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任性的孩子较劲

霓霓3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个会唱歌、会说话的玩具娃娃。晚饭后,妈妈发现霓霓正在鼓捣玩具娃娃,还在用力地拆开娃娃背上的装置,便要求她:“不能随便瞎掰,听见没?”“嗯。”可霓霓手上并没停止“工作”。妈妈又提醒,霓霓仍然置之不理。第二天,霓霓妈走访了幼儿心理教育专家。专家告诉霓霓妈,孩子从小到大,个性心理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岁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动,开始更多地尝试自己取得的经验,尝试自己动作的力量和效果。独立行动的倾向性有明显发展,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讨厌成人的帮助或干预。这是孩子独立性的表现,常常表示要“我自己……”的意愿,甚至还会“顶撞家长”。此时,被称为“第一反抗期”。年轻的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征。小时候犟头倔脑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这是人类进步的宝贵因素。因此,当孩子任性时,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办法,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家长切不可态度过急,严加斥责。要分清“任性”原因,区别对待。●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任性。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诱导,扬长避短。比如,有孩子喜欢拆卸玩具,家长采取很严厉的手段也制止不了。其实家长应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拆玩具,因为好奇心,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拆装,并适时加以引导,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样就能避免孩子非拆玩具不可的所谓“任性”了。●孩子遇到问题会任性、发脾气。此时,家长可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他,转移其注意力。若成人此时也发脾气,斥责他、顶着干,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及父母子间感情,还可能对孩子的“任性”、“脾气急躁”起强化作用。当他被别的事物吸引住了,情绪稳定下来后,家长再向他讲明道理,指出错误,则比较有效。这时可以有原则地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还可借机教育孩子努力培养自制力,克服“任性”、“脾气急躁”的个性。●孩子渴望独立,不听话、反抗、倔强,也会表现出任性来。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与孩子的反抗相抗衡,肆意责骂孩子,压制、拒绝孩子的意愿,导致孩子在稚嫩的自尊心下产生更加强烈的反抗。相反,如果家长以慈祥、和蔼的态度,平缓、诚恳的语调和孩子交谈,孩子则可能会慢慢平息激动的心情,愿意聆听家长的教导。●孩子自小受家庭的溺爱和迁就而造成了任性。家长要取得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要求的一致,严格要求孩子,绝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若孩子任性是因为经常受训斥、挨打骂造成的。家长则要注意改变做法,多向孩子说理,多关心、爱护他,使他扭转原来对家长打骂的“拧劲”。●有些时候,看似孩子任性,实为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应给予适时的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则应设法用其他补偿性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满足他健康发展的需要。最后,专家告诫霓霓的妈妈,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关心、爱护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千万不要带污辱孩子的言语,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批评、讽刺孩子。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是尊重他的,这样,在孩子自尊心的支配下他会改掉任性的毛病而健康成长的。相关链接:任性宝宝的教养方法环境是导致任性的主要 因

教孩子识别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导读:有的父母出于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长期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当孩子在3~6岁的时候,建议同性父母一定要回到孩子的身边,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对性别认同的敏感期。

有的男人本来是“纯爷们”,但是长大后却娇滴滴、柔嫩嫩的像个大姑娘,被社会上的好事者称为“伪娘”,有的“伪娘”在心理上会觉得很冲突,因为他的身体是男,可是心理却是女。当事人不仅承受着自身性别角色认同的矛盾带来的痛苦,也会受到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除了天生基因使然外,家庭的不当教育也是形成“伪娘”的重要原因。

孩子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会对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小便的不同方法、妈妈和爸爸的不一样的身体感兴趣,这时候,正是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最好时机。这时候,家长应该大大方方地向孩子讲明男女生理的不同,给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堂性教育课,这样才便于孩子形成稳定的性别角色认同,这将影响他以后渐渐发展起来的性别角色心理和行为。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各自性别的特点是什么,这方面的教育很重要。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孩子的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如给孩子取名字、买衣服和买玩具,以及做游戏和谈话等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更流行的教育方式叫“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也在表明不同的性别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给女孩子买毛绒玩具和洋娃娃,但是给男孩子买的却是小汽车和手枪。到了3~6岁的时候,家长会把孩子的性别和某些特定的品质联系到一起,比如男孩子应该勇敢,应该知道保护女孩,而女孩子应该文静一些,不能像男孩一样淘气。男孩在黑暗中给妈妈“壮胆”被夸奖为“小男子汉”,而女孩给辛苦的爸爸捶背被赞誉为“贴心小棉袄”。

别和“倔”孩子较劲

儿童节,三岁的彤彤得到了一个会唱歌、会说话的玩具娃娃。晚饭后,妈妈发现彤彤正在鼓捣玩具娃娃,还在用力地拆开娃娃背上的装置,便要求她:“不能随便瞎掰,听见没?”“嗯。”可彤彤手上并没停止“工作”。妈妈又提醒,彤彤仍然置之不理。

第二天,彤彤妈走访了幼儿心理教育专家。

专家告诉彤彤妈,孩子从小到大,个性心理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3岁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动,开始更多地尝试自己取得的经验,尝试自己动作的力量和效果。独立行动的倾向性有明显发展,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讨厌成人的帮助或干预。这是孩子独立性的表现,常常表示要“我自己……”的意愿,甚至还会“顶撞父母”。此时,被称为“第一反抗期”。年轻的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征。

小时候犟头倔脑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这是人类进步的宝贵因素。因此,当孩子任性时,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办法,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父母切不可态度过急,严加斥责。要分清“任性”原因,区别对待:

●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任性。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诱导,扬长避短。比如,有孩子喜欢拆卸玩具,父母采取很严厉的手段也制止不了。其实父母应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拆玩具,因为好奇心,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拆装,并适时加以引导,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样就能避免孩子非拆玩具不可的所谓“任性”了。12下一页

本文Hash:db871d8f67a46a247a8ee7f7d9001c51f387a88c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