次比较正规地认字了,第一次是七个月到十个月时,当时的想法是让孩子建立符号和实物间的关系的概念,认了六十来个字,想来现在也只能记个一半?第二次是现在,我是想建立同边字同音的汉 字的规律概念,这个概念建立得好的话,我想会方便以后心心认字的速度和猜字:所谓“秀才读字读半边”,对于三四岁的孩子认字不就是连猜带蒙,再加个一知半解地玩呗。心心真是个机灵孩子,从“糖,唐,溏”开始,仅十分钟不到,她就能触类旁通,到“爸,巴,吧,把”“妈,马,骂,吗”,已经可以猜个差不离了。我也没再多教,只要建立想这样一个规律性的概念就好。

7月30日(三)

自心心一周岁生日过了以后,每周三,周六都是铁定了去爷爷奶奶家吃晚饭的。心心对爷爷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爷爷家的“吃物”,恨的是爷爷急吼吼的“不要”声,小东西私下还很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阿姨,外公,外婆,奶奶都喜欢我,就是爷爷不喜欢我,还有爸爸,也不喜欢我。”做妈妈的听了能说什么呢?只能说些孩子尚不能理解的“道理”:“爷爷,爸爸都喜欢心心,都打心眼里喜欢心心,你看,好吃的,好玩的,他们都想着小心心,心心慢慢长大了,要懂得规矩方圆,”

其实爷爷对心心的管教的确是疼在了妈妈心里,80岁的老人的观念陈旧,动不动就“不可以”,妈妈很想提醒爸爸和爷爷能够上心数一数,在他们和心心相处的仅仅几个小时里,会对小东西吼多少声“不要!不可以!”可是爸爸反倒理直气壮地跟妈妈说:“你只要拿出给心心做规矩的姿态,爷爷就不会管了”

心心这个夏天也蛮开心的,先是在浦东外婆家,把沙,水都玩疯了,再回来重新玩游泳,她现在是从游泳中尝到乐趣了,因为她带着臂圈已经在泳池自如了。孩子也是在成功中确立自信,找到价值,发掘兴趣的。这两个星期(7.28-8.8),我帮她报了个十天的“鹅妈妈”暑期活动,都是以玩为主的,只是多找几个玩伴,有点组织性地玩罢了,还会有些木偶剧,芭蕾之类吸引孩子。心心这两天天天缠着我要帮她去买个鹅妈妈回来。

8月1日周五

下午带心心和瑶瑶去了美术馆,这是心心,瑶瑶和阿姨四个人平生第一次正尔巴经去美术馆看的画展,在美术馆里看画展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庆幸正逢一个西班牙画家的画展,画的表现形式比较国画更能抓住孩子的心灵(色彩艳丽,主题鲜明,有想象空间)。

很合心心的胃口,心心为找西瓜在展区来回跑,对画也有自己的理解:西瓜我喜欢,牛屁股和牛尾巴在一起,人的屁股和腿,笔要在水里洗一洗(倒蛮有意思的),爸爸的皮箱――我们家也有的,(母牛,裸体和水果静物是该画家奉献给女性的三部曲)二楼为国画为多,让心心见识了画的浩瀚,真是一幅幅“大”作呀,两个小朋友在其中穿来走去显得真是渺小。

8月2日周六

心心游泳只是到了不怕水,乐于皮水的阶段,离会还远着呢。不过她是不用我操心了,自己爬上爬下,忙来忙去,很能自得其乐。昨天光是一个“搬海工程”(把小泳池的水勺起来往大泳池倒),心心一个人就忙乎了至少半个小时,我因为在这个夏天常要带心心去泳池,她又到了不用我在边上护着,看着了阶段,所以我找了个教练,在学自由式和仰泳,也想有点突破和提高。这样子想来,等心心到六岁,她老妈可能也能多会不少招式呢。

8月3日星期天

带心心去看了《海底总动员》,因为是第一次看电影,怕她坐不住,怕她影响别人,怕她会哭......可小家伙真是枉费了我的担心,一路表现得很“老茄”,好象三天两头往影院跑的样子,小小的身子斜在椅背上,两只脚极尽放松之态,横陈在坐椅上,给我的感觉是如果她的腿够长的话,一定会搁到前排小哥哥的头顶上去的,一边看,一边一只手象长了眼睛一样 练地捞着她爸身上的爆米花往嘴里送,时不时还起身吸几口芬达(怕她倒翻,我规定她不能拿着喝),真是太享受了!!只可惜电影讲的是个小鱼儿找爸爸的故事,引不起心心的共鸣,今天早上还在问我:“干什么小鱼要去找爸爸呀,爸爸有什么好找的呀?”(上星期带她去看《丑小鸭》的木偶剧,分上下扬,中场休息时,小鸭子还没找到妈妈,心心哭得泪涟涟的可怜模样还犹在眼前)。105分钟的电影,剧场里还真时不时能听到小孩子的叽喳声和哭声,心心倒是除了爆米花吃完了的时候欠了欠身问了我一声还有没有之外,一点没让我操心。电影我去的是美罗城的柯达影城,没买心心的票,可是很好运,相邻位没人,就给心心享用啦。觉得幸好有个座,心心才能这么自在!我也在疑惑,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的,难道以后要多花50元?

不过,我觉得电影好象没木偶剧来得能抓住孩子的眼睛,木偶剧的形式更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专注力。至少在看木偶剧时,心心是不会象看电影时那样想吃想喝的,小身子挺得笔笔直的,目不转睛,一刻也不愿错过。

2003-8-4(一)

我真觉得是孩子给了我一份童心和一点疯狂,我从来没哪个夏天象今年夏天那样渴望玩!:)

上海美术馆是真值得一去的,光是馆所就很有味道,很开阔,漂着陈年的柚木香,相信有画廊和一般的画所所不能具备文化和历史沉淀,所以我是打算以后没事就带心心去溜溜,南京西路上也方便,20元也便宜。博物馆应该也有美术馆的气概的。城建馆,科技馆和海洋水族馆都是现代建筑,身临其境,历史和现代的转换的味道真是不一样了,相信孩子也能有这样的感性认识。

这样的西洋画展会经常有的,我打算平时多上它的网站瞧瞧。我的确觉得西洋画不论是静物还是抽象,现代等(只要不是古典)都比较适合孩子的口味,贴近他们的生活,鲜丽的色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二楼的国画,反倒是让我很震憾,那么大!真是巨作啊。

心心参加的鹅妈妈班每周五都有木偶剧看,是上海木偶剧团的,上周心心邀请了丫丫去看(鹅妈妈那里搞的:每回可以邀请几个小朋友一起看,培养孩子的友谊),她妈妈当天就帮她报了个名(鹅妈妈的暑期活动),这星期心心又多个伴了。

上午我打电话去热带风暴问了,7.1-9.10(?记不清了)每天9点到晚十一点,听吟妈介绍地铁莘庄站一出来加个起步费就能到。还找到个室内冲浪的叫夏园泳宫,也不知道牡丹江路在哪,正在心动中。

说实话,心心要抱,我真是怕怕。想带她去玩的念头,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退缩了。虽然有阿姨带她,抱她,可是随着她的长大,我不大愿意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阿姨。所以跟孩子事前也有约法三章(1.自己走2.走累了可以叫妈妈抱的)的,可是小东西答应得好,走走就说:“我累了”(由此也让我体会到和孩子的《约法三章》是需要从实践中见真知的,孩子的心透亮着呢)。其实也不能全怪孩子,也怪我力气不够大,她才27斤,可要我抱她走路,我是吃不消的。:(

新约法三章:(还是关于自己走的老问题,这次是下决心来解决了)

1.自己的路自己走(走累了,休息一下继续走)

2.自己的包自己背

3.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有了这约法三章,还要变着法儿先让心心认同,再引导她能自觉自控(在引导自觉自控的过程中一开始利诱还是需要的)。昨天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颐和茶馆到十一点才回家,由此再强调:要爸爸妈妈单独带心心出去玩,可以,先要遵守约法三章。今天早上去逛了整个的虹桥吉盛伟邦家具城,下午去环艺影城看第二遍的《海底 动员》(中间因为时间排得紧的关系心心连午觉也没睡),心心尝到了和妈妈出去天地会更广的甜头,而妈妈也尝到了心心自己走的天伦之乐,虽然小哄小骗还是有的,但心心真的已经表现得很棒了。

从下星期开始,心心自己背小包去鹅妈妈处的暑期活动(大概有一公里),为以后每天养成自己走去幼儿园作思想上的准备,行动上的预演。妈妈更要特别关照小严阿姨,多带双眼睛,少动动手,多口头鼓励,少包办代替。

几天前,心心拿香烟草做药,嘴里念唠着:“我做药给爸爸吃!爸爸回来,看到我做药给他吃,一定开心死了!”阿姨在一边看着穷笑,小东西眼梢一甩,不解地问:“又不是做给你吃的,你笑得那么开心做什么?”

今天,心心在拿酒精擦照相机,很认真。边擦边自言自语:“快点,我擦得很干净的。爸爸回来一看见就会高兴的。”妈妈在心中纳闷呢,怎么这段时间以来,心心这么关心爸爸的情绪呢?真的是长大了?接着心心又说了:“他一高兴就很可爱了”“那么他不高兴呢?”我好奇地问。“他不高兴?那就不可爱了,他会打我!”心心答得很是理所当然。哦,原来如此,妈妈听后不由心中戚戚然,真是个孩子!

8月5日(二)

和心心来一道亲子色拉

准备材料:黄瓜一条,红萝卜一钉,小土豆一个,白煮蛋一个,牛奶少许,沙拉酱

过程:心心切大块,妈妈切小块,切完统拌即可。

经验:

1.可以做两顿,中午一小碗,晚上再来拌上一小碗。如果一次拌完的话,会弄得更乱,孩子也未必有耐心,她急着要看结果。(大孩子可能没这个问题,心心两岁半)

2.拿小刀给她切,教她正确的姿势,提醒她小心。

3.沙拉酱少些,最好是倒在一个空的深口瓶里,教孩子努力“刮”干净,越深越难把握勺子,我觉得这对孩子对手的把握,经验的获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有好处。(当然,这也是针对三岁以内的孩子而言,大孩子也许不是问题)

8月7日

约法三章初有成效、阿姨说:“妈妈说了,阿姨抱了就是犯错误”外婆外公产:“我们老了,抱不动你”爸爸妈妈说:“心心,说话要算数,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吗?记得我们拉过的勾勾吗?”总之,不论大家怎么对小人儿说,关键都是忍住不去抱她,由她哭过,求过,闹过都没用后,就知道唯有“走”一条道。

洗澡:每天妈妈陪洗澡,心心已基本能脱衣,涂沐浴露。虽然是玩,但已玩得很象样。所以孩子是一定要放手让她去“玩”

8月11日

世纪公园:妈妈,心心――划船,喂鸽子。(自己的路自己走)

8月12日

世纪公园:儿童乐园(自己走的)

8月13日

鹅妈妈,游泳

8月14日

鹅妈妈:芭蕾(心心上的第三节)

8月15日

上午: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第十三届自行车展览会(三个展馆都是自己走的)

下午:热带风暴水上乐园

8月16日

思考乐:小小书友会(自己从河南中路地铁口走到思考乐书局)

全程自己付钱买票,买东西。(自助式的而非形式上的)

走下地铁楼梯战役:这是三断式的的坡度高梯,心心是一路分段哭下来的。事后,阿姨说,要是我老早抱了,这哭声大的,整个地铁站都可以听到,加上这楼梯这么高,往下一冲不得了!可是妈妈坚信,心心是有头脑的孩子,哭虽哭,闹虽闹,决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于是妈妈毅然走到楼梯的下面,一边鼓励她:“自己的路自己走!”一边提醒她:“看好脚下!踩一只脚!小心踩空!”妈妈注意到每喝一声,心心的撕心裂肺哭声都会有所间断,脚步明显会更留神些,这说明小东西蛮要命的呢,情绪并没有影响 她对形势的判断,这情形看在眼里倒是让妈妈提在嗓子眼的心放下不少。更让妈妈再一次深深体会到,要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其实并不难,不就是一个坎,一咬牙过了就是碧海晴天!反倒是犹犹豫豫地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孩子,最后还是一事无成。所以第一要自己有决心,第二要给孩子看到你的决心,第三,让孩子体验到一哭二闹三上吊是没有用的,于是也最多闹不过三了。当然最后还那句话:要敢于放手!这个“敢”也要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个个击破。

8月17日

浦东新舞台:卖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剧――上海木偶剧团)

8月18日

今个儿一大早起,小人儿开始只用“YES”和“NO”来回答问题,所谓问题,也无非是二老天天追着问的:“外公好不好呀?外婆好不好呀?”小人儿一律以“NO”回掉了,只有妈妈还有点“YES”的面子给,搞得二老很不甘心,想退而其次再教个“GOOD”来求个好字,妈妈旁见觉得不公,这哪是问问题啊,回答总要有个选择的余地啊,于是再教了“BAD”,这个可好,所有的人都是“BAD”,唯有妈妈幸免。

8月21日

乐天陶社:心心热衷于给面具做耳朵,把耳朵掏干净,挖呀挖,可认真了。老外就是老外“NICE!VERYNICE!”赞不绝口,不会象咱中国人,在一边看着心焦,敢情妈妈掏了80块钱来这一小时就让你给泥人掏耳朵来了?!可是你急也没用啊,我试过堵了一次,可马上又给心心掏空了:“妈妈,别动,还没掏干净呢!”在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和乐融融,简言之,别想钱了,掏就掏呗,反正横竖都要掏这个钱的,就让孩子先把耳朵给掏个够本吧。:)

8月22日

动物园:鹅妈妈组织

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兔子和枪(儿童艺术剧团,儿童剧)

布景很漂亮,剧情也很简单,枪声很能抓住孩子的心神,很适合给小年龄的孩子看。心心坐在第一排,眼睛眨都没眨,我给她准备的饮料,零食,她都没动,就这样把一场戏看下来了。

看完戏,瑶瑶不愿回家(想逃避弹琴):“心心妈妈,我们出去吃点东西吧”〕

“好啊,只要不是麦当劳肯德基,你想得出来我们就去”

“心心,你喜欢吃什么?”瑶瑶问

“白饭,我最喜欢吃白饭了”心心的回答显然出于瑶瑶的意料,她疯笑起来“白饭,你怎么会喜欢吃白饭的啦?”

“我就是喜欢吃白饭!”心心很坚定呢。

8月26日

爸爸突来奇想,问心心:“说说爸爸的特点,就说一个”

“有毛的”

“好,心心说得棒极了!那再说说看妈妈的一个特点”

“白”

“噢,那心心,你自己有什么特点?”

“也是白”这次大家听了笑得更欢了,这显然是心心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爷爷呢?爷爷有什么特点?”妈妈插了一句

“没有胡子”孩子的回答总是那么出其不意!套用阿姨的话――“不晓得她怎么想出来的”,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和成人迥异的!

8.27.2003

心心做小医生

“心心,我这是得了什么病呀?”

“毛病!”

“吃瓜子吃得太多了,又生毛病了!”

“DR:潘,我啊,头晕,眼花,胸闷,唉,你快给看看,这是得了哪门子病呀”

“毛病!”

反正所有找潘医生看的病的诊断一律都是:“毛病!”

她有时还会忍不住问你:“你怎么又得毛病了呀?”

“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

“我没有照顾好小白兔”

“我说了对不起了,你原谅我了吗?”

“妈妈天天带我出去玩,我真的很开心,哈哈哈哈”......心心开始懂得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小嘴巴一天到晚不仃,妈妈可一点也没嫌烦。

35

主题:请教张教授和妈妈们:怎 么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精神?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08:39:3709月15日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经常会叫苦叫累,轻言放弃,这里面有些是真苦真累,有些是“畏难”,有些是是因为缺乏对一件事持久的兴趣。

我想请教过来的妈妈,怎么从生活中去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持久力?

主题:张教授:帮忙看看这个大孩子,该怎么引导呢?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22:47:1709月15日

LG的外甥,今年大学毕业。一直是个“好”孩子,没有主见,没有热情,没有冲劲,不说话,神情神态近于木讷(也许他心里很明白,可你绝不可能从他的脸部表情判断他的真实想法),甚至仅有过的玩电脑游戏的兴趣也被家人一再地强令禁止而放弃了。其实他挺聪明的,所以能在没有学习目的的情况下,考上了大学,GRE也考了2210分。

今年这个孩子大学毕业,学的是理工科,本来家里期望他继续出国读硕,他也已基本按大人的要求考了GRE,可是就在这时,他说他厌学,长期对学习不自信,所以不想再碰书了,他说大道理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我不想再读书了。可他也不找工作,他说理工科不是他的兴趣,他不想一辈子做技术,想从事文科的工作,可是这个从小数学物理比语文政治强,什么书都懒得看的孩子怎么文科的事呢?且不说这些,既然好不容易有了想法,那去找呀,可这孩子天天呆在家,连门都不出。他对什么都缺乏热情,欲望,包括学习,工作,物质,精神,人生。。。。。。

我也晓得这是因为他从小衣食无缺,包办过多,家教过严,家人对他偶有的想法也是否定多于肯定,同时却又缺乏与父母的理解沟通导致的自闭个性。他也有优点,至少还是个真实的孩子。

张教授,请问对于这个已经22岁的大孩子,怎么办呢?怎么帮助他树立信心,兴趣,目标,和热情呢?真的很怕这样下去,连尚存的一点诚实也会丧失。真的很怕这样下去,他的人生.....

主题:张教授:还是关于这个大孩子,再说说他的情况,再请教。

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原作提交时间:13:29:3909月16日

您说鼓励他去闯荡一下社会,可是这孩子是没反应,推也推不动啊。他一点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渴望自立,自主的欲望。怎么鼓励啊?

这孩子一向是“乖”孩子,至少他从不顶撞家人,他可以你跟他面对面讲三四个小时的话,他没眼神(更别说交流,神情是木讷的),没表情,不说话,等你说完,他走人。那种木讷和顺从,让我看着都心疼,别扭。

这种压抑不是显然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他高中我认识他时,他就是这个样子。原本希望他进入大学会好些,可是大学四年,相对父母的唠叨少多了,自我的天地也大多了,期间他还一个人租房出去住了半年(以考GRE为由),可是他还是对周遭的环境缺乏起码的感应,怎么社会对他一点影响力也没有呢?

这次为了出国读硕的事,也许真的是家人把他逼急了,有一次家人还在说着话,他摔头就走,看到这我还有点暗自窍喜,以为他开始自我觉醒,可是就摔了这一次,又变回了个木头人。这次他倒是坚持自己不出国的想法,提起高中考大学痛不欲生,泪流满面,说那时因为读书紧张每早起床都出鼻血,心里怕得要命,高考临考语文前一夜睡不着,也是很怕,考GRE考得看到单词都想吐.....对这点滴过往的经历他的父母知道一些,不知道一些,反正都没认真对待过。所以他现在不想读书,看到书都不想碰。

但是他没一点判逆的想法,也没有一点离家独立谋生的意愿,甚至对找工作也不积极,一副混到哪是哪的样子 。回答你的仅有的只字片语无非是“哦”“哦”。他妈妈还说,他毕竟还是个让人放心的老实孩子,绝不会学坏,不会找女朋友,不会.....我心想,学坏也是要有“能力”的呀。

另外,他也表达了这样一个想法,无论对工作,还是对出国,只要都帮他搞掂,他就去。由此,我又对他的“厌学”有点怀疑,这会不会是不想“行动”的借口?这样子的精神依赖,真是让人束手无策。

张教授,您说,这孩子,怎么让他“活”过来呀?

张仲华教授回复:小心心妈妈:这真难啊!

如此差的适应能力,就是让这个年轻人出国,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到那时候,父母追悔莫及。连反抗都不会,如此麻木,怎么办?可他的母亲还持这样的观点。孩子在很长时间里痛苦的经历,父母好像无动于衷,也没有去反省自己的问题。如何办?也可以给孩子一段时间去无。但是在一段时间,父母要很好的反省。虽然这个年轻人有22岁,但是心理并没有长大。父母的态度依然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父母应该确确实实的像孩子道歉,可怜的父母,最后却害了孩子,这样的父母现在还少吗!

本文Hash:a5a5e0e34bb62e80747520ca8784d046111f3129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