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看中医和西医的利弊

  

  谁带宝宝看西医

  涵豆儿——急症找西医

  按说,对宝宝来讲应该是中医好,可是宝宝生病一般都是突发的比较多,上次涵豆儿有点咳嗽,我是用中药的,可是后来开始喘了,去看了医生后定性为哮喘早期,用了西药才压下去,所以现在不敢拖时间,只要一生病马上去看西医,这样会好得快一点。

  六月宝贝——西药好喂

  我儿子才一岁,病过几次,我找的是懂中医的西医。但给宝宝吃药,我还是选择西药,不仅仅是因为见效快,关键是西药比中药好喂。因为儿子小,西药磨成粉顶多一两勺就灌下去了,而中药,一熬一罐,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让他喝。

  Cosmos——宝宝不肯吃中药

  妞妞前一段日子,晚上睡觉总是出汗,我抱着妞妞去了胡庆余堂,请老专家诊断,说是盗汗,体虚,林林总总配了五大包中药,我当宝一样捧着一回家就煎。谁知妞妞只喝了一口,就把先前的喝的奶全吐了,后来一看到奶瓶就躲!我还是给妞妞看西医配西药,没办法呀,小家伙的嘴橇不开啊!

  好好妈——西医贵在速度

  照我说呢,看宝宝的情况而定,若是宝宝突发性的疾病,那我一定是看西医了,时间越快解决越好,西医贵在速度,时间就是生命。

  西医说

  代言医生——张志方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病、佝偻病及新生儿疾病

  带宝宝看西医的理由:

  理由1、起效快

  宝宝和大人不同,他们的特点是抵抗能力差、病情变化快、多为急性病、并且疾病症状不典型。而一般来说,西医治疗的好处在于疗效明确,起效快,能尽快控制住宝宝的病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细菌性疾病,西医的作用更加明显。

  理由2

  西医辅助检查手段多,比如各种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等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宝宝的疾病。

  理由3

  另外西医给药途径多,针对不同患儿可选择口服,肌注,静滴,能保证疗效。

  理由4

  事实上,西医不一定就是服药打针。如尿布症,通常是由于没勤换尿布或使用的尿布不透气所致,因此,只需加强护理就行。

  宝宝看西医要注意的事情:

  1、宝宝的免育系统发展未完善,免疫能力低下,因此去医院看病时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于其他感染病人接触,否则宝宝很容易被感染。

  2、在新生儿期,小婴儿期有些特殊生理现象。如新生儿期的生理性黄疸;小婴儿的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腹泻。对此不必特别处理,但应由儿科医师明确诊断。

  3、有些先天性疾病在婴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延误时机,则治疗效果差。

  谁带宝宝看中医

  姝岑妈妈——中医副作用小

  我比较偏向于中医和中成药,第一,我觉得中药的副作用小于西药;第二,中成药的效果不比西药差;第三,中药嘛是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精华之作。

  东东妈妈——中医的推拿疗法让我惊喜

  东东6个多月的时候,有一次上吐下泻,扎了三天的针,再加上吃药,不但没见好,反而还发起烧来了。我真是没辙了,就去找了一个老中医,结果,只推拿了一次,东东腹泻的症状就明显减轻了,之后我们又去了几次就完全好了!从此以后,宝宝生病,我多数都会带他去看中医、吃中成药。

  小灰熊—&mdas h;中医可以治本

  中医都愿意告诉你病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而西医动不动就是一大堆药,或者先去照片化验什么的,把宝宝折腾个半天还不知道个所以然。所以,对西医,我是敬而远之。

  百合1630——选中医因为宝宝皮肤过敏

  由于宝宝皮肤容易过敏,所以我选择中医,或吃中成药。

  中医说

  代言医生——王彩玲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儿科中医主治医师 对儿科常见病、疑难症有丰富经验,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顽固性腹泻、遗尿、惊啼、反复高热癫痫等。

  带宝宝看中医的理由

  1、中医是绿色的疗法,无毒副作用;

  2、很多的中药剂型,比如冲剂、糖浆、颗粒、膏,符合宝宝的口味,容易被宝宝接受;

  3、一般来说,中医小儿推拿无痛苦、无刺激、无副作用,而且疗效显著;

  4、中医治疗的是根本,更容易从根儿上把病症除掉。

  哪些疾病最好选择中医治疗

  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厌食)、惊啼、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症、多动症、癫痫等最好选择中医治疗。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例如,消化不良、遗尿症、抽动症、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中医治疗的效果要强于西医治疗。

  中医的按摩等手法对宝宝有哪些帮助

  小儿按摩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疗法”,对大多数小儿疾病都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慢性的功能性疾病疗效显著,如厌食症、慢性腹泻等;而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适合家庭操作。另外经常按摩有助于小儿的脑发育,按摩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能扶助小儿的正气。

  另外,传统的针灸,比较适合胃炎、鼻炎、感冒、扁桃体发炎、哮喘等急性或慢性功能性疾病;而药浴特别适合治疗小儿厌食、发热、感冒、脾胃不调等内科病症,还可以治疗外科的病症,如湿疹、水痘、麻疹、新生儿硬皮症等。

  中西医结合好处多

  中医讲气血,西医讲细菌,中医看经络,西医看器官。应该说,中西医治疗是不冲突的,两者结合可相互弥补,如细菌性肺炎,因用西医的抗生素治疗疗效明确,起效快。而对肺炎患儿的多痰则可结合中成药如猴枣散、鲜竹沥化痰止咳。当肺炎患儿病愈但体制虚时,也可以用中药的调节抵抗力。

  下面就以感冒和肠胃病症为例,说明中医和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处理办法。

  感冒——

  中医处理法,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症型,通常使用板蓝根等中药,如果孩子发烧可以用中药退热针。

  西医处理法。一般通过验血来判断。如果孩子发烧,通常根据病情采用退热药物或针剂。

  中西医结合法——

  如果孩子发烧在39°以上,需先用西药退热。然后再结合中医的药物来治疗。建议即使孩子的病好了,也坚持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以彻底去掉慢性病的可能性。

  肠胃疾病——

  中医处理法,中医治疗肠胃类疾病药会开很多,疗程长,主要目的在于调理孩子的脾胃。

  西医处理法、呕吐。通常用西药排除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法——两者会相互补充,西医会运用胃镜等设备,诊断出病因所在,而中医可以建议小儿结合食疗的方法,调理肠胃。

  给宝宝选择中西医结合的心得

  心怡妈妈——西医治疗,中医调理

  宝宝刚刚满一岁就开始生病,足足病了一个多月。天天扎吊针 还是天天咳嗽,天天发烧,白细胞从开始的居高不下到后来低得吓人,直到医生告知都没有药可以用了的时候,我只好去找老中医。吃中药这东西对于小孩来说真是痛苦,后来我差不多都是躲起来看着偷偷地哭,还好没让我失望,大概三四天后,咳嗽真没了。老中医挺实在,说如果开始不是西药把炎症消了,中药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啊,如果病真的急,我还是先用西药治疗再用中药调理。

  遥遥妈——扎针选西医,吃药选中医

  为中医治疗起来相对要慢些,我可受不得宝宝长时间被病魔折磨的样子,可是西医治疗起来又会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什么胃口不好啦,把好的细菌也给一起消灭了之类的。所以在扎针这方面,没办法只能用西医的÷,可是在吃药方面,就尽量的选择中成药,另外,再适当补充其他益生菌。

  糖糖妈——西药见效快,中医更稳妥

  一般我建议小宝以中成药为先,因为它对宝宝伤害小,更稳妥些。不过,真的情况紧急 该用西药的时候还是用上。中药重在调理,但是见效慢,西药见效快,可以控制住病情,像感冒出现咳嗽以后,容易转变成气管炎,肺炎,这时候该用抗生素的时候还是要用,不能延误病情。

  

宝宝生病,看中医OR西医

谁带宝宝看西医急症找西医(涵豆儿)

按说,对宝宝来讲应该是中医好,可是宝宝生病一般都是突发的比较多,上次涵豆儿有点咳嗽,我是用中药的,可是后来开始喘了,去看了医生后定性为哮喘早期,用了西药才压下去,所以现在不敢拖时间,只要一生病马上去看西医,这样会好得快一点。

西药好喂(六月宝贝)

我儿子才一岁,病过几次,我找的是懂中医的西医。但给宝宝吃药,我还是选择西药,不仅仅是因为见效快,关键是西药比中药好喂。因为儿子小,西药磨成粉顶多一两勺就灌下去了,而中药,一熬一罐,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让他喝。

宝宝不肯吃中药(Cosmos)

妞妞前一段日子,晚上睡觉总是出汗,我抱着妞妞去了胡庆余堂,请老专家诊断,说是盗汗,体虚,林林总总配了五大包中药,我当宝一样捧着一回家就煎。谁知妞妞只喝了一口,就把先前的喝的奶全吐了,后来一看到奶瓶就躲!我还是给妞妞看西医配西药,没办法呀,小家伙的嘴橇不开啊!

西医贵在速度(好好妈)

照我说呢,看宝宝的情况而定,若是宝宝突发性的疾病,那我一定是看西医了,时间越快解决越好,西医贵在速度,时间就是生命。

带宝宝看西医的理由:

代言医生——张志方(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理由1:西医疗效明确、起效快

宝宝和大人不同,他们的特点是抵抗能力差、病情变化快、多为急性病、并且疾病症状不典型。而一般来说,西医治疗的好处在于疗效明确,起效快,能尽快控制住宝宝的病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细菌性疾病,西医的作用更加明显。

理由2:西医辅助检查手段多

西医辅助检查手段多,比如各种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等等,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宝宝的疾病。

理由3:西医给药途径多

另外西医给药途径多,针对不同患儿可选择口服,肌注,静滴,能保证疗效。理由4:西医不一定要吃药打针

事实上,西医不一定就是服药打针。如尿布症,通常是由于没勤换尿布或使用的尿布不透气所致,因此,只需加强护理就行。

宝宝看西医要注意的事情:

1、宝宝的免育系统发展未完善,免疫能力低下,因此去医院看病时要尽量避免或跎儆谄渌?感染病人接触,否则宝宝很容易被感染??nbsp;2、在新生儿期,小婴儿期有些特殊生理现象。如新生儿期的生理性黄疸;小婴儿的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腹泻。对此不必特别处理,但应由儿科医师明确诊断。3、有些先天性疾病在婴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疗效。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而延误时机,则治疗效果差。

谁带宝宝看中医

中医副作用(小姝岑妈妈)

我比较偏向于中医和中成药。第一,我觉得中药的副作用小于西药;第二,中成药的效果不比西药差;第三,中药嘛是中国几千年留下来的精华之作。

中医的推拿疗法让我惊喜(东东妈妈)

东东6个多月的时候,有一次上吐下泻,扎了三天的针,再加上吃药,不但没见好,反而还发起烧来了。我真是没辙了,就去找了一个老中医,结果,只推拿了一次,东东腹泻的症状就明显减轻了,之后我们又去了几次就完全好了!从此以后,宝宝生病,我多数都会带他去看中医、吃中成药。

中医可以治本(小灰熊)

中医都愿意告诉你病情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而西医动不动就是一大堆药,或者先去照片化验什么的,把宝宝折腾个半天还不知道个所以然。所以,对西医,我是敬而远之。

选 中医因为宝宝皮肤过敏(百合1630)

由于宝宝皮肤容易过敏,所以我选择中医,或吃中成药。

带宝宝看中医的理由:

代言医生——王彩玲(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儿科中医主治医师)

1、中医是绿色的疗法,无毒副作用;2、很多的中药剂型,比如冲剂、糖浆、颗粒、膏,符合宝宝的口味,容易被宝宝接受;3、一般来说,中医小儿推拿无痛苦、无刺激、无副作用,而且疗效显著;4、中医治疗的是根本,更容易从根儿上把病症除掉。

哪些疾病最好选择中医治疗

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厌食)、惊啼、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抽动症、多动症、癫痫等最好选择中医治疗。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例如,消化不良、遗尿症、抽动症、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等)中医治疗的效果要强于西医治疗。

中医的按摩等手法对宝宝有哪些帮助

小儿按摩可以说是一种“绿色疗法”,对大多数小儿疾病都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慢性的功能性疾病疗效显著,如厌食症、慢性腹泻等;而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适合家庭操作。另外经常按摩有助于小儿的脑发育,按摩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能扶助小儿的正气。另外,传统的针灸,比较适合胃炎、鼻炎、感冒、扁桃体发炎、哮喘等急性或慢性功能性疾病;而药浴特别适合治疗小儿厌食、发热、感冒、脾胃不调等内科病症,还可以治疗外科的病症,如湿疹、水痘、麻疹、新生儿硬皮症等。

中西医结合好处多

中医讲气血,西医讲细菌,中医看经络,西医看器官。应该说,中西医治疗是不冲突的,两者结合可相互弥补,如细菌性肺炎,因用西医的抗生素治疗疗效明确,起效快。而对肺炎患儿的多痰则可结合中成药如鲜竹沥化痰止咳。当肺炎患儿病愈但体制虚时,也可以用中药的调节抵抗力。

下面就以感冒和肠胃病症为例,说明中医和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处理办法。

感冒

中医处理法:中医通过辨症,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症型,通常使用板蓝根等中药,如果孩子发烧可以用中药退热针。西医处理法:西医通常根据病因把感冒分成细菌型或病毒型。一般通过验血来判断。如果孩子发烧,通常根据病情采用退热药物或针剂。中西医结合法:如果孩子发烧在39°以上,需先用西药退热。然后再结合中医的药物来治疗。建议即使孩子的病好了,也坚持一段时间的中医调理,以彻底去掉慢性病的可能性。

肠胃疾病

中医处理法:和西医相比较,中医治疗肠胃类疾病药会开很多,疗程长,主要目的在于调理孩子的脾胃。西医处理法:西医所讲的肠胃炎多表现为腹泻、呕吐。通常用西药排除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法:两者会相互补充,西医会运用胃镜等设备,诊断出病因所在,而中医可以建议小儿结合食疗的方法,调理肠胃。

给宝宝选择中西医结合的心得

西医治疗,中医调理(心怡妈妈)

宝宝刚刚满一岁就开始生病,足足病了一个多月。天天扎吊针,还是天天咳嗽,天天发烧,白细胞从开始的居高不下到后来低得吓人,直到医生告知都没有药可以用了的时候,我只好去找老中医。吃中药这东西对于小孩来说真是痛苦,后来我差不多都是躲起来看着偷偷地哭,还好没让我失望,大概三四天后,咳嗽真没了。老中医挺实在,说如果开始不是西药把炎症消了,中药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啊,如果病真的急,我还是先用西药治疗再用中药调理。

扎针选西医,吃药选中医(遥遥妈)

为中医治疗起来 对要慢些,我可受不得宝宝长时间被病魔折磨的样子,可是西医治疗起来又会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什么胃口不好啦,把好的细菌也给一起消灭了之类的。所以在扎针这方面,没办法只能用西医,可是在吃药方面,就尽量的选择中成药,另外,再适当补充其他益生菌。

西药见效快,中医更稳妥(糖糖妈)

一般我建议小宝宝以中成药为先,因为它对宝宝伤害小,更稳妥些。不过,真的情况紧急、该用西药的时候还是用上。中药重在调理,但是见效慢,西药见效快,可以控制住病情,像感冒出现咳嗽以后,容易转变成气管炎、肺炎,这时候该用抗生素的时候还是要用,不能延误病情。

宝宝发热,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小贴士:酒精擦浴降温不可取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热时(38℃~41℃)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不主张用酒精擦浴进行退热处理了。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取长补短,对待宝宝退热的治疗也是如此。就像捂汗不是中医退热的唯一方法,西医也不会为了退热就滥用输液治疗。盲目捂汗和过度输液均不可取。

宝宝发热,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我虽是西医大夫,但我脱产系统学习了中医,并在北京中医医院实习过较长时间。在之后的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对一些疑难患儿,我往往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的,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1.发热并不只是由风寒引起

引起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归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中医讲的“六淫”,即风、寒、热(暑)、湿、燥、火,疫疠(即传染病);内伤包括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逸。绝非只是受风寒引起的发热。

2.捂汗并不是中医退热的唯一方法

按照中医理论,宝宝是“稚阴稚阳”和“纯阳”之体,这里中医讲的“阳”主要是指促进孩子生长的功能,“阴”是指人体生长的物质基础。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宝宝正处于幼稚状态,各方面发育还不健全;另一方面说明宝宝阳气偏盛,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正因为宝宝还处于幼稚阶段,所以“卫外”的功能比较薄弱,容易受外邪所侵。宝宝常外易受六邪所侵,内易被饮食所伤。其疾病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而且阳证、热证、实证居多,热、急又容易生风(抽风),所以宝宝惊风也比较多见。

中医对于宝宝退热也是通过辨证施治,采取汗法、泻下法、清法、温法等方法治疗,而不是一味地捂汗。捂汗只适用于风寒郁表的时候,如患儿表现为发热恶寒(怕冷或冷得打哆嗦,喜多盖被子)、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发汗使表邪得以驱除。但是宝宝寒邪极易化热入里(这是宝宝的特点),使用汗法就会促使热入心包、肝风内动而引起抽风。对于这种情况,捂汗就好比火上浇油。可见,中医汗法的使用也是需根据不同情况的。

发汗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不宜过汗,以防消耗津液。使用汗法还必须注意季节与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环境特点以及体质强弱不同。我想,如果一个孩子因扁桃体发炎引起高热或者暑天感冒发热,如果捂汗的话,这个孩子非抽风不可。在临床上,由于家长缺乏医疗知识盲目捂汗而引起孩子高热惊厥的并不少见。另外,中医也有小儿快速退热的药物,如小儿牛黄散、牛黄清热散、紫雪散(这是中药三宝之一)、绿雪散等都能做到药到热退的效果。

3.看西医or看中医

看西医还是该看中医,我认为不能绝对化。宝宝发热只是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但是发热会造成孩子机体不适,而且高热容易引起婴幼儿惊厥,惊厥对于孩子来说毕竟伤害很大。因此,退热治疗不但可以解除发热带来的身体不适感,也是阻止惊厥发生的一种医疗手段。

从西医的观点来看,因为宝宝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高热就容易抽风,在临床上,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较多发生高热惊厥,这与中医的理论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西药确实能够做到很快退热,但是退热药只治标不治本,所以必须要控制引发疾病的 因。对于细菌感染性的疾病,西医使用抗生素治疗会收到良好效果,但对于病毒感染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治疗,却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中医对一些疑难杂症确实很有功效。对于这一点,我在临床应用中有深切的体会。我认为,中西医各有专长,不能互相排斥,应该取长补短,对待宝宝退热的治疗也是这样。

本文Hash:493f1b7f149f24775cd060041db33f1ad9f3ecba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