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危害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又白又胖,其实胖不是健康的标准。引起肥胖的原因很多,少数病人是由于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所引起的。也有的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但绝大多数小儿肥胖是由于摄入过多、消耗减少,而引起的单纯性肥胖。

肥胖的标准:

根据男女性别,按身高的体重超过参照人群均值的20%以上者为肥胖。

孩子肥胖确实有不少隐患:儿童期的肥胖约有30%可持续到成年。成长的肥胖者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胆石症、痛风等。

肥胖的孩子容易被人取笑,所以往往性情孤僻、不合群、不爱活动,从而造成自卑、压抑和性格、心理方面的改变。

肥胖的孩子皮下脂肪边多,容易出汗,更由于皮肤皱褶加深,如果护理不当,便会引起皮肤糜烂、溃破、甚至局部感染。

肥胖的危害真不少,因此,防止肥胖必需从小开始。有肥胖倾向的小儿要以蔬菜、水果、米饭和面食为主,配加适量的豆制品,瘦肉、鱼和鸡蛋为宜,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

宝宝肥胖的危害预防肥胖从胎儿开始

导读:现在小胖墩越来越多,暑期很多小胖墩都扎堆减肥,以前可能有人觉得大胖小子好,可是过度肥胖那就危险了,儿童肥胖危害还是很大的,想要让宝宝不肥胖,那么从胎儿时期就要开始控制了。

目前在中国城市人口中,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一项调查指出,广州市城区儿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1.12%和7.21%,男孩高于女孩。为此专家指出,家长要改变观念,不要以为孩子胖乎乎很可爱,孩子从小就胖,长大变成胖子的几率很高。建议妈妈从怀孕开始防止胎儿超重,宝宝出生后也要避免超重、肥胖。

遗传、饮食习惯都有影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保健部健康教育科副主任医师曾晓琴指出,遗传和生活方式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两大因素。

首先,肥胖的发生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所生孩子肥胖的可能性为70%-8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他们所生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为40%-50%;如果双方均不肥胖,其子女只有10%-14%发生肥胖。

其次,导致肥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这些对肥胖的发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引起肥胖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运动和家庭因素等。

1、过量贪食

大量调查显示,摄食过度或不良饮食行为均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准妈妈在孕期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速,患有合并妊娠糖尿病,这有可能导致胎儿体脂过多和出生体重超重。同样,在婴儿期过度喂养或过早添加辅食,儿童期贪食等均可成为肥胖的原因。

2、缺乏运动

3岁之后,儿童期过重和肥胖症的根本原因是摄入的热量多,而消耗的热量少,运动少自然又会助长肥胖的发生。体育活动少,以看电视、玩游戏等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增多等,都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3、家长缺乏营养知识

肥胖也是一种与饮食行为密切相关的行为性疾病,如重肉轻蔬,过多食用高脂快餐、饮料、甜点和炸薯片等“垃圾食品”,均可能引起肥胖。

还有一些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对儿童肥胖不以为然,助长了儿童多饮多食的习惯。可以说,父母肥胖的家庭,在把肥胖的体质遗传给儿童的同时,也把不良的生活习惯传给了下一代,在这种氛围下,子女发生肥胖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肥胖对小儿的危害

小儿肥胖,不仅行动笨拙,外形不美观,动作迟缓,走路气喘吁吁,且思维迟钝,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同龄儿童低。很多肥胖症儿童还有高血脂症,潜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隐患。据统计,肥胖症患儿约有半数以上到成年时也患肥胖症,且有心血管病早发倾向;有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的肥胖症患者,常诱发糖尿病。

肥胖症患儿,由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负担加重,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发生心肺功能不全。肥胖会使小孩的肺活量减少,肺泡唤起不足,二氧化碳储留,很容易感到疲乏、嗜睡,学令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患儿因体重过重,可引起一场步态,在幼儿园或学校会受到歧视,往往体育成绩不能达标,使孩子成为心理负担,是性格、心理受到影响。

本文Hash:3125f0ce0660e4ab36e7f10609c0142b6657a39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