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试试看中医

导读,很多小孩得了小儿秋季腹泻,去看西医吃药打针未必能见效,而中医能很好调理小儿的肠胃,让小儿腹泻症得到很好的治疗。

  (一)辨证治疗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中医在辨证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有效:

  1.寒泻,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1次。

  2.热泻,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常见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痛止泻中药治疗。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用葛根芩连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3.伤食泻。常见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用药可服至宝锭,一次1丸,一日2次。

  4.脾虚泻,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常见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用药可用启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推荐阅读,识别爱哭宝宝疾病! 一场“小鸡鸡”引发的血案

  导读,很多小孩得了小儿秋季腹泻,去看西医吃药打针未必能见效,而中医能很好调理小儿的肠胃,让小儿腹泻症得到很好的治疗。

  (二)脐疗法

  药物制作、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胡椒5克,石榴皮20克,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使用方法,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

  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三)药粥疗法

  山药扁豆粥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丝瓜叶粥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推荐阅读,识别爱哭宝宝疾病! 一场“小鸡鸡”引发的血案

  导读,很多小孩得了小儿秋季腹泻,去看西医吃药打针未必能见效,而中医能很好调理小儿的肠胃,让小儿腹泻症得到很好的治疗。

  茯苓前仁粥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粥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

  茯苓大枣粥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 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参莲大枣粥10克,莲子1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成细末,把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子末、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患儿。

  糯米固肠粥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推荐阅读,识别爱哭宝宝疾病! 一场“小鸡鸡”引发的血案

小儿秋季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部分体质不足、调护失宜的小儿,脾胃之气本虚,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腹泻反复发作,形成迁延不愈的“脾虚泻”。秋季腹泻一般起病急,多为暴泻,临床还易出现伤阴伤阳,甚至阴阳两伤的证型。

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将秋季腹泻分为以下3型:

风寒证初起症状多表现为风寒证,可见发热,鼻塞,流清涕,大便清稀、颜色淡黄,舌淡红,舌苔薄白。

脾虚证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时常出现脾虚证。这时,大便时而清稀,时而呈糊状,孩子食欲不振,面黄形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气阴两伤证若暴泻,腹泻次数和大便中水分比较多,常易出现气阴两伤证。可见泻下过度,大便质稀如水,精神萎软,目眶及囟门(1岁以下孩子才有)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方药

秋季腹泻比较多见的证型是风寒证,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常用药有藿香、苏叶、茯苓、泽泻、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马鞭草、铁苋菜、生姜等(用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应在中医生指导下应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气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连续服用3~5天。

病程迁延,证属脾虚泻时,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七味白术散加减,常用药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木香、丁香、诃子、黄芪、薏苡仁、扁豆、砂仁、焦神曲等。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日2~3次,可连续服用10天左右。

出现气阴两伤证候,可选用人参乌梅汤加减,常用药有人参、炙甘草、乌梅、木瓜、莲子、山药等。

饮食疗法和外治法

对不愿服中药的患儿,饮食疗法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途径,风寒泻可用薤白30~60克,洗净切碎,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天。脾虚泻可用糯米30~50克,莲子、山药各10克,红枣10枚,煮粥服食,或用芋艿、薤白各30~60克,洗净切成块,加糯米30~60克,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5~7天。

此外,药物外治方法因方便易行,也可以选择运用。风寒泻、脾虚泻的患儿都可以用吴茱萸、葱白等份捣烂,以食醋调成糊状,敷肚脐,以胶布固定,1~2日换药1次。或用温开水将五倍子、肉桂、冰片各15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并加热熨。另外,还可用丁香2克,吴茱萸30克,胡椒30粒,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次取1~3克,以醋调成糊状,敷贴于脐部,每日1次。

【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中药汤剂、中成药、饮食疗法还是外敷疗法,都要进行辨证,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虽然说秋季腹泻是自限性疾病,但如果暴泻不止,气阴两伤证的孩子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若泻下不止,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治,补充液体,防止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危险状况。

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与中医辨证治疗

  立秋已过,越来越凉爽的秋季正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多发季节。入秋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2岁)腹泻发病率开始升高的时期。因此,年轻的父母此时千万别忘了帮宝宝做好预防腹泻的准备。

  发生秋季腹泻的原因

  小儿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夏季的腹泻以细菌性消化道内感染造成的肠炎、痢疾为多见;而秋季则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就是秋季腹泻。

  发生秋季腹泻的内因: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所以婴幼儿易患秋季腹泻。

  发生秋季腹泻的外因: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孩子。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也可能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秋季腹泻多发生在8月~12月,以10月~11月为高潮。

  秋季腹泻的表现为:感染病毒后,可潜伏1~3天。在消化道症状出现前,约20%~30%患儿先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起病突然,多数患儿最初是发热(体温可达38℃~40℃)、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微咳、咽部不适等,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几乎全部病人均有呕吐,且呕吐多出现在腹泻之前,持续2~3天。腹泻持续较久,最长可达28天。腹泻初期1~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多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的烦躁,一般有轻度或中度脱水。化验检查大便脓细胞很少见。

  秋季腹泻的治疗和护理

  孩子倘若发生了秋季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以休息。这时在医生治疗的同时适当禁食,一般可禁食8~12小时,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小儿腹泻治疗必须应用的药物),可以代替静脉输液。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人乳喂养儿应当减少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以保证婴幼儿的热量和营养的补充。秋季腹泻使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以选择中药治疗。

  在给孩子治疗时,家长还要精心地护理好孩子。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的喂食量,随时向医生反映。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对于四肢发凉者,可以用热水袋保暖,但要防止烫伤。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儿,防止交叉感染。恢复期要重视营养,饮食中要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注重生活细节,预防腹泻发生

  专家们提醒年轻的父母,预防秋季腹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鼓励母乳喂养,尤以出生后数月和出生后第一个夏秋季节最为重要,应避免夏秋季断奶;

  2.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餐具,最好每日煮沸一次;

  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该按时添加辅食,但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类及其他食物,以水代替;

  5.夏秋季节,避免过食或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6.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腹泻的发生;

  7.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感染引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传染性很强,必须注意隔离。

【 存】【大中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相关文章

本文Hash:0be454868e0d9289e614592165ffa4b9338d5ec3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